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血管支架是一种植入血管狭窄性病变区的金属丝网管状器械,用于治疗冠心病等血管性疾病,进行血管重建手术的植入器械,可支撑动脉血管开启的作用。目前应用的是裸金属支架和药物涂层支架,这两种支架都有导致血栓等风险的缺陷。  相似文献   

2.
由于冠状动脉支架介入治疗具有手术创伤小、操作简单、见效快、病人恢复时间短等诸多优点,在治疗心血管动脉粥样硬化或血栓堵塞方面,有逐渐替代外科搭桥手术的趋势。虽然血管支架技术在临床已经有广泛应用,治疗效果也有明显的改善,但是依然存在许多不足需要改进。本文首先回顾了血管支架的发展历程,然后针对血管支架研究中与血流动力学相关的几个待解决的问题进行了论述,以期从血流动力学的角度为血管支架的改进和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3.
冯苏  陈志鹏  刘澄  乔彤 《生物工程学报》2019,35(9):1750-1760
由于自体血管(由同一受体的血管用于血管移植材料)的有限可用性,以及非自体血管(人工制成的血管移植材料)的生长能力不足,组织工程血管越来越受到重视。文中构建了一种磷铵两性离子改性的血管脱细胞支架附以高度生物相容的骨髓源内皮祖细胞为内层的新型血管移植材料。通过一种简便的方法——共沉淀法改性血管脱细胞支架,评价其体外血小板粘附实验、溶血实验、复钙实验和细胞毒性等相关指标。磷铵两性离子改性后抗凝血活性提高,可以有效地促使类似于天然血管腔表面凹凸结构的脱细胞支架表面内皮祖细胞的附着。改性后的脱细胞支架具有与天然血管相似的力学性能,在体外可以有效地构建内皮化。研究结果为血管脱细胞支架通过改性实现体外抗血栓和内皮化方面进行了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4.
动脉粥样硬化作为一种主要的心血管疾病,威胁着全世界人类的健康. 全降解聚合物血管内支架是由生物可降解的高分子聚合物材料制作的用于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变窄管腔的血管支架. 它克服了金属药物洗脱支架引起的慢性局部炎症反应、血管生理舒缩功能缺失和晚期支架内血栓形成以及未来可能在同一位置再次植入支架的缺陷. 但全降解聚合物支架由于各级降解产物的刺激引起炎症反应以及支架植入部位力学微环境的变化,从而引起支架内再狭窄和血栓形成,结合力生长因子(mechano growth factor, MGF)对力学刺激敏感的特性,MGF可能对心血管支架植入引起的局部力学变化作出响应. 因此本文对全降解聚合物支架植入后支架的降解特性与力学微环境变化引起的再狭窄、血栓形成等不良反应,以及MGF在其中的作用和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以期为临床冠脉介入支架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目的采用可降解的聚己内酯接枝肝素材料,负荷b-F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体外构建的小口径组织工程血管,完成犬的股动脉移植动物实验。方法利用可降解的聚己内酯接枝肝素材料,电纺丝技术制备组织工程血管支架,并对支架负荷b-FGF生长因子,并进行材料的内皮细胞粘附实验。将体外构建的小口径组织工程血管,完成犬的股动脉移植动物实验,观察通畅率和移植术后组织工程血管的改变。结果可降解聚己内酯接枝肝素材料支架,负荷细胞生长因子(b-FGF),利于内皮细胞粘附。构建的组织工程血管进行体外动物实验构建,3个月移植物通畅率好,移植后取材,有新生内膜迁移和胶原纤维浸入。结论利用可降解聚己内酯接枝肝素材料构建小口径支架,初步符合构建组织工程血管支架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修金涛  崔赓  卜涛  毕龙  董静静  吴剑维  李阳  雷伟 《生物磁学》2013,(16):3024-3028
目的:观察复合纤维蛋白的多孔自凝固磷酸钙的理学性能及体内血管化情况,探讨其各组份对材料生物学特性的影响,为其临床应用提供实验数据。方法:1)采用凝固时间测定和电镜观察材料表面和断面等方法对复合支架材料构造和理学性能进行分析;2)将24只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3组,每组8只,分别在每只实验兔腰背筋膜下植入1:1、CPC两种比例材料各一枚。术后2、4、8周进行取材,对材料及其周围组织进行组织学观察、微血管情况定量分析。结果:1)CPC/FG复合支架材料以1:1(g/ml)混合后,与单纯的CPC相比,初凝时间延长,而终凝时间没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电镜观察发现多孔自凝固磷酸钙复合了纤维蛋白胶之后,纤维蛋白胶分布均匀贯穿多孔自凝固磷酸钙晶体之间,并将其紧密相连;2)术后2周材料外周可见幼稚的微血管。1:1组高于CPC组(P〈0.05)。4周微血管密度达到高峰,相对于2周时有明显差异。1:1组高于CPC组(P〈0.05)。8周时微血管密度相对4周没有显著差异。各组微血管密度与4周时没有明显变化(P〉0.05)。结论:复合支架材料具有合适的凝固时间和较好的结构,纤维蛋白胶及其降解产物影响复合材料在体内的微血管密度,使复合材料血管化能力提高,其可作为细胞载体和骨缺损修复支架材料应用于临床和实验中。  相似文献   

7.
简要概述了血管支架的制备过程.从激光器和加工材料的选择,支架结构的设计,激光切割工艺参数的优化,辅助路径的设置以及血管支架的后序处理等方面探讨了这些因素对血管支架加工质量的影响情况.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调控蚕丝蛋白溶液的状态,可实现对蚕丝蛋白支架的力学及结构性能的调控,获得适宜于内皮细胞生长的支架材料,解决复杂组织修复中由于不利于组织长入和血管生长而导致组织功能无法修复的问题。【方法】向新鲜蚕丝蛋白溶液中添加蚕丝蛋白纳米纤维增加冻干支架的成孔性,基于丝蛋白自组装原理对丝素蛋白溶液进行浓缩处理增加分子间亲水作用力,获得不同状态的丝蛋白溶液,最后冷冻干燥,制备支架,观察蚕丝蛋白状态变化对支架性能的影响。【结果】实验结果表明,蚕丝蛋白溶液经浓缩处理可以降低支架Silk II的形成,获得较柔软支架。【结论】添加蚕丝蛋白纳米纤维并浓缩处理可以获得模量适宜内皮细胞生长的支架材料,为不同软组织的修复提供了良好的基质材料。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一种手术难度低,成功率高的大鼠肾移植模型。方法 Wistar大鼠作供体,SD大鼠作受体,将供体腔静脉与受体肾静脉端端吻合,供体腹主动脉与受体腹主动脉端侧吻合,供体膀胱瓣与受体膀胱吻合。根据血管吻合时应用硬膜外导管与否,将受体分为有支架组和无支架组两组。结果有支架组共进行肾移植30次,成活26只;无支架组共进行肾移植20次,成活10只。有支架组的成活率86.7%(26/30)较无支架组50.0%(10/20)明显提高(P〈0.05),血管吻合总时间(22±2)min较无支架组(32±2)min明显缩短(P〈0.05)。结论硬膜外导管应用于大鼠肾移植血管吻合,降低了手术难度,减少了吻合口出血,提高了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骨髓间充质(MSCs)干细胞捕获支架能否预防和减少犬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方法:①用乙基纤维素作为包被底物对支架进行包被,然后再包被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抗体.②以球囊损伤法建立犬冠状动脉狭窄模型,应用标准球囊导管技术,将包被有抗体的支架植入犬(n=20)冠状动脉前将支损伤段远端,再以相同方法在损伤段近端植入裸支架作为对照组(n=20).4w后处死动物,取出支架段血管行血管内超声(IVUS)及血管形态学检测分析血管管腔面积和内膜增生面积.结果:术后4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捕获支架组较裸支架组的最小管腔直径和新生内膜面积较明显减少(P<0.05),而最小管腔面积则明显增加(P<0.05).结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捕获支架能快速修复损伤的血管内膜,降低再狭窄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