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综合免疫疗法治疗乙肝主要是杀伤体内乙肝病毒和抵制病毒复制调整体内免疫系统紊乱。增强免疫细胞的活性,减轻和缓解兔疫反应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改善肝炎患者的临床症状与体征,促进肝细胞修复、炎症吸收,恢复肝功能,使HBsAg滴度下降,HBeAg、HBV.DNA转阴。综合免疫疗法应用可获得较好协同作用。比单一用药有效率提高45%。96年以来,我们采取了本草九代。甘泰综合免疫治疗乙肝84例,收到了较满意效果。单一用药对照组50例均无年龄、性别的明显差异。病史短者3个月,长者可达20年,治疗者全为大三阳HBV-…  相似文献   

2.
采用肌肉和皮内混合免疫方法 ,将乙肝疫苗给猪接种。全程免疫 5次 ,2个月后 ,取脾脏和淋巴结制成口服抗乙肝转移因子。在小鼠体内进行了白细胞粘附抑制试验 ,结果表明口服抗乙肝转移因子具有依赖抗原的特异性免疫活性。  相似文献   

3.
特异性抗乙肝转移因子的研制及其临床应用观察大连医科大学附属二院细胞移植研究室大连116023于志红,吕鹏,王廷瑞传染科王一强,刘波本室将乙肝疫苗采用混合免疫方法接种绵羊三至四次,抽血测乙肝病毒各项指标,抗HBS阳性后。采血及脾脏,经低温超速离心和超净...  相似文献   

4.
自1997年联合应用本草九代和叶下珠肝片治疗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获得一定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制剂来西:本草九代由北京九代医药研究所生产,叶下珠肝片由云南大理州中药制药厂生产。研究对象:患者28例,其中男24例,女4例,年龄8*48岁,平均29岁;明确病史均超过3年。病霉学检副:均为表面抗原阳性,其中伴随表面抗原和核心抗体阳性者(大三阳)18例,伴随表面抗体和核心抗体阳性者(小三阳)7例,单纯表面抗原阳性者3例。临床表现:谷丙转氨酶升高者8例,B超检查提示肝脏有弥漫性损伤者6例,病人自觉有乏力,腹胀等症状,诊断为慢性…  相似文献   

5.
卤米松乳膏联合转移因子治疗白癜风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卤米松乳膏联合转移因子治疗白癜风临床疗效.方法:78例白癜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对照组38例.治疗组外用0.05%卤米松乳膏及口服转移因子胶囊,对照组仅单纯外用0.05%卤米松乳膏.两组均同时服用甘草锌颗粒.观察疗程3个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65.0%,对照组有效率50.00%,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外用0.05%卤米松乳膏及口服转移因子治疗白癜风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6.
RNA干扰在抗乙肝治疗中的应用及其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报道,全世界约有20亿人曾感染过乙型肝炎病毒(HBV),其中3.5亿人为慢性HBV感染者.我国现有1.3亿乙肝病毒携带者和3 000多万乙肝患者,其中约有20%~40%的患者经过多年慢性炎症的反复发作可发展为肝硬化和肝癌.然而,至今人们仍没有找到一种能够彻底治愈慢性乙肝的特效药物.自从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RNAi)技术建立以来,人们致力于将其应用于抗病毒药物的研究与开发.研究结果表明,RNAi可有效地抑制乙肝病毒的复制,但靶向目的基因的不同RNA干扰片段所沉默的效率不同.关于将RNAi抗病毒药物应用于人体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还有待进一步研究,RNAi发生"脱靶"的现象是临床应用的难点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早、中、晚孕期胎盘因子(PF)体外抗人免疫缺陷病毒-1(HTV-1)的作用及其在HIV-1垂直传播中可能的作用.方法:采用荧光染料Calcien-AM标记的H9/HIV-1 ⅢB分别与早、中、晚孕期不同稀释浓度的PF作用后,与MT2细胞混合培养,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合胞体的形成;用游离的HIV-1 ⅢB感染MT2细胞,并分别与早、中、晚孕期不同稀释浓度的PF作用后,用MTT法检测HW-1感染细胞的存活率,用HIV-1 p24抗原试剂盒检测细胞培养上清中p24抗原含量的变化.结果:各孕期PF并不能抑制MT2和H9/HIV-1 ⅢB细胞的融合,但可以增加HIV-1感染细胞的存活率及减少HIV-1 p24抗原的表达,且效应以早孕期PF最大,中孕期PF其次,晚孕期PF最小,并与剂量呈正相关.结论:PF在体外具有抗HIV-1的作用,并呈现孕期和剂量相关性,可能在阻断HIV-1垂直传播中具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8.
美国华盛顿大学(密苏里州圣路易丝)生物学部的Roger.N.Beachy与孟山都公司共同导入植物病毒的外壳蛋白基因,分别成功地培育出抗病毒的植物。该小组已用这种方法培育出抗烟草花叶病毒(TMV)的烟草、番茄。其中番茄已开始了野外试验。这次把应用范围扩大到TMV以外,所以这种方法应用范围很广,而且实验证明能应用于抗病毒,病害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长效干扰素(IFN)α-2a联合乙肝舒康胶囊治疗病毒性慢性乙型肝炎(CHB)抗病毒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94例CHB患者随机分为3组,分别接受单纯护肝药物治疗、长效干扰素,及长效干扰素联合珍珠草乙肝舒康胶囊治疗,疗程24周。观察血清HBV—DNA及HBsAg、HBeAg的阴转情况。结果:长效干扰素组及联合治疗组的抗病毒疗效与对照组相比,疗效均优于对照组(P〈0.05),且联合治疗组的HBV—DNA的复制水平下降率及HBsAg阴转率均高于长效干扰素组。结论:长效干扰素与乙肝舒康胶囊有协同抗病毒作用,且疗效优于单用长效干扰素治疗。  相似文献   

10.
抗人胎盘酸性铁蛋白单链抗体的构建、表达与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制备人胎盘酸性铁蛋白(PAF),构建、表达并鉴定抗人PAF单链可变区抗体片段(scFv)。方法:设计以SfiⅠ、NotⅠ为酶切位点、以(Gly4Ser)3为linker的2对引物,从抗人PAF单克隆抗体可变区基因的克隆载体中扩增VH和VL基因,用重叠延伸PCR在VH和VL基因间引入连接短肽,构建VH-linker-VL的scFv基因。经SfiⅠ、NotⅠ酶切后克隆到原核分泌型表达载体pUC19/119上,转化大肠杆菌TG1和筛选后测序验证,IPTG诱导表达,SDS-PAGE鉴定其相对分子质量(Mr)。以人PAF为抗原,scFv为一抗,抗His单克隆抗体为二抗,间接ELISA鉴定其抗体活性。结果:重叠延伸PCR扩增产物经凝胶电泳可见约700bp的条带,DNA序列分析证明2株抗体具有完整的scFv序列,并含有c-myc和His。IPTG诱导阳性菌表达产物经SDS-PAGE鉴定有Mr约27000的显示条带,符合scFv与表达标签融合蛋白的理论值;间接ELISA证明表达产物可与PAF结合。结论:成功构建并表达了抗人PAF单链抗体,为进一步建立检测PAF的间接ELISA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探讨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对活动性乙肝肝硬化长期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7月~2015年7月我院收治的80例乙肝肝硬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拉米夫定治疗,观察组给予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并观察两组患者肝功能、生化指标和HBV-DNA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ALT、AST、TBIL等指标以及HBV-DNA下降幅度与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ALB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而且观察组患者HBV-DNA阴性率为9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活动性乙肝肝硬化的长期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为探究苍牛防己黄芪汤联合西医疗法对乙肝肝硬化腹水患者的临床疗效,本研究以2016年5~10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4例乙肝肝硬化腹水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每组32例,对照组使用常规西医疗法,治疗组在西医疗法的基础上再配合苍牛防己黄芪汤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连续治疗1个月后的中医症候疗效、腹水复发率临床疗效差异。结果显示,治疗组的中医症候积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组的中医症候疗效和临床综合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的腹水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这表明,苍牛防己黄芪汤辅助西医基础治疗可有效改善乙肝肝硬化腹水患者中医症候症状,提升治疗效果,降低治疗后腹水复发率,为乙肝肝硬化腹水患者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作者对应用抗蛇毒血清治疗毒蛇咬伤 1 1 4例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探讨其应用价值和应用方法。本组 1 1 4例 ,其中男 91例 ,女 2 3例 ;年龄 1 2~ 5 0岁 ,平均 34.5岁。毒蛇咬伤至就诊时间≤ 2 h者 49例 , 5 h者 2 0例 ,~1 2 h者1 8例 ,~ 2 4 h者 8例 ,~ 48h者 1 0例 ,>48h者 9例。临床分型 :轻型 32例 ,重型 67例 ,危重型 1 5例。伤口一般作切开排毒处理。而蝰蛇及五步蛇咬伤则不宜切开处理 ,可用相应抗蛇毒血清 1支加地塞米松 1 0 mg及 2 %利多卡因 1 0 ml作伤口周围局部封闭。然后选用相应抗蛇毒血清分段稀释法静滴 ,具体用法是 :抗蛇毒血…  相似文献   

15.
摘要 目的:探讨硫酸镁联合小剂量阿司匹林治疗子痫前期效果及子宫动脉血流、胎盘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表达影响研究。方法:选择2019年6月-2021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25例子痫前期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试验组(n=63)和对照组(n=62)。对照组给硫酸镁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小剂量阿司匹林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子宫动脉血流、胎盘VEGF、MMP-9、血压水平变化情况及妊娠不良结局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显著(P<0.05);治疗前,试验组和对照组子宫动脉指标水平比较无显著差异;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RI、PI及S/D水平均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升高,且试验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治疗前,试验组和对照组胎盘VEGF、MMP-9水平比较无显著差异;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胎盘VEGF、MMP-9水平均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升高,且试验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治疗前,试验组和对照组血压水平比较无显著差异;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血压水平均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降低,且试验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胎儿窘迫、宫缩乏力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子痫前期中应用硫酸镁联合小剂量阿司匹林治疗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子宫动脉血流、胎盘VEGF、MMP-9水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血清抗RA33抗体、RF、CRP联合检测在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诊断、治疗及预后中的作用。方法:采用ELISA法对35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和30例健康对照者进行抗RA33抗体的检测,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ANA、免疫印迹法检测ENA,免疫比浊法进行类风湿因子(RF)及CRP的检测。结果: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组RF水平为:[(104.51±153.88)KIU/L]与健康对照组[(10.89±2.78)KIU/L]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类风湿性关节炎组CRP[(11.60±23.24)mg/L]与健康对照组[(2.57±2.18)mg/L]比较,差异显著(p〈0.05);类风湿性关节炎组抗RA33抗体水平:[(17.81±35.11)U/mL]与健康对照组[(8.10±8.40)U/mL]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RF、抗RA33抗体、CRP及ANA诊断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灵敏度分别为:80.00%,34.29%,42.86%,62.86%;RF、抗RA33抗体、CRP及ANA诊断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特异性分别为:93.33%,93.33%,90.00%,96.67%;ENA的检出率均较低。结论: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抗RA33抗体检出的灵敏度低,但特异性强。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进行抗RA33抗体、ANA、RF、CRP、ENA联合检测,对于疾病的进展、病因分析、指导治疗和改善预后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18.
廖永强  彭可君  夏洪娇  刘剑荣  孟芳 《生物磁学》2011,(13):2535-2537,2534
目的:探讨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与抗核抗体(ANA)联合检测对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IIF法对82例RA患者(RA组)、74例非RA自身免疫疾病患者(非RA组)和52例健康体检者(正常对照组)的血清ANCA和ANA谱进行了检测分析,并用ELISA法进行抗丝氨酸蛋白酶3(PR3)、抗髓过氧化物酶(MPO)、ANA谱的定量检测。结果:RA组82例患者中,64例ANCA阳性,阳性率为78.08%,其中核周型(PANCA)37例,阳性率为45.1%,胞浆型(CANCA)27例,阳性率为32.9%;非RA组74例患者中有7例ANCA阳性率分别为9.4%;正常对照组50例中没有一例ANCA阳性。利用Elisa法对患者血清进行检测,分别能够特异的检测到PR3、MPO、抗双链DNA抗体(抗ds—DNA抗体)、抗SS—A等抗体、抗ss—A抗体、抗PM—SCL抗体的存在。结论:联合ANCA、ANA检测有助于提高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与抗核抗体(ANA)联合检测对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IIF法对82例RA患者(RA组)、74例非RA自身免疫疾病患者(非RA组)和52例健康体检者(正常对照组)的血清ANCA和ANA谱进行了检测分析,并用ELISA法进行抗丝氨酸蛋白酶3(PR3)、抗髓过氧化物酶(MPO)、ANA谱的定量检测。结果:RA组82例患者中,64例ANCA阳性,阳性率为78.08%,其中核周型(PANCA)37例,阳性率为45.1%,胞浆型(CANCA)27例,阳性率为32.9%;非RA组74例患者中有7例ANCA阳性率分别为9.4%;正常对照组50例中没有一例ANCA阳性。利用Elisa法对患者血清进行检测,分别能够特异的检测到PR3、MPO、抗双链DNA抗体(抗ds-DNA抗体)、抗ss-A等抗体、抗SS-A抗体、抗PM-SCL抗体的存在。结论:联合ANCA、ANA检测有助于提高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类风湿因子(rheumatoid factor,RF)、葡萄糖-6-磷酸异构酶(glucose-6-phosphate isomerase,GPI)和抗环瓜氨酸肽(anti-cyclic citrullinated peptide,anti-CCP)抗体联合检测对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的诊断意义.方法:收集未经治疗的128例RA患者(RA组)、117例其他风湿病人(非RA组)、74例健康人(正常对照组)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GPI、抗CCP抗体,采用速率散射比浊法检测RF、C反应蛋白(CRP)、补体(C3、C4)、免疫球蛋白(Iga、IgG、IgM),采用魏氏法测红细胞沉降率(血沉,ESR).结果:(1)GPI、抗CCP抗体诊断RA的特异性分别为91.09%、94.14%,与RF(78.53%)比有显著差异(P<0.01),敏感性分别为75.0%、75.8%,与RF(80.47%)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2)GPI和RF、抗CCP抗体和RF、GPI和抗CCP抗体两两组合检测,两个指标均为阳性诊断RA的特异性分别为94.24%、95.81%、96.34%,与单独检测RF比有显著差异(P<0.01);两个指标任一阳性诊断RA的敏感性分别为85.16%、85.94%、87.50%,与单独检测RF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与单独检测GPI或抗CCP抗体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计学.(3)三个指标联合检测均为阳性诊断RA的特异性高达98.43%,与单独检测RF、GPI或抗CCP抗体比有统计学差异(P=0.000,P=0.001,P=0.018),任一阳性诊断RA的敏感性为91.41%,与单独检测RF、GPI或抗CCP抗体比有统计学差异(P=0.012,P=0;000,P=0.001).(4)GPI阳性的RA患者关节炎部位数、CRP、ESR水平明显高于GPI阴性RA患者.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PI、抗CCP抗体诊断RA比RF更具特异性,三者联合检测可显著提高诊断RA的特异性和敏感性.此外,GPI还可作为RA活动性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