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探讨高强度间歇训练后于恢复期吸入高浓度氧气(90%O2)对于葡萄糖耐量、胰岛素敏感度、皮质醇浓度以及血糖浓度的影响。本研究选取40名大学男子足球队队员(年龄(21±3.3)岁,身高(177.9±3.9)cm,体重(72.5±5.9)kg)接受单次高强度间歇训练(high-intensity interval training,HIIT),以120%~140%无氧阈值速度作为的运动强度,运动2 min,间隔休息1 min,重复7次,单次运动时间90 min,于HIIT后以高浓度氧气(90%O2)及常氧(21%O2)进行恢复90 min,于隔天交换恢复介入方式。运动前后分别对运动员进行口服葡萄糖给药,并测定给药后不同时间段的葡萄糖耐受度测试,以及分析血糖、胰岛素、皮质醇浓度。研究发现血糖值于运动后高氧恢复显著低于运动前与运动后常氧恢复,并达显著差异(p0.05)。胰岛素敏感度于运动前以及运动后高氧、常氧状态下恢复均未达显著差异(p0.05)。运动后高氧状态下恢复于第60 min、90 min之皮质醇浓度明显低于训练后常氧状态下恢复(p0.05)。所以单次HIIT后于高浓度氧气状态下恢复90 min,有助于减缓运动后生理压力和提升运动后肌肉细胞对葡萄糖吸收能力,是运动员进行训练时较为有效的一种运动模式。  相似文献   

2.
目的:实验旨在观察急性间歇低氧(氧含量12.7%)跑台运动后不同恢复环境下大鼠腓肠肌热休克蛋白HSP70表达的时程变化。方法:雄性sD大鼠进行低氧环境下的急性间歇跑台运动,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低氧运动后即刻、低氧运动后低氧恢复及常氧氧恢复1d,2d,7d的大鼠腓肠肌HSP70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急性间歇低氧运动后即刻HSP70蛋白表达水平开始升高。常氧恢复第1dHSP70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常氧对照组,P〈0.05。第2d、第7d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低氧恢复中HSP70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常氧对照组,P〈0.05。结论:急性间歇低氧运动后能诱导HSP70蛋白表达水平升高;低氧恢复过程中HSP70蛋白高水平表达维持的时间要比常氧恢复长。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不同强度运动对男性大学生乳酸浓度、氧化应激、免疫状况的影响,本研究选取80名健康男性大学生,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学生分为安静组、运动A组、运动B组和运动C组,其中安静组不运动,静坐30 min;运动A组强度为55%VO_(2max),运动15 min×2次,间歇5 min;运动B组强度为70%VO_(2max),运动10 min×3次,间歇5 min;运动C组强度为85%VO_(2max),运动7.5 min×4次,间歇5 min;检测各组运动前后乳酸、氧化应激及免疫指标。结果发现,运动C组运动结束后即刻血清乳酸浓度为(7.89±0.80) mmol/L,明显高于安静组、运动A组和运动B组(p0.05);运动C组运动结束后即刻SOD和MDA分别为(16 011.22±1 532.10) U/gHb和(3.37±0.31) nmol/mL,明显高于安静组、运动A组和运动B组(p0.05);运动B组运动结束后即刻NO为(123.10±11.52) mmol/L,明显高于安静组、运动A组和运动C组(p0.05);运动A组运动结束后即刻NOS为(48.01±3.01) U/mL,明显高于安静组、运动B组和运动C组;运动C组运动结束后即刻CD4为(42.29±0.90)%,明显高于安静组、运动A组和运动B组(p0.05)。本研究说明,运动负荷量对男性大学生血清乳酸、氧化应激和免疫情况有一定影响,在运动训练时应选择合适的运动负荷量,避免对机体带来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讨不同强度抗阻训练对糖代谢调节的作用,为糖耐量受损老年人运动处方的制定提供参考,本研究招募80名自愿参与本研究的糖耐量受损老年人,将其随机分为高强度抗阻训练组(high group,H组,n=20)、中强度抗阻训练组(medial group,M组,n=20)、低强度抗阻训练组(low group,L组,n=20)和对照组(control group,C组,n=20)。通过对所有受试者进行前测(身体成分,生长激素分泌指标,空腹血糖、胰岛素敏感性指标),前测结束后48 h内进行H组、M组、L组最大力量测试(1 RM测试),72 h后开始为期36周的运动干预,运动干预结束后进行后测(身体成分,生长激素分泌指标,胰岛素敏感性指标),本研究发现H组、M组、L组经过36周运动干预后BMI、体脂百分比、腰臀比(WHR)、OGTT、HOMA-IR、抵抗素的后测均显著低于前测(p0.05);C组BMI、体脂百分比、腰臀比、空腹血糖、OGTT、HOMA-IR、抵抗素前后测无显著性差异(p0.05);H组、M组、L组BMI、体脂百分比、腰臀比、OGTT、HOMA-IR、抵抗素后测均显著低于C组(p0.05)。H组、M组、L组经过36周运动干预GH、IGF-1显著高于前测(p0.05)且H组、M组、L组GH、IGF-1后测显著高于C组(p0.05)。本研究表明,抗阻训练可以显著提高糖耐量受损人群胰岛素敏感性,改善糖代谢,其机制可能为非单一因素导致,应该与抗阻运动诱发的血清GH、IGF-1上升和抵抗素降低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12周高强度间歇训练(HIIT)对不同载脂蛋白E(ApoE)基因型血脂异常人群的血脂调节作用。方法:通过测试空腹血脂指标,筛选出88例血脂异常患者作为受试对象,采集受试对象口腔粘膜进行载脂蛋白E基因型检测,测定12周高强度间歇训练干预前后的血脂水平。结果:88例血脂异常者中共检测出5种基因型,其分布为ApoE3/3>ApoE3/4 >ApoE2/3>ApoE2/2>ApoE2/4,等位基因ε3>ε2=ε4。运动干预前,血脂异常人群中ε4等位基因组的总胆固醇水平显著高于ε2和ε3基因组(P<0.01),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显著高于ε2基因组(P<0.05),其余指标在各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12周的高强度间歇训练显著降低ε3基因组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ε4基因组在运动干预后血清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甘油三酯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无显著性改变。ε2基因组在运动干预后血清脂质无明显改善。结论:血脂异常人群载脂蛋白E基因多态性影响运动的调脂效果,12周高强度间歇训练可以作为ε3和ε4等位基因携带者调节血脂的运动干预方式。  相似文献   

6.
为了测试连续高强度运动刺激对大学生压力影响,本研究选择10位在校男性大学生(年龄(20.2±2.7)岁,身高(173.41±3.15) cm,体重(68.12±4.12) kg)作为研究对象。经最大努力运动测试后,实施3 d高强度跑步运动(80%HRR, 20 min)。运动前后包含30 min的安静值和恢复期测量。利用双因素方差分析,比较心率和血压在连续3 d运动后的平均安静值与恢复期差异、3 d运动的可的松浓度增加百分比之间的差异。研究显示,心率和血压的安静值、恢复期和运动后可的松浓度增加百分比之间皆无显著差异(p0.05),而运动后可的松浓度显著大于运动前(p0.05)。本研究表明,连续实施3 d跑步运动,身体的压力反应程度皆维持相同。  相似文献   

7.
目的建立运动改善Ⅱ型糖尿病大鼠糖代谢模型,为Ⅱ型糖尿病运动处方的建立提供理论参考。方法 SPF级雄性8周龄Wistar大鼠45只,随机抽取32只在高糖高脂饲料喂养7周的基础上腹腔注射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Z)缓冲液,建立Ⅱ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将正常大鼠和造模成功的大鼠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C组)、单纯运动组(CE组)、糖尿病对照组(DM组)、糖尿病运动组(DME组)。运动组采用改进的Ploug训练方案,60min/d,每周训练6 d,共训练8周。分别在高脂饲料喂养7周后尾静脉取血测定空腹血糖和血清胰岛素,造模后基线时间和运动8周末尾静脉取血测定空腹血糖(FBG),运动8周末眶后取血测定血清胰岛素(FINS),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 (1)7周高糖高脂喂养后,与正常组相比,高脂组FBG、FINS和HOMA-IR含量显著升高。(2)8周运动干预后,DM组和DME组FINS水平显著低于C组和CE组,FBG和HOMA-IR显著高于C组和CE组;DME组FINS水平显著高于DM组,FBG和HOMA-IR显著低于DM组。DM组和DME组体重显著低于C组和CE组;DME组与DM组、CE组与C组组间体重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1)7周高糖高脂喂养联合一次性腹腔注射STZ(30 mg/kg)成功建立Ⅱ型糖尿病大鼠模型;(2)60 min/d共8周的游泳运动模式能够改善Ⅱ型糖尿病大鼠糖代谢,是研究运动锻炼预防和改善糖尿病机理的理想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8.
低氧环境和运动训练均可导致人体体重降低,然而,低氧结合中强度训练对肥胖人群能量代谢及氧化应激的影响尚不清楚。本研究招募了60名无系统运动训练史的健康男性大学生,将受试者分为低氧组和常氧组,每组30名。在一个110 m^2的训练室内通过低氧训练系统模拟人工低氧环境(海拔高度:2 500 m,氧浓度:15%)。两组受试者进行1个月的低氧/常氧中强度骑行训练。此外,对低氧和常氧中强度训练的大鼠进行力竭跑台运动测试,苏木精和伊红(HE)染色评价大鼠骨骼肌形态学变化,RT-PCR检测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 mRNA的表达。研究显示,运动后低氧组的体重、脂肪重量和BMI均显著低于常氧组(p<0.05)。运动后低氧组的血清TC、HDL-C和LDL-C含量均显著低于常氧组(p<0.05),而总TG含量与常氧组无显著差异(p>0.05)。运动后,低氧组的游离脂肪酸含量显著高于常氧组(p<0.05),两组血糖无显著差异(p>0.05)。运动后,低氧组的SOD和GSH-PX水平显著高于常氧组(p<0.05),而MDA水平显著低于常氧组(p<0.05)。运动后,低氧组的IL-1β、IL-6和TNF-α水平显著低于常氧组(p<0.05)。力竭运动后,低氧组大鼠的骨骼肌形态学改变异常情况明显低于常氧组。低氧组的HIF-1αm RNA水平显著高于常氧组。本研究表明,与常氧相比,低氧中强度训练可有效降低肥胖人群的血脂水平,促进脂肪动员,减弱氧化应激损伤,抑制促炎细胞因子表达,从而促进体重减轻,并防止糖尿病、高血脂等肥胖相关疾病的发生。此外,低氧中强度可通过上调HIF-1α来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并减弱运动损伤。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高原与平原的单次有氧耐力运动对人体造成的氧化压力影响,本研究招募健康研究对象38位,其中男性20位,女性18位,通过随机交叉方式在高原与平原环境进行耐力运动,分析其安静(Pre)、运动后即刻(Post)以及运动后(10 min, 60 min, 120 min, 240 min)的血液生化指标。结果显示,血球积压(hematocrit, Hct)、乳酸(lactate)、尿酸(uric acid)与葡萄糖(glucose)浓度,在环境主要效果上的差异显著:高原环境显著高于平原环境(p0.05)。与在平原从事耐力运动者比较,高原耐力运动者运动后的血浆总蛋白、蛋白质羰基(PC)、硫代巴比妥酸反应物(TBARS)、氮氧化物(NO_x)浓度、超氧离子歧化酶(SOD)及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无显著性差异(p0.05)。本研究结果表明急性高原(2 400 m)耐力运动可能不会造成氧化压力,但会增加代谢压力。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持续运动和间歇负重运动对2型糖尿病(T2DM)骨骼肌组织细胞形态、骨骼肌Rab5 mRNA及蛋白表达、骨骼肌糖代谢的影响。方法: SD大鼠选取8只为空白对照组(CR),其他采用高脂高糖饲料喂养6周后,腹腔注射STZ(35 mg/kg)构建T2DM模型。选取24只T2DM分3组(n=8),分别为:T2DM模型组(DRM)、持续运动组(DCRE)、间歇负重运动组(DWRE)。持续运动方案:为前1~2 周准备活动15 m/min(10 min)、运动20 m/min(40 min)、整理活动15 m/min(10 min),后3~8周为 18 m/min(10 min)、25 m/min(40 min)、15 m/min(10 min);间歇负重运动方案:采用负荷重量为15%(1~2周)、30%(3~4周)、45%(5~8周),运动均为15 m/min(5 min),共12组,组间休息3 min。8周后,通过HE观察骨骼肌病理形态变化,qRT-PCR检测骨骼肌Rab5、葡萄糖转运酶4(GLUT4)的mRNA表达,免疫荧光组化技术及Western blot检测骨骼肌Rab5的蛋白表达,ELISA检测血浆Rab5和糖化血红蛋白(GHb)浓度。结果: 相比CR,DRM存在骨骼肌病理损伤,骨骼肌Rab5mRNA及蛋白表达、GLUT4 mRNA表达均降低(P<0.01),血浆Rab5和GHb均显著升高(P<0.01);与DRM比较, DCRE、DWRE骨骼肌病理损伤均显著减轻,骨骼肌Rab5 mRNA及蛋白表达、GLUT4 mRNA表达均升高(P<0.05,P<0.01),血浆Rab5和GHb降低(P<0.01);DCRE与DWRE组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2种运动方式均能改善2型糖尿病大鼠骨骼肌病理损伤,并可通过提高骨骼肌Rab5基因和蛋白表达从而增强 GLUT4转运能力,缓解骨骼肌糖代谢稳态失衡,但2种运动方式对骨骼肌Rab5蛋白和糖代谢的影响无明显差异性。  相似文献   

11.
为了考察力竭追赶训练对中华倒刺鲃(Spinibarbus sinensis)和岩原鲤(Procypris rabaudi)幼鱼呼吸循环系统和力竭运动后代谢特征的影响, 在(25±0.5)℃条件下, 将2种实验鱼各60尾 [体重分别为(28.36±0.08) g和(19.53±0.13) g]随机等分成对照组和训练组, 训练组进行1次/d共21d的力竭追赶训练。随后测定各组实验鱼的心脏和鳃指数、血液指标以及力竭运动后过量耗氧(Excess post-exercise oxygen consumption, EPOC)。结果发现: 2种鱼心脏指数、鳃指数、血红蛋白含量和红细胞数目在各自对照组和训练组之间都没有显著性差异; 岩原鲤对照组的鳃指数显著低于中华倒刺鲃对照组(P<0.05), 但心脏指数、血红蛋白含量和红细胞数目与中华倒刺鲃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中华倒刺鲃训练组的运动前代谢率、运动代谢峰值、峰值比率、代谢恢复速率与其对照组没有显著差异, 但运动后恢复时间和过量耗氧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 岩原鲤训练组的运动前代谢率显著低于其对照组(P<0.05), 但运动代谢峰值、峰值比率、运动后恢复时间、过量耗氧、代谢恢复速率与其对照组没有显著性差异。岩原鲤对照组的运动前代谢率、运动代谢峰值、过量耗氧和代谢恢复速率分别显著低于中华倒刺鲃对照组(P<0.05), 但峰值比率和运动后恢复时间与中华倒刺鲃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研究表明: (1)力竭追赶训练对中华倒刺鲃和岩原鲤幼鱼的呼吸和循环系统参数没有产生显著性影响; (2)力竭追赶训练显著提高了中华倒刺鲃幼鱼的无氧代谢能力; (3)中华倒刺鲃幼鱼力竭运动前后代谢率显著高于岩原鲤幼鱼, 这可能与其较为活跃的习性有关。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探讨阻力训练配合补充脱氢表雄酮对中年女性葡萄糖吸收能力和荷尔蒙的影响。本研究选用平均年龄为(50.8±7.22)岁的女性,并于实验期前1周进行最大反复阻力测验(RM)及基础值测验,包括身体组成、肌力、荷尔蒙、葡萄糖及胰岛素曲线下面积,其后将受试者分为DHEA组、运动组运动DHEA组,实验期间给予补充DHEA每天50 mg,阻力训练强度为70%RM,并于实验期第3天及8周结束后实施与基础值相同的测验。发现仰卧起坐的能力经运动训练后显著增加,实验前3 d皮质醇浓度明显因运动效应而增加,运动DHEA组的睾酮浓度明显高于运动组;GAUC及IAUC的指标,各组皆明显低于基础值,且运动DHEA组呈现低于运动组的趋势。实验期8周结束后,各组皮质醇浓度明显少于基础值,各组GAUC明显高于实验期第3天值,但在IAUC方面没有差异。因此阻力运动训练初期补充DHEA,可以增加葡萄糖吸收能力,虽然长期运动配合补充DHEA其效益不如初期明显,但仍有优于未补充DHEA的运动组的趋势,所以可以认为运动训练同时补充DHEA在初期及长期对改善葡萄糖吸收能力均有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强化间歇训练对慢性心衰患者心肺耐力及自主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34名稳定期慢性心衰患者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7名,两组均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其中试验组同时结合间歇运动训练治疗,训练周期12周,前2周为适应性训练,采用功率自行车和30%~50% HRmax强度进行训练,每周训练3次,每次运动20~30 min;后10周采用强化间歇训练,采用功率自行车和运动靶心率=80%~90% HRmax强度训练,训练时间30~40 min,每周训练3次;采用6 min步行距离和心率变异性指标进行效果评价。结果:与试验前比较,12周治疗后,对照组和试验组6 min步行距离均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反映自主神经功能的时域指标和频域指标均出现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后,试验组6 min步行距离、时域指标和频域指标改变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强化间歇训练可以作为慢性心衰患者心肺耐力提高和自主神经功能改善的康复手段,比单一的药物治疗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4.
猪粪好氧堆制不同阶段氧气含量变化特征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研究了不同堆肥阶段氧气浓度和耗氧速率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不同堆肥阶段通风补充氧气所需的时间很短,各阶段通风后氧气浓度都恢复到17%以上.堆肥升温阶段、高温阶段初期耗氧速率高,达900μl·L^-1·s^-1以上;随着堆肥的进行,耗氧速率逐渐降低,经过5~7d的持续高温期后,耗氧速率下降到100μl·L^-1·s^-1以下,堆肥基本腐熟.根据耗氧堆肥的氧气动态变化特征,提出了相应的通风策略.  相似文献   

15.
目的:用深慢腹式呼吸配合阻力呼吸及吸入氧气的治疗方法,对慢阻肺缓解期患者进行呼吸训练,配合卡介苗多糖核酸注射液雾化吸入,来提高患者呼吸肌的肌力和耐力,防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缓解期患者急性发作,从而改善肺功能、提高生活质量.方法:将120例COPD缓解期患者分为2组,每组60例.其中治疗组进行深慢腹式阻力呼吸锻炼,同时氧气吸入(5L/min),每天2次,每次15分钟进行呼吸训练,加用卡介苗多糖核酸注射液雾化吸入治疗,每次1ml,每周2次,配合常规治疗(包括止咳、祛痰、平喘等);对照组只用常规治疗,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测定治疗前后肺功能、动脉血气分析、运动耐力、生活质量评估及急性发作次数.结果:治疗组治疗后肺功能、PaO2、SaO2有显著改善,同时运动耐力、生活质量评估亦有提高,而且急性发作次数明显减少;对照组治疗前后肺功能、PaO2、SaO2、运动耐力、生活质量及其急性发作次数均没有明显改善.结论:应用深慢腹式呼吸配合阻力呼吸及吸入氧气进行呼吸训练,配合卡介苗多糖核酸注射液雾化吸入治疗既能改善慢阻肺缓解期患者的肺功能、PaO2、SaO2,提高其运动耐力和生活质量.又能减少慢阻肺缓解期患者急性发作次数.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外源性胰岛素对小鼠胰岛β细胞瘤细胞株βTC-3细胞胰岛素受体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技术结合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观察高浓度胰岛素(100 IU/ml)刺激不同时间(0 min、30 min、60 min、120 min、240 min),培养的βTC-3细胞胰岛素受体的表达,用Image pro plus软件对胰岛素受体的荧光强度进行了半定量分析。结果:与0 min比较,胰岛素孵育30 min、60 min、120 min、240 min时胰岛素受体荧光强度均明显下降(P<0.05)。结论:高浓度胰岛素孵育βTC3细胞后,可明显下调胰岛素受体的表达,这可能是高胰岛素血症导致胰岛素抵抗产生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低糖低氧对大鼠神经干细胞增殖和代谢的影响。方法:实验采用不同葡萄糖浓度的培养基以及不同的氧浓度进行处理:高糖(4.5g/L)、低糖(1.4g/L);常氧(20%O2)、低氧(3%O2);神经干细胞(NSCs)来自孕13.5d的大鼠中脑,在不同糖浓度下培养至第三代进行低氧处理,分为低糖常氧(L+N)、低糖低氧(L+H)、高糖常氧(H+N)、高糖低氧(H+H)组。神经干细胞在上述四种条件下分别培养1、3、5d后,利用CCK-8检测神经干细胞的增殖情况;生化分析仪测定细胞培养上清液中葡萄糖、乳酸、丙酮酸浓度;RT-PCR方法检测葡萄糖转运蛋白4(GluT4)、葡萄糖激酶(GK)、丙酮酸激酶(PK)和乳酸脱氢酶(LDH)的表达变化。结果:在低糖低氧条件下培养3d时NSCs的数量增加最为明显;低糖低氧条件下,葡萄糖浓度降低最为显著;而丙酮酸浓度在低糖处理组均高于高糖处理组;同样地,在低糖低氧处理组培养上清中乳酸含量增加的幅度最大;此外,在低糖或低氧时Glut4和PK的表达也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低氧能促进NSCs的增殖,而以低氧和低糖共同作用时更为明显;在低氧低糖条件下,神经干细胞的代谢发生变化,葡萄糖的利用明显增加,主要通过糖酵解途径代谢产能。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探讨连续10 d摄入槲皮素对力竭运动后体内抗氧化酶与脂质过氧化物的影响,我们选取了50名健康男大学生,采用随机双盲交叉实验法,使其连续摄入10 d槲皮素(Quercetin,QE)(2×500)mg/d,或安慰剂(Placebo,PL)后,进行单次激烈运动(75%VO2 max)至力竭,在运动前与运动后30 min和60 min采集血液,进行生化值分析。数据显示,力竭运动后QE组与PL组男大学生体内抗氧化酶,包括超氧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与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活性变化无显著差异(p0.05);另外,体内脂质过氧化物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的浓度,虽然PL组在运动后30 min显著高于运动前(p0.05),但运动后30 min两组间仍未达显著差异(p0.05)。因此短期增补QE对体内抗氧化酶SOD、CAT与脂质过氧化物MDA并无影响。  相似文献   

19.
目的跑台急性运动疲劳动物模型的建立及评价。方法选取清洁级雄性Wistar大鼠24只(8周龄)作为实验对象。采用多级递增负荷跑台运动方案(跑台坡度为0°,负荷分为三级)建立一次性力竭跑台运动动物模型。尾静脉取血,分别测定大鼠在安静、运动30 min、运动90 min、力竭、恢复30 min、恢复90 min各时间点外周血葡萄糖(GLU)、乳酸(LD)、尿素(BU)、丙二醛(MDA)浓度和肌酸激酶(CK)、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结果一次性力竭运动过程中大鼠行为能力和运动能力、血液代谢产物及能量物质呈现阶段性的动态变化。外周血LD、BU、MDA浓度及CK活性均较安静时显著性增高(P<0.01,P<0.05);GLU浓度、SOD活性较安静时显著降低(P<0.01,P<0.05)。各指标的变化特征说明大鼠已达到运动疲劳状态。结论建立了大鼠一次性力竭跑台运动模型,并客观动态评价了大鼠在运动疲劳产生、发展、恢复等不同阶段各指标的变化特点及规律。该模型可用于后续运动疲劳机制的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20.
为了探讨低氧中强度训练疗法对肥胖者的身体成分和血脂代谢的影响,本研究招募40名健康肥胖男性作为研究对象,将受试者随机分为低氧组和对照组,每组20名。低氧组接受低氧中强度运动,对照组接受常氧中强度运动。研究结果表明,比较运动前后两组受试者的身体成分和血脂代谢的变化。运动后两组的体重、脂肪重量和BMI均显著下降(p0.05)。低氧组在运动1个月后的体重、脂肪重量和BMI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并且身体成分的下降程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运动后两组受试者的血清总胆固醇、总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均显著下降(p0.05)。低氧组在运动1个月后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显著下降(p0.05)。低氧组在运动1个月后的血清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并且下降程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总甘油三酯含量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本研究初步表明,低氧中强度运动与常氧中强度运动相比,可有效降低体重、脂肪重量、BMI和血脂代谢水平,并且可以避免运动后的体重反弹,使血脂指标维持在较低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