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生物遗传资源的元所有权、衍生所有权和修饰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蒋志刚 《生物多样性》2005,13(4):363-366
本文探讨了生物遗传资源的元所有权与衍生所有权、生物遗传资源的修饰权概念。所谓生物遗传资源的元所有权即对生物遗传资源的载体——生物体、生殖细胞以及生物的遗传信息都拥有的所有权。生物遗传资源的衍生所有权即在一种生物遗传资源被商业修饰后,那些对这种生物遗传资源拥有元所有权的国家仍拥有的部分所有权利。目前生物资源获取与惠益分享中的许多混乱是因为未能区分生物遗传资源的元所有权与衍生所有权。对任何生物遗传资源的修饰应本着“尊重生命”的原则,这个原则与《生物多样性公约》序言中强调的“意识到生物多样性的内在价值”的观点一致,生物多样性的内禀价值既包括物种的生存价值,也包括物种生存价值的外延,即物种个体的生存价值。行使生物遗传资源的修饰权还应本着“保存”、“善意修饰”、“预防恶意修饰”的掌握,以及促进人类福祉的原则,如增加农作物产量、降低有害物质含量、增加作物和家畜的抗病性、有益生态环境保护等等。人类自身的生物遗传资源的修饰权由人类的多数公意决定或国家行使。对任何生物遗传资源的修饰还应防止有意危害人类、野生生物的遗传结构稳定、甚至在实验室创造新的、自然界原本不存在的有害生物的恶意修饰。  相似文献   

2.
微生物物种多样性的保护与其资源保藏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从微生物物种多样性的保护以及微生物物种资源的保藏等方面较全面地阐述了微生物物种资源保护与保藏的重要性及其相互关系 ,阐明了微生物菌种保藏的原理及方法 ,同时介绍了保藏技术领域的研究动向和保藏机构或组织在微生物资源的保藏、开发和交流等方面所起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国际瞩目的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科学进步、工农业发展,促进了人类文明,也带来环境污染问题。人口的膨胀,需要更多的耕田和生活资料,消耗更多的资源。人们开始发现,人类正在不知不觉地破坏赖以生存的环境。生物多样性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减少,这已引起生物学家、生态学家及社会各界的震惊。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所有有生命的资源,是40亿年来自然进化的结果,它包括几百万甚至上千万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以及它们所拥有的基因,和由这些生物所组成的生态系统。因此生物多样性包括三个方面内容,即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在自然界有多种多样的物种。在物种下的品种或小种  相似文献   

4.
物种数和面积、纬度之间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张知彬 《生态学报》1995,15(3):305-311
本文在排除了“平衡假说”中的“岛屿效应”的情况下,估算了世界部分国家兽类,鸟类,爬行类和两栖类的物种-面积,物种-纬度及物种-面积-纬度关系式中的参数。研究发现,大陆连续栖息地性的z值并不比岛屿或栖息地“岛屿”性的z值小,z值与面积样本大小和范围有关。栖息地异质性对z值的大小也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本文建立了全球脊推动物物种-面积-纬度相关模型,即Logs=b_o+b_1·LogA+b_2·L,总复合相关系数达0.9028(p<0.01),可用于预测或评估全球脊推动物种数分布或由于栖息地破坏后物种数消失的情况。  相似文献   

5.
鹅掌楸致濒的生态因素研究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鹅掌楸(Liriodendronchinense(Hemsl.)Sarg.)为古老残遗植物,该属植物在第三纪曾广布于北半球。由于第四纪冰川的压力,现存中国鹅掌楸局限星散分布于被称作“避难所”的长江流域以南亚热带山地,其种群大小和结构,受到与其共存的优势树种的竞争压力及人为干扰等多方面因素影响。目前天然分布的鹅掌楸,其种群规模小,在原生境中往往种子饱满率偏低,尤其是位于分布区东部的种群,正处于非适宜的“濒危生境”中。如果物种陷入了因地质历史变化、种间竞争或其他灾难引起的“濒危生境”中,运用迁地保护手段,可有效地保护该物种。  相似文献   

6.
栽培植物的分子生态学研究概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全球变化的压力下和人类对自然生态系统的过分干扰下 ,许多物种面临灭绝或严重基因流失的威胁。直接或间接为人类提供食物 ,与人类紧密联系 ,人类赖以生存的栽培植物及其野生种只有几千种 ,它们也同样面临着遗传资源丢失的严重问题。如果这些问题不能引起重视 ,即使现存的物种多样性具有巨大的满足人类需要的潜力 ,人类未来也将难以预料。这一严峻的事实已引起全球性的重视 ,植物遗传资源的研究与保护已经提上了议事日程。由 IBPGR和 IUCN- WWF合作 ,Hoyt起草出版的《作物野生亲缘种的保护》为世界农作物遗传资源保护提供了行动指南…  相似文献   

7.
人参(Panax ginsengC.A.Meyer),被人们称为“百草之王”,是国内外常用的珍稀名贵中草药和高级滋补品,濒临灭绝,是急需进行资源保护的珍贵物种.随着中草药市场的国际化,由于利益的驱动,市场上伪混品屡见不鲜,对其正确鉴定就成为进行资源保护的首要条件.国内外学者对人参等药用植物资源的鉴定和可持续利用进行了广泛研究.DNA条形码(DNA barcoding)技术是分子鉴定的最新发展,即通过比较一段或几段通用DNA片段,对物种进行快速、准确的识别和鉴定,是近年来生物分类和鉴定的研究热点,在物种鉴定方面显示了广阔的应用前景.在分析传统的鉴定方法在适用范围和局限性的基础上,着重介绍了新兴的DNA条形码技术及其分析方法在人参鉴定上的特点及应用.  相似文献   

8.
鱼类资源信息管理系统的建立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了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研制、开发的“鱼类资源信息管理系统”和用此系统建立的鱼类标本及物种分布信息库。对系统需求的基本分析、结构设计、数据结构、基本功能和特点,及完整的统计及查询功能,对本系统创建和应用的物种和地名代码体系作了介绍。通过全文可以了解昆明动物研究所鱼类标本及云南鱼类分布名录数据库的现状。  相似文献   

9.
许多年来,人们认识到需要保存大量遗传的变异,这些变异出现在人们栽培的作物植物类的“基因中心”(gene—centres)或遗传多样性中心。由于大规模引进精选的、一致的高产作物栽培品种,致使基因库受到严重的侵蚀,引起了栽培作物种的遗传基础的窄化,许多潜在上有用的抗病基因和适宜于环境和气候条件的基因早已丢失。很多国际组织对于植物遗传资源保存问题给予了积极的支持。现在已经建立了几个  相似文献   

10.
“地点”参数是构成IUCN红色名录标准的重要参数之一。在IUCN红色名录评估过程中,使用“地点”参数时常常忽略或简化致危因子的作用,有时仅以标本记录、采集地点数、观测数据、文献记录的分布点、管理单元及行政单位等信息代替“地点”参数,导致“地点”参数不准确甚至偏离实际情况。为解决这些问题,采用图解方式详细描述了“地点”参数的4类正确判断方法,包括根据致危因子的变化判断物种的“地点”参数、根据亚居群范围判断物种未受影响区域的“地点”参数、根据“地点”的最小尺度判断物种未受影响区域的“地点”参数、根据历史记录预测物种的“地点”参数;并以中国特有植物岩生红豆(OrmosiasaxatilisK.M.Lan)为实例对“地点”参数的正确判断方法进行进一步说明。在此基础上,对“地点”参数正确使用过程中存在的困难进行了讨论分析并提出了该参数的使用建议。  相似文献   

11.
沙门菌CWDMs脂代谢检测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采用毛地黄皂苷敏感试验和菌细胞胆固醇、甘油三脂及胆碱酯酶定性与定量分析法,检测伤寒杆菌和甲型副伤寒杆菌经L 型变异后形成的细胞壁缺陷突变株(CW DM )的脂类代谢活性,了解这些CW DM 变异的性质和探讨细菌细胞壁缺陷突变与细菌演变的关系。结果表明,沙门菌CW DM s 具有显著的胆固醇和甘油三脂代谢活性、对毛地黄皂苷高度敏感并且还具有与白色念珠菌相似的胆固醇和甘油三脂的含量,但未能检出胆碱酯酶活性。CW DM s返祖菌丧失了脂类代谢酶类和胞浆膜不含胆固醇,恢复了与其亲代细菌型相似的代谢特征。提示在沙门菌天然即存在有与脂类及胆固醇代谢相关的基因,细胞壁的缺陷导致这些脂类及胆固醇代谢基因活化,以致 CW DM s 能够表达固醇和甘油三脂代谢活性和胞浆膜含有胆固醇  相似文献   

12.
13.
沙门菌CWDMs氨基酸代谢的检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易旭  王和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00,12(3):142-143,145
采用氨基氨利用生长试验和谷丙转氨酶(GPT)、谷草转酶(GOT)、乳酸脱氨酶(LDH)、肌酸激酶(CK)、α-闳丁酸脱氢酶(α-HBD)、γ-谷志肽酶(γ-GT),酸性磷酸酶(ACP)定性与定量分析法,检测伤CWDMs变异的特点及其机制,探讨CWDMs变异的性质及其与细胞壁缺陷突变的关系。结果表明,沙门菌CWDMs变异的性质及其与细胞壁缺陷突变的关系。结果表明,沙门菌CWDMs在仅含蛋氨酸或脯氨  相似文献   

14.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检测伤寒杆菌和甲型副伤寒杆菌的CWDMs及其宁代细菌型和伤寒杆菌粗糙型的乳酸脱氢酶(LDH)同功酶,以了解沙门菌CWDMs生物氧化的特点和机制,探讨CWDMs变异的性质。结果表明,伤寒杆菌和甲型副伤寒杆菌的细菌型及伤寒杆粗糙型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后显示出相同的4种具有不同泳动速率的LDH同功酶,但CWDMs仅显示2种LDH。CWDMs的2种LDH同功酶与其亲代细菌型及伤寒杆  相似文献   

15.
16.
两种蚤的幼虫形态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肖柏林 《昆虫学报》1990,33(2):250-253
关于蚤类幼虫形态的研究,进展比较缓慢,我国王敦清1956年首次描述7种蚤的幼虫形态以后,由柳支英,虞以新(1957),孙昌秀(1965),叶瑞玉(1982,1986),费荣中(1986)等学者先后共描述过约29种蚤的幼虫形态。到目前为止,我国已知蚤类幼虫形态约36种,隶属6科19属。本文描述未见报道的无棘鬃额蚤Frontopsylla aspiniformis Liu etWu(1960)和青海双蚤Amphipsylla qinghaiensis Ren et Ji(1979)两种蚤山幼虫形态。  相似文献   

17.
18.
光照对蕨类植物配子体假根向重力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8种蕨类植物配子体假根向重力性反应的研究结果表明,除卷柏Selaginella tamariscina Spring配子体假根无向重力性反应并且其生长方向与光照方向无关外,其它7种的配子体假根均有向重力性反应,并且假根的向重力性反应在配子体发育初期,因光照的方向不同而异,表现为负向光性。随着配子体发育至片状体阶段,光对其向重力性反应的影响逐渐减弱,而重力的影响增强。在蕨类植物配子体发育初期,光对  相似文献   

19.
作者解剖观察了33种,隶于4目、7亚目、15科、19属的中国鳐类脑颅的形态。研究结果认为:锯鳐目和鳐目是原始类群,它们均具吻软骨,其中圆犂头鳐科和团扇鳐科是特化类群。电鳐目亦具吻软骨,它们是特化和退化类群。在较高等的鲼目则无吻软骨。依据鳐类不同的分类阶元,其脑颅亦各具有不同的式型。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