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朱潜挺  吴静  王铮 《生态学报》2013,33(11):3499-3508
气候融资是促进发展中国家获得减排资金的重要途径之一.基于发达国家成立专项资金用于国际气候融资且发展中国家将其所获得的转移资金完全用于碳减排的经济机制下,在MRICES(Multi-regional integrated model of climate and economy with GDP spillovers,GDP溢出作用下的多区域气候经济综合模型)模型的基础上,扩展了模拟国际气候融资的模块.实验分析了气候融资在全球减排中的气候保护效益和对全球各国产生的经济效益.研究发现,持续的气候融资能有效抑制全球升温,但《坎昆协议》中提出的资金额度仅能使2100年全球升温比无资金转移时降低0.01℃,全球气候保护需要制定更长期的转移计划;气候融资能使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受益,而发达国家虽然在转移初期会遭受轻微的GDP损失,但从长期看资金转移将促进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最终出现资金转移输出方和输入方双赢的局面;同时,国际气候资金适量转移至中国有助于实现资金的优化高效使用,中国在全球减排中的贡献不容小觑.气候融资是一项气候保护有效、经济效益显著的减排机制.  相似文献   

2.
<正>中国·深圳·深圳会展中心2017年7月23–29日授权单位:国际植物学会和菌物学会联合会主办单位:中国植物学会、深圳市人民政府第19届国际植物学大会首次在发展中国家举办对中国意义非凡国际植物学大会每6年一届,是全球植物科学领域规模最大、水平最高的学术盛会。第19届国际植物学大会(IBC 2017)是首次在中国、也是首次在发展中国家举办的国际植物学大会。IBC 2017在中国的成功举办将有利于中国植物科学研究成果的展示,促进中国植物科学与世界的交流与合作,提升中国植物科学  相似文献   

3.
<正>2015年3月18日,Ecosystem Health and Sustainability(EHS,ISSN:2332-8878)创刊,为全球生态学科技工作者提供了又一个高水平的出版平台。EHS由中国生态学学会与美国生态学会共同出版,是全球第一本由不同国家生态学会合作出版的学术期刊。EHS希望运用现代出版技术和理念,打破国家和学科壁垒,为全世界,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的生态学家提供一个高水平的国际学术交流平台,促进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生态学研究成果的学术交流。  相似文献   

4.
国际参与下的全球气候保护策略可行性模拟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王铮  吴静  李刚强  张焕波  王丽娟 《生态学报》2009,29(5):2407-2417
控制全球二氧化碳含量在 2050年前不超过500ml/m3和在2010年全球平均升温不超过2℃是当前国际气候保护的热点问题.建立了一个全球性的包含GDP溢出机制和技术进步作用的RICE类型模型,以分析全球合作减排的配额公平性和方案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为了将2050年全球二氧化碳浓度控制在500ml/m3,以"人均排放权均等"的原则进行国际碳排放权配额分配时,以1861年为历史排放起点会导致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可使用配额上产生极大悬殊,不易在国际谈判中被接受.Stern的减排方案能虽能较显著地将2100年升温幅度控制在2℃以内,但是,该方案的实施使发展中国家将损失相对较多的经济收益用于支付减排的成本.相比之下较优的国际减排方案为:至2050年,发达国家的排放水平比1990年降低80%,中国、俄罗斯和世界其他国家从2020年之后开始减排,至2050年,中国比2005年排放水平降低25%,俄罗斯比2005年排放水平降低30%,世界其他地区比2005年排放水平增加量不超出30%.  相似文献   

5.
宋荔 《生物多样性》1993,1(1):59-60
《生物多样性公约》是为对付全球生物资源的锐减而制订的,《公约》为环发大会签署的重要文件,反映了国际社会对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之间关系的新认识,《公约》针对生物多样性保护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解决办法,因而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公约》确认了生物资源归各国所有,同时在生态系统方面属全球所有;《公约》为各国使用其生物资源附加了不得对其他国家或全球公域造成环境污染的责任;《公约》规定向发展中国家转让有关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持久利用的技术,以及为使发展中国家履行《公约》义务而设立了财务机制。《公约》在上述几方面较以前的有关法律文件有所发展,为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了法律保障。  相似文献   

6.
生态技术评价方法及全球生态治理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全球范围内生态退化形势严峻,生态技术在遏制生态退化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长期以来,对生态技术缺乏系统研究和评价,影响了其在脆弱生态区生态治理中的应用与推广。"生态技术评价方法、指标体系及全球生态治理技术评价"项目(2016YFC0503700)获得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典型脆弱生态修复与保护研究"专项支持。该项目旨在厘清全球生态退化状况及其对生态技术的需求,建立生态技术评价指标体系与方法模型,评价国内外不同类型生态技术以及重大生态工程区和不同生态退化区域的生态技术实施效果,筛选和推介满足我国及发展中国家生态治理需求的生态技术,建立生态技术评价平台和集成系统,为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发展中国家生态治理提供科学支撑。  相似文献   

7.
进入21世纪,缺乏身体活动已成为全球范围死亡的第四位危险因素。本文在阐述身体活动促进身体健康研究历史基础上,总结了近10年来世界卫生组织、世界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有关推进国民参加体育活动政策,重点介绍了中国居民参加体育活动状况、国民体质状况与运动健身科学指导等方面的研究成果,介绍了国外运动健康促进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8.
保护生物学的现状、挑战和对策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现代社会中的重大环境热点问题研究推动了保护生物学的发展。学科融合使得保护生物学正在发展成为保护科学(Conservation Science)。保护生物学需要广泛参与, 然而, 根据Google Search Volume, 中国互联网用户对保护生物学与生物多样性概念的兴趣不高。全球生物多样性的主要部分在发展中国家, 研究发现主要保护生物学项目或最活跃的研究工作在发展中国家进行。然而科技投入不足限制了发展中国家保护生物学论文的产出。到目前为止, 中国作者(含在华工作的外国作者)在ISI Web of Knowledge数据库中保护生物学主流刊物上发表的论文数量少, 与中国的生物多样性占全球的比例不相称。保护生物学研究面临一系列的挑战: (1)保护生物学研究因过分强调价值与实用而受到了批评; (2)保护生物学缺少机理探讨、缺少实验、缺少对比研究, 还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 (3)保护生物学是一门涉及空间尺度的学科, 不同局部、不同空间尺度的保护生物学问题往往缺乏可比性; (4)许多保护生物学数据没有正式发表, 这些“灰色文献”限制了保护生物学的发展; (5)与生物多样性有关的国际法和国内法的制定和实施为保护生物学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我们提出如下对策: (1)明确保护生物学的价值取向; (2)建立保护生物学研究方法和理论体系; (3)重视和探讨保护生物学的空间尺度问题; (4)充分收集利用“灰色”数据和文献, 建立与发表在同行评议科学刊物上的文献库相对应的初级生物多样性网络数据库, 促进保护生物学的荟萃分析和大研究; (5)积极围绕生物多样性有关的国际法开展相关研究。保护生物学这一门大科学的完善离不开各国保护生物学的深入研究, 部分中国学术期刊用英文发稿, 是中国保护生物学工作者研究汇入世界主流的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9.
2013年全球生物技术/转基因作物商业化发展态势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正>献给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国际农业生物技术应用服务组织(ISAAA)发起人诺曼·博洛格博士,以纪念其诞辰一百周年(2014年3月25日)2013年全球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继续增加,超过了1.75亿公顷,发展中国家已在全球处于领先地位(图1)。  相似文献   

10.
由于工业的发展、城市的拓展造成土地资源紧缺,人们过分追求高产,长期忽略了一些多样化的具有潜在利用价值并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作物。这些被忽视和未被充分利用的植物物种能够为人类提供多元化的食物来源,在保证全球食品安全的同时也有利于保护人类的生存环境。这些被忽视和未被充分利用的植物物种主要存在并保存于发展中国家,中国也存在很多这样的物种。虽然这些作物种类依然保留在当地的社会文化和生产实践中,但它们的优势没有充分展现,也未得到很好的研究和保护。通过详尽调查研究和分析,我们提出了中国应优先利用的被忽视和未被充分利用植物物种名单。这个名单包括9类植物,5种果树、3种粮食作物、1种蔬菜作物,大部分具有药用价值,其中有7类起源于中国,2种由国外引进,它们对中国的生态和经济有重大作用。充分发挥和利用这些物种的作用,将能够为中国现代化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1.
大家知道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是什么?首推乳腺癌,而排在第二位的就是宫颈癌。宫颈癌是女性生殖道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全球每年新发病例约47万,其中2/3在发展中国家,1/3就在中国。我国每年新发现宫颈癌约15万。据世界卫生组织报道,其发生率还在以每年2%~3%的速  相似文献   

12.
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简称"先心病")是严重危害儿童和人口健康的常见疾病,已经成为我国最常见的出生缺陷。并且,在国际范围内,该病筛查的时机、方法、标准等都尚未明确。国际顶尖医学期刊《柳叶刀》日前在线刊登了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黄国英教授领衔的课题组关于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筛查的研究成果。这是目前为止全球范围内样本量最大的研究,筛查了129523名新生儿,首次在发展中国家证明了开展新生儿先心病筛查的可行性和可靠性,也为在全球范围内进一步推广开展新生儿先心病筛查  相似文献   

13.
<正>上世纪90年代以来,资源、能源、环境等多重危机困扰着全球局势,生物能源被许多发达与发展中国家看作是解决问题的突破口之一。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不仅面临加快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在保障能源安全、保护自然和生态环境、促进农村农业发展等方面都面临着巨大挑战,通过大力开发生物能源,降低煤炭和石油消费比例,对于优化我国能源产业结构、提升能源安全有重要意义,可以切实促进经济、社会和自然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大家知道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是什么?首推乳腺癌,而排在第二位的就是宫颈癌。宫颈癌是女性生殖道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全球每年新发病例约47万,其中2/3在发展中国家,1/3就在中国。我国每年新发现宫颈癌约15万。据世界卫生组织报道,其发生率还在以每年2%~3%的速度增加,而且有年轻化趋势。  相似文献   

15.
轮状病毒是全球引起严重腹泻最重要的原因,研制疫苗是预防此病毒感染的首要措施,已有几种口服活疫苗进行了现场试验,有效率高于80%,且副作用很小,第一个研制出的轮状病毒疫苗四价罗猴轮状病毒疫苗(RRV-TV),已于1998年在美国批准使用,轮状病毒疫苗在发达国家的保护率高,而在发展中国家保护率较低。因此需要在发展中国家对轮状病毒进行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6.
正在全球卫生组织的参与下,发展中国家疫苗制造商举行了第20次网络会议,庆祝疫苗创新为全球公益服务20年。来自产业界、学术界和全球健康引领者回顾了为加速创新、改善疫苗的可获得性、克服不平等现象、加强技术和公共卫生管理能力所付出的努力。讨论的主题包括世界卫生组织的免疫战略、泛美卫生组织加强系统的努力、疫苗和免疫联盟对中等收入国家疫苗覆盖率的评估以及公共市场情报的发展情况。保健市场趋势、提供差距、全系统需求的整合、  相似文献   

17.
结核病是对人类威胁最大的传染病之一,尽管牛型结核分枝杆菌疫苗(BCG)和各种抗结核药物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应用,但近年来,随着人口流动及密度的增高,结核杆菌多重耐药菌株及同人体免疫缺陷病毒(HIV)双重感染的出现,结核病已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呈再度肆虐态势。  相似文献   

18.
《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将评估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已有进展, 审议并通过“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 后者是实现2050愿景“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关键, 有助于达成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的目标。生物多样性资金机制现在是将来也是实施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的重要保证。根据《生物多样性公约》信息交换所的数据, 目前各缔约方每年对本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投资额度占其当年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例比较小。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 2015年时生物多样性保护资金投入占GDP比例为0.255%, 在世界各国中处于比较高的水平。近年中国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投入连年增加, 2019年时已经达约0.6%。有研究表明, 目前全球每年生物多样性保护资金的缺口至少500亿美元, 未来十年还有更大的资金缺口, 而且当前已有生物多样性资金渠道比较单一, 并存在一些短板, 远远不能满足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的要求, 急需建立新的资金机制, 调动更多资源, 推动2030年生物多样性保护任务和目标的实现。《生物多样性公约》的资金机制可以与包括《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在内的其他相关环境公约协同增效, 比如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将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气候变化减缓等环境目标联系起来。中国作为COP15的东道国, 有积极协调磋商的责任, 力求在大会上推动形成一个新的资金机制, 即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基金, 为“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的实施保驾护航。新的生物多样性保护资金机制将独立于现有的生物多样性保护资金机制, 具有多样化投资渠道并引入绩效评估机制, 将经费与任务目标关联, 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支持发展中国家的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  相似文献   

19.
水稻梯田生态系统具有多重服务价值,全球尺度上相关研究的系统梳理和总结可促进该领域的理解和认识.本文依据千年生态系统服务分类系统,采用系统文献分析法对全球水稻梯田生态系统服务研究进行整理并综述其进展.已发表的全球水稻梯田生态系统服务研究文献主要分布在中国、越南、菲律宾.从评价方法看,中国偏重于价值量评价,而国外偏重于物质...  相似文献   

20.
在比较中国与发展中国家5岁以下儿童生长迟缓率及消瘦率变化趋势的基础上,分析儿童营养不良的原因,揭示个人层面的直接原因、家庭社区层面的基本原因以及国家层面的根本原因及其之间的相互联系及影响路径。此外,进一步比较发展中国家及中国在儿童营养改善方面的政策措施及效果,从针对特定年龄段儿童的直接营养干预、跨部门的营养行动、膳食行为改善等三个方面进行综述,总结中国可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