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植物组织培养中的胚状体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植物的胚胎发生是从合子开始的。但是,在自然界中,有些植物除合子胚外,还可以从胚囊的其它分子产生胚,如助细胞胚、反足细胞胚;甚至从珠心组织细胞产生胚,即不定胚。总之,被称为“胚”的结构,都限于有性生殖和胚珠的范围內。  相似文献   

2.
中国薯蓣属植物中的甾体皂苷及甾体皂苷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国薯蓣属(Dioscorea L.)植物含有约21种甾体皂苷元,其中大部分种类含有3β-羟基皂苷元,少数种类含有3α-羟基皂苷元。从薯蓣属13种植物中共分离出59个甾体皂苷成分,按化学结构可将这些甾体皂苷分为4种类型。约有17种薯蓣属植物含有甾体皂苷元(主要为薯蓣皂苷元),均为根茎组(Sect.Stenophora)种类。在查阅大量资料的基础上,对各种类所含的甾体皂苷元和甾体皂苷成分及各成分的化学结构进行了归纳和综述。  相似文献   

3.
植物体的每个发育过程几乎都是激素调节的,在一些复杂的发育过程中,通过不同类型的激素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调节。近年来,动物生活中的一类重要生理活性物质——甾体激素在植物生活中的作用,日益引  相似文献   

4.
5.
植物中的草酸及其代谢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本文概述草酸在植物体内的生物合成、代谢转化及其可能的生理意义。  相似文献   

6.
从口蘑科真菌北风菌(Pleurotus ostreatus (Jacq.:Fr.) Kummer)的乙酸乙酯部分分离鉴定了12个甾体类化合物,其中包括8个麦角甾醇类甾体及4个甾体苷.利用现代波谱技术及化学方法,鉴定了一个新化合物3-O-β-D-glucopyranosyl-22E, 24R-ergosta-7, 22-diene-5α, 6β, 9α-triol.其余11个已知化合物分别为22E, 24R-ergosta-7, 22-diene-3β, 5α, 6β, 9α-tetraol、 3-O-β-D-glucopyranosyl-22E, 24R-ergosta-7, 22-diene-5α, 6β-diol、 22E, 24R-ergosta-7, 22-diene-3β, 5α, 6β-triol、 22E, 24R-ergosta-5, 7, 22-trien-3β-ol 3-O-β-D-glucopyranoside、 ergosterol、 22E, 24R-ergosta-7, 22-dien-3β-ol 3-O-β-D-glucopyranoside、 22E, 24R-ergosta-7, 22-diene-3β-ol、 22E, 24R-ergosta-4, 6, 8, 22-tetraen-3-one、 22E, 24R-ergosta-7, 22-diene-3β, 5α, 6α-triol、 ergosterol peroxide 和22E, 24R-ergosta-7, 22-diene-3β, 5α-diol-6-one.  相似文献   

7.
摘要:从口蘑科真菌北风菌(Pleurotus ostreatus(Jacq.:Fr.)Kummer)的乙酸乙酯部分分离鉴定了12个甾体类化合物,其中包括8个麦角甾醇类甾体及4个甾体苷。利用现代波谱技术及化学方法,鉴定了一个新化合物3-O-β-D-glucopyranosyl-22E, 24R-ergosta-7, 22-diene-5a, 613, 9α-triolo 其余11个已知化合物分别为22E,24R-ergosta-7, 22-di-ene-3β, 5a, 6β3, 9α-tetraol, 3-O-β-D-glueopyranosyl-22E, 24R-ergosta-7, 22-diene-5α, 6β-diol、22E, 24R-ergosta-7, 22-di-ene-3β, 5α, 6β-triol, 22E, 24R-ergosta-5, 7, 22-tfien-3β-ol 3-O-β-D-glueopyranoside, ergosterol, 22E, 24R-ergosta-7, 22-dien-3β-ol 3-O-β -D-glueopyranoside, 22E, 24R-ergosta-7, 22-diene-3β-ol、 22E, 24R-ergosta-4, 6, 8, 22-tetraen-3-one、22E, 24R-ergosta-7, 22-diene-313, 5ct, 6a-tfiol, ergosterol peroxide 和 22E, 24R-ergosta-7, 22-diene-3β, 5α-diol-6-oneo  相似文献   

8.
植物组织培养中的玻璃化现象及其预防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玻璃化是植物组织培养中常见的一种现象。本从形态解剖和生理生化方面比较了玻璃化苗和正常植株的差异。围绕水势平衡、激素平衡和矿质元素平衡探讨了玻璃化发生的内在机制,在此基础上总结了防止玻璃化发生的可能途径:改善光照,选用透气封口膜,降低细胞分裂素的浓度等,并提出多学科的合作将是防止玻璃化发生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9.
高等植物中的山梨醇及其代谢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许多木本蔷薇科植物中均含有山梨醇。山梨醇是这些植物的主要光合产物,也是碳水化合物的订运输形式和一种可溶性的贮藏碳水化合物。其合成和分解由多种不同的酶经多种途径催化进行,其代谢调节着植物的库源转变和库源强度。  相似文献   

10.
黄精属植物甾体皂苷的分子进化及其化学分类学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植物化学研究的基础上,按分子的氧化水平将黄精属植物的甾体皂苷元分为5个等级,通过对不同氧化水平之间分子进化规律的分析,讨论黄精属植物甾体皂苷元分子进化与形态特征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较原始的类群通常含有氧化水平较低的甾体皂苷,如:互叶系(Ser. Alternifolia);而氧化水平较高的甾体皂苷类型则大多存在于较进化的类群中,如:轮叶系(Ser. Verticillata)。这一植物化学分类学的观点有助于黄精属植物的系统分类。  相似文献   

11.
植物的培养组织在形状、色泽、坚固程度等各种性状均富有变异。这些变异大致是受生理的、后生的(Epigenetic)及遗传的支配。前两者主要是基因发、生改变,而遗传的变异则起因于基因和染色体的变化。弄清培养细胞发生遗传的变异程度,了解其细胞的特征是很重要的。但是光凭能观察到的性状,要弄清楚这一点是很困难的。因此,观察在染色体和DNA  相似文献   

12.
贝母属植物异甾体生物碱的存在及其分类学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根据化学成分资料,探讨了百合科贝母属在植物化学分类上的指征,指出5α-cevanine类 异甾体生物碱为该属植物的特征性成分(Characteristic constituents);从其生源上看,结构中的C13 与C17位应是其生物合成中氮源骈合的结合部位,即可产生C13、C17上双氢反式(如浙贝甲素 verticine、浙贝乙素verticinone)和顺式(如炉贝甲素delavine、松贝甲素songbeinine)两大类型的生 物碱。同时,作者分析了特征性成分在中国分布区内本属植物主要种中的存在状态,结果提示:其存在形式与其相应植物的形态、地理分布有—定的相关性,值得进—步加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3.
植物的热击反应及其在植物组织培养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热击(heat shock, HS, 有译成热激、热休克)是指短时间的高温处理。处理时间一般为几分钟至几小时,短的甚至仅几秒钟。处理温度一般高于生物正常生长温度5—10℃,通常为38—42℃。  相似文献   

14.
神经甾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Pan BS 《生理科学进展》1997,28(2):101-107
神经甾体是指那些不经过外周内分泌腺而在神经组织中合成代谢的甾体激素。神经甾体的合成代谢途径已得到证实。对神经甾体调节神经兴奋性的作用机制进行了许多研究。神经甾体的多种神经调质功效尤其是其对γ-氨基丁酸A受体(GABAA受体)的调节作用,已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5.
蜘蛛抱蛋根茎中的甾体皂甙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从蜘蛛抱蛋(AspidistraelatiorBl.)根茎的甲醇提取物中分离得两个甾体皂甙。经波谱解析及化学降解证明其化学结构分别为薯芋皂甙元一3一O-[B-D-葡萄吡喃糖基(1→2)]-[B-D-木吡喃糖基(1→3)]-B-D-葡萄吡喃糖基(1→4)-B-D一半乳吡喃糖甙(即蜘蛛抱蛋甙aspidistrin)及新静诺特皂甙元-3-O-[B-D-葡萄吡喃糖基(1→2)]~[B-D-木吡喃糖基(1→3)-B-D-葡萄吡喃糖基(1→4)一B-D-半乳吡喃糖甙,后者为一新试,命名为新蜘蛛抱蛋甙reoaspidistrin。  相似文献   

16.
神经甾体     
刘秀 《生命的化学》1995,15(6):25-27
神经甾体刘秀(第二军医大学生理教研室,上海200433)关键词神经甾体神经甾体(neurosteroids)这一术语是由法国的E.Baulieu和P.Robel于1987年提出的,当时仅指神经组织所合成的孕烯醇酮、20α-羟基孕烯醇酮和孕酮。现在人们...  相似文献   

17.
植物组织培养方法生产药用次生代谢产物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许多药物来源于植物次生代谢途径,目前植物组织培养方法已成为生产药用成分的重要手段.在植物组织培养中,选择高产的外植体,寻找合适的培养条件,运用两相培养法和毛状根培养技术以及控制组织培养过程中的污染、褐化及玻璃化等问题,则是提高植物细胞生长速度和次生代谢产物产量并实现工业化生产的先决条件.本文主要从以上几个方面介绍其近来的研究进展,并提出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8.
植物组织培养生产有用次生代谢产物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本文论述了植物组织培养生产次级代谢的研究进展,对一些主要问题进行了讨论和展望,包括:影响主次生代谢产物的因素、提高产量的途径、生物反应器技术的应用等。  相似文献   

19.
广义地讲植物组织培养是指在无菌条件下对植物任何部分的体外培养,无论它是单个细胞,还是一小片组织或一个器官。不过,也有人认为组织培养只能是植物器官分离块再育出的新组织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有些学校或研究机关对於组织培养感到需要,来信询问培养技术问题,或询问参考文献,因撰此文。对於植物组织培养作一比较详细的介绍。首先应该声明的就是我们虽然在进行组织培养工作,但对於这方面的知识还是很不够的。不过願意把我们的一点粗淺的经验提供大家参考而已。这里所要介绍的组织培养技术,只是一部份,而且是局限於我们曾经接触到的一部分,所以这篇介绍是不够全面的,文内如有错误,诚恳的欢迎读者指教。现在分为下列幾节来说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