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通过多年调查,发现江西三清山分布有中国特有属37属(其中3属为华东特有属),含40种,隶属于30科,占中国种子植物特有属总数的13.75%,占华东地区种子植物特有属总数的53.62%,占江西种子植物特有属总数的66.07%,是江西乃至华东特有属的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之一。三清山分布的中国特有属区系以双子叶植物占优势,生活型以落叶木本和多年生草本为主,地理分布与华东各山地关系最密切,属种起源以原始、孤立为特色,并有许多珍稀濒危保护物种。  相似文献   

2.
中国履行生物多样性公约的成就和展望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王献溥  郭柯   《广西植物》2006,26(3):249-256
2004年是生物多样性公约实施10周年。中国于1993年1月7日作为第7个国家正式加入“公约”。接着就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牵头组建国家履约协调组和许多联络点,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可见,国家对生物多样性工作的重视和认真的态度。10年来,中国在履约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成绩显著。例如,完成了“中国生物多样性国情研究报告”和“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等一大批重要文件,建立了“生物多样性委员会”、“生物多样性保护基金会”和相应的科学与教育部门,开展了许多科研项目和讲授相关的课程,出版了系列丛书和“中国生物多样性”学术刊物,重视开展学术交流,建立了生物多样性数据库和相关的管理政策,生物多样性保护实体和产业日益增加和发展等就是明显的事例。履约10年的经验在于下列三个方面(1)保护和发展必须密切结合;(2)“统一协调、分散管理”的方针需要进一步完善;(3)基础性和综合性研究需要加强。展望未来,只有在加强基础和综合研究以及提高管理水平方面下一番功夫,履约工作才能取得更大的成绩。  相似文献   

3.
遗传资源获取与惠益分享: 背景、进展与挑战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薛达元 《生物多样性》2007,15(5):563-568
本文回顾了《生物多样性公约》(CBD)有关遗传资源获取与惠益分享(access and benefit sharing, ABS)问题的谈判背景, 介绍了ABS问题特设工作组的工作历程。对《公约》第8次缔约方大会以来有关ABS问题的谈判进展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特别是有关遗传资源来源证书制度的讨论与成果, 进而对当前ABS问题面临的挑战进行了分析研究, 包括国际层面上WTO体系和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体系与CBD之间在遗传资源及相关传统知识在知识产权问题上的冲突, 国家层面上ABS问题的立法需求与焦点问题, 以及在确定遗传资源来源和实施惠益分享方面的技术限制等。  相似文献   

4.
2006年,由环保志愿者倡导的创新型环保项目建立多类型本土植物园,保护生物及文化多样性在江苏省连云港市启动。5年来,该项目逐渐做大做强,得到国际国内权威机构的积极评价。  相似文献   

5.
云南高黎贡山怒族对植物传统利用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采用民族生物学和文化人类学等方法,广泛调查和研究了云南西北部高黎贡山地区怒族对植物的传统利用形式。结果表明:怒族对植物的传统利用主要表现在食用、药用、观赏、宗教祟拜和文化利用等方面。讨论了怒族的传统文化在当地植物多样性利用和管理中的作用和意义,并探讨了在植物多样性管理中传统管理和现代管理之间的关系以及在我国利用文化多样性进行自然生态环境保护的可能性、必要性和可行性。此外,面对优秀的传统文化知识和文化多样性逐渐消失的现实,作者建议加以拯救和广泛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为探清我国东南部农区内蚂蚁物种多样性,本研究共设置86个采样单元格,每个单元格内选择农田、草地和人工林3种生境,每种生境设置3个重复样地,每个重复生境设置5个1 m2的重复采样样方,用吸虫器采集样方内的地表蚂蚁。结果表明:在我国东南部农区共采集鉴定地表蚂蚁30 077头,隶属于7亚科49属155种;长江中下游地区共采集蚂蚁5亚科34属93种,其中优势种3个,常见种9个,稀有种81个;华南地区采集蚂蚁7亚科42属124种,其中优势种2个,常见种11个,稀有种111个。红火蚁Solenopsis invicta Buren是华南地区个体数目最多的物种,占个体总数的39.40%;物种数目、个体密度、多样性指数和优势度指数均表现为华南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不同生境内蚂蚁群落的物种数目、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表现为人工林>草地>农田,个体密度和优势度指数人工林生境最低;两个地区3种生境蚂蚁群落间相似性系数0.2437~0.6581,处于极不相似至中等相似水平。结果表明,我国东南部农区蚂蚁种类丰富,在农区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中具有重要价值;红火蚁在华南地区入侵扩散严重,亟需治理;农区内不同土地利用方式造成的生境差异影响蚂蚁群落的物种组成和多样性;不同区域、不同生境的蚂蚁群落间差异明显。  相似文献   

7.
马先蒿属(Pedicularis)是被子植物中最大的属之一,在云南植物区系中占有重要地位.按照钟补求系统,该属植物在云南有151种分属于13个群72个系.马先蒿属在云南的地理分布体现了下列特点:(1)种类十分丰富,占整个属总种数的25%,占中国的42.6%.(2)包括了该属全部花冠类型,即无齿、有齿的原始类型各为24种、短管具喙的中间过渡类型87种,较进化的长管类型16种.(3)马先蒿属植物分布在云南的11个地理分布区域中,但该属植物在康藏高原区最为丰富,有108个种在本区有分布,占云南种数的71.5%;横断山植物区和东喜马拉雅植物区是本属的现代分布中心和多样化中心.(4)特有现象十分明显,其中8个系、52个种为云南特有,横断山和东喜马拉雅的特有种最为丰富,也是本属的特有中心.(5)云南马先蒿植物与邻近的四川(西南部)和西藏(东南部)在区系上联系密切,与缅甸和不丹有一定的联系.  相似文献   

8.
中国红树林湿地物种多样性及其形成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何斌源  范航清  王瑁  赖廷和  王文卿 《生态学报》2007,27(11):4859-4870
目前中国红树林湿地共记录了2854种生物,包括真菌136种、放线菌13种、细菌7种、小型藻类441种、大型藻类55种、维管束植物37种、浮游动物109种、底栖动物873种、游泳动物258种、昆虫434种、蜘蛛31种、两栖类13种、爬行类39种、鸟类421种和兽类28种。这些动物中有8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75种二级保护动物。中国红树林湿地是中国濒危生物保存和发展的重要基地,并在跨国鸟类保护中起着重要作用。中国红树林湿地单位面积的物种丰度是海洋平均水平的1766倍。从初级生产物质基础、食物关系多样性、宏观尺度和微观尺度的空间异质性、生境利用的时序性等方面分析了中国红树林湿地物种多样性极其丰富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曹宁  薛达元 《生物多样性》2019,27(7):728-16
本文在文献研究和实地调查的基础之上, 结合目前开展的关于壮族生物多样性相关传统知识的调查、整理与编目工作, 分别从酸食文化、织染文化、地名文化和文学艺术的角度对壮族文化多样性和生物多样性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初步探究, 并从自然崇拜、乡规民约和习惯法、传统生态观念以及传统医药文化等几个方面探讨了传统文化对当地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作用。结果表明: (1)壮族文化多样性与生物多样性密切相关。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孕育了传统文化, 而传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又直接或间接地丰富了当地的生物多样性; (2)壮族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创造的传统文化和传统知识促进了当地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与可持续利用; 而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又进一步保障了当地传统文化的传承。本文还对传统知识和传统文化的发展现状及受威胁因素进行了讨论, 并以此为基础, 提出传承壮族传统文化、保护和可持续利用传统知识的相关建议, 即应通过加强宣传和立法, 建立传统知识数据库和发展乡村旅游等形式, 加强对传统知识与传统文化的保护。  相似文献   

10.
发现并描述地球上的生物物种, 建立可靠的生物分类系统, 编制权威且具有时效性的生物物种名录, 实现生物物种多样性信息的数字化和共享, 对于生物多样性科学研究、资源管理、科学决策和社会经济发展都有重要意义。在全球和区域层面, 生物物种编目工作越来越被重视, 也取得了一些可喜的进展。为反映中国生物物种编目工作近些年取得的成绩, 本文联合各相关类群的专家, 分别总结了脊椎动物、昆虫和其他无脊椎动物、植物、菌物等主要类群的物种编目进展情况, 并就将来如何更好地促进生物编目工作的开展提出了展望。现有数据显示, 中国已记录哺乳动物698种, 鸟类1,450种, 爬行类586种, 两栖类611种, 淡水鱼类1,591种, 高等植物38,493种(其中维管植物35,379种), 菌物约27,900种, 但尚无全面的包括所有昆虫和无脊椎动物的物种名录。近10年, 中国新增维管植物5个新科、86个新属、2,090个新种、374个新记录; 新增菌物新物种4,679个, 隶属于36纲140目438科1,372属。  相似文献   

11.
报道中国菊科紫菀属一未详知种:匙叶紫菀(Aster spathulifolius Maxim.),发现于我国东海的舟山群岛,位于浙江嵊泗县的两个岛上,生于海滨岩石上,并提供特征描述和图片.该种与普陀狗娃花[Aster arenarius(Kitam.)Nemoto]比较近缘,提供了这2种的详细形态区别特征.  相似文献   

12.
吴家红  刘鉴  虞以新 《四川动物》2011,30(1):45-47,封2
本文记述了中国已记载的柱蠓名录及其分布,并对采自贵州省荔波县茂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柱蠓属一新种翁昂柱蠓Stilobezzia (Stilobezzia) wenganga Yu,Wu and Liu sp. nov.进行了描述.模式标本保存于北京医学昆虫标本馆.  相似文献   

13.
Nooteboom (1992) and Peter Raven (pers. comm. ) have pointed out that Chinese taxonomists often hold a narrow species concept and that this may due to the small volum of collections, especially type specimens, available to them which led to the unadequate study on the variability of the species. Raven remarked that “this leads me to believe that the actual concept of species used in plant systematics in China tends to be fairly typological”. What they said are by no means unreasonable. Indeed, the taxonomical status of a considerable number of species in the Chinese flora is probably open to question. New species based on a single character or solely on vegetative characters are of frequent occurrence. Evidences from a very limited number of researches on the patterns of plant variation heretofore available in China have shown that some “species” are, in fact, ecological races ( Clinopodium ), geographical races (Cunninghamia & Indigofera ), or taxa with topoclinal variation (Lespedeza & Rhododendron ). Species based on plasticity of phenotype variation have been or still regarded as “good species” ( Rorippa ). Segregates of an interspecific hybrid with diverse leaf characters have been given different species names ( Ilex ). The originally complicated situation in taxonomy of an agamic complex becomes even more complicated after the publication of additional new species (Malus). A careful analysis of a species with rather complicated patterns of variation leads to the combination of 25 specific names, of which 10 were published in the 80’s by Chinese taxonomists ( Clematoclethra ). Examples of these kinds will greatly increase with the broadening of research work at the species level. Orthodox plant taxonomy is based largely or solely on morphological characters. The exomorphic characters have the practical advantage that they are relatively easy to observe and to record. The taxonomical species concept can meet the needs of general purpose classification. But the notion that the taxonomical species concept is a solely intuitive judgement or preference of an individual worker and one could hardly say what is right and what is wrong is quite problematical. The species category today is much more capable of objective interpretation than ever before. A correct species concept stems from a correct and thorough understanding of the nature of variation pattern of plants and its taxonomical value. Hence, as a herbarium taxonomist, the first thing is to study as many collections as possible. Secondly, the incorporation of evidence from other sources whenever possible is highly desirable. These evidences,if they are not very useful as taxonomical criteria, are frequently of great significanee in contributing to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r interpretation of the variation pattern of a given taxon. The taxonomist might find the discontinuities he seeks better expressed in either the phenotypic or the genetic variation. A logical application of these two sorts of criteri-a would lead to a more rational classification at the specific level in a great many genera.  相似文献   

14.
广杆属秀丽线虫Caenorhabditis elegans是生物学中应用广泛的经典模式生物,利用形态准确对其进行种类鉴定困难且耗时,实验利用NGM培养基对1000余份样品进行线虫的分离培养,通过形态学、分子生物学、系统学分析及生殖隔离验证等方法对所分离线虫进行鉴定和分析,得到4个种共55个品系的广杆属线虫,其中采自武汉植物园腐殖质土壤的GXW0001经鉴定为C.elegans的中国分布新纪录。研究为模式线虫种类鉴定建立了系统可靠的方法,并填补了我国模式线虫种质资源库的空白。  相似文献   

15.
报道了1个陕西省植物分布新记录属桑科(Moraceae)——水蛇麻属(Fatoua Gaudichaud-Beaupré)和3个新记录种——水蛇麻[Fatoua villosa (Thunberg) Nakai]、假鬃尾草(Leonurus chaituroides C.Y.Wu & H.W.Li)、羊乳[Codonopsis lanceolata (Siebold & Zuccarini) Trautvetter]。这3种植物的发现,对于补充完善陕西省植物资源,丰富陕西植物区系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体现了金丝大峡谷植物类型在秦岭中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16.
根据1987年以来野外调查资料,分析了西藏已知蠓类种类、地理分布及区系特点。目前已知西藏蠓科昆虫4亚科14属31亚属151种,占我国已知蠓类(约1100种)的13.73%。其中,仅在西藏有分布并以西藏为模式产地的特有种为99种,占西藏已知蠓种的65.56%。区系分析表明,在所报道的西藏蠓科151种中,古北界15种,占西藏蠓种总数的9.93%,均分布于青藏区青海藏南亚区;东洋界131种,占西藏蠓种总数的86.75%,有105种分布于西南区喜马拉雅亚区,有18种分布于西南区西南山地亚区,有8种分布于喜马拉雅亚区和西南山地亚区;两界均有分布的有5种,占西藏蠓种总数的3.31%。  相似文献   

17.
甘肃省植物分布新记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报道了甘肃省植物分布新记录2属5种.新记录属是紫金牛科(Myrsinaceae)的杜茎山属(Maesa)和紫金牛属(Ardisia).新记录种是湖北杜茎山(M.hupehensis)、紫金牛(A.japonica)、豆科(Leguminosae)的肉色土(圈)儿(A pios carnea)、凤仙花科(Balsaminaceae)的四川凤仙花(Impatiens sutchuenensis)和菊科(Asteraceae)的粗毛牛膝菊(Galinsoga quadriradiata).  相似文献   

18.
19.
报道安徽省1个新分布属水禾属植物水禾Hygroryza aristata (Retz.) Nees ex Weight et Am和1个新分布种野亚麻Linum Stelleroides Planch。标本藏于安徽中医药大学标本中心(ACM)。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