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于昆虫致病性病毒与人类生活、农林生产、环境保护以及卫生保健等均有着密切的关系。近20年来,研究工作日益深入,并取得较快的发展。本文仅就昆虫致病性病毒的种数和类型,报道其最新动态。一、昆虫致病性病毒种数的统计  相似文献   

2.
我国部分地区土壤中的苏芸金芽孢杆菌和球形芽孢杆菌   总被引:18,自引:4,他引:18  
从云南、贵州、四川和陕西4省的土壤中分离到大量苏芸金芽孢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和球形芽孢杆菌(Bacillus sphaeticus)菌株。血清型分析表明,苏芸金芽孢杆菌分离株分属于23个血清型中的13个血清型,另有近20%的自凝型菌株及部分与所有标准菌抗血清无反应的菌株。对该两种昆虫病原细菌的生态分布规律进行了分析。研究了全部苏芸金芽孢杆菌分离株对鳞翅目、鞘翅目及双翅目的6种昆虫的毒力特性、伴孢晶体与芽孢的形态,以及晶体蛋白质成分。观察和测定了球形芽孢杆菌分离株的形态和毒力,并分析了部分菌株的晶体蛋白质成分。得到22株高效苏芸金芽孢杆菌和2株高效球形芽孢杆菌。证明苏芸金芽孢杆菌是典型的土壤微生物类群,我国西南地区土壤中的苏芸金芽孢杆菌资源十分丰富。  相似文献   

3.
苏云金芽孢杆菌是一种在芽孢形成的同时能形成杀虫晶体蛋白的细菌,广泛存在于土壤、昆虫、贮藏物、仓库尘埃、植被等昆虫接触物上.植物叶片作为Bt分离的重要来源,目前对这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国内刚刚起步.本文就叶面分离Bt的研究成果、叶片采样及分离方法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4.
赵亚婧  张宏 《菌物学报》2020,39(11):2076-2087
白念珠菌是人类正常菌群,也是致死性真菌感染最重要的病原体之一。目前,白念珠菌致病的决定性机制仍未明确,其对宿主的致病性主要取决于菌体的毒力因子、菌体与宿主相互作用两方面。能量代谢是白念珠菌生长繁殖的基础,也是影响其致病性的重要因素。深入研究白念珠菌能量代谢特征,探索其在致病过程中的作用,或可为发现新的药物靶点奠定基础。白念珠菌是人类正常菌群,也是致死性真菌感染最重要的病原体之一。目前,白念珠菌致病的决定性机制仍未明确,其对宿主的致病性主要取决于菌体的毒力因子、菌体与宿主相互作用两方面。能量代谢是白念珠菌生长繁殖的基础,也是影响其致病性的重要因素。深入研究白念珠菌能量代谢特征,探索其在致病过程中的作用,或可为发现新的药物靶点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
蜡样芽孢杆菌是土壤中的优势菌,具有作为益生菌的潜在能力,同时它也是条件致病菌,能引起食物中毒等。蜡样芽孢杆菌的多种毒力因子受到多效性调控子(pleiotropic regulator,plcR)的调控,在其条件致病性作用中起着重要作用。真养产碱杆菌JMP34(Alcaligenes eutrophus)质粒上的2,4-二氯苯氧乙酸(2,4-dichlorophenoxyacetic acid,2,4-D)单加氧酶(tfdA)基因可以降解2,4-D。本研究利用同源重组技术使tfdA基因置换掉蜡样芽孢杆菌的plcR基因,构建了蜡样芽孢杆菌ATCC14579突变株B.cereus△plcRΩtf-dA,并对其毒性、一般生理生化特性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突变株B.cereus△plcRΩtfdA的毒性显著减弱;生理生化实验结果显示突变株与野生株并没有明显区别,且突变株并没有表现出tfdA酶活性。所有的结果表明plcR控制着蜡样芽孢杆菌ATCC14579的致病性,同时剔除plcR并不破坏其酶系统。本研究为今后构建蜡样芽孢杆菌工程菌提供了新的思路和依据。  相似文献   

6.
一提起白蚁,人们都会因其食本村,并在地上筑起高高的巢穴而认为是破坏自然、威胁人类的害虫。然而,科学家的研究却表明.在热带雨林中,大多数种类的白以是有益的昆虫。它们不吃木材,也不在地上筑巢,只吃林下腐烂的植物遗体,在上楼中筑巢。这些在地下洞洞的白蚁,通过挖掘隧道网络、搬运土壤,从而大大改善了土壤的通气性;由于消耗植物的遗体,有利于土坡中的养分循环,为树木和雨林中的其它植物提供了良好的生活条件。因此,有人称这些有益白以为“雨林之友”,并将其比作热带土壤中的蚯蚓。白蚁──雨林之友@孟小雄  相似文献   

7.
我国森林土壤中苏云金芽孢杆菌生态分布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我国8个森林立地带(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北亚热带、中亚热带、南亚热带、高原亚热带、热带)所属的13个自然保护区,采集了0—5cm土层林下土壤样品384个.测定了土壤pH、水分和养分.从中分离观察芽孢杆菌菌落1873个,分离出苏云金芽孢杆菌79株,并对其所属亚种进行了初步鉴定.其平均出土率和分离率分别为14.32%和4.21%.研究了芽孢杆菌和苏云金芽孢杆菌在森林土壤中生态分布的规律及苏云金芽孢杆菌对6种昆虫的室内毒力测定,从中筛选出不少的高效菌株.为研究苏云金芽孢杆菌在我国森林生态系中资源的保护、开发和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我国土壤裸肉足虫8种新纪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碧玉 《四川动物》1993,12(4):14-16
土壤裸肉足虫(soil Sarcodina)生活在土层和土表凋落物中,是土壤动物群落中的组成部份,对研究土壤生物区系和群落结构有一定意义。其主要特征是衣膜薄,身体变形,难以制成永久性标本,分类鉴定主要依据活体观察。国内研究工作尚少。从中国科学院上海昆虫研究所提供的浙江天目山土壤样品中,培养、鉴定出我国肉足亚  相似文献   

9.
土壤中动物的种类和数量都是惊人的,从原生动物到脊椎动物除典型的海洋动物,大多数的门纲,在土壤中均有其代表。有一些类群,种的分化极为丰富,如蜱螨和线虫。昆虫的种超过百万,与土壤接触的种类占95—98%(Buckle1923)。全部多足纲和陆生寡毛类都生活于土壤。所有陆地生态系统(森林、草原、荒漠、农地)中的无脊椎动物大多数生活在土壤里或生命发育周期中的某些时期要在土壤中渡过(Ghila-rov 1976)。用简单改良的“Tullgren干漏斗”采集,在一平方米土壤内采到的小型节肢动物,少则几千,多则以万计。用简单的“Baermann湿  相似文献   

10.
蜡样芽孢杆菌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蜡样芽胞杆菌(Bacillus cereus)是革兰氏阳性芽孢杆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环境中,对不良环境有较强的抵抗力,是一种人畜共患的食源性条件致病菌。蜡样芽孢杆菌能够产生多种毒素,这些毒素决定了其致病性。因此,建立快速、准确的蜡样芽孢杆菌检测方法对疾病的诊断和发病后的及时治疗至关重要。本文对近年来检测蜡样芽孢杆菌的菌体与毒素的方法进行了全面的总结,主要是对各方法的原理、检测范围、优缺点等进行比较,并探讨新方法的可行性,以期为科学检测、鉴定蜡样芽孢杆菌提供依据和思路。  相似文献   

11.
蜡样芽孢杆菌属于革兰氏阳性菌,分布广泛,具有一定的致病性。不同的蜡样芽孢杆菌携带有不同的毒力因子,这直接决定了蜡样芽孢杆菌株致病性的差异。研究和探讨毒力因子分布以及具体毒素的生物活性有助于对蜡样芽孢杆菌病采取更科学的防控。本研究通过原核表达系统将溶血素BL三亚基重组表达,并对表达蛋白进行了纯化和部分生物学活性的检测。研究结果表明,牛源致病性蜡样芽孢杆菌溶血素BL可以在原核表达系统中成功表达和纯化,牛源致病性蜡样芽孢杆菌溶血素BL拥有溶血性、细胞毒性、很好的免疫原性以及对小鼠具有一定的免疫保护性。本研究表达了溶血素BL三亚基,并探究了牛源致病性蜡样芽孢杆溶血素BL的生物学活性。本研究为进一步揭示蜡样芽孢杆菌溶血素BL的致病作用机制和建立针对牛源致病性蜡样芽孢杆菌病的检测方法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2.
正有的人喜欢昆虫,有的人厌恶昆虫,还有不少人甚至会害怕昆虫。尽管如此,我们还是觉得昆虫是这个世界上最弱小的动物,因为它们实在是太小了,小到有些昆虫我们肉眼几乎看不见,即使是最大的昆虫也不过几十厘米长,普通的昆虫一般也就几厘米长。不过,这些小小的昆虫却具有极强的生存能力,它们在地球上已经生活了差不多4亿年了。在与大自然长期的斗争过程中,昆虫进化出了各种各样的生存策略。隐身于环境中对小小的昆虫来说,无疑是  相似文献   

13.
《昆虫知识》2008,45(2):173
2003—2006年间,在美国密西西比河州和阿肯色州的大片田地里发现了抗苏云金芽孢杆菌(Baclllus thuringiensis,简称Bt)的棉铃虫Helicoverpa zea。这是首例发现的对Bt作物具有抗性的昆虫。所谓Bt作物就是能产生Bt毒素杀死某些有害昆虫的作物,这些Bt毒素在自然界中由苏云金芽孢杆菌产生,因此缩写为Bt。  相似文献   

14.
苏云金芽孢杆菌是杀虫剂蛋白的主要来源。现在Mgcogen公司已找到对线虫有毒的菌株。杀线虫蛋白作为现在用于控制蛔虫侵染家畜的氯化物的替换物可找到很好的市场。象杀虫剂蛋白一样,杀线虫蛋白也可在环境中降解而且可能比合成的杀虫剂更安全。苏云金芽孢杆菌杀虫剂蛋白对特定类型的昆虫有高度专一性。多数只对鳞翅目(蛾,蝴蝶,及其它蝎有效。抗线虫苏云金芽孢杆菌毒素不同于那些用于昆虫的杀虫剂产物,它只针对线虫而不影响昆虫。  相似文献   

15.
1980—1982年,我们连续在广东自然保护区鼎湖山考察跳虫,采到大量标本,种类也很丰富。我们使用漂浮法,仅一个上午就采到近千头棘跳虫科棘跳虫标本,经鉴定是一新种。该种生活于落叶层的土壤和腐烂叶片之间。取食腐烂叶片,可能对肥沃土壤有一定意义。故对其形态作较详细的描述并作扫描电镜观察。模式标本保存于广东省昆虫研究所。  相似文献   

16.
金矿床区蜡质芽孢杆菌孢子数与金矿化关系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土壤中蜡质芽孢杆菌(Bacilluscereus)孢子数目是寻找隐伏金矿床的一种较理想的探矿法。利用此法对我国2个金矿床区的土壤样品进行了该菌的分离鉴定。从55份样品中分离到阳性菌对9株,从739林中挑取11株进行了生理生化特性鉴定,结果证明,该分离株均为典型的蜡质芽孢杆菌。分析矿区每克土壤中蜡质芽孢杆菌数量最高可达19000余个,与背景矿区比较要高达几百倍至几千倍。同时对55份土壤也进行了金含量的分析;结果发现,该菌孢子异常与金异常有一空间上的分离。依据这些研究,作者认为蜡质芽孢杆菌孢子数是指示金矿床区金含量多少的一项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7.
固氮细菌     
生活在土壤中的各种微生物,对农作物的生长和发育,有着巨大的影响,因而也影响着农作物的收获量。植物不依靠这些细菌就不能吸取含于土壤和大气里的许多重要的营养物质。例如,为了取得丰收,在每公顷播种面积上需要有200公斤以上的可给态氮素。只有通过微生物作用,才能把每公顷土地里储存的上千公斤(从6—15—20吨)的土壤氮变成易被植物吸收的状态。  相似文献   

18.
芽孢杆菌通过提高黄顶菊对氮和磷的吸收促进外来黄顶菊的入侵 外来植物入侵对土壤芽孢杆菌(Bacillus)多样性的影响及芽孢杆菌在外来植物入侵中的作用目前尚不清楚。黄顶菊(Flaveria bidentis)是入侵中国的有害杂草,狗尾草(Setaria viridis)是黄顶菊入侵地常见的伴生植物种。本研究利用野外大田试验和温室盆栽试验,比较黄顶菊和狗尾草根际土壤芽孢杆菌群落结构的差异,以及黄顶菊和狗尾草根际土壤芽孢杆菌对黄顶菊竞争生长的影响。野外大田试验包括黄顶菊 单种、黄顶菊和狗尾草混种、狗尾草单种3个处理。利用16S rRNA基因测序技术研究了不同处理两种植物 根际土壤芽孢杆菌的多样性,获知黄顶菊根际土壤聚集的优势芽孢杆菌;利用温室盆栽试验探究优势芽孢杆菌对黄顶菊竞争生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黄顶菊和狗尾草根际土壤芽孢杆菌多样性差异显著,其中耐寒芽孢杆菌是黄顶菊和狗尾草根际土壤聚集的优势芽孢杆菌,但是黄顶菊根际土壤中耐寒芽孢杆菌相对丰度显著高于狗尾草根际土壤耐寒芽孢杆菌的相对丰度。接菌试验表明,与狗尾草根际土壤中的耐寒芽孢杆菌相比,黄顶菊根际土壤聚集的耐寒芽孢杆菌提高了黄顶菊体内氮和磷的水平。总之,黄顶菊入侵改变了根际土壤芽孢杆菌的群落结构,黄顶菊根际土壤聚集的耐寒芽孢杆菌通过提高黄顶菊植株体内氮、磷水平来促进黄顶菊的生长。  相似文献   

19.
莱姆病(Lyme disease)螺旋体是引起人蓄姆病的病原体,本文从莱姆螺旋体外膜蛋白的组成,生化结构特征、编码基因及基遗传学特征,致病性和免疫性以及外膜蛋白克隆与表达研究等方面归纳总结了近年来的研究成果,并简要介绍了这些研究成果在莱姆病原体分类鉴定,莱姆病诊断以及莱姆病疫苗研制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0.
在人们的印象中,蝗虫大都是绿色或者灰褐色,那是因为这些蝗虫生活在草丛中的缘故。生活在河滩和沙地上的昆虫要是一身青绿的话,那可危险了。上图中的河滩蝗虫一身像鹅卵石一样的青灰,下图中沙地蝗虫则橙褐相间,如果保持不动,天敌就很难在鹅卵石和沙地中找到它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