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烟叶蛋白(F─1─P)功能特性储植摘译(海安县韩洋中学)烟草(NicotianatakacumL)栽培种Nc95,直播,密度约500000株/ha,长至60cm高时,收获其生物产量并制取F─1─P晶体。这种蛋白质,或者是结晶悬浮液,或者是pH8.5溶...  相似文献   

2.
屎克螂适宜的繁殖条件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1—1994年对屎克螂适宜的繁殖条件研究结果:1.土层40cm和60cm的平均温度分别为15.92±6.34℃和15.89±6.08℃;平均土壤含水量分别为26.70±3.74%和23.72±1.88%,使各虫态处于一个几乎恒温恒湿的条件,有利于生长发育与越冬,2.土壤含水量17%、20%、22%、26%和29%,其产卵最多的深度分别在65─70cm,75─80cm,65─80cm,65—80cm和35—50cm,分别占产卵总数的34.16%、42.42%、68.42%、55.40%和90.56%。3.不同土壤的产卵深度,沙壤土以土下45—50cm处最多,占产卵总数的34.78%;沙土以65—85cm最多,占产卵总数的86.67%;粘土以45—60cm最多,占产卵总数的51.11%。  相似文献   

3.
黄林  席贻龙 《生态学报》2020,40(19):6720-6728
轮虫和枝角类是浮游动物群落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优势类群,它们之间的竞争互作是调节水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主要动力之一。普遍的观点认为,轮虫和大型枝角类难以共存,往往被竞争排斥,而和小型枝角类可以共存;实际上,轮虫和枝角类的种间竞争结局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介绍了轮虫和枝角类的种间竞争方式及其相对重要性,对影响轮虫和枝角类种间竞争结局的因素,包括温度、食物、相对起始密度、个体大小、食物临点、耐饥饿能力、捕食及竞争者和捕食者释放的化感物质等,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分析,并提出了今后亟待解决的科学问题和研究切入点。  相似文献   

4.
关于Taylor幂法则b值的不一致性问题讨论─—以菜蚜为研究事例汪信庚,刘树生(浙江农业大学植保系,杭州310029)DiscussionontheInconstancyofbValueinTaylor'sPowerLawwithSpecialRef...  相似文献   

5.
旅游生态学—生态学应用的一个新领域   总被引:22,自引:2,他引:20  
旅游生态学──生态学应用的一个新领域刘鸿雁(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系,100871)RecreationEcology─—ANewAreaofAppliedEcology.¥LiuHongyan(DepartmentofUrbanandEnvironm...  相似文献   

6.
从生态学角度看蜜蜂病虫害致病因子─—综合生态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生态学角度看蜜蜂病虫害致病因子─—综合生态效应肖锡红(江西省养蜂研究所,南昌330201)ComprehensiveEcologicalEffectofinfectingFactorsonHoneybeeDisease.¥XiaoXihong(Ji...  相似文献   

7.
三峡水库坝前段蓄水前后枝角类的周年变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三峡水库蓄水前后,作者从2002年6月至2004年7月按月在坝前段(茅坪—归州)采集枝角类,研究蓄水前后枝角类的变化,结果显示蓄水前该江段水流急不适合枝角类栖息,仅在水流相对较缓的岸边采集到2种;蓄水后水环境较适宜枝角类生活,周年内共采集到20种,并存在着明显的季节变化和水平分布上的差异,文中对其原因进行了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8.
本文研究了南漪湖沉积物(1~28 cm)中枝角类卵鞍密度的垂直变化.共鉴定出中华拟同形溞、盔形溞、蚤状溞、网纹溞、微型裸腹溞、象鼻溞、船卵溞、粗刺大尾溞和盘肠溞9种枝角类的卵鞍.大型溞属种类和小型枝角类卵鞍密度的变化范围分别为0~2.0和0~10.0 ind·g-1 DM.中华拟同形溞和网纹溞分别是南漪湖沉积物大型枝角类和小型枝角类的优势种.中华拟同形溞的卵鞍密度与1#采样点沉积物中总磷含量呈显著负相关,与3#采样点沉积物中总氮、总磷含量均呈显著正相关.在3个采样点中(除2#采样点总氮外),网纹溞的卵鞍密度与沉积物中总氮、总磷含量均呈显著正相关.结果暗示,湖泊富营养化和鱼类捕食影响了南漪湖枝角类群落结构的历史演变.  相似文献   

9.
本文描述了中国枝角类科低额属的两个新种:黑龙江低额Simocephalusheiongjiangensissp.nov.和北安低额Simocephalusbeianensisbeianensissp.nov.及两个中国新记录种.  相似文献   

10.
猪场废水资源化处理系统中枝角类群落结构的周年动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2012年6月—2013年5月对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内猪场废水资源化处理系统中枝角类群落结构的组成和现存量的周年变化及其主要影响因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共鉴定出枝角类22种,隶属5科10属,优势种7种,主要为蚤状溞(Daphnia pulex)、多刺裸腹溞(Moina macrocopa)和角突网纹溞(Ceriodaphnia cornuta);枝角类年均生物密度和生物量分别为135.02 ind·L-1和11.14 mg·L-1;密度和生物量的最高峰分别出现在6月和4月,最低值分别出现在1月和7月。枝角类的Shannon指数、Pielou指数和Margalef指数均呈现秋冬季高、夏春季低的规律。枝角类的种群特征指数和环境因子的Pearson相关性分析表明,p H、溶解氧、总氮、总磷和氨氮是影响该系统枝角类群落结构变化的主要环境因子。  相似文献   

11.
生物固氮─—生态农业的一个重要启动因素陈士平(辽宁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沈阳110161)BiologicalNitrogenFixation—AnImportantRunningFactorofEcologicalAgriculture¥.ChenShiping(SoilandFertilizerInstilute,LiaoningAcademyofAgriculturalSciences,Shenyang110161).ChineseJournalofEcology,1993,12(2):31—33.LeguminousgreenmanurecropssuchassweetcloverandAstragalushuangheensis,canprovidedefiniteamountofbiologicallyfixed-NtomakeN-budgetbalance,promotesoilphysicalandchemicalproper-ties,reducesoilandwatererosion,andthus,increaseperunitareayieldandtotaloutputwhe  相似文献   

12.
面包酵母的投喂密度对3种淡水枝角类种群增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面包酵母的投喂密度对3种淡水枝角类种群增长的影响王金秋刘世昌郭东辉(华东师范大学生物系,上海200062)EffectofFeedingDensityofBraker’sYeastonthePopulationGrowthofThreeFr...  相似文献   

13.
大型深水湖泊——千岛湖枝角类的多样性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调查了大型深水湖泊-千岛湖枝角类的多样性,包括种类组成,密度,生物量以及优势度和相似性指数等。一年中,共发现26种枝角类,根据年平均密度,优势种为透明蚤(Daphnia hyalina),长额象鼻蚤(Bosmina longirostris)和短尾秀蚤(Diaphanosoma brachyurum)。相关回归分析表明,3种多样性指数均随群落种类数的增加而显著升高,随群落优势度和相似性指数的增大而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巢湖浮游甲壳动物春夏季节的群落演替规律,于2012 年2 月19 日至2012 年7 月24 日(22 周)在巢湖进行了围隔实验。共设置三个处理组(即A 组:鲢鱼+营养盐;B组:鲢鱼+鳙鱼+营养盐;D 组:团头鲂+营养盐)和一个对照组(即C组:不添加鱼类和营养盐)。实验共记录浮游甲壳动物14 属21 种,其中枝角类9 属12 种,桡足类8 属9 种。透明溞(Daphnia hyalina)是春季所有围隔的优势种。春季浮游植物生物量和叶绿素a 浓度均处于较低水平。夏季以小型枝角类、大型中镖水蚤 (Sinodiaptomus sarsi)和剑水蚤占优势,其密度在围隔A、B和C中较低。夏季所有围隔中的Daphnia 种群均消失。在没有蓝藻水华和滤食性鱼类存在下,大型枝角类Daphnia 仍然被小型枝角类和桡足类所取代。结果显示,鱼类和营养盐共同决定了巢湖围隔浮游甲壳动物群落结构的季节变化。春季较高的Daphnia 种群密度也是巢湖Daphnia 仲夏消失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
天津枝角类的生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引言枝角类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及维生素,是鱼类良好的食饵,某些种类及数量还能反映水域一些状况。1956—1958年和1973—1977年笔者在天津市区及近郊不同类型的水域对枝角类的种类、数量进行了调查,以便探讨枝角类在半咸淡水及污染水域的分布、种类组成及数量变动。  相似文献   

16.
山羊关节炎─脑炎前病毒的PCR检测相文华,丁恩雨,秦运安,吕晓玲,沈荣显(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哈尔滨150001)关键词聚合酶链反应,山羊关节炎—脑炎病毒,整合山羊关节炎—脑炎(CaprineArthritis-Encephalitis,C...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鳙在低营养水体中的下行效应,于秋冬季节在流溪河水库开展了原位围隔实验。该实验在水库原水中进行,并根据鳙的生物量(0 g·m–3和3 g·m–3)设置了对照组和有鱼组。研究结果显示:总氮(TN)、总磷(TP)、氮磷质量比(TN:TP)和叶绿素(Chl a)在加入鳙后均未发生显著变化。所有围隔中浮游动物群落均是以小个体种类为主,缺少大型枝角类。鳙的存在促进了轮虫和剑水蚤丰度的增加,但降低了枝角类和哲水蚤的丰度,并导致枝角类、桡足类及浮游动物的生物量显著下降。有鱼围隔中甲壳类的平均体长(352—396μm)显著低于对照组(547—592μm)。添加鳙使浮游植物优势门类绿藻与大型浮游植物(最大轴直径≥30μm)的生物量显著升高,但对优势门类硅藻、金藻和甲藻、小型浮游植物(最大轴直径<30μm)以及浮游植物的生物量无显著影响。这些结果显示,鳙对浮游动物群落产生了强烈的下行效应,对浮游植物群落则未产生明显的级联效应。我们的结果表明,在缺少大型牧食性枝角类的低营养水体中,鳙在低温季节对水质的影响可能相对有限。  相似文献   

18.
千岛湖浮游动物的群落结构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李共国  虞左明 《生态学报》2002,22(2):156-162
研究了贫-中营养型的大型,深水湖泊--浙江千岛湖浮游动物的群落结构,包括种类组成,种群动态,现存量及群落多样性指数。在1a的研究中,共发现139种浮游动物(27种原生动物,70种轮虫,26种枝角类和16种桡足类)。根据年平均密度,各类浮游动物的优势种分别为褶累枝(Epistylis plicatilie),螺形龟甲轮虫9Keratella cochlearis),透明蚤(Daphnia hyalina)和一种中剑水蚤(Mesocyclops notius)。轮虫和枝角类群落多样性指数随着水体透明度的增大呈下降的趋势;采样站变异下,枝角类群落多样性指数与其种类数和密度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月份变异下,桡足类群落多样性指数与其密度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物种及其生存空间的研究,提出了边缘幸存空间这一新的概念─—物种生存空间之外,居群不能稳定地延续,而生物个体可以存在的空间。还讨论了边缘幸存空间的存在特点及明确了几种在地层中识别边缘幸存空间的方法。最后,以这一概念为基础,讨论了西藏白垩纪赛诺曼期Biscutumellipticum的发现及其意义。  相似文献   

20.
牟秀林 《生态学报》1994,14(3):318-322
辽东半岛水利建设造成洄游型香鱼资源下降,并在碧流河水库、转角楼水库形成了陆封型香鱼。陆封型香鱼发生了①个体小型化:体长和体重由洄游型香鱼的20─25cm(平均22.6cm),150─250g(平均204g),分别下降到10─18cm(平均13.6cm),和13─73g(平均36.5g)。②性状变异:洄游型香鱼体长为体高的3.7─4.7倍,为头长的4.5─5.3倍,而陆封型香鱼体长为体高的4.3─6.5倍,为头长的3.9─4.3倍。③怀卵量减少,产卵期提前:洄游型香鱼怀卵量为1.0─8.5万粒(平均3.1万位).产卵盛期为9月底至10月上旬,而陆封型香鱼的怀卵量为0.32─0.61万粒(平均0.40万粒),产卵盛期为9月上旬至下旬,提前20d左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