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探讨分析局部晚期乳腺癌行新辅助化疗TAC方案的临床效果以及血清Ras相关区域家族1A基因(RASSF1A)和Wnt抑制因子(WIF)-1基因甲基化程度对预测临床结局的价值,本研究通过连续选择126例患者接受TAC方案(多西他赛,吡柔比星和环磷酰胺),进行至少4个周期,记录总有效率;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法检测外周血RASSF1A和WIF-1甲基化阳性率。126例患者总有效率79.37%(100/126)。有效组血清RASSF1A和WIF-1甲基化阳性率明显低于无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RASSF1A甲基化阳性率预测临床结局的敏感性为85.0%,特异性50.0%,阳性预测值76.2%和阴性预测值23.8%;血清WIF-1分别为94.0%、75.0%、81.0%和19.0%。由此证明,检测局部晚期乳腺癌患者血清RASSF1A和WIF-1基因甲基化程度对预测新辅助化疗TAC方案的临床效果有重要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骨肉瘤组织中RASSF1A基因甲基化状况。方法:运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SP)分别检测44例骨肉瘤组织及相应的癌旁组织中RASSF1A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态并分析其临床病理意义。结果:骨肉瘤组织中RASSF1A基因异常甲基化率(61.4%)显著高于癌旁正常骨组织中RASSF1A基因的异常甲基化率(20.5%),二者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RASSF1A基因异常甲基化导致组织中RASSF1A基因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另外,RASSF1A基因异常甲基化和肿瘤组织分化程度及全身有无转移情况有相关性(P值分别为0.022和0.016),而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位置及大小等临床特征无关(P值分别为0.6944,0.977,0.786和0.831)。结论:RASSF1A基因启动子高甲基化可能是导致其在骨肉瘤中表达水平降低的分子机制之一,有望成为骨肉瘤早期辅助诊断的一个重要分子标志物。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骨肉瘤组织中RASSF1A基因甲基化状况。方法:运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SP)分别检测44例骨肉瘤组织及相应的癌旁组织中RASSF1A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态并分析其临床病理意义。结果:骨肉瘤组织中RASSF1A基因异常甲基化率(61.4%)显著高于癌旁正常骨组织中RASSF1A基因的异常甲基化率(20.5%),二者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RASSF1A基因异常甲基化导致组织中RASSF1A基因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另外,RASSF1A基因异常甲基化和肿瘤组织分化程度及全身有无转移情况有相关性(P值分别为0.022和0.016),而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位置及大小等临床特征无关(P值分别为0.6944,0.977,0.786和0.831)。结论:RASSF1A基因启动子高甲基化可能是导致其在骨肉瘤中表达水平降低的分子机制之一,有望成为骨肉瘤早期辅助诊断的一个重要分子标志物。  相似文献   

4.
为了检测肝细胞癌患者血清中RASSF1A和CDH13基因启动子的甲基化状态,收集肝细胞癌患者及健康对照者的血清标本,采用巢式甲基化特异性PCR(nMSP)法检测RASSF1A和CDH13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结果肝细胞癌患者血清样品中RASSF1A和CDH13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率为53.12%和31.25%,68.75%的患者血清可以检测到异常甲基化,正常对照血清中未检测到RASSF1A和CDH13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RASSF1A和CDH13基因甲基化与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无明显相关性(P>0.05);表明nMSP法检测血清中RASSF1A和CDH13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可为肝细胞癌的筛查、早期诊断和预后判断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析胸水细胞学标本矮小同源盒基因2(SHOX2)和RAS相关区域家族1A(RASSF1A)基因甲基化对预测肺腺癌的临床价值。方法 收集80例患者的胸水标本,其中40例为可疑肺腺癌(观察组),40例为良性病变(对照组)。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测定胸水细胞学标本SHOX2、RASSF1A基因甲基化情况。比较两组的SHOX2、RASSF1A检测值差异,Logistic回归分析法探析SHOX2、RASSF1A基因与肺腺癌病情的关系,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SHOX2、RASSF1A在肺腺癌病情诊断预测中的应用价值。结果 观察组的SHOX2、RASSF1A基因甲基化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SHOX2、RASSF1A基因甲基化高表达、强表达是肺腺癌的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得,SHOX2、RASSF1A基因甲基化联合预测肺腺癌病情结果的AUC(0.821,95%CI:0.727~0.915)最大,敏感度、特异性分别为87.5%、97.5%,并且SHOX2、RASSF1A甲基化检测结果联合液基细胞学诊断结果,有助于补充细胞学诊断上的漏...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Ras相关区域家族1A基因(ras association domain family 1A,RASSF1A)启动子区甲基化对结肠癌组织中该基因转录和表达的影响.方法:应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ethylation-special PCR,MSP)、RT-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30例结肠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RASSF1A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①RASSF1A基因启动子区在结肠癌纽织和正常组织中的甲基化频率分别为57%(17/30)和20%(6/30),甲基化频率在两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肠癌组织中RASSF1A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频率显著高于癌旁正常组织(x2=8.531,p<0.01);②结肠癌组织中RASSF1A基因mRNA和蛋白袁达均显著低于癌旁组织(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中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2836±0.0493和0.5092±0.0433,P<0.001;以上组织中蛋白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3124±0.0472和0.5320±0.0440,P<0.01);③在结肠癌组织中,甲基化组RASSF1A基因mRNA和蛋白表达明显低于非甲基化组(甲基化组和非甲基化组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0686±0.0174和0.5511±0.0486,P<0.0001;以上组中蛋白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1219±0.0326和0.5614±0.0380,P<0.0001).结论:结肠癌组织中RASSF1A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明显增高,与该基因蛋白表达减少显著相关,这可能是导致结肠癌中RASSF1A抑癌基因失活的主要因为.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p16基因和RASSF1A基因甲基化与肺癌发生发展的关系和应用于诊断的意义。方法: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ethylation Specific PCR,MSP)检测120例周边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癌组织、痰液脱落细胞和120例非肺癌人群的痰液脱落细胞中p16基因和RASSF1A基因甲基化,分析它们与临床特征的关系以及非肺癌人群与肿瘤患者之间的差异。结果:(1)120例周边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p16基因甲基化率46.7%(56例),RASSF1A基因甲基化率53.3%(64例)。P16和RASSF1A基因甲基化与吸烟程度、肿瘤大小和临床分期正相关(P<0.05)。(2)肺癌痰液脱落细胞中有28例p16基因出现甲基化(23.3%),20例RASSF1A基因出现甲基化(16.7%),其中32例至少存在一个基因的甲基化(26.7%);66例重度吸烟者中只有4例痰液脱落细胞出现p16基因甲基化(6%),4例出现RASSF1A基因甲基化(6%);54例非重度吸烟正常人中仅有2例出现p16基因甲基化(3.7%),RASSF1A基因无甲基化。(3)液基痰细胞病理学检查与痰脱落细胞p16和RASSF1a基因甲基化检测结合起来可有效提高诊断的灵敏度(P<0.05)。结论:烟草可能具有潜在的诱导抑癌基因p16和RASSF1A发生甲基化的作用;p16和RASSF1A基因甲基化可能参与肺癌的生长过程。痰脱落细胞p16和RASSF1a基因甲基化检测结合液基痰细胞病理学诊断,可提高非小细胞肺癌诊断的灵敏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检测各类型白血病骨髓中RASSF1A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水平,探讨其对白血病分型的临床检测意义。方法:抽选93例不同类型白血病患者(观察组)予以甲基化特异性PCP(MSP)方法进行骨髓RASSF1A基因甲基化状态检测,研究不同类型白血病甲基化状态差异,同期抽选93例非白血病者为对照研究(对照组)。结果:观察组中有13例(13.98%)检测到RASSF1A基因甲基化,而对照组中RASSF1A基因甲基化率为0%,比较差异显著(P0.05)。不同类型白血病RASSF1A甲基化率比较:淋巴系显著高于髓系(P0.05),急性与慢性白血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白血病骨髓中MSP法检测存在RASSF1A甲基化;而RASSF1A基因在淋巴系白血病中的甲基化概率明显增高,因此,对RASSF1A进行甲基化检测有可能作为白血病临床诊断分型的生物学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9.
RASSF1A 基因在乳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RASSF1A基因是新近发现的新型候选抑癌基因,其正常表迭能够抑制肿瘤的发生。启动于区域CpG岛异常甲基化可以导致其失活,并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起着重要作用。RASSF1A的甲基化状态检测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有望为乳腺癌的早期诊断、疗效监测、预后判断提供新的参考指标,而逆转RASSF1A的甲基化则可能为乳腺癌治疗提供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非小细胞肺癌RASSF1A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及下游基因表达情况。方法:留取58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手术标本及正常肺组织,甲基化特异性PCR分析RASSF1A基因启动子甲基化情况,同时Northern blot分析SM22、SPARC、SDHB和CC-ND3等4种RASSFIA下游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58例非小细胞肺癌中RASSFIA基因启动子甲基化阳性率为34.5%,甲基化与各临床参数之间无显著相关性,SM22和SPARC在RASSF1A甲基化组表迭明显下调。结论:原发性非小细胞肺癌中存在着较高比例的RASSF1A启动子过度甲基化,并与下游基因SM22和SPARC的表达下调密切相关。提示RASSF1A在非小细胞肺癌的发生中起着多种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TYK2、RASSF1A的表达与乳腺癌临床病理参数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择乳腺癌患者240例作为研究对象,比较患者的癌症组织与癌旁组织的TYK2、RASSF1A的表达差异,分析TYK2、RASSF1A的表达与乳腺癌临床病理参数及预后的相关性。[结果]癌症组织的TYK2阳性率(54.17%)显著高于癌旁组织(14.58%),癌症组织的RASSF1A的阳性率(15.83%)显著低于对照组(45.00%)(P<0.05);患者的肿瘤直径、TNM分期、淋巴结转移、脉管转移、ER情况、PR情况以及生存情况与患者的TYK2呈现正相关,与RASSF1A呈现负相关。[结论]TYK2的异常表达与乳腺癌临床病理参数及预后呈现正相关,RASSF1A的异常表达与乳腺癌临床病理参数及预后呈现负相关,临床可将TYK2和RASSF1A表达水平作为患者预后评估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2.
RG108对肺腺癌A549细胞增殖、凋亡及RASSF1A基因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DNA甲基转移酶抑制剂RG108对人肺腺癌细胞株A549增殖、凋亡以及对RASSF1A(Ras as-sociation domain proteinfamily1)基因启动子区域甲基化状态、表达的影响。方法用20μmol/L的RG108对A549细胞进行化学干预72h,用MTT法检测细胞生长抑制率;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以及凋亡情况;RT-PCR观察RASSF1A基因mRNA水平变化;Western blot检测RASSF1A蛋白的表达;甲基化特异性PCR(MS-PCR)检测RASSF1A基因启动子区域甲基化状态的改变。结果经RG108干预72h后,A549细胞的抑制率为17.2±0.43%,细胞周期阻滞于G0/G1期,并引起细胞凋亡。RT-PCR和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在干预组细胞中分别出现RASSF1A基因的DNA条带(329bp)和蛋白质条带(39kD),而对照组中无相应条带出现。RASSF1A基因启动子区域由甲基化状态转变为非甲基化状态。结论RG108可使RASSF1A基因启动子区域去甲基化,并通过该机制诱导RASSF1A基因在人肺腺癌细胞株A549中表达。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不同方案新辅助化疗后行保乳手术治疗三阴性乳腺癌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集2006年1月至2015年6月于我院确诊的可手术三阴性乳腺癌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患者在保乳手术前给予AC-T方案进行新辅助化疗,对照组患者在保乳手术前给予TAC方案进行新辅助化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化疗相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2.22%,对照组为73.33%;观察组控制率为95.56%,对照组为91.11%,两组总有效率及控制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中性粒细胞减少、胃肠道不良反应及口腔溃疡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脱发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6.67%及11.11%,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改善总有效率为86.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2.22%,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保乳手术前采用AC-T序贯化疗方案进行新辅助化疗治疗三阴性乳腺癌与TAC方案疗效相当,但不良反应明显减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MGMT甲基化如何影响替莫唑胺对胶质母细胞瘤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41个胶质母细胞瘤患者(根据相同替莫唑胺化疗方案治疗下临床结局的不同分为两组)的肿瘤组织,采用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分析胶质瘤组织中MGMT基因启动子区过甲基化状态,同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分析胶质瘤组织中MGMT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临床结局不佳组中,以MGMT蛋白表达阳性的肿瘤为主(72.2%),而在结局相对良好组中,MGMT蛋白表达的阳性率仅为39.1%;在MGMT蛋白表达阳性的22例胶质母细胞瘤组织中,7例MGMT启动子甲基化,阳性率为31.8%,在MGMGT蛋白表达阴性的19例中,14例MGMT启动子甲基化,阳性率为73.7%(P<0.05)。结论:MGMT基因启动子区的甲基化状态与MGMT蛋白的表达相关。MGMT基因启动子过甲基化,MGMT蛋白表达较低;MGMT基因启动子去甲基化,MGMT蛋白表达较高。MGMT启动子过甲基化通过抑制MGMT基因的表达而增加替莫唑胺的疗效。  相似文献   

15.
结直肠癌发展的分子机制之一是抑癌基因CpG岛甲基化。RASSF1A位于3p21.3,参与了包括细胞周期调控、凋亡、微管稳定在内的多种生物进程,被认为是抑癌基因,在包括结直肠癌在内的多种肿瘤中因甲基化失活。近来研究发现,RASSF1A的甲基化可能作为结直肠癌分子诊断的标志。本文就RASSF1A功能及其与结直肠癌的关系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CCNA1基因甲基化在乳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Qiagen-FFPE的步骤提取95例石蜡包埋乳腺癌组织的基因组DNA,应用限制性酶切-PCR对所提DNA进行CCNA1甲基化检测。结果:乳腺癌组织中CCNA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的阳性率为90.9%(86/95)。结论:CCNA1基因甲基化参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有淋巴结转移多见的特征,CCNA1基因甲基化与乳腺癌转移由关。  相似文献   

17.
宋美华  唐金海  吴建中  张晓梅  曹海霞 《生物磁学》2011,(7):1321-1323,1326
目的:探讨CCNA1基因甲基化在乳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Qiagen-FFPE的步骤提取95例石蜡包埋乳腺癌组织的基因组DNA,应用限制性酶切-PCR对所提DNA进行CCNA1甲基化检测。结果:乳腺癌组织中CCNA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的阳性率为90.9%(86/95)。结论:CCNA1基因甲基化参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有淋巴结转移多见的特征,CCNA1基因甲基化与乳腺癌转移由关。  相似文献   

18.
摘要 目的:探讨血清膜联蛋白A2(ANXA2)、膜联蛋白A6(ANXA6)、膜联蛋白A7(ANXA7)与乳腺癌患者聚乙二醇多柔比星脂质体(PLD)相关新辅助化疗方案治疗疗效的关系。方法:选择2019年11月至2022年12月于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95例行PLD相关新辅助化疗的乳腺癌患者。新辅助化疗前检测所有乳腺癌患者的血清ANXA2、ANXA6、ANXA7水平。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乳腺癌患者PLD相关新辅助化疗疗效的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ANXA2、ANXA6、ANXA7预测乳腺癌患者PLD相关新辅助化疗疗效的价值。结果:无效组新辅助化疗前血清ANXA2、ANXA6、ANXA7水平均高于有效组(P<0.05)。TNM分期IIIA期、ER阳性、高水平ANXA2、高水平ANXA6、高水平ANXA7是乳腺癌PLD相关新辅助化疗无效的危险因素(P<0.05)。血清ANXA2、ANXA6、ANXA7单独检测预测乳腺癌PLD相关新辅助化疗无效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83、0.774、0.821,三指标联合检测预测的曲线下面积为0.923,高于各指标单独预测效能。结论:高ANXA2、ANXA6、ANXA7水平及TNM分期ⅢA期、ER阳性均是乳腺癌患者PLD相关新辅助化疗无效的危险因素,联合检测血清ANXA2、ANXA6、ANXA7水平可提高对乳腺癌患者PLD相关新辅助化疗疗效的预测效能。  相似文献   

19.
乳腺癌是一种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近年来我国乳腺癌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研究证实,新辅助化疗不仅可使不能手术的晚期乳腺癌患者获得手术机会,而且也增加了部分患者的保乳概率,但是约20%的乳腺癌患者不能从新辅助化疗中获益,并影响后续治疗效果。因此,制定合理的、个体化的新辅助化疗方案对于提高乳腺癌患者的生存质量和改善其预后尤为重要。目前,研究已发现的NCT相关的预测因子主要包块肿瘤类型、分子分型、ER、PR、Ki67等,而HER2、TOP2A、P53、PRAP单独作为预测因子的还存在争议。本文主要对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的现状、各种预测因子的作用及其不足之处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分析TAC方案治疗晚期术后乳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自2008年1月至2010年6月收治的76例晚期术后乳腺癌患者,所有患者按随机数法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两组均为38例。实验组接受TAC化疗方案,对照组接受CTF化疗方案,治疗6个疗程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的无进展生存期、总生存期及1—3年生存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中性粒细胞减少与恶性呕吐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其余髓内及髓外毒性反应及心脏毒性反应发生率的差异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AC方案治疗晚期术后乳腺癌的临床疗效显著,延长了患者术后的生存时间,且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