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从人类食管癌组织、正常食管粘膜、以及正常肾脏组织部分提纯γ-谷氨酰转肽酶(γ-GT),分析比较其生物化学及免疫化学性质,结果如下:(1)人类正常食管粘膜癌变后,γ-GT活性升高。(2)食管癌γ-GT的酶动力学性质(Km及最适pH)与正常组织相同。(3)4—20%线性梯度PAGE分析,食管癌γ-GT呈现100kD左右及380kD左右两个分子群,前者活性较高。正常食管粘膜γ-GT中,缺少100kD左右分子群,此分子群可能在癌变中有重要意义。(4)食管癌组织γ-GT,与正常组织γ-GT的抗原性相同。(5)食管癌γ-GT富含D-甘露糖、D-葡萄糖及N-乙酰-氨基葡萄糖,分子中的糖结构高度不均一,其与100kD左右分子群的关系,值得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2.
γ-谷氨酰转肽酶是微生物体内一种结构特殊的异源二聚体酶,该酶能够将γ-谷氨酰基转移到其他氨基酸或肽类物质相关基团,它具有特殊的转肽、自转肽和水解三种催化反应。本研究综述通过吸附法、包埋法、交联法和共价结合法对γ-谷氨酰转肽酶进行固定化。该酶通过定点突变提高活性。它合成γ-谷氨酰基衍生物具有重要工业化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目的调查正常大鼠尿液样本中酶类参考值范围。方法采集95只正常SD大鼠的4 h尿液,用生化仪检测尿液中的N-乙酰基-β-D氨基葡萄糖酶(NAG)、碱性磷酸酶(ALP)、谷氨酰氨基转移酶(γ-GT)和乳酸脱氢酶(LDH)的值,参考范围以95%百分位上界表示。结果参考值范围为,雌性:NAG〈5.3 U/L,ALP〈110.8 U/L,γ-GT〈753.0 U/L,LDH〈32.6 U/L;雄性:NAG〈27.3 U/L,ALP〈329.0 U/L,γ-GT〈769.8 U/L,LDH〈40.0 U/L。以/g Cre为单位的参考值范围,雌性:NAG〈28.9 U/g,ALP〈723.5 U/g,γ-GT〈1763.2 U/g,LDH〈113.1 U/g;雄性:NAG〈84.3 U/g,ALP〈680.2 U/g,γ-GT〈2522.3 U/g,LDH〈121.8 U/g。结论尿中酶类参考值范围为药物肾毒性评价提供了背景数据。  相似文献   

4.
自Hanes描述γ-谷氨酰转肽酶(γ-Glutamyltranspeptidase),简称γ-GT,E.C.(2、3、2、2)以来,许多作者对哺乳动物、特别是对人(包括病人)的血清和某些组织的γ-GT进行了大量研究。但除人胎肝外,肾、脾、胰、十二指肠和胆汁中γ-GT,迄今国内、外报道尚少。本文比较了人胎肝、  相似文献   

5.
本文报道利用亚硝酸钠(NaNo_2)穿透红细胞膜与血红蛋白(Hb)作用生成高铁血红蛋白(MetHb),测定MetHb可作为红细胞膜通透性的指标,研究在红细胞悬液中补充葡萄糖,萄葡糖-6-磷酸(G-6-P),3-磷酸甘油(3-PG),ATP后红细胞膜通透性的变化。萄葡糖,G-6-P,ATP均可不同程度地提高通透性,而3-PG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可改善由血卟啉衍生物或γ-线(1000 rad)照射小鼠后引起的红血球通透性增加的作用,使恢复到接近正常水平。  相似文献   

6.
蓖麻蚕Philosamta cynthia ?n,高度提纯的中肠γ-谷氨酰转肽酶(γ-GTP)体外转肽作用表明:L-苯丙氨酸、L-甲硫氨酸,L-半胱氨酸、L-色氨酸,L-精氨酸和L-赖氨酸是最好的γ-谷氨酰的受体,而L-谷氨酸和L-谷氨酰胺(L-Gln)系该酶良好的γ-谷氨酰供体。酶对γ-谷氨酰对硝基苯胺(γ-GNA)的K_m为0.13mmol/L(含L-苯丙氨酸)和0.29mmol/L(无L-苯丙氨酸)。谷胱甘肽(GSH)和L-Gln与γ-GNA竞争酶的γ-谷氨酰结合部位,其抑制常数K_1值分别为0.5mmol/L和1.1mmol/L。γ-GTP催化L-Gln的酰胺键水解和转肽,其催化速率相当于对γ-GNA的38%。  相似文献   

7.
为评估不同投喂模式对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蟹种质量的影响,采用养殖实验、非特异性免疫指标分析和攻毒实验方法,比较了配合饲料、传统饵料和混合投喂模式培育扣蟹在成蟹养殖早期的养殖性能、免疫性能和攻毒后死亡率的变化。所检测的非特异性免疫指标包括碱性磷酸酶(ALP)、酸性磷酸酶(ACP)、γ-谷氨酰转移酶(γ-GT)、总抗氧化能力(T-AO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酚氧化酶(PO)、过氧化物酶(POD)、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O)、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谷胱甘肽还原酶(GR)及血蓝蛋白(Hc)活性或含量。采用毒力较强的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ia)Y-2-L-1菌株进行攻毒实验。结果显示:(1)无论雄蟹还是雌蟹,配合饲料组第一次蜕壳间期均短于传统投喂和混合投喂模式,且配合饲料组增重率(WGR)及体重特定增长率(SGR)均显著高于另外两组(P0.05);(2)就肝胰腺中非特异性免疫指标而言,无论雄蟹还是雌蟹,配合饲料组γ-谷氨酰转移酶(γ-GT)、总抗氧化能力(T-AOC)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均高于另外两组,其中γ-谷氨酰转移酶(γ-GT)差异显著;传统投喂组酸性磷酸酶(ACP)、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O)和过氧化物酶(POD)含量均高于另外两组,其中酸性磷酸酶(ACP)和一氧化氮(NO)含量差异显著;(3)就血清中各免疫指标而言,配合饲料组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总抗氧化能力(T-AOC)活性高于另外两组,但差异均不显著(P0.05),传统投喂组碱性磷酸酶(ALP)、酸性磷酸酶(ACP)、丙二醛(MDA)及血蓝蛋白(Hc)等指标含量均高于另外两组,其中丙二醛(MDA)差异显著;(4)无论雄蟹还是雌蟹,传统投喂组扣蟹攻毒后12~96 h的累计死亡率一直高于配合饲料组和混合投喂组,配合饲料组和混合投喂组雄体攻毒后的累计死亡率接近,混合投喂组雌体累计死亡率居于传统投喂组和配合饲料组之间。综上,投喂配合饲料可以提高扣蟹在成蟹早期的养殖性能、免疫性能和攻毒后的成活率,有利于提高蟹种质量。  相似文献   

8.
γ-谷氨酰转肽酶 (简称γ-GT)广泛存在各种哺乳动物组织中,在氨基酸转运中起重要作用。我们对分属于眼镜蛇科、蝰科和海蛇科的九种毒蛇的蛇毒进行研究,发现蛇毒中存在γ-GT,但各种蛇毒的总酶活力差异很大,以眼镜王蛇和眼镜蛇毒含量较丰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凝胶等电聚焦电泳分析指出,大多数蛇毒含多种形式的γ-GT,存在分子量与等电点不同的酶区带。  相似文献   

9.
<正> γ-谷氨酰转肽酶(γ-GT)属于质膜结合酶,广泛分布于哺乳动物各脏器组织,以肾脏含量最高。国外已有报道从许多正常组织及肝癌组织制备出高纯度的γ-GT制品。我们参照有关方法,结合本实验室条件成功地建成了大鼠肾脏γ-GT纯化制备方法,并对该制备物的某些特性进行了初步研究,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大鼠肺内红系衍生的核因子2相关因子2(NRF2)和γ-谷氨酰半胱氨酸合成酶(γ-GCS)的表达,探索NRF2调控γ-GCS在COPD发病中可能的参与机制.方法:雄性Wistar大鼠16只,随机分COPD模型组和对照组.检测γ-GCS活性,γ-GCS的基因表达和NRF2的蛋白质表达.结果:γ-GCS 活性在COPD组中明显高于对照组.γ-GCS mRNA广泛高表达于COPD组支气管平滑肌细胞,而对照组相应部位呈弱表达.对照组肺匀浆中有一定量γ-GCS mRNA表达,但相对于COPD组仍较低.NRF2、γ-GCS在COPD组支气管上皮细胞胞浆中高表达,而对照组相应部位中呈弱表达.COPD组γ-GCS和NRF2蛋白表达皆有明显上调.NRF2蛋白表达与γ-GCS蛋白、mRNA表达呈正相关关系.结论:氧化应激可能通过使NRF2转录活性增加的方式上调NRF2,进而上调γ-GCS的表达,在COPD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林浩  陈淡贞 《昆虫学报》1990,33(2):136-142
蓖麻蚕Philosamta cynthia ricini,高度提纯的中肠γ-谷氨酰转肽酶(γ-GTP)体外转肽作用表明:L-苯丙氨酸、L-甲硫氨酸,L-半胱氨酸、L-色氨酸,L-精氨酸和L-赖氨酸是最好的γ-谷氨酰的受体,而L-谷氨酸和L-谷氨酰胺(L-Gln)系该酶良好的γ-谷氨酰供体.酶对γ-谷氨酰对硝基苯胺(γ-GNA)的Km为0.13mmol/L(含L-苯丙氨酸)和0.29mmol/L(无L-苯丙氨酸).谷胱甘肽(GSH)和L-Gln与γ-GNA竞争酶的γ-谷氨酰结合部位,其抑制常数K1值分别为0.5mmol/L和1.1mmol/L.Γ-GTP催化L-Gln的酰胺键水解和转肽,其催化速率相当于对γ-GNA的38%.  相似文献   

12.
红细胞膜蛋白与膜骨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10多年红细胞膜领域的研究取得了可观的进展,在红细胞膜蛋白的结构-功能相关和相互作用以及红细胞膜障碍多方面都有新的发现和开拓.现主要就国内外有关报道作一扼要综述,涉及红细胞膜蛋白的组成、功能及其相互作用,红细胞膜骨架和红细胞膜蛋白疾病等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3.
用Triton X100提取、菠萝蛋白酶处理、硫酸铵沉淀、DEAE Cellulose 52离子交换柱层析及Sephadex G150凝胶柱层析,从人正常肾脏、大鼠肾脏成功地制备了γ谷氨酰转肽酶(γ-GT),其纯化倍数为713.5,比活性264U/mg蛋白,达到了匀质化纯度。用此酶作抗原免疫家兔得到了高效价兔抗人、兔抗鼠γ-GT抗血清,再纯化制成相应的γ-GTIgG,检查其纯度和特异性均给出满意的结果。在此基础上又建立了免疫化学、免疫组织化学的研究方法,并用于实验性肝癌的研究中。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严重烧伤患者早期红细胞滤过指数 (EFI)与红细胞膜胆固醇含量、Na K ATPase活性的变化。探讨其在严重烧伤早期中的相互关系及意义。方法 :采用核孔滤膜法测定红细胞滤过指数 (EFI) ,用化学修饰电极法测定红细胞膜胆固醇含量 ,应用定磷法测定红细胞膜Na K ATPase活性。结果 :4 7例严重烧伤早期患者EFI较 6 0例正常对照组下降 (P <0 .0 1) ,红细胞膜胆固醇含量、Na K ATPase活性均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1) ,且红细胞膜胆固醇含量、Na K ATPase活性与EFI呈密切负相关 (rcho =- 0 .871,rATPase =- 0 .80 1,P <0 .0 1)。结论 :严重烧伤早期EFI下降 ,变形性明显减低是导致血液粘度和微循环改变的原因之一 ,红细胞膜胆固醇含量和Na K ATPase活性的变化则是引起EFI下降、变形性减低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白蛋白静脉滴注联合茵栀黄颗粒对新生儿黄疸血清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KP)、总胆汁酸(totalbileacids,TBA)、游离脂肪酸(free fatty acid,FFA)、γ-谷氨酰基转移酶(γ-glutamyltransferase,γ-GT)、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 HS-CRP)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95例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服用茵栀黄颗粒治疗,观察组在服用茵栀黄的基础上静脉滴注白蛋白治疗。检测两组的血清间接胆红素(indirectreacting bilirubin,,IBIL)、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和AKP、TBA、FFA、y-GT、HS-CRP水平。结果:观察组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的血清IBIL、TBIL水平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的IBIL、TBIL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的血清AKP、TBA、FFA、γ-GT、HS-CRP水平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的血清AKP、TBA、FFA、γ-GT、HS-CR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白蛋白静脉滴注联合茵栀黄颗粒对新生儿黄疸的治疗效果良好,有助于促进血清胆红素和其他血清学相关指标恢复正常,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6.
本文应用动力学分析观察了棉酚对大鼠肾脏γ-谷氨酰转肽酶(γ-GT)的抑制作用。实验结果证实了棉酚在体外是大鼠肾脏γ-GT的抑制剂,而且抑制常数远小于r-GT的天然抑制剂——马尿酸。在不同浓度的棉酚作用下,改变双底物浓度,测定其活力并应用Lineweaver-Burk双倒数作图法,测得棉酚在两种底物情况下,对γ-GT的抑制作用均呈非竞争性抑制。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香烟烟雾提取物(CSE)是否通过磷酯酰肌醇-3-激酶(PI3K)/Akt-不典型蛋白激酶Cι/ζ(aP-KCι/ζ)-核因子相关因子2(Nrf2)信号通路调控大鼠气道上皮细胞γ-谷氨酰半胱氨酸合成酶(-γGCS)表达。方法:用Western blot法检测-γGCS、Nrf2、p-Akt和p-aPKCι/ζ蛋白质,细胞免疫化学法观察-γGCS蛋白质表达,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γGCSmRNA,免疫荧光法检测Nrf2蛋白质,流式分析法检测p-Akt阳性细胞率,双酶法测定-γGCS活性,酶循环分析法测定总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结果:暴露CSE 3 h,GSH含量显著升高,Nrf2胞核蛋白质、p-aPKCι/ζ蛋白质、p-Akt蛋白质及其阳性细胞率、-γGCS蛋白质及其mRNA和活性均显著增强。aPKCι/ζ抑制剂RO813220明显减弱p-aPKCι/ζ蛋白质、-γGCS蛋白质及其mRNA和活性表达,但增强Nrf2胞浆蛋白质表达,对p-Akt无影响。p-Akt抑制剂LY294002及RO813220+LY294002均降低p-aPKCι/ζ蛋白质、p-Akt蛋白质及阳性细胞率、-γGCS蛋白质及其mRNA和活性表达,增强Nrf2胞浆蛋白质表达。直线相关性分析显示Nrf2与-γGCS、p-Akt及p-aPKCι/ζ呈正相关,p-Akt与Nrf2、p-aPKCι/ζ及-γGCS呈正相关,p-aPKCι/ζ与Nrf2、p-Akt及-γGCS呈正相关(P〈0.05)。结论:CSE可能通过PI3K/Akt-aPKCι/-ζNrf2调节-γGCS表达。  相似文献   

18.
γ—谷氨酸半胱氨酸合成酶(γ—GCS)与肿瘤耐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及其相关酶类对化疗药物的解毒作用是恶性肿瘤化疗耐药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γ-谷氨酰半胱氨酸合成酶(γ-GCS)是GSH体内生物合成的限速酶,大量的体外及临床实验已证实γ-GCS与多种肿瘤细胞的耐药有关,抑制γ-GCS活性可降低细胞内GSH水平,同时使肿瘤细胞耐药得到不同程度的逆转。本文综述了γ-GCS的生物学特性、基因表达的调控及在肿瘤耐药形成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细胞膜是一种半透性膜,能选择性地控制物质进出,研究细胞膜的通透性对细胞病变,某些疾病的致病机理以及药物疗效上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新鲜鸡血和羊血为研究材料,采用观察血细胞在不同等渗溶液中是否发生溶血并记录溶血时间方法来进行比较。将等渗溶液分为脂溶性物质,水溶性物质、水、强电解质、弱电解质几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鸡血红细胞膜的通透性低于羊血红细胞膜。造成两种红细胞膜之间通透性的差异主要原因是红细胞膜自身的机械强度,红细胞的生理特性,溶质的性质及血细胞来源等多方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红系衍生的核因子相关因子2(Nrf2)是调节抗氧化基因表达的关键转录因子.γ-谷氨酰半胱氨酸合成酶(γ-GCS)是肺内主要的抗氧化基因,但Nrf2如何调节γ-GCS表达目前仍不清楚.该文采用香烟烟雾提取物(CSE)诱导大鼠气道上皮细胞为研究对象,探索Nrf2调节γ-GCS基因表达机制.细胞免疫荧光显示,Nrf2蛋白质在CSE处理1、3和6h组,主要在胞核中表达.细胞免疫化学与Western印迹显示,γ-GCS蛋白质在CSE1、3、6h组表达明显增强,其中Western印迹结果高于对照组(P0.05);Nrf2胞核蛋白质表达增强.p-aPKCι/ζ蛋白质在CSE1、3h组表达增强,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RT-PCR结果表明,γ-GCSmRNA在CSE1、3、6h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γ-GCS活性在CSE1、3、6h组增高并高于对照组(P0.05).GSH含量在CSE3、6h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预先加入aPKCι/ζ抑制剂RO813220,Nrf2胞浆蛋白质表达增强,GSH含量、p-aPKCι/ζ蛋白质、γ-GCS蛋白质与其mRNA和活性均明显低于CSE3h组(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Nrf2与γ-GCS、γ-GCS活性、p-aPKCι/ζ呈正相关,p-aPKCι/ζ与Nrf2、γ-GCS、γ-GCS活性呈正相关(P0.05).以上结果表明,CSE可能通过aPKCι/ζ-Nrf2信号通路调节γ-GCS的表达水平和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