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动物受精时,精子主要是将雄原核释放到卵子中,形成的合子中雌、雄原核融合为合子核,但受精卵基因组在前几次有丝分裂过程中不转录,合理的逻辑性推测是其早期发育完全依赖于卵质中储存的RNA和蛋白质,即母源因子.上世纪80年代对无脊椎动物的正向遗传研究发现,母源因子在卵子和胚胎极性的决定、早期胚胎的图式形成等方面发挥了决定性作用.过去10多年来,通过对斑马鱼和小鼠突变体的研究,也证明母源因子在脊椎动物胚胎早期发育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主要综述斑马鱼母源因子在卵母细胞的极性、卵子的激活、早期细胞分裂、母源mRNA的清除、合子基因转录激活以及胚层的形成和分化、体轴的建立等方面的作用,相关知识对于研究人类生育障碍和先天性疾病的发生机制和诊治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早期胚胎发育母源基因的表达调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精卵细胞是自身细胞系谱发生的产物 ,具有与双亲生物环境相互作用发育的先天性遗传。受精是新个体发育的起始点 ,是基因表达在胚胎发育过程中的选择性和时间上的规律顺序[1,2 ] 。基因组内各个基因表达的选择性和程度 ,无论是由单基因的突变引起或是多基因的复杂影响引起 ,都随时间、位置和环境条件的不同而发生改变[3 ] 。基因表达的变化是控制个体发生的细调节中心 ,决定着所有的生命过程。1 .早期胚胎发育的物质基础伴随卵母细胞生长的是核糖体和信使RNAs转录活化 ,Poly(A)mRNA的合成约占总RNA的 2 0 % ,小鼠大约在排卵… 相似文献
3.
SSH法分离早期发育相关基因片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离和鉴定与小鼠合子基因组激活(ZGA) 以及母源调控向胚胎调控(MZT) 过渡事件 相关的基因片段,为进一步认识ZGA 和MZT 发生的分子机制奠定基础。方法:利用单个植入前 胚胎抑制性消减杂交(SPE2SSH) 的方法,对单个小鼠MⅡ卵母细胞和22细胞期胚胎进行双向消减 杂交;利用cDNA array 对获得的基因片段作进一步的鉴定。结果:从构建的消减杂交库中随机挑 取得31 个克隆,经cDNA array 鉴定发现其中有5 个MⅡ期特异表达的基因片段和9 个22细胞期 特异表达的基因片段,Genbank 检索发现其中10 个片段是首次报道在植入前发育阶段表达。结 论:这些基因片段具有明显的期特异性表达的特点,可能在ZGA、MZT 和胚胎植入前发育过程中 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5.
对小鼠早期胚胎采用体外培养的方法,研究了抗癌药物硫酸长春新碱(VCR)对正常昆明小鼠早期胚胎发育的影响。临床剂量的长春新碱能使几乎所有8细胞胚胎死亡,无一发育至囊胚。电镜观察发现,长春新碱能使细胞核变形,还能抑制细胞之间接触和挤紧,这在临床剂量应用上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早期小鼠胚胎发育的基因表达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受精是新个体发育的时 -空点 ,从一个形态单纯的单细胞受精卵发育成能独立生活的个体动物 ,形态上出现一系列的变化 ,而更重要的是基因表达。基因组是机体内惟一确定的 ,为所有各类细胞共同拥有 ,但基因组内各个基因表达的选择性和程度随时间、位置和环境条件的不同而发生改变 (严云勤等 ,2 0 0 2 ;胡静等 ,2 0 0 1;范衡宇等 ,2 0 0 1)。个体的发育和分化、内环境的稳定性、对外界刺激的应答、细胞循环的调节、衰老和程序化细胞死亡等正常的发育过程以及疾病的病理学过程 ,包括癌症的病理学过程 ,无论是由一个基因的突变引起的或是由于多基…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UVB对两栖类动物早期胚胎发育的影响,以中华大蟾蜍为研究对象,用UVB分别以不同强度和不同时间照射其二细胞期胚胎,观察记录胚胎的发育过程、统计死亡率并在形态学上对UVB照射诱导的畸胚进行分析。结果表明,30μW/cm^2强度的UVB分别照射二细胞期胚胎20s、60s和80μW/cm。强度分别照射20s、60s、120s后,对中华大蟾蜍早期胚胎发育有促进作用,使发育过程中的死亡率降低,畸胚出现的类型较少且畸变程度低;80μW/cm。强度的UVB照射二细胞期胚胎600s,100μW/cm^2强度的UVB照射20s、60s、600s,120μw/cm。强度的UVB照射20s,导致胚胎发育过程中死亡率明显升高,畸胚数量多且畸变程度高。结论:UVB照射剂量和时间不同,对中华大蟾蜍早期胚胎发育的影响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人的重组促黄体素(r-hLH)对小鼠早期胚胎发育的作用,我们用一定剂量的r-hFSH(人促卵泡素,20IU)结合不同剂量的r-hLH(0-20IU),或先与不同剂量r-hLH配比(5-20IU),再与一定剂量,r-hLH(15IU)结合,对性成熟前的小鼠进行超数排卵;并对从其输卵管冲出的早期胚胎进行体外培养,通过观察这些早期胚胎体外发育情况,再与PMSG-hCG超排小鼠的早期胚胎体外培养结果进行比较。我们发现用重组激素处理的性成熟前小鼠,无论在平均冲胚数或桑囊率,囊胚率上,都以结合r-hLH或配比r-hLH的剂量为15IU时最好,但各重组激素处理组在桑囊率和囊胚率上都极显著低于PMSG-hCG对照组的相应指标。上述结果表明,r-hLH对小鼠早期胚胎的发育(尤其是囊胚的形成)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与r-hLH呈一定的剂量依赖性关系。 相似文献
9.
动物早期胚胎发育始于分化成熟的雌雄配子经受精后重编程为全能性合子。在胚胎发育的初期,合子基因组的转录水平处于静默状态,母源物质调控占据主导地位。随着胚胎发育的进行,母源物质会经历分阶段的降解,合子基因组开始逐渐激活转录,标志着早期胚胎发育从母源性调控向合子基因组调控的转变,也称为母源-合子转换(maternal-zygotic transition,MZT)。其中一个关键的转折性事件就是合子基因组激活(zygotic genome activation,ZGA),ZGA的正确发生对于早期胚胎发育和细胞命运决定至关重要。然而,目前对于ZGA的调控因子和具体的分子机制仍知之甚少。研究表明,ZGA在不同物种中存在较大差异,可能受到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非编码RNA、染色质重塑以及ZGA相关因子等多种调控因素的影响。本文探讨了上述几种调控因素影响合子基因组激活的研究进展,对进一步研究早期胚胎ZGA的相关机制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11.
12.
13.
14.
A. V. Sorokin E. M. Nonyashvili O. V. Kidgotko L. K. Sasina T. D. Aleinikova M. M. Shavlovskii S. I. Gorodetskii A. P. Dyban 《Cell and Tissue Biology》2008,2(4):347-353
We present the data on the in vitro development of mouse embryos after injecting pronuclei with cloned DNA fragments with an enhanced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 (EGFP) gene under the control of different regulatory elements (promoters, enhancers, stop signals, etc). It was found that the microinjection procedure itself inhibits development independent of the genetic constructs applied. The development of transgenic embryos may be blocked at different stages of cleavage and morula or blastocyte stages. Most transgenic embryos proved to be mosaics. Transgenic cells are very frequently found in trophectoderm; i.e. they are not a part of the inner cell mass, which is a progenitor for the development of embryo tissues. 相似文献
15.
在已有的研究基础上,优化和建立了单个植入前胚胎的mRNA差异显示(single preimplantation embryo differential display polymerase chain raction,SPEDDRT-PCR).以小鼠单个成熟的卵母细胞和单个的2细胞期胚胎作为起始材料,比较二者之间基因的表达差异.选择在卵母细胞中不表达而在2细胞期表达的差异片段.进行GenBank检索和表达序列标签(EST)库电子克隆.与多胚研究方法一样,由线粒体编码的和2细胞特异表达的NADH脱氢酶亚单位2和ATPase 6证实了SPEDDRT-PCR方法是可行而且可靠的,是一种需要材料极少、应用广泛而有效的基因分离方法. 相似文献
16.
小鼠单个植入前胚胎SSH方法的可行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建立一种能够一次性分离任意两个植入前胚胎之间全部的差别表达的基因的方法 ,在已有的单胚胎操作技术的基础之上 ,对单个植入前胚胎抑制性消减杂交 (singlepreimplantationembryosuppressionsubtractivehybridization ,SPE SSH)方法进行了初步的探索 ,分离到OM2和MⅡ d 2的基因片段 ,经GenBank和文献检索发现 ,这两个基因具有在MⅡ期和 2细胞期特异性表达的特点 .利用cDNA阵列所进行的鉴定也获得了同样的结果 ,而且所使用的材料极少 ,说明SPE SSH是一种强有力的分离和识别早期发育相关基因片段的实验技术 .若与单个卵裂球分离技术相结合 ,还可用于分离和识别人类早期分子诊断的标记性基因 相似文献
17.
哺乳动物早期胚胎的基因表达及其调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哺乳动物的早期发育包括合子的形成、胚胎基因组的活化和细胞开始分化等。在这段时期,精蛋白被组蛋白取代;二倍体形成后甲基化的单倍体亲本基因组经历了脱甲基作用;母本控制的发育被合子控制所取代。此外,在染色体调节的转录抑制状态形成之后,胚胎基因组活化,但基因的有效表达需要有增强子。这种转录抑制状态的产生很可能发生在染色质结构水平,因为诱导组蛋白过乙酰化可免除对增强子的需求。早期胚胎的mRNA表达模式与在体内或体外成功发育的关系,对确定最佳培养条件和核移植程序是必不可少的。 相似文献
18.
19.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