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维 《化石》2011,(3):50-57
翻开中国地图,我们一眼就可以看到,在我国东部连绵的海岸线上,有一个像略短一些的芭蕉叶一样的大岛屿,这就是台湾岛。台湾岛面积约3.6万平方公里,南北长394公里,东西宽144公里。全岛多高山森林,有大小河流150多条,水力资源十分丰富。  相似文献   

2.
一、关于黑龙江三江平原沼泽的开发利用问题黑龙江省的三江平原,总面积为16000多万亩,其中平原占60%以上具备发展农、林、牧、副、渔业现代化大农业的自然条件,现国家正计划开垦利用。但是,三江平原是我国最大的沼泽之一,面积共1300多万亩,占该地平原面积的20%左右。对于这些沼泽,我们认为不应全部开垦,宜将一部分面积保护起来,建立沼泽自然保护区,作为科研、教学和旅游之用。理由如下: 1.沼泽是三江平原的“贮水库”,起着调节气候的重大作用。三江平原森林覆  相似文献   

3.
摩尔达维亚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位于苏联欧洲部分的西南端。面积33,700平方公里,人口370多万。境内丘陵与河谷平原相间。中部为高地,巴拉湟什特海拔达429米。高地南、北均成倾斜平原。土壤以黑土为主,占75%;棕色和灰色森林土约占10%,遍布中部高地;沿河滩地为冲积草甸土。气候温和,属中  相似文献   

4.
舟山、嵊泗诸岛屿的毛皮兽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舟山群岛和嵊泗列岛是第三纪末到第四纪的新构造运动时,由浙江沿岸部分长期下沉而形成。共有大小岛屿559个,其中112个较大的岛屿有人居住。岛上丘陵起伏,海拔多在200米左右,最高也不过500米。植物以针叶林为主,针阔混交林及灌丛并不普遍。海滨平原及山谷开阔地区,多已垦植,栽培稻、麦、薯、棉等作物。随着岛屿人口的增长、砍树造田、伐木为薪的结果,森林面积明显缩小。岛屿居民多以农、渔业为主。本区为海洋性气候,冬多大风、春多海雾,与同纬度大陆沿海的气候条件相似,所不同的是:被海水阻隔的岛屿面积小;岛上生境较单一。  相似文献   

5.
华山松Pinus armandi是我国主要松树的一种,分布面积很广,山西、陝西、甘肃、四川、貴州、云南、湖北等省都有它的生长;从分布区域来看属于我国西部高原与东部平原和低山丘陵地带之間的过渡地区,也是高山耐塞針叶林与平原低山落叶闊叶林(东北部)或常綠闊叶林(南部)的过渡地带。垂直分布海拔高为  相似文献   

6.
新疆阿勒泰地区草地类型特征及其分类经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草地退化已严重制约着阿勒泰地区畜牧业的健康发展.通过分析不同草地类型的群落特征、生态服务价值、功能多样性和主导性,提出了阿勒泰地区草地资源分类经营的模式和策略.研究表明,生态功能区面积为164.66×10^4hm^2,占草地面积的16.73%,草地类型主要有高寒草甸和草原、沼泽、山地荒漠草原、山地草原化荒漠和部分平原荒漠,经营策略为禁牧和封育;经济功能区面积为116.33×10^4hm^2,占草地面积的11.82%,主要草地类型有山地草甸、低地草甸和草甸草原,经营策略为通过施肥、灌溉等手段,集约化管理,提高单位面积产值;混合功能区的面积为703.21×10^4hm^2,占草地总面积的71.45%,草地类型主要有山地草原、平原荒漠草原和大部分平原荒漠,经营策略是以草定畜,合理轮牧.  相似文献   

7.
王希明  刘岱基 《四川动物》1995,14(3):131-134
青岛候鸟环志简报王希明,刘岱基,辛美云青岛市鸟类保护环志站266100青岛地处山东半岛南端,气候温和,年平均降雨800─900mm。东部为崂山山区丘陵,林地面积160多万亩,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西部为平原丘陵,人口稠密,经济较发达。沿海有大小港湾、滩...  相似文献   

8.
异质景观条件下江汉平原土壤的空间分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景观异质与土壤分异息息相关。以DEM数据为基础,以海拔50m、100m为界,将江汉平原划分为平原湖区景观、平缓岗地景观及起伏丘陵景观3种类型。在ArcG IS 10支持下,将江汉平原土壤图与景观类型图进行叠置分析,提取不同景观类型片区各土壤亚类斑块周长、面积等信息,计算了各景观类型片区各土壤亚类的分维数、平均斑块面积、稳定度等信息,定量分析了江汉平原各景观类型片区土壤空间分异特征,结论如下:(1)不同景观类型区各土壤亚类分布差异明显,起伏丘陵景观区主要以红壤和黄棕壤地带性土壤为主;平原湖区潮土和水稻土等耕作土非常发育;平缓岗地区地带性土壤和耕作土壤平分秋色。(2)连片性较好的土壤亚类呈现不同的景观选择性:耕作土集中分布于平原湖区景观片区;地带性土壤多集中分布于丘陵和岗地景观片区。(3)平原湖区面积很大,各类土壤都有发育的空间,土壤亚类之间分维数和稳定度差别比较大;平缓岗地景观区由于面积非常局限,土壤亚类发生发育受到空间的限制,边界破碎化,分维数平均都比较大,斑块镶嵌结构均比较复杂,稳定度差别较小。(4)主要土壤亚类的分维数和稳定性指数值一定程度地反映了各主要土壤亚类的最匹配的景观类型,即能够提供其发生发育的最佳条件。研究有利于深入认识土壤形成和演化规律,为土壤资源的合理利用及定向培育服务。  相似文献   

9.
正三江平原是由黑龙江、松花江及乌苏里江冲积而成的低平原,位于中国黑龙江省东北部,西起小兴安岭,东至乌苏里江,北起黑龙江,南抵兴凯湖。三江平原以低平无垠的平原为主体,构成平原地貌的类型有高低河漫滩、湖滩、古河道漫滩与洼地、阶地等。不同的地貌类型多呈缓坡过渡类型,地面坡降一般为1/5~1/10 000。三江平原水资源丰富,湖泊和沼泽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高原冻伤中血液循环障碍作形态计量,旨在探讨血循环障碍在冻伤过程中的变化及高原冻伤发病机理中所起的作用。实验选用Wistar雄性大鼠40只,随机分为平原冻伤组、急性低氧冻伤组和低氧习服冻伤组。习服组动物于低压舱内模拟海拔6000m缺氧每日4h,连续两周。其余动物常规饲养。习服期满次日习服组与低氧组一同进入舱内模拟海拔6000m低氧4h,再行冷冻。冻后继续低氧4h。冻后48h取材。对各组动物冻后48h冻肢皮下血管的病变作图象分析。结果发现,平原组血管淤滞、血栓绝对数及其百分比均为最低,习服组最高,低氧组居中。但低氧组与平原组的血栓/淤滞百分比无明显差别。骨骼肌坏死的面积百分比习服组显著高于低氧组与平原组,而后两组间无差别。血栓/淤滞百分比与骨骼肌坏死面积百分比之间的有高度相关关系。冻融是直接引起血管内皮损伤的原发因素,局部血液循环障碍是造成严重的继发损伤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汶川地震引发大量次生地质灾害.为识别不同区域发生次生地质灾害的危险性,采用面积加权灾害点密度(HCA)作为指标,分析多种地质灾害诱发因子与灾害程度的对应关系,应用因子分析法实现灾害危险性综合评价,并划分为5个危险性等级.结果表明:基本安全区占总面积的53.61%,多分布于东部平原地区;低危险区多分布于中部丘陵地区;中度...  相似文献   

12.
干旱与渍涝对砂姜黑土玉米根系干重变化及其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2  
砂姜黑土主要分布于黄淮海平原的南部(淮北平原、沂河平原和胶莱平原等)和南阳盆地,面积约4×106ha,其中河南省125×106ha[1],是面积较大的中低产田。其低产的主要原因可归结为“旱、涝、僵、薄”,根本原因在于其不良的水分物理特性[2~4]。而关于旱、涝灾害对作物根系的影响还未见报道。砂姜黑土区地势平坦,土层深厚,光、热、水等自然资源比较丰富,具有适宜作物生长发育的有利条件。因而,充分了解和掌握旱、涝灾害对作物根系的影响,因时制宜灌溉、排涝和耕作,对提高该区粮食产量具有重要意义。为此,于1997~1998年探讨了干旱与渍涝对砂…  相似文献   

13.
安徽省蜜蜂种群消长及其分布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2~2004年,对淮北平原、江淮丘陵、沿江平原及皖西和皖南山区四大类型生态区域的蜜蜂种群数量动态与环境因子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复杂的自然环境与蜜蜂种群特性密切相关.皖南山区和皖西大别山区蜜粉源植物分别为46和37种,中华蜜蜂群体数量多,分布密度分别为2.01和1.95群·km-2;江淮地区和淮北平原蜜粉源植物分别为17和12种,花期短而集中,且面积大,适宜于意大利蜜蜂采集与生产,中华蜜蜂群体数量少,分布密度分别为0.06和0.02群·km-2.胡蜂捕食影响蜜蜂种群消长与分布.皖南山区、皖西大别山区、江淮地区和淮北平原,中华蜜蜂分别占本地区蜂群的41.5%、36.8%、3.1%和1.1%,意大利蜜蜂分别占本地区蜂群的58.5%、63.2%、96.9%和98.9%.  相似文献   

14.
青海高原6—7岁小儿红细胞形态定量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应用计算机辅助形态测量系统,对我国青海高原贵南县(海拔3100m)、玛多县(海拔4300m)6-7岁小儿红细胞形态进行了定量分析。与北京市儿童(平原地区)相比,高原正常儿童细胞平均周长、面积、直径较平原对照组大,而红细胞平均厚度减小(P<0.01)。且红细胞平均、面积、直径与海拔高度呈正相关。红细胞平均厚度与海拔高度呈负相关(P<0.0001)。在高原低氧状态下,红细胞形态的这种改变使红细胞比表面  相似文献   

15.
建立于1983年的江苏盐城自然保护区,位于太平洋西海岸,犹如一颗璀灿的明珠镶嵌在中国万里海疆中部,背靠苏北平原,沿海岸绵延500多公里,面积达4500多公顷,是中国第一个也是最大的海涂湿地自然保护区。1992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同年10月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为生物圈保护区,1996年被接纳为东北亚鹤类保护区网络成员。因该保护区是世界珍禽丹顶鹤最主要的越冬地,所以常被人们称为“丹顶鹤保护区”而闻名遐迩。  相似文献   

16.
为探明台湾岛和海南岛兰科( Orchidaceae)植物区系特征,在充分查阅相关资料的基础上,对2个岛屿兰科植物的物种组成、生活型和分布区类型进行分析,并对这2个岛屿与大陆陆地和周边国家兰科植物的分布特征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表明:2个岛屿的兰科植物共有146属639种,其中,台湾岛有107属446种,海南岛有96属302种。2个岛屿树兰亚科( Subfam. Epidendroideae)的属和种比例均最高;原始的拟兰亚科( Subfam. Apostasioideae)在台湾岛无分布,而在海南岛分布有2属4种。从属和种的数量看,含1种和2~5种的属比例较高,分别占台湾岛兰科植物总属数的43.9%和36.4%,占海南岛兰科植物总属数的45.8%和40.6%;且包含种数多的属的比例较低。从生活型看,2个岛屿地生兰和附生兰的比例较高,分别占台湾岛兰科植物总种数的52.7%和34.3%,占海南岛兰科植物总种数的37.1%和55.3%。从分布区类型看,台湾岛和海南岛的兰科植物分别可划分为11和10个分布区类型,且均以热带亚洲至热带大洋洲分布型属和种的比例最高,热带亚洲分布型属和种的比例也较高。从热带成分与温带成分的数量比(R/T)看,台湾岛和海南岛兰科植物属的R/T值分别为3.6和3.3,种的R/T值分别为10.9和11.9,说明2个岛屿的兰科植物均以热带成分为主,台湾岛还包含一定的温带成分。从共有属和共有种看,2个岛屿与大陆陆地的兰科植物共有属均约占各自兰科植物总属数的90.7%,其中,三地共有属有66属;台湾岛与大陆陆地的兰科植物共有种比例较低(46.2%),而海南岛与大陆陆地的兰科植物共有种比例较高(74.9%),说明2个岛屿与大陆陆地兰科植物属的同源性较高,且海南岛兰科植物的大陆性特征更明显。与周边国家相比,2个岛屿与越南的兰科植物共有种比例较高,分别占台湾岛和海南岛兰科植物总种数的33.9%和75.2%。综合分析结果显示:台湾岛和海南岛的兰科植物种类丰富,生活型齐全,且具有明显的热带性质,但台湾岛的兰科植物还表现出一定的温带性质;2个岛屿与大陆陆地兰科植物的亲缘关系较近,但台湾岛兰科植物的特有性更明显。  相似文献   

17.
宁绍平原是中国最古老的圩田开垦地区之一。地质上底土的差异、水与田的动态变化以及人类的干预形成了宁绍平原丰富的圩田形式。文章以历史地图、传统舆图、历史照片等图像资料以及地方志为基础,结合现场调研,首先论述宁绍平原圩田景观演变的自然与文化的动力因素;然后从风景园林学科的角度,将宁绍平原的圩田景观分解为一个多层系统的叠加,包括反映出自然特征的水利系统、以水利和土地划分为基础的农业开垦系统以及以农田水利网络、开垦机制为特征的聚落系统;最后总结圩田景观对宁绍平原人居环境方面形成的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18.
基于GIS的下辽河平原地下水生态敏感性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孙才志  杨磊  胡冬玲 《生态学报》2011,31(24):7428-7440
从地下水系统结构特征、区域自然条件、外界压力、资源与保护和生态环境5个方面考虑,构建了下辽河平原地下水生态敏感性评价指标体系.运用GIS空间分析技术,从水量和水质两方面对下辽河平原地下水生态敏感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在水量敏感性方面,主要以轻度与中度敏感区为主,占研究区总面积的65.14%;在水质敏感性方面,主要以轻度和中度敏感区为主,占研究区总面积的86.56%.综合水量和水质两方面,下辽河平原地下水生态敏感性在中度敏感以上的区域面积占研究区面积的59.62%,生态敏感性较高,容易受到破坏.从空间分布来看,不敏感和轻度敏感区分布在新民一辽中平原、东部山前冲洪积平原;中度敏感区域主要分布在中部平原及西部低山地区;高度敏感和极敏感区分布在辽阳和抚顺城区、平原周围山区.  相似文献   

19.
在西藏拉萨测量了藏冬系列3个冬小麦品种的冠层几何结构及冠层地光合有效辐射(PAR)的反射率,透过率和截获率,通过实测和理论计算。结果表明,高原地区冬小麦叶片比平原地区的更趋于直立,具有比平原地区低的消光系数,能够容纳较大的绿叶面积和有效穗数,当冠层的PAR的截获率趋于饱和时,高原地区麦田可容纳的最大绿叶面积可达8.6,是平原地区的1.4倍左右,开花到成熟期间的叶日积(LAD)大约可达平原地区的2倍  相似文献   

20.
以黄河下游典型平原农业景观封丘县为研究区,基于图论的分析方法,采用概率连通性指数(PC)和斑块重要值(dPCk)表征池塘栖息地可用性程度,在地理信息系统和R软件的支持下,分析了两栖类物种在250、500、1000和2000 m不同扩散能力下,反映池塘栖息地组成和构型的池塘平均面积(MS)以及池塘数量(NP)、至道路的最近距离(DR)组合作用对池塘栖息地可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两栖类栖息地的可利用性与池塘数量、池塘平均面积和至道路的最近距离关系密切.在250 m扩散能力下,池塘平均面积和池塘数量是决定池塘可利用程度高低的重要影响因素;在500 m扩散能力下,池塘平均面积和至道路的最近距离对栖息地可用性的影响最为显著;在物种相对较高扩散能力下(1000和2000 m),池塘平均面积和池塘数量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在平原农业景观中,两栖类生物及其栖息地的保护要充分考虑池塘斑块的数量、平均面积以及至道路的最近距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