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过去人们一直认为,一种神经元只能释放一种神经递质。但近年来的一些研究证明,脊椎动物脑内的某些神经元除含有一种经典的神经递质外,尚含有某种脑肠肽。例如,在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元内发现有生长抑素;在5-羟色胺能神经元中发现有P物质;在人和鼠脑的某些神经元中胆囊收缩素和多巴胺共存等。这表明脊椎动物的某些神经元可以释放一种以上的神经递质。  相似文献   

2.
过去人们一直认为,一种神经元只能释放一种神经递质。但近年来的一些研究证明,脊椎动物脑内的某些神经元除含有一种经典的神经递质外,尚含有某种脑肠肽。例如,在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元内发现有生长抑素;在5-羟色胺能神经元中发现有P物质;在人和鼠脑的某些神经元中胆囊收缩素和多巴胺共存等。  相似文献   

3.
神经元是一种有突起的细胞,在切片标本中突起常被切断,把神经元由组织中分离出来,经过染色制成永久性标本,有助于了解神经元的整体形态。现介绍一种神经元标本的简易制片法。试剂 30%酒精水溶液;中性卡红染液:卡红  相似文献   

4.
采用电流钳技术观察SD大鼠急性分离下丘脑神经元的自发性放电及其温度敏感特性,显微镜下,急性分离神经元表现为两种形态,一种具有突起,另一种表现为无突起的形态,记录到的有突起的78例神经元中,可以记录到4例热敏神经元(wsn),但在无突起的61例神经元没有观察到热敏神经元的存在.在浴槽液体中加入SKF96365,这些热敏神经元就会失去温度敏感性.以上结果表明pWSN可能通过突起部位上分布的TRPV4而起到对周围环境温度的感受作用.  相似文献   

5.
清醒猕猴前额叶和运动前区神经元多感觉活动的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实验对清醒猕猴前额叶和运动前区神经元多感觉活动进行了观察。在动物进行课题操作中记录单神经元放电。课题中包括视、痛、热三种感觉刺激。在所记录的338个课题相关神经元中,对一种感觉刺激呈现反应者156个,对两种刺激反应者94个,对三种刺激都反应者88个。为了观察不具有信号意义的感觉刺激的作用,在课题操作的间歇期给动物以痛、热、视、听、触等自然刺激。在测试的176个课题相关神经元中,仅72个神经元对自然刺激呈现反应。其中对一种感觉刺激反应者45个,对两种刺激反应者19个,三种者5个,四种者3个。多数神经元对痛(N=33),视(N=30)和热(N=29)刺激呈现反应,仅有3个神经元对声音,9个神经元对触刺激出现反应。绝大多数神经元位于弓状沟上支内侧的颗粒和无颗粒皮层内。本实验表明,痛、热、触、视、听觉等投射到额叶皮层的相同部位,不同程度地会聚到同一神经元上。有信号意义的刺激与没有信号意义的刺激相比,前者可激活更多的神经元。  相似文献   

6.
多通道神经元锋电位检测和分类的新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脑神经元胞外单细胞动作电位(即锋电位)的检测和分类是提取神经元脉冲序列、研究神经系统信息处理机制的关键.为了提高锋电位的检出率和分类的正确性,设计了一种处理多通道锋电位记录信号的算法,用于分析微电极阵列记录的大鼠海马神经元锋电位信号,电极阵列上的测量点排列紧密,4个通道可以同时记录到来自相同神经元的信号.该算法首先利用一种多通道阈值检测法检出四通道记录信号中的锋电位,然后利用一种基于复合锋电位的主成分特征参数分类法将锋电位分类.仿真数据和实验记录信号的检验结果表明:与相应的单通道算法相比,该算法的锋电位检出率和分类的正确性显著提高,并且可以增加单次实验测得的神经元数目.因此,该算法为实现神经元锋电位的自动检测提供了一种简单有效的新 方法.  相似文献   

7.
在氯化筒箭毒制动的情前期及间情期大鼠上进行实验。用玻璃微电极记录内侧视前区-下丘脑前区(mPOA-AHA)的单位放电。mPOA-AHA 的大多数单位表现连续性或周期性自发放电。情前期大鼠周期性放电单位所占的百分比显著地多于间情期大鼠(P<0.01)。刺激子宫颈部可以使单位放电发生两种反应。一种单位对宫颈刺激发生放电频率增加的反应(宫颈兴奋神经元,CE 神经元),另一种单位则发生放电频率降低的反应(宫颈抑制神经元,CI神经元)。情前期大鼠 CE 与 CI 神经元所占的百分比与间情期大鼠没有明显的差异(P>0.05)。但情前期大鼠的 CE和 CI 神经元多呈现周期性放电,而间情期大鼠的 CE 和 CI 神经元则多呈现连续性放电。这说明 mPOA-AHA 神经元的电活动随生殖周期发生明显的变化。脑室注射去甲肾上腺素(NE)能使 mPOA-AHA 内大多数 CE 神经元对宫颈刺激的兴奋反应暂时受到抑制,而注射 NE 却使大多数 CI 神经元发生抑制解除。这些结果提示 NE 可能有抑制 CE 神经元和刺激 CI 神经元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生物磁学》2013,(20):I0002-I0002
意大利科学家研制出一种新装置。它可以用来获取神经元活动情况的信息。为研究神经元的活动提供了新手段。这一研究成果已在《自然一材料》杂志发表。 意大利媒体近日报道说,这一装置叫做”有机细胞刺激和传感晶体管”,由透明的有机微晶片构成。这种微晶片可以刺激神经元并记录其活动时的电信号,因而可以了解神经元的活动详情。  相似文献   

9.
一种新的信号传递方式:从胶质到神经元众所周知,神经元通过释放神经介质将信号传递给其它神经元以及相邻的胶质细胞。胶质细胞在神经系统中主要起支持、营养及修复等功能,至于胶质对神经元是否有信号传递,长期以来一直是个迷。前不久,美国依阿华州立大学的神经科学家...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电刺激Agrotis segetum雄蛾触角神经是否可以作为MGC中神经元的识别手段,采用细胞内电生理记录方法,共记录34个对性信息素有反应的MGC神经元,并测试了其中12个神经元对性信息素刺激的反应,22个神经元对性信息素刺激和电刺激的反应。结果表明,MGC神经元对性信息素及电刺激的反应模式基本一致,为一种双相反应模式。两种刺激方式均能诱导出兴奋反应,电刺激得到的兴奋反应比由信息素刺激引起的要短;MGC神经元对两种刺激的超极化反应(抑制反应)幅度影响没有显著性差别,在电刺激实验的22个神经元上,超极化反应幅度和抑制时间都与神经元本身放电频率有一定的相关性。超极化反应是在LN参与下一定的神经回路对刺激所产生的反应而形成的。这提示两种刺激所作用的神经回路应是一致的,但从整个实验过程记录到的神经元情况来看,还须进一步结合形态学实验来验证电刺激触角神经作为MGC神经元的识别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