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探讨不同强度运动对男性大学生乳酸浓度、氧化应激、免疫状况的影响,本研究选取80名健康男性大学生,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学生分为安静组、运动A组、运动B组和运动C组,其中安静组不运动,静坐30 min;运动A组强度为55%VO_(2max),运动15 min×2次,间歇5 min;运动B组强度为70%VO_(2max),运动10 min×3次,间歇5 min;运动C组强度为85%VO_(2max),运动7.5 min×4次,间歇5 min;检测各组运动前后乳酸、氧化应激及免疫指标。结果发现,运动C组运动结束后即刻血清乳酸浓度为(7.89±0.80) mmol/L,明显高于安静组、运动A组和运动B组(p0.05);运动C组运动结束后即刻SOD和MDA分别为(16 011.22±1 532.10) U/gHb和(3.37±0.31) nmol/mL,明显高于安静组、运动A组和运动B组(p0.05);运动B组运动结束后即刻NO为(123.10±11.52) mmol/L,明显高于安静组、运动A组和运动C组(p0.05);运动A组运动结束后即刻NOS为(48.01±3.01) U/mL,明显高于安静组、运动B组和运动C组;运动C组运动结束后即刻CD4为(42.29±0.90)%,明显高于安静组、运动A组和运动B组(p0.05)。本研究说明,运动负荷量对男性大学生血清乳酸、氧化应激和免疫情况有一定影响,在运动训练时应选择合适的运动负荷量,避免对机体带来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2.
上文已介绍了植物运动中的感震和感夜两种运动形式,本文将着重介绍向性运动的几种形式,原生质和叶绿体的运动及其这些运动形式的生理作用。向性运动当植物所处的生态环境中某一因子对它们形成一定的刺激时,便会引起植物朝着或背着这一刺激因子的方向运动,这种运动形式称为植物的向性运动。向性运动又可分为正向性和负向性两种。这类运动是由于植物生长的不均匀性,从而引起曲度变化的运动。因此,向性运动都是与植物的生长紧密相关的一种运动方式,当植物的器官停止生长,或切除它们器官的生长区域(如茎尖或分生组织),便不能表现出向…  相似文献   

3.
月见草花粉萌发后花粉管和花粉粒内细胞器的运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电视显微镜观察了月见草花粉萌发后花粉管和花粉粒内的细胞器运动,对细胞器运动过程进行了录相,并用计算机对运动图象作了分析。结果表明,月见草花粉内细胞器运动有连续运动和不连续运动两种形式;细胞器运动不依赖于细胞质流动。时快时慢,而且是单向的,没有观察到细胞器的双向运动,细胞松驰素B能抑制细胞器运动,在萌发的花粉粒内还十分清晰地观察到纤丝束摆动,细胞器沿纤丝运动。  相似文献   

4.
论运动益寿     
运动与人类健康及寿命有极大的关系。人类长寿的原因之一就是运动。保持健康的生理机能是坚持运动和合理饮食。生活中尽可能每日保持积极的状态,创造运动的时机。更值得提倡的运动是娱乐性的运动。运动的益处是增加心脏功能并提高心脏的工作效率,加强骨骼肌肉的强力,改善心情提高注意力,提高睡眠质量,放松休息从而可提高生命力和生活质量。选择适当的运动方式和运动量有益于长寿。  相似文献   

5.
为了考察举重运动对卫星细胞活化和PI3K/Akt信号通路的影响,本研究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未进行运动)、耐力运动组和举重运动组。耐力运动组和举重运动组大鼠分别进行8周相应的运动。采用双重免疫荧光染色检测大鼠骨骼肌组织中活化的卫星细胞数(Pax7+/MyoD+)。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大鼠骨骼肌组织中Akt、mTOR、p70S6K、4E-BP1、IL-1β和IL-6的表达。采用苏木精和曙红(HE)染色评价骨骼肌形态。采用日立706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大鼠血清肌酸激酶(CK)水平。采用邻苯三酚比色法检测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研究发现,运动后,举重运动组活化的卫星细胞数显著高于耐力运动组。运动后,举重运动组的Akt、mTOR、p70S6K和4E-BP1的磷酸化水平显著高于耐力运动组,而IL-1β和IL-6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低于耐力运动组。运动后,举重运动组的血清CK水平显著低于耐力运动组,而SOD水平显著高于耐力运动组。本研究表明举重运动可促进肌肉卫星细胞的活化并且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及下游分子。此外,举重运动还可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并预防炎症损伤。  相似文献   

6.
运动免疫学是基于免疫学和运动科学基础上的交叉学科,主要研究运动与免疫之间的相互关系。近几年来,运动免疫学领域的研究继续关注运动性免疫机能失衡的机制和干预措施,开始探索运动对免疫老化的影响。此外,运动在应激与疾病中的免疫调控等方面也取得了较大的进展。本文综述运动免疫学重要研究方向和热点问题,并提出对今后研究的展望。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运动强度对糖尿病大鼠骨密度及骨代谢的影响,为糖尿病骨质疏松的预防和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一次性腹腔注射链服佐菌素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随机分为糖尿病对照组、小强度运动组(10 m/min)、中强度运动组(20 m/min)和高强度运动组(30 m/min)。分别于运动前后测定各组大鼠的血糖、骨密度、血清骨钙素(BGP)、碱性磷酸化酶(AKP)、血钙(S-Ca)及血磷(S-P)含量。结果:运动组大鼠血糖均低于训练前和对照组(P0.05)。小强度运动组和高强度运动组大鼠骨密度低于对照组,中强度运动组大鼠骨密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小强度运动组和高强度运动组(P0.05);小强度运动组与高强度运动组大鼠骨密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运动组大鼠BGP和S-P显著升高,AKP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强度运动组和高强度运动组大鼠S-Ca无显著变化(P0.05);中强度运动组大鼠S-Ca显著升高,且高于小强度运动组和高强度运动组(P0.05)。结论:运动强度对骨密度和骨代谢有一定影响,采取适当的体育运动可提高血清骨钙素含量,改善骨代谢状况,有利于糖尿病骨质疏松症的预防。  相似文献   

8.
牛磺酸和力竭运动对大鼠血液生物化学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30只雄性Wistar大鼠按体重随要分为安静组、运动组、服牛磺酸运动组。后两组进行跑台运动至力竭后即刻,取血测定血糖和血乳酸以及血清MDA、LDH、GOT和CK。结果表明:与运动组相比较,服牛磺酸运动阻力竭运动时间有延长趋势,说明补充牛磺酸提高大鼠运动能力;与安静组相比,运动组力竭运动后血糖显著降低,血清LD、MDA、CK、GOT和LDH都显著升高,提示大鼠长时间运动由于中枢疲劳和外周疲劳而导致力竭;与运动组相比较,服牛磺酸运动组血糖降低和血乳酸升高的程度有减小的趋势,而血清MDA、CK、GOT、LDH升高的程度显著减小。研究结果显示,补充牛磺酸能提高机体的运动能力其主要是通过抵抗要体外周疲劳的产生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9.
为了考察单一抗阻运动模式和联合运动模式对举重运动员的卫星细胞活化和PI3K/Akt/mTOR信号通路的影响。本研究以30名男性举重运动员为研究对象,将受试者随机分为抗阻运动组和联合运动组,抗阻运动组接受60%最大重复次数(1 RM)的负重蹲起训练,联合运动组接受60%1 RM的负重蹲起和卧推训练。运动前和运动后3 h立即获得肌肉活检样品,采用双重免疫荧光染色检测活化的卫星细胞数(Pax7+/MyoD+)。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肌肉组织中Akt、mTOR、p70S6K和4E-BP1的磷酸化情况。研究发现,运动后,联合运动组活化的卫星细胞数显著高于抗阻运动组(35.14 vs 29.86个,p=0.011)。运动后联合运动组的Akt、mTOR、p70S6K和4E-BP1的磷酸化水平显著高于抗阻运动组(p<0.05)。本研究表明,与单一抗阻运动模式相比,联合运动模式更有助于肌肉卫星细胞的活化和PI3K/Akt/mTOR信号通路的活化,从而改善肌肉功能。  相似文献   

10.
曹洋  孙复川 《生理学报》1997,49(6):632-638
研究视动震颤眼动系统在同时包含两个二维运动的复合运动条纹刺激下的反应特性,并探讨两种子条纹运动方向的夹角和运动速度的影响。实验结果发现,在一定参数范围内,复合运动条纹引起了双重交替OKN反应,即KON交替地跟踪合成运动和分别运动;在跟踪分别运动中,又是交替地跟踪两种子条纹的运动。  相似文献   

11.
肌动蛋白,肌动蛋白结合蛋白质和细胞运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运动是生命细胞的基本特征之一。肌动蛋白、肌球蛋白和调节蛋白质参与细胞运动和肌肉收缩,籍以完成不同的生理功能。蛋白质的结构生物学、分子遗传学和体外运动分析的应用,阐明了肌动蛋白、肌球蛋白和一些结合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结合功能域和原子结构,使运动和能量转换可在分子水平上进行探索,促进了运动蛋白质体系的运动及其调节机制和能量转换机制研究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检测儿童的平衡能力和下肢力量,研究评估儿童运动能力的相关指标。方法:设计了一套便携式运动能力检测系统,检测儿童的平衡能力和下肢力量。本系统由运动能力检测设备和上位机数据分析存储展示部分组成。结果:研制的便携式运动能力检测系统具有可穿戴、功耗低等优点,能够准确地记录儿童的运动数据。结论:便携式运动能力检测系统能够检测使用者在运动过程中的平衡数据和下肢力量数据,及时发现运动能力的缺陷,为儿童的日常生活和锻炼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姜德鸣  范存在 《生理学报》1994,46(2):126-134
人脑运动前准备电位起始时间之长令研究者费解。本文比较了受指令食指屈曲运动和自我起始食指屈曲运动的BP。结果显示,BP在受到指令之前已经开始。显然,指令前那一部分BP即BP早期部分与运动无关。本文进一步研究了下意识眨运动,指令眨眼运动和自我起始眨眼运动。发现下意识眨眼运动时,BP起始时无早期成分,明显较另外两种眨眼运动的BP为短,表明BP的早期成分是由于在后两种有意识活动参与的眨眼运动中,心理活动产  相似文献   

14.
四足型灵长类踝关节的生物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俞发宏  彭燕章 《动物学报》1993,39(4):424-430
对猕猴属5种踝关节和跟骨生物力学和多变量分析的结构表明,踝关节的运动主要与距骨关节面的形态有关。楔形指数和跟骨指数是区别种间差异的重要指标。结合生态学观察的结果推测,短尾猴和藏酋猴的运动方式最为接近,表现出适应地栖四足型运动的特征,而豚尾猴和熊猴有关对的树栖运动方式,猕猴的运动介于两者之间,既有一定的地栖性运动,也有较大的树栖性运动。  相似文献   

15.
在蜜蜂被刺激眼的同侧视叶内记录方向选择前进和后退水平运动灵敏的细胞反应。水平前进运动灵敏细胞对同侧前进运动的反应为很强的兴奋和去极化,以及去极化伴随有锋电位发放,同侧的后退运动引起抑制和超极化。在仅刺激对侧眼时,发放的频率不依赖于运动。水平后奶退运动灵敏的细胞对同侧水平后退运动反应出很强的兴奋和去极化,其去极化上伴随有锋电位发放,锋电位达不到零电位而且在其终点没有回射,同侧的前进运动几乎没有反应。  相似文献   

16.
特殊环境对人体健康形成了挑战,如何在特殊环境保证人体健康具有较为重要的意义。本文针对高温和颗粒物污染两种特殊环境,对其与运动促进健康的国内外研究动态进行综述。运动和高温是胰岛素抵抗非药物干预治疗的主流,PGC-1α是机体通过运动、高温获得诸多益处的关键调控因子,新型激素Irisin可能是运动和高温改善胰岛素抵抗内在机理的重要环节。颗粒物暴露对运动机体运动能力和呼吸系统有一定的负面影响,但系统运动可以抵抗颗粒物染污负面作用,自由基和炎症途径关系系统运动阻碍颗粒物染污的可能机制。  相似文献   

17.
植物的向性运动及机理简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高等植物不能象动物一样自由移动整体的位置 ,但植物体的器官在空间可以产生移动 ,以适应环境的变化 ,这就是植物的运动。高等植物的运动主要有两种类型 :向性运动 (tropicmovement)和感性运动 (nasticmove ment)。植物向性运动是指在刺激方向和诱导所产生运动的方向之间有固定关系的运动。依外界因素的不同 ,向性运动主要包括向光性、向重力性、向触性、向化性和向水性等。向性运动大多是生长性运动 ,是不可逆的运动过程。1 向光性 (Phototropism)植物随光的方向而弯曲的能力称为向光性 ,向光性是植物为捕获更多光能而建立起来的对不良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大鼠运动机能随增龄的变化规律,以及运动对高龄大鼠运动机能的改善作用。方法对26月龄、8月龄和2月龄SD大鼠进行为期2周的中等强度跑台运动干预,测定大鼠运动前后前肢拉力、耐力、躯体向上活动能力及极限速度4个机能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126月龄大鼠组的前肢拉力、耐力、躯体向上活动能力、极限速度均显著低于8月龄组和2月龄组,且后3个指标呈现增龄性下降;226月龄和8月龄组的前肢拉力运动后高于运动前,8月龄组和2月龄组的躯体向上活动能力运动后高于运动前;3运动干预前后4项指标的运动机能总评分进行比较,26月龄组运动后显著高于运动前。结论大鼠的前肢拉力、耐力、躯体向上活动能力及极限速度等4项运动机能指标呈增龄性下降,可作为大鼠运动机能的衰老指标。中等强度的跑台运动能显著改善高龄大鼠总运动机能的下降。  相似文献   

19.
研究证实,运动观察与运动想象对大脑的激活有利于中风后的运动功能再学习,可用于探索人类行为过程中大脑的神经机制.为对比分析运动观察和运动想象时皮层神经元的活动特征,选取10名健康被试,采集每名被试在运动观察和运动想象时特定手部抓握动作模式下的脑电信号(EEG);引入Gabor滤波器对感觉运动区和视觉区的EEG进行时频能量谱估计,并在此基础上对EEG进行事件相关去同步/同步化(ERD/ERS)分析;最后建立ERDI(ERD index)指标对左手和右手进行模式分类并量化比较运动观察与运动想象.研究结果表明,运动观察与运动想象类似,均激活大脑感觉运动皮层,并且运动想象产生对侧主导的α和βERD;基于ERDI指标的运动想象左右手识别正确率高于运动观察分类正确率;此外,运动观察过程还同时伴随视觉皮层活动,使β节律能量产生显著衰减.本研究为运动观察和运动想象在临床康复训练以及脑机接口领域的应用提供了神经生理基础和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20.
植物病毒的运动蛋白是由病毒编码的一种蛋白,在病毒的细胞间运动中起重要作用。现在,发现的运动蛋白越来越多,对其一级结构、在植物体内的表达、定位和功能日益清楚。但运动蛋白在体内的修饰及其与运动蛋白功能的关系的研究还刚开始,对与运动蛋白作用的寄主因子了解很少。植物运动蛋白的研究对植物病毒细胞间运动和植物体内特有的胞间连丝的研究提供了很好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