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年饭     
邹星 《生命世界》2007,(2):40-40
我在北京土生土长。每年的大年“三十”,都是在奶奶家度过的。按奶奶家的惯例,年“三十”的中午要吃一顿饺子,晚上则是吃馅饼,我也闹不清楚这样做有什么典故,大概是代代相传的风俗吧。吃过晚饭,要把家里所有的灯都开着,然后大家就围在一起包过年的饺子了!从“三十”晚上开始包的饺子要一直包到“初一”。按奶奶家的人口数,在饺子里放上花生豆,我总是悄悄地在有花生豆的饺子上做上记号,以求万无一失。  相似文献   

2.
我的家在北京的郊区,我们那儿三十晚上的饺子有个小“节目”,总要在几个饺子里放上5分的钢崩儿(硬币)。这有个讲究,谁吃到谁这一年就会有好运。因此,饺子一端上来,每个人不仅热切地挑那些“长得像”的饺子,还要时刻留意别人是否已经“捷足先登”了。每个吃到钢崩儿的人,都会被称赞运气好,都会得到亲友们热情的祝福。  相似文献   

3.
所谓回交是指F_1和亲本之一进行交配,而测交是指F_1与双隐性个体交配。二者的关系是: (1)测交可以是回交的一种方式,即与双隐性的亲本交配。如高中《生物》第124页图53“两对相对性状遗传的测交”可以说明这一点。 (2)测交不一定都是属于回交。如纯合的黄色皱粒和绿色圆粒豌豆杂交,F_1全是黄色圆粒。为了鉴定杂种F_1的基因型,必须让其双隐性个体交配。即  相似文献   

4.
正中国的饮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特别是一些节日、节气吃什么更有许多寓意和讲究。民间常说:"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在冬至这天吃饺子的习俗在民间已经流传很久了。还有一句民谚:"初一饺子初二面,初三合子围锅转。"这里的合子也是一种饺子,平时是烙熟,而初三是煮熟。正月初五叫"破五",也要吃饺子。实际上,中国人最讲究、最为看重的是大年除夕这顿饺子(也叫"年饭"),这是祖祖辈辈血脉里传承下来的文化基因,全家人其  相似文献   

5.
土壤团聚体是土壤有机质分解、腐殖质形成的主要场所,不同粒径团聚体的组成特征可以衡量土壤肥力状况。为了探明经营强度(施肥、垦复频次)对毛竹林土壤团聚体的影响,以粗放经营毛竹林为对照,以中强度(每4年施肥、垦复一次)和高强度(每2年施肥、垦复一次)集约经营毛竹林为对象,利用干筛和湿筛结合的方法分离毛竹林0~10、10~20和20~30 cm土层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分析不同土层中各粒径团聚体有机碳、全氮和有效磷的分布情况。结果表明:经营强度对毛竹林土壤团聚体组成、稳定性以及有机碳、全氮、有效磷含量有显著影响。与对照相比,中、高强度集约经营降低了0~10 cm土层土壤大团聚体比例和团聚体稳定性,增加了20~30 cm土层土壤大团聚体比例和团聚体稳定性,减少了大团聚体有机碳含量以及微团聚体有机碳、全氮和有效磷含量,说明中、高强度经营不利于0~10 cm土层土壤大团聚体的形成和大团聚体对碳的固存,减少人为干扰有利于土壤团聚体对有机碳的积累以及微团聚体对氮、磷的积累。大团聚体质量分数和大团聚体有机碳含量与团聚体稳定性均呈显著正相关,且二者对团聚体稳定性的影响解释最强,因此,大团聚体和大团聚体有机碳含量...  相似文献   

6.
为探究黑土团聚体内土壤有机碳(SOC)的“分馏”特征, 揭示不同植被覆盖下土壤团聚体的固碳机制, 该文以中国科学院海伦农业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综合研究站内不同植被覆盖(草地、农田和裸地)长期定位实验的土样为研究对象, 利用团聚体湿筛分组、有机碳物理和化学分组相结合的方法, 研究了黑土团聚体及其内部的碳密度和腐殖质组分的碳分配特征。研究发现, 黑土经过不同植被覆盖31年后, 长期草地覆盖使土壤表层SOC、全氮(TN)含量显著增加, 农田和无植被覆盖的裸地SOC含量减少, 且在裸地显著降低。3种处理中, 2-0.25 mm (含2 mm, 下同)粒级团聚体均为优粒级。土壤团聚体的稳定性顺序为草地>农田>裸地。草地覆盖使土壤大团聚体的比例和有机碳库增加, 微团聚体和粉黏粒所占比例和碳库均减少, 说明草地覆盖促进了土壤大团聚体形成, 土壤固碳能力显著增强。而农田和裸地因外源碳投入少, 有机碳含量均是微团聚体>大团聚体>粉黏粒, SOC主要分布在微团聚体中。不同植被覆盖处理对土壤团聚体内密度组分和腐殖质各组分碳的富集“分馏”作用很明显, 与农田和裸地相比, 长期草地植被覆盖处理>2 mm和2-0.25 mm粒级团聚体中轻组碳含量富集的较多, 2-0.25 mm粒级团聚体中富里酸、胡敏酸和胡敏素的碳富集均最高, 而农田和裸地促进了微团聚体内腐殖质碳的富集。草地覆盖显著增加了大团聚体内活性有机碳组分, 来源于植物的碳首先进入到大粒径的团聚体中, 使土壤团聚结构显著改善, 农田和无植被覆盖的裸地土壤中轻组碳含量显著降低, 团聚体内有机碳以重组碳和胡敏素为主, 稳定化程度更高。  相似文献   

7.
水稻抗衰老IPT基因与抗白叶枯病基因Xa23的聚合研究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以转抑制衰老有关的异戊烯基转移酶(IPT)基因株系GC-1、携带抗白叶枯病基因Xa23的“CBB23”和抗稻瘟病水稻品种“合系15号”为供体.采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与生物学鉴定相结合的方法,将IPT基因与Xa23及抗稻瘟病基因进行聚合。在3个复交组合中获得了17株聚合IPT基因与Xa23基因的植株,用这些植株与两系杂交稻亲本9311、E32、培矮64S及W9834S进行杂交和回交,经PCR分子检测和抗白叶枯病、抗稻瘟病鉴定和细胞分裂素含量的测定,最终在4个BC,回交组合“(9311///合系15/CBB23//GC-1)X9311”、“(E32///合系15/CBB23//GC-1)XE32”、“(培矮64S///合系15/CBB23//GC-1)X培矮64S”和“(GC-1/CBB23//W9834S/合系15)XW9834S”中获得了17株携带IPT基因与Xa23基因的BC1F1植株,这些植株对来自北方稻区21个稻瘟病菌系全部表现为抗。携带IPT基因的抗病植株再与杂交稻亲本进行回交.在2个BC2回交组合“[(9311///合系15/CBB23//GC-1)X9311]X9311’’和“[(E32///合系15/CBB23//GC-1)XE32]XE32”中获得了7株携带IPT基因与Xa23基因的植株,这些植株再经过1—2代回交和自交,即可用于杂交稻育种。  相似文献   

8.
土地利用对石漠化地区土壤团聚体有机碳分布及保护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对贵州省关岭县石漠化地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的土壤团聚体的稳定性、有机碳分布以及大团聚体有机碳矿化进行了研究,探讨了大团聚体对有机碳的保护作用,以期为选择合理的石漠化治理措施提供科学依据。选取了当地主要的4种土地利用方式,分别为水田(水旱轮作)、旱地、花椒林和火龙果林;其中花椒林和火龙果林位于石漠化治理区内。采用湿筛法分离出各级土壤团聚体并结合室内恒温培养法测定原状和破碎大团聚体中有机碳的矿化动态变化,其中大团聚体保护性碳含量为破碎与原状大团聚体有机碳在42 d内累积矿化量的差值。结果表明: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具有显著影响。水田土壤团聚体稳定性要明显优于旱地、花椒林和火龙果林,且后3种土地利用方式间也存在显著差异。土壤有机碳也受到土地利用方式的影响,水田和旱地土壤有机碳含量要明显高于火龙果林和花椒林。各粒级团聚体有机碳含量在土地利用方式间具有较大差异,2 5 mm、0.25 2 mm和<0.25 mm团聚体中有机碳含量按水田、火龙果林、旱地和花椒林依次下降,5 8 mm团聚体中有机碳含量则以花椒林最高,其次是水田和火龙果林,旱地最低。但是就各粒径团聚体的有机碳库而言,<0.25 mm团聚体是土壤有机碳的主要载体。花椒林、旱地、火龙果和水田的大团聚体保护性碳含量分别为83.37、78.86、73.81\,61.04 mg/kg,其差异表明花椒林土壤大团聚体对有机碳的保护作用最强,其次是旱地和火龙果林,水田最弱。因此,在该地区种植花椒林和火龙果林可以改善其土壤质量,其可能机理是通过增加土壤中大团聚体含量,同时增强大团聚体对有机碳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一.引言早在達尔文的時候,就認識到無性雜种獲得的巨大可能性,並搜集了大量事实予以有力的証明。从米丘林的实踐中更進一步的証实了,並且丰富和發展起來,不僅从理論上能够正確認識生物遺傳性的形成,而且从实践上由此創造了許多植物新品种。丰富了人類的生活資料,更为今後育种工作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和可能。無性雜交学說是米丘林学說中的重要內容。因此在偉大的自然改造者——米丘林誕辰百周年的今天來紀念他而述及关於無性雜交問題是特别有意义的。“無性雜交”是植物兩个体的营养器官相結合;用  相似文献   

10.
黄土高原长期培肥土壤团聚体中养分和酶的分布   总被引:33,自引:2,他引:31  
邱莉  张兴  张晋爱 《生态学报》2006,26(2):364-372
土壤养分和生物酶是衡量土壤肥力的指标,土壤团聚体性质则决定了土壤物理结构的好坏,探讨不同培肥措施下土壤养分和生物酶在团聚体中的分布,对合理培肥和改善土壤性状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对连续25a的长期有机培肥定位试验地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培肥增加了大级别土壤团聚体、特征微团聚体的数量,显著地改善了土壤结构。培肥土壤团聚体平均重量直径、特征微团聚体C/F0.01较无肥对照土壤有显著增加。长期培肥增强了土壤化学、生物性质的“微域”变异性。相同培肥措施下土壤主要养分含量和酶活性均随土壤团聚体直径的增大而减小。除厩肥处理土壤碱性磷酸酶和蔗糖酶外,其它各培肥土壤的养分含量和酶活性均在〈0.01mm级别特征微团聚体中含量高、活性大。相同级别团聚体和特征微团聚体中,养分含量和酶活性在不同培肥土壤间基本表现出施厩肥处理〉施秸秆处理〉施化肥处理〉对照的规律性。将团聚体的含量和养分含量或酶活性在团聚体中的丰度结合考虑,发现〉5mm级别团聚体中养分含量或酶活性对土壤的贡献率最大。结果充分地显示着土壤性质在不同空间尺度下、不同管理措施下变异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相似文献   

11.
哪个中国孩子不盼过年?在孩童心目中,春节无疑是最神圣隆重又最自由自在的日子。如今节假日多了,生活水平也提高了,人们对“大年三十那碗饺子”的记忆也就淡漠了许多。然而,稍稍上了年纪的人们,在  相似文献   

12.
土壤“慢”有机碳库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土壤“慢”有机碳库介于“活性”和“惰性”库之间,是植物残体迅速损失的一个重要中间分解阶段。本文主要综述了代表很大比例土壤“慢”有机碳库的微粒有机质(POM)的表征、意义,及影响土壤“慢”有机碳库中POM周转的主要因素,POM在土壤团聚体中和土壤剖面中的分布以及动态变化。  相似文献   

13.
党的教育工作方针明确指出:我們的教育目的在于实现“培养有社会主又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要培养这样全面发展的新人,必須把教育与生产結合起来。周总理曾教导我們說:“只有使教育与生产劳动实行正确的结合,才能有助于学校和社会联系,有助于理论和实际結合,有助于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正确结合,能够使得學校日益发展成为培养共产主义新人的新型学校。”由此可見,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貫彻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結合的方針,是我们教育工作者最根本的任务。  相似文献   

14.
APIV是一份多卵水稻突变体。多卵是由“5-2-1”型、“5-3-0”型和“6-2-0”型等蓼型变异型发育途径发育而来的。多卵都能分别受精,因而使APIV出现多胚现象。本结果表明,APIV中约有一半胚囊的发育属于蓼型变异型,变异型胚囊发育过程中存在多种异常的核行为,这些核行为受着微管骨架组织变化的影响,显示微管骨架组织在胚囊核行为中起着一定的作用。文中观察到的较为明显的异常情况有:“5-2-1”型四核胚囊存在特殊的核运动,四核胚囊刚形成时,珠孔和合点两端各有2个核,但不久合点端有1个核移向珠孔端,形成珠孔端有3个核、合点端只有1个核的特殊四核胚囊。这种四核胚囊在合点端的1个核移向珠孔端期间,合点端2个姐妹核之间存在特殊的长条状微管束,这种微管可能是促进二核有效分开的重要组成部分。“5-3-0”型和“6-2-0”型各个时期胚囊内的核行为和核周围的微管组织骨架与同期正常蓼型的胚囊均存在着差异。“5-3-0”型二核胚囊1个核位于珠孔端,另1个核近珠孔端,二核呈纵向排列与胚囊纵轴平行,核之间存在随机排列的微管束,因此可能导致二核无法像正常二核胚囊的核一样移向两端。“6-2-0”型功能大孢子、二核胚囊和四核胚囊等时期胚囊核均位于珠孔端或近珠孔端,而在核周则存在复杂的网络状微管。“6-2-0”型八核胚囊早期除2个近胚囊中央的核存在朝向合点极的长微管(可能有助于推动核向胚囊中央移动)外,其他核周围的微管组织都呈复杂的网络状。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毛竹林下不同盖度芒萁种群对土壤碳含量和养分状况的影响,研究了四川长宁县芒萁(Dicranopteris dichoyoma)盖度分别为7.75%(PE)和63.25%(DD)下的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林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和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结果表明,DD样方土壤大团聚体含量显著低于PE样方,进而导致团聚体稳定性降低。DD样方土壤总有机碳(TOC)、全氮(TN)、全磷(TP)含量显著低于PE样方,且TP降幅最大,使得土壤C:N、C:P和N:P显著增加。毛竹凋落叶和细根的TOC、TN、TP、C:N、C:P和N:P在DD和PE样方间无显著差异,但DD样方芒萁凋落叶和细根的TN和TP含量显著高于毛竹。相关分析表明PE毛竹细根的TP含量仅与大团聚体的TP含量呈显著正相关;DD毛竹和芒萁细根的TP含量与大团聚体、微团聚体和中团聚体的TP含量均呈显著正相关。毛竹林下高盖度的芒萁种群降低了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和土壤C、N、P含量,通过改变土壤生态化学计量特征进而增加毛竹和芒萁细根对土壤不同粒径团聚体N和P的吸收,尤其是对P的吸收。因此,在川南地区粗放经营毛竹林中应考虑调整林下...  相似文献   

16.
农业先进单位代表会议提出的十大倡议中指出“……蔬菜等生产,每一个人民公社都要根据条件统一安排,要兼顾公社社员和城市人民副食品的需要,并且把供应城市副食品当做自己的光荣任务。”可见蔬菜生产,尤其是目前冬季蔬菜生产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和经济意义。利用阳畦、温室或暖窖进行冬季蔬菜栽培,能大量供应城乡人民在严寒的冬天仍能吃到营养丰富而味美的新鲜蔬菜。蒜黄,是冬季利用暖窖培育出的一种蔬菜,富滋养,味鲜美,和韭黄并价齐驱;炒肉,炖鱼或饺子饀里都是少不得的重要佐料。根据我地老庄子人民公社社员多年栽培蒜黄的经验和我校栽培蒜黄的体会,兹介绍蒜黄的栽培方法如  相似文献   

17.
答作者问     
《微生物学报》2008,48(6):805
问:我的文章现已审查完毕,并收到了编辑部发来的“审稿意见”。我想咨询,如果文章修改后,再次投递,是否还需要交稿件受理费?是否仍然用原论文编号提交? 答:这要分2种情况,(1)如果你的文章已经被通知“退稿”了,那么修改之后再投来的文章将按“新稿件”处理,从程序上来讲和新投稿件是一样的,仍需要缴纳稿件受理费。  相似文献   

18.
杜少平  马忠明  薛亮 《生态学杂志》2017,28(5):1619-1625
以长期定位试验5、10、15、20、30年旱砂田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不同年限旱砂田土壤团聚体及其有机碳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旱砂田土壤团聚体含量随粒级减小表现出“降-升-降”的变化趋势,10年以内旱砂田以>5 mm粒级团聚体为主,15年以上旱砂田以0.05~0.25 mm粒级团聚体为主,>0.25 mm团聚体含量(R0.25)和团聚体平均质量直径(MWD)均随着覆砂年限的延长而减小.不同年限旱砂田土壤团聚体有机碳含量随团聚体粒级减小而增加,各粒级土壤团聚体有机碳含量、团聚体对有机碳的贡献率及团聚体有机碳储量均随着覆砂年限的延长和土层的加深而降低,>1 mm粒级团聚体有机碳对长期旱砂田有机碳变化响应敏感.10、15、20、30年较5 年旱砂田团聚体有机碳储量在0~10 cm土层分别降低了8.0%、24.4%、27.5%和31.4%,10~20 cm土层分别降低了1.4%、15.8%、19.4%和21.8%.综上所述,旱砂田土壤固碳能力随种植年限延长而降低,需加强15年以上旱砂田的土壤培肥工作.  相似文献   

19.
常见问题     
《微生物学报》2007,47(1):172-172
问:我的文章现已审查完毕,并收到了编辑部发来的“审稿意见”。我想咨询,如果我的文章修改后,再次投递,是否还需要交稿件受理费?是否仍然用原论文编号提交?答:这要分2种情况,(1)如果你的文章已经被通知“退稿”了,那么文章修改之后再投来将按“新稿件”处理,从程序上来讲和新投  相似文献   

20.
贵州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年平均气温15℃左右,复杂多变的地形,千姿百态的岩溶地貌 ,构成了以山、洞、水“三奇”为主要特色的自然风光;而在这种生态环境中蕴育生息的生 物资源,不仅丰富多采而且往往独具一格。“百里杜鹃”风景区便是贵州一处极具特色的生 态旅游胜地。该景区位于贵州旅游西线的西北部,距省会贵阳150公里的黔西、大方两县交 界处。说“百里”是指它的环行长度,论面积当在100平方公里以上,而景区的主角无疑应 为世界驰名的“山林美木”——杜鹃花。贵州“百里杜鹃”所以出名,一是种类集中,色彩丰富,二是种群庞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