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江南 《植物杂志》2010,(2):22-25
在节假日、喜庆和交际场合,人们常饮酒助兴。但无节制地饮酒会使食欲下降,食物摄入减少以至发生多种营养缺乏,严重时还会造成酒精性肝硬化,增加患高血压、中风及诱发癌症等危险,并可导致事故及暴力的增加,对个人健康和社会安定都是有害的,故对于饮酒应讲少饮或适量,千万不可狂饮或滥饮,否则,会给健康带来不可估量的危害。  相似文献   

2.
两项医学研究认为,妇女即使每周仅饮酒3次,也会大大增加罹患乳房癌的危险。哈佛大学的研究人员曾调查了89000多名女护士,其中601人在1980—1984年间患上乳房癌。学者发现,每周饮酒3次或3次以上的妇女,乳房癌机率会提高30—100%;每周饮酒若少于3次,患乳房癌的危  相似文献   

3.
使君子(Quisgualisindica)是古今中药材中著名的驱虫药。最早记载其入药的著作是晋代的《南方草木状》(公元304年)。当时称作 :“留求子形如栀子 ,棱瓣深而两头尖 ,似诃梨勒(笔者注 :即现称诃子(Terminalischebula)与使君子同为使君子科植物 ,《唐本草》中称“诃黎勒” ,以后又称“藏青果”)而轻 ,及半黄已熟 ,中有肉 ,白色 ,甘 ,如枣核大 ,治婴孺之疾 ,南海、交趾俱有之。”可见用以治疗小儿病患 ,至少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了。后唐·侯宁极撰《药谱》始称此物为“史君子”。北宋《开宝本草…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FH/W jd大鼠酒精性肝损伤模型进行探讨。方法 FH/W jd大鼠按体重随机分为饮水组和饮酒组,两组均自由饮食。16周后取血,检测血清ALT、AST、TBIL、TG、CHO;取肝脏,匀浆后检测TG、GSH;流式细胞仪检测肝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检测肝脏组织PPARα蛋白表达;肝脏HE染色观察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与饮水组比较,饮酒组两种性别FH/W jd大鼠血清TBIL、TG含量显著升高,饮酒组雌性大鼠血清ALT、CHO显著降低;饮酒组两种性别大鼠肝脏TG含量显著升高,GSH含量呈现降低趋势;饮酒组两种性别大鼠肝细胞凋亡率亦呈降低趋势;饮酒组肝脏PPARα蛋白表达明显上调;饮酒组组织病理学改变以小泡性脂肪变性为主。结论长期自主摄入酒精可以造成FH/W jd大鼠肝脏损伤。  相似文献   

5.
<正>广东有句俚语:广东三件宝——陈皮、老姜、禾秆草。广陈皮为三宝之首,既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又是传统的调味佳品,药食同源,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是陈皮之中的正品、上品和极品。陈皮入药已有700多年历史。陈皮理气燥湿,为"脾肺二经气分之药",具有"能随所配药之不同而补泻升降"的独特药理。我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模拟人类饮酒的小鼠动物模型,并以此动物模型进一步研究酒精对小鼠雌激素水平及乳腺癌的影响。方法 SPF级C57BL/6雌性小鼠,随机分对照组和酒精组两组,酒精组20:00到次日8:00给予含有一定浓度酒精的饮用水,其他时间给予常规饮用水,对照组全天给予常规饮用水。观察两组小鼠的饮水量及体重变化;用ANALOX AM1酒精分析仪检测小鼠凌晨2∶00和8∶00血液的酒精浓度(BEC);酶联免疫法(ELASA)检测两组小鼠血清中雌激素水平的差异。结果饮酒组小鼠血液BEC明显增高,类似人类饮酒水平,饮酒组小鼠的饮水量及体重无明显变化;饮酒组小鼠体内雌激素的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成功的建立模拟人类饮酒的动物模型,并通过此动物模型初步证实酒精刺激可以增加小鼠体内血清雌激素的水平。  相似文献   

7.
吴汝康同志在引用了恩格斯《自然辩证法》中的一段话后说:“从猿到人的过渡阶段正是这种阶段,这是亦猿(动物)亦人的阶段”(《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1974年12卷3期)。我们对这句话提出一点意见,希望对此展开讨论。我们知道,辩证法有三条基本的规律:一、量变到质变的转化规律;二、对立面的斗争和统一的规律;三、  相似文献   

8.
目的:诱导大鼠产生酒精依赖,观察大鼠产生的躯体依赖及行为学改变。方法:20只雄性SD大鼠,其中饮酒组和对照组各10只。通过6%(v/v)酒精溶液作为饮酒组大鼠唯一饮水来源共28d,测量血酒精浓度。根据旷场行为、戒断症状和强迫游泳等方法来判断是否成功诱导大鼠产生酒精躯体依赖及动机行为改变。结果:整个实验过程饮酒组大鼠血酒精浓度没有发生明显变化。饮酒组大鼠旷场测试中水平活动量在饮酒第7d比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垂直活动量在饮酒第7、14d比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饮酒组大鼠戒断2-48h酒精戒断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且评分在戒断第6h最高;戒断24、48h的大鼠在强迫游泳中绝对不动时间比对照组显著延长(P〈0.05)。结论:大鼠持续饮用6%(v/v)浓度酒精溶液可以诱导出大鼠对酒精的严重躯体依赖和抑郁状态,并抑制大鼠在新奇环境中的活动能力和动机行为。  相似文献   

9.
水稻是我国传统主食。稻米的胚、糊粉层和种皮富集微营养和功能性活性成分,如维生素、铁、锌等微营养元素及γ-氨基丁酸(GABA)、谷维素、膳食纤维等多种活性因子。功能性稻米是指除含有人体生长、发育所必需的7大营养素外,还含有一些不提供营养但对人体生理功能起调节和平衡作用的特殊成分的特异水稻,它能够起到增加生理防御机  相似文献   

10.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3,(14):I0002-I0003
过度饮酒会导致器官受损甚至引起社交问题的产生。虽然目前有一些预防醉酒的方法,但其效果还未经验证。而许多胶状解毒剂又是针对过量用药开发出来的,这样的解毒剂对于过量饮酒可能没什么足够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用绒毛组织微核评价母亲因素对人胚的致突变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应琦  董非文 《遗传学报》1990,17(3):238-242
对507对欲作人工流产的夫妇进行断面调查及绒毛组织微核的测定,以探讨父母吸烟、饮酒及采取避孕措施等因素对子代的致突变性。结果显示:微核的发生率与母亲年龄、孕次、孕龄、既往流产史等自身的因素无关;各种避孕措施及少量饮酒均不具有诱发绒毛微核细胞率增加的作用。然而,男方吸烟、女方被动吸烟其微核细胞率为0.7645±0.0561‰高于饮酒组(0.5667±0.2004‰)和非吸烟对照组(05522±0.0616‰),与对照组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5)。男方配偶吸烟兼饮酒者其微核发生率最高(0.7944±0.0754‰),说明吸烟与饮酒对诱发绒毛微核的产生有协同作用的趋势。本文并对男方吸烟和/或女方被动吸烟可诱发胚胎绒毛组织细胞DNA和/或纺锤体装置的损伤,进行了探讨,提出应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并建议利用人类绒毛组织微核测定法作为监测环境致突变因子对人类下一代影响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饮酒·脂肪肝·康福来复合卵磷脂》当我们喝酒之后,酒精会在肝脏分解为水和二氧化碳,然后再排出体外。假如饮酒过度,超过肝脏的解毒极限,多余的酒精便以中性脂肪的形态,囤积于肝脏中,久之,形成脂肪肝,影响肝脏的正常功能,严重时就会发展成肝硬化。“康福来复合...  相似文献   

13.
<正>从地形地貌的角度,长江可大致分为上游的高山峡谷区和中下游的泛滥平原区,它们各自演化出了地球上独特而丰富的生物多样性。长江中下游平原位于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和上海境内,这片区域引人高度关注的动物类群有水鸟、鱼类及长江豚类。历史上,长江中下游就是人类频繁活动的区域;作为"地球自然遗产"的客观存在,上述三个动物类群的处境体现了我们人类与自然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40~60岁饮酒史男性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患病率、幽门螺杆菌(H. pylori)感染率及肠道菌群,为该类患者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采取整群抽样方法选取2020年2月至2022年2月于我院行胃镜检查的1 500例体检者,统计CAG患病率,根据CAG患病情况分为CAG组(n=428)和无CAG组(n=1 072),分析两组对象临床资料(性别、年龄、饮酒史等),观察其中40~60岁饮酒史男性患者CAG患病率、 H. pylori感染情况及肠道菌群,并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CAG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CAG组患者性别、年龄、饮酒史、 H. pylori感染情况与无CAG组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40~60岁、男性、有饮酒史及H. pylori阳性均为影响CAG患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40~60岁饮酒史男性CAG患病率为68.68%(296/431),其中伴有肠上皮化生者103例(34.80%),伴有活动性炎症者83例(28.04%),伴有不典型增生者45例(15.20%),H. pyl...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心肌解偶联蛋白2(uncoupling protein 2,UCP2)在酒精性心肌病(alcoholic cardiomyopathy,ACM)时表达变化及对心肌能量代谢的影响.方法:将Wistar大鼠分为三组,酒精组(A组,10只)、少量饮酒组(B组,7只)和对照组(C组,7只),三组给予相同饮食,酒精组通过采取逐渐增加饮用酒精浓度并长期定量摄入的方法建立ACM模型,少量饮酒组长期饮用少量低浓度酒精,对照组以水代酒.6个月后心脏彩超测定心功能;计算左室/体重指数;RT-PCR法测定心肌组织UCP2 mRNA表达;Western blot法测定心肌UCP2蛋白表达;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法测定心肌三磷酸腺苷酸(ATP)、二磷酸腺苷酸(ADP)、单磷酸腺苷酸(AMP)和磷酸肌酸(PCr)含量.结果:酒精组左心室射血分数和左心室短轴缩短率均低于对照组和少量饮酒组(P均<0.01),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则高于对照组和少量饮酒组(P<0.01),左室/体重指数明显增加(P<0.01);酒精组UCP2 mRNA及蛋白表达高于对照组和少量饮酒组(P均<0.01);酒精组ATP、ADP、AMP和PCr较对照组和少量饮酒组明显减少(P均<0.01),相关性分析显示心肌组织ATP水平与UCP2蛋白表达呈显著负相关(r=0.896,P<0.01).结论:ACM时心肌UCP2表达明显增加,导致心肌能量代谢障碍,恶化心脏功能.  相似文献   

16.
15万农民健康现况及预防控制策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农村居民健康现况,干预农村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生与发展。方法:对151530名农民健康体检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患病率147.96‰,居前十位的疾病分别是血压异常、慢性支气管炎、眼病、鼻及鼻窦疾病、肺气肿、关节炎、耳病、尿糖阳性、肺心病、慢性肝炎。各乡镇疾病谱结构有所不同。吸烟、饮酒、受教育程度对某些疾病患病率有显著影响。结论:60岁以上人群是农村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的重点;受教育程度愈低的人群患病率愈高;适度饮酒有益于健康,但高血压、糖尿病、慢性肝炎、关节炎患者应控制饮酒;慢性支气管炎、肺心病、慢性肝炎、冠心痛、关节炎患者应控制吸烟;高血压、肺气肿、鼻及鼻窦疾病,耳病与烟草的关系有待进一步研究;提出预防控制策略对控制农村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生与发展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可为决策者提供可借鉴的材料和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运用5E教学模式进行“拒绝饮酒”的教学设计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新课程改革逐步推进,校本课程成为学校课程计划重要组成的背景下,根据初中生物学课程标准及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对初中生开展酗酒危害和拒绝饮酒教育的要求.基于5E教学模式设计了校本课程中“拒绝饮酒”这一课,并结合使用角色扮演、小组合作等多种教学方法,以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课堂中,在合作、讨论和交流中学习各种拒绝饮酒的策略和方法,在模拟情境中体验各种拒绝饮酒方法的恰当使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动物实验及体外实验探索饮酒是否促进乳腺癌恶性进展,且这一作用是否与其诱导的慢性应激有关。方法利用小鼠乳腺癌移植瘤模型,体内观察2%乙醇慢性处理的小鼠乳腺癌E0771细胞对体内细胞生长转移的影响;利用体外细胞学实验观察0.2%乙醇慢性诱导对小鼠乳腺癌细胞E0771增殖、迁移及非锚定生长能力的影响;同时用分子生物学方法探索细胞内ROS水平及慢性内质网应激蛋白如p-e IF2a、Bip、XBP1-s等蛋白表达水平是否发生改变。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饮酒组小鼠体内肿瘤生长速度加快,转移增加;体外酒精处理可以显著促进乳腺癌细胞增殖、迁移等恶性生物学行为,酒精慢性处理可以诱导ROS、内质网应激活化蛋白p-e IF2a、Bip、XBP1-s表达上升。结论饮酒可能通过诱导乳腺癌细胞内质网应激促进其恶性进展。  相似文献   

19.
问:饮酒真能御寒吗? 答:在冬季,人们往往借助饮酒来御寒.但饮酒真能御寒吗?虽然酒精本身产热量比较多,但是在人体内产热量并不多.酒精在胃和小肠内被吸收后,大部分在肝脏中进行代谢,在乙醇脱氢酶(ADH)和乙醛脱氢酶(ALDH)的作用下依次氧化为乙醛和乙酸,乙酸最终进入三羧酸循环中氧化放能.在这个过程中,约有40%~50%的人乙醛代谢受阻,导致血液中乙醛浓度升高.乙醛不仅刺激肥大细胞释放前列环素等血管扩张剂,使全身皮下毛细血管扩张;而且乙醛刺激神经系统使心跳加速,导致散热加快.这样,反而减少了身体的原有热量.所以,一般来说,饮酒能使人有短暂"热"的感觉,但不久便会寒意临身.  相似文献   

20.
长期规律性饮酒会改变肠道微生物菌群构成,并影响焦虑抑郁样行为.而短期低剂量饮酒后戒断是否对肠道菌群产生影响及其与酒精戒断后焦虑样行为是否有关,尚无系统研究.本研究以SD大鼠为研究对象,将30只雄性大鼠随机分为酒精处理组(Ethanol-C)、对照组(Ethanol-0)和酒精戒断组(Ethanol-2),每组各10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