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10 毫秒
1.
水稻根际联合固氮细菌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我国南方水稻根部分离到3株氧化型革兰氏阴性细菌,编号为A1601,A1701和A1702。经15N示踪实验证明,它们均有较高的固氮能力。在无氮培养基中加入少量稻根浸出液进行培养后,可使固氮酶活性明显提高。根据菌株的形态和生理生化等特征鉴定,3株菌均为产孽菌属的细菌,分别为争论产碱菌(Alcaligenes paradoxus A1601),反硝化产碱蔺木糖氧化亚种(Alcaligenes denitrificans subsp.xylosoxydons A1701)和反硝化产碱菌反硝化亚种(Alcaligenes denitridicans subsp.denitrificans A1702)。这是继粪产碱菌(Alcaligenesfaecalis)之后,发现的产碱菌属中另外3株未见报道的固氮细菌。  相似文献   

2.
自土壤中分离到两类能在碱性培养基中生长并产生环状糊精葡糖基转移酶的细菌。经鉴定,一类属芽孢杆菌,另一类为无芽孢的杆状细菌《伯杰氏鉴定细菌学手册》(第八版)和现有其他分类文献均未见其分类位置,拟订为新属碱杆菌属(Alcalibacterium gen. Nov.)和新种产环糊精碱杆菌(Alcalibacterium cyclodextrtmogenes sp. Nov.)。  相似文献   

3.
从199株细菌中筛选出产2-酮基-D-葡萄糖酸的高产菌株2株。产物对葡萄糖的克分子转化率达85.93%、87.56%以上。经生物学鉴定,菌株E301为恶臭假单胞菌(Pseudomonas putida),菌株E54为产碱菌属的一个新种,为产酮产碱菌(Alcaligenes ketogenes nov.sp.)。将发酵产物及其转化成的D-异抗坏血酸钠样品经红外吸收光谱比较,结果均与标准品相同。可确定这两株菌的发酵产物确系2-酮基-D-葡萄糖酸钙。  相似文献   

4.
对保藏的红霉素链霉菌AS4.894、AS4.198的化学分类研究表明,它们的胞壁类型为IV/A型,不属于胞壁为Ⅱ型的链霉菌属。菌株AS4.198与已由Labeda(1987)转入糖多孢菌属(Saccharopolyspora),定名为Saccharopolyspora erythreus的菌株相似;菌株AS4.894虽然胞壁型与糖多孢菌相似,但磷酸类脂为PⅡ型,应转入拟无枝菌酸菌属(Amycolatopsis Lechevalier,1986)。通过与红霉素糖多孢菌(Saccharopolyspora erythreus)和白色拟无枝菌酸菌(Amycolatopsis alba,A83850~T)进行比较,菌株AS4.894的生长Ph范围广泛,耐盐和耐50℃高温,DNA G+C mol%高,区别于拟无枝菌酸菌属中的任何已知种,而建议命名为新种——红霉素拟无枝菌酸菌(Amycolatopsis erythreus comb.nov.)。  相似文献   

5.
类产碱假单胞菌耐热碱性脂肪酶基因的克隆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将类产碱假单胞菌(Pseudomonas pseudoalcaligene)总DNA经Sau3AI部分酶解后的35~50kbDNA片段与经BamHI线性化及CIAP处理过的粘粒pIJ285连接,以大肠杆菌LE392为受体,构建类产碱假单胞菌的基因文库。通过三丁酸甘油酯平板和橄榄油平板法检测克隆子,获得一株具有耐热碱性脂肪酶活性的菌株LE392(pHZ1401)。随后将pHZ1401上的外源DNA片段进行亚克隆,从而获得了具有脂肪酶活性的菌株HB101(pHZ1402)和HB101(pHZ1403),它们分别携带有2.9kb和3.0kb的外源片段。两外源片段约有2kb的重叠区。HB101(pHZ1403)所分泌的脂肪酶活性比HB101(pHZ1402)高4倍,是出发菌的5倍。  相似文献   

6.
粪产碱菌nif H,nif D和部分nif K的克隆、定位及序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取粪产碱菌(Alcaligenes faecalis)总DNA,经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和琼脂糖凝胶电泳,以含肺炎克氏杆菌(Klebsiella pneumoniae)nif H和nif H-D基因的DNA片段为探针进行Southern杂交,筛选出与nif HDK同源的4.6kb片段,克隆到pBluesript SK~+载体上,构建了重组质粒pBZl.经亚克隆、酶切、DNA序列分析后发现,粪产碱菌具有与其它固氮菌相似的结构特征,其nif HDK共用1个启动子,具有上游激活序列UAS,RNA聚合酶σ54因子识别序列、1个A-T富集区和SD序列.nifH和nif D的阅读框架分别为888和1476bp,GC含量各为61.6%和60.2%.nifH-nif D和nif D-nif K的基因间隔区长度分别为101和105bp,各存在1个7bp的反向重复和1个SD序列.由阅读框架(ORF)推导的铁蛋白和钼铁蛋白α亚基的氨基酸序列与其它固氮菌相比有较高的同源性,高度保守的氨基酸残基所处的位置也很相似.同源性比较说明,粪产碱菌与棕色固氮菌(Azotobacter vinelandii)同源性最高.  相似文献   

7.
在以前工作的基础上,对已获得的产乳酸氧化酶的5株菌进行复筛,对产酶量大的一株菌进行了分类鉴定,确定该菌株属迟钝爱德华氏菌生物群I(Edwardsiella tarda Biogroup I)。这与曾报道的产乳酸氧化酶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和片球菌(Pediococcus)是不同的菌。分别研究了培养基中的培养初始pH、核黄素、乳酸钠以及硫酸铵对发酵产乳酸氧化酶的影响。这一酶源在酶法生产丙酮酸及医疗诊断和酶电极应用上有意义。  相似文献   

8.
诺卡氏菌属中的两个新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土壤中分离的两株诺卡氏菌形放线菌A-100菌株和186菌株.经鉴定,其形态和细胞壁化学组分均属诺卡氏菌属,但培养特征和生理生化特性与该属中的已知种不同。因此认为这两株菌是诺卡氏菌属中的两个新种,并分别命名为鲜黄诺卡氏菌Nocardia galba n.sp和绛红色诺卡氏菌Nocardia purpurea n. sp.。  相似文献   

9.
类产碱假单胞菌 (Pseudomonaspseudoalcaligenes)是从盐城市农村粪池中采集的自然病死蝇蛆体内分离的具有显著杀蛆作用的细菌 ,野外使用易受阳光中紫外线的影响而失活。黑色素具有很强的抗辐射作用。将构建的含有嗜麦芽假单胞菌酪氨酸酶基因的质粒pWSY导入类产碱假单胞菌体内 ,使后者获得了稳定产生黑色素的能力。Southern杂交实验证实酪氨酸酶基因来源于嗜麦芽假单胞菌。SDS PAGE电泳显示该重组子体内额外表达了一分子量约为 1 8kD的蛋白 ,该蛋白很可能就是重组子表达的酪氨酸酶。经测定 ,重组子抗辐射作用明显增强 ,有效杀蛆时间显著延长 ,对畜、禽安全  相似文献   

10.
从我国江苏省如东县掘东垦区大米草根内分离到一体氧化型革氏兰氏阴性细菌。编号4088。该菌株具有两种出芽繁殖方式:子细胞主要从母细胞两端长出柄状附属物,这种附属物末端膨大形成细胞和直接母细胞上生长出子细胞(约占2 0%)。细胞内有聚β-羟基丁酸盐颗粒。细胞外有荚膜。菌落产生β-葫萝卜素黄色素。;呼吸型代谢。从不发酵。好氧生长,无氧情况下行微好氧生长。能沉淀铁锰。能固定大气中的氧,有机化能营养。从糖类和酵类产碱而不产酸。不利用甲醇、甲酸为唯一碳源。DNA中G+C含量为70.1—7 0.4mol%。根据以上特性4088菌株与芽菌和/或附属物细菌群中的某些属相近,但出芽繁殖方式不同于已知属。因此,将4087菌株归属于芽殖和/或附属物细菌群中的一个新属——双殖菌属(Diparefarma gen .nov.Zhou et al.).模式种为米草双殖菌(Dipareforma spartinacae sp.nov. Zhou et al.) 菌种保藏于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菌种保藏室。 菌株编号为As1·1 762。  相似文献   

11.
处理对苯二甲酸(PTA)生产废水的上流式厌氧生物滤床(UASB)底部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分析表明,其优势群系为专性好氧菌和兼性厌氧菌。经分离得到156株微生物,分别为假单胞菌属、微球菌属、葡萄球菌属、不动细菌属、芽孢杆菌属和酵母菌属。其中大部分菌株可以PTA生产废水中某些成分为唯一碳源而生长,而以菌株T6对PTA降解活性为最高。经鉴定,该菌与类产碱假单胞菌(Pseudomonas pseudoalcaligenes)很相似,但存在某些差异,尚需进一步研究确定。  相似文献   

12.
从国内外搜集的样品中,分离到一株革兰氏阴性、氧化性、能运动的短杆菌,编号3248A.(以下简称A4),经鉴定为肥大产碱菌(Alcaligenes latus)。该菌株具有优良的产聚β-羟基丁酸(PHB)能力,能利用常见的碳源,生长要求较简单。用显微镜观察,可以看到经苏丹黑染色的24小时细胞内,含有大量的PHB颗粒。提取后的PHB纯度与Sigma产品相一致。经初步培养和提取试验后,能得到为细胞干重23.9%的PHB。因此认为该菌株有工业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从广东省阳江、电白和韶关等地55—95℃的温泉中采集水样,经分离得到21株G-,不产生芽孢的高温菌。它们都能产生L—乳酸脱氢酶。根据表观特征,DNA的同源性和G十cmol%等特征可归人栖热菌属(Thermus)。但对葡萄糖不产酸和不液化明胶等表型特征不同于已发表的种。又根据该群内的DNA/DNA杂交结果,有高的同源性(大多在80%以上),而与已发表的种仅有40.5—70.7%的同源性。结果表明可成立一独立的类群,建议为栖热菌属的一个新种,因具不液化明胶的特性,命名为非解朊栖热菌(Thermus nonproteolyticus Cai &Yaagsp nov.)。以菌株HG—42为模式株,保藏于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相似文献   

14.
类产碱假单胞菌耐热碱性脂肪酶的研究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从福建省福州市温泉澡堂污水浸润土壤中分离筛选到一株耐热碱性脂肪酶产生菌——类产碱假单胞菌(Pseudomonas pseudoalcaligenes)F331。产酶最适条件为:碳源小麦粉,氮源豆饼粉,起始培养pH9.4~9.5,培养温度24~26℃,培养周期32~34h。经硫酸铵盐析、Sepharose 4B和Sephadex G-200柱层析得到纯化的酶组分。该酶最适作用温度50℃,最适作用pH 10.0,60℃保温80min酶活基本不损失,在pH 7.0~10.0范围内酶蛋白稳定:Ca~(2+)和Mg~(2+)对酶有激活作用,Pb~(2+).Zn~(2+)、Fe~(2+)和Co~(2+)对酶活有抑制作用。该酶分子量45700。  相似文献   

15.
杨志建  蔡谨  孙健  袁中一   《生物工程学报》2004,20(5):736-740
将粪产碱杆菌青霉素G酰化酶基因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KKFPGA ,pKKFPGA再转化宿主菌DH5α,所得重组菌不需诱导便能高效表达青霉素G酰化酶 ,表达量达 2590u L ,比野生型粪产碱杆菌表达量高432倍 ,其菌体比活力达300 (u L) A600。菌体破碎后的上清液经DEAE-SepharoseCL 6B离子交换层析和Butyl-SepharoseCL 4B疏水层析 ,即可得纯度提高 20倍、比活为 686u mg的青霉素G酰化酶 ,两步纯化的总收率达 91%。Western印迹分析表明5%的原前体青霉素酰化酶在胞内形成了包涵体 ,说明其成熟的限速步骤在胞内的运输阶段.  相似文献   

16.
蔡信之 《微生物学报》2001,41(6):699-703
将构建的含有嗜麦芽假单胞菌酪氨酸酶基因的重组质粒导入从自然病死蝇蛆体内分离的具有显著杀蛆作用的类产碱假单胞菌体内 ,使后者获得了稳定产生黑色素的能力 ,具有很强的抗辐射作用。所产黑色素是无定形物质 ,在大多数有机和无机溶剂中溶解度低或不溶解 ,在碱性溶液中有较好的溶解性 ,在中性及弱酸性溶液中溶解度低 ,在pH <4的溶液中沉淀 ;可用过氧化氢或次氯酸钠氧化 ,也能被银离子或硫化氢还原 ;含有自由基 ,并能清除由紫外线诱导产生的自由基 ;能吸收所有波长的光线 ,在紫外波长下吸收值最大 ,能有效地保护紫外辐射对蛋白质及DNA等生物大分子物质的损害。  相似文献   

17.
本文报道了近年来在中国发现的马鞍菌属 Helvella的3个新种,即蚊河马鞍菌H. jiaohensis, 吉林马鞍菌 H. jilinensis 和新疆马鞍菌 H. xinjiangensis; 3个新记录种即肋盖马鞍菌 H. costifera, 长孢马鞍菌 H. oblongispora和灰黑马鞍菌H.Rivularis。 此外由于亚梭孢马鞍菌 H. subfusispora 的模式标本于1984年在火中被毁,因此作者在另一份标本(HMAS 30483)的基础上为其标定了新模式(Neotype)。  相似文献   

18.
四株糖单孢菌分离株的分类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广西地区的土样中,分离到4株细胞壁Ⅳ型,糖型A, 无枝菌酸的假诺卡氏菌科的放线菌菌株,编号分别为191、221、202、和212。根据4株 菌的形态学特征和细胞化学特征,将其归入糖单孢菌属。与该属5个已知种的7个代表株进行 的rDNA的BamHI酶切片段长度类型分析(Ribotyping)的结果表明:191为青绿色糖单孢菌(S.viridis),202为青灰色糖单孢菌(S.caesia),221和212为相同的与青绿色糖单孢菌(S .viridis)的亲缘关系最近的种,但不同于已知的任何一个种。  相似文献   

19.
从290个土样中分离到1380株细菌,加上本所其他课题组提供的细菌共1870株,其中有707株能分解淀粉,经过复筛、纸层析鉴定有3株菌的淀粉酶酶解液中主要产物是麦芽四糖,进一步用β-淀粉酶水解为麦芽糖,用萄葡糖淀粉酶水解为萄葡糖,确证为麦芽四糖。其中最优菌株为537.1,其酶解产物中麦芽四糖占90%,而其他两株菌的酶解产物中除麦芽四糖外,还有较多的麦芽糖及麦芽三糖,因此选择了537.1作为形成麦芽四糖淀粉酶的优良菌株,经鉴定,该菌属于产碱菌(Alcaligenessp.)。菌株537.1产酶的较好条件为t培养基中麦芽糖1.5%,蛋白胨0.5%,起始pH7—7.5,在27—28℃振荡培养48h。株537.1培养液可以酶解谷类、薯类和野生植物淀粉生成麦芽四糖。  相似文献   

20.
维生素C的生产目前国内广泛采用由产酸菌(Gluconobacter oxydans)与伴生菌(Bacillus megaterium)组成的2980菌系,在2980中G.oxydans单独生长传代困难,其生长和产酸需要B.megaterium参与。以Bacillus subtilis Ki-2-132(pUB110)作为伴生菌与原2980的G.oxydans组合,获得稳定产酸的新菌系。在此基础上建立了适合我国混菌发酵产酸菌外源基因(Kanr)转移的筛选模型。同时报道了以携带有自杀性载体P1::Tn5的大肠杆菌E.coli W3110为供体菌对G.oxydans进行Tn5诱变的条件和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