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卵泡刺激素(FSH)对有腔卵泡和排卵前卵泡的促生长作用已被普遍接受,但关于其对腔前卵泡发育的作用报道结果不尽相同。关于表皮生长因子(EGF)对腔前卵泡的作用尚不确切。本研究目的在于探讨人重组卵泡刺激素(rechFSH)和EGF对早期卵泡发育的作用。利用胶原酶消化法从12日龄的小鼠卵巢中分离得到卵母细胞-颗粒细胞复合体(OGCs)(Fig.1)。体外每孔30~40个培养物并分别添加胎牛血清(FBS)、rechFSH和EGF。培养物每4天测量卵母细胞和OGCs直径,并每天照相。结果显示rechFSH显著促进小鼠OGCs及其卵母细胞的体外发育,这一作用可被EGF进一步增强(p<0.05)(Fig.2)。但到第八天培养结束时,培养后的OGCs卵母细胞要显著小于体内同期生长对照组(p<0.05)(Fig.3)。说明FSH和EGF在卵泡早期发育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卵泡刺激素和表皮生长因子对小鼠精原细胞增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生殖细胞-体细胞体外无血清共培养模型研究了卵泡刺激素(FSH)和表皮生长因子(EGF)对小鼠A型精原细胞增殖的影响。精原细胞在ITS培养液(添加胰岛素、转铁蛋白和亚硒酸钠的DMEM)中培养24h后进行c-kit免疫细胞化学鉴定和EGF及其受体(EGFR)免疫细胞化学检测,72h后测定其形成集落数的情况。结果表明:ITS培养液能维持生殖细胞的活性,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增高。A型精原细胞呈c-kit阳性,EGF和EGFR主要表达于精原细胞。单独的FSH(1~100ng/ml)或EGF(1~10ng/ml)显著促进精原细胞集落数的增加。此外,EGF(0.1ng/ml)联合FSH(10ng/ml)具有加性效应,但更高剂量的EGF(1~10ng/ml)则降低了FSH的刺激作用。结果说明FSH可联合适量的EGF促进精原细胞的增殖。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猪卵泡内环境对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受精及受精卵体外发育的影响。结果:直径≥5mm,4-4.9mm,3-3.9mm,2-2.9mm的卵泡内卵母细胞体外成熟率分别为90.5%,89.7%,85.4%和67.4%。体外受精后,受精卵的发育能力随卵泡直径的增大而增强,来自直径≥5mm和4-4.9mm卵泡的受精卵发育到2-细胞,3-4细胞的比率显高于来自直径2-2.9mm的卵泡受精卵(P<0.05或0.01),体外成熟培养36,42,48小时,直径2-2.9mm卵泡卵的体外成熟率,体外受精后的卵裂率差异不显(P>0.05)。在体外成熟培养液中添加5%或15%的不同直径卵泡的卵泡液,各组间卵母细胞的体外成熟率,受精卵的体外发育率均无显差异。结论:卵泡大小对猪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受精及受精卵体外发育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4.
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的稳定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考察了不同条件下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rhEGF)的稳定性。结果表明,不同的保存条件(物理状态、温度、pH、浓度等)对rhEGF的稳定性有显影响,使用适当的添加剂(保护剂、抗氧剂、抑菌等)可以提高rhEGF的稳定性。上述结果为rhEGF的制剂学研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
6.
绵羊卵泡成分对卵母细胞体外减数分裂调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哺乳动物卵巢中的卵母细胞一直处于减数分裂的停滞状态,卵泡内各成分被认为是产生抑制因子的主要来源。本研究以绵羊卵泡各成分为研究对象,用共培养的方法对卵丘细胞、颗粒细胞、膜细胞在卵母细胞体外减数分裂过程中的作用加以探讨。结果表明:1.卵泡整体及卵泡分泌物在体外可以有效地维持减数分裂停滞,经过24h培养,这两个处理组中,处于GV期的卵母细胞分别为69.6%和49.1%。经抑制处理后的卵母细胞脱离抑制环境后可以继发成熟,MⅡ比率可达88.9%。去掉卵丘细胞的裸卵其减数分裂过程不能被卵泡分泌物有效抑制,24h培养后其GV期比例为17.8%。以上结果说明卵泡中的抑制因子主要是通过卵丘细胞束发挥其调控作用的。2.用颗粒细胞与卵母细胞共培养,结果发现具有颗粒细胞卵丘细胞缝隙连接的卵母细胞(COCGs)在培养24小时后47.4%达到MⅡ,与在不具有细胞连接的总浮颗粒细胞中共培养的卵母细胞之间存在无显差异,无论是紧密连接的颗粒细胞层还是悬浮在培养液中的颗粒细胞都不能有效抑制生发泡破裂(GVBD)的发生,只能将卵母细胞抑制在MⅡ以前的各个时期。以上结果说明颗粒细胞在体外分泌抑制图子的活力大大下降。3.卵泡膜细胞具有分泌抑制成熟分裂因子的能力,与膜细胞层共培养的卵母细胞在8h和24h时,其GV期的比例为34.4%和32.7%,显高于没有膜细胞层的对照组(4.5%和1.1%)。综上所述,绵羊卵泡中的抑制因子不仅来自于颗粒细胞,而且膜细胞也参与了成熟分裂的抑制,这些细胞在体外仍具有分泌抑制因子的能力,只是与体内分泌能力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7.
卵泡内环境对猪卵泡卵体外成熟和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卵泡内环境对猪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受精及受精卵体外发育的影响。主要结果如下:直径≥5mm、4-4.9mm、3-3.9mm和2-2.9mm的卵泡卵母细胞体外成熟率分别为90.5%、89.7%、85.4%和67.4%,体外受精后,卵母细胞的发育能力随卵泡直径的增大而增强,直径≥5mm和4-4.9mm卵泡卵的2-细胞、3-4-细胞发育率显著高于直径2-2.9mm的卵泡卵(P<0.05或0.01)。体外成熟培养36h、42h和48h,直径2-2.9mm卵泡卵的体外成熟率,体外受精后的卵裂率差异不显著(P>0.05)。在体外成熟培养液中添加5%或15%的不同直径卵泡的卵泡液,各组间卵母细胞的体外成熟率,受精卵的体外发育率均无显著差异,结果表明:卵泡大小对猪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受精及受精卵体外发育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8.
对产人表皮生长因子的重组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E.Coli)的发酵动力学进行了研究,采用了发酵体系中含质粒的工程菌与不含质粒的非工程菌的共处模型,分析了细胞生长、底物消耗、基因工程产物生成的过程,由模型计算的结果与实验结果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旨在评估抗坏血酸(VC)、表皮生长因子(EGF)、促卵泡素(FSH)对绵羊原始卵泡体外培养的影响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实验按照2×2×2因子试验设计分为8组,分别为:MEM(对照组),MEM+VC(50μg/mL),MEM+EGF(100ng/mL),MEM+FSH(50ng/mL),MEM+VC+EGF,MEM+VC+FSH,MEM+EGF+FSH,MEM+VC+EGF+FSH。在培养0(未培养对照组)、2、6、12d后,对培养的卵巢皮质薄片进行组织学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检测以及透射电镜(TEM)观察。结果表明,与未培养组(发育卵泡比例15.4%±1.9%,正常卵泡比例88.2%±4.6%)比较,所有培养组中发育卵泡比例显著增加(P0.05),正常卵泡比例下降(P0.05)。培养12d后,与对照组(卵泡直径(34.5±3.3)μm,卵泡存活比例(38.9%±3.9%))比较,MEM+VC+FSH和MEM+EGF+FSH组中卵泡直径(分别为(39.7±3.4)μm和(42.5±5.1)μm)和卵泡存活比例(分别为58.5%±4.3%和59.3%±3.7%)都显著提高(P0.05);各处理组中,培养12d后,MEM+VC+EGF组中发育卵泡比例(49.3%±3.2%)和卵泡直径((32.3±2.3)μm)最低,颗粒细胞PCNA阳性卵泡比例(26.4%±1.2%)也最少,而MEM+VC+EGF+FSH组中卵泡存活率(59.7%±6.1%)和卵泡直径((42.5±5.1)μm)都显著增加(P0.05),颗粒细胞PCNA(43.5%±4.1%,P0.05)表达增加。电镜结果表明,VC+EGF+FSH组能够维持与正常卵泡类似的超微结构,而在MEM和MEM+VC+EGF组却显示不同程度的退化特征。本研究结果提示在培养中联合添加VC与EGF抑制卵泡的发育和生长,而联合添加VC、EGF和FSH可能是促进绵羊原始卵泡体外激活和生长,维持卵泡存活以及结构完整的最有效的处理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人的重组促黄体素(r-hLH)对小鼠早期胚胎发育的作用,我们用一定剂量的r-hFSH(人促卵泡素,20IU)结合不同剂量的r-hLH(0-20IU),或先与不同剂量r-hLH配比(5-20IU),再与一定剂量,r-hLH(15IU)结合,对性成熟前的小鼠进行超数排卵;并对从其输卵管冲出的早期胚胎进行体外培养,通过观察这些早期胚胎体外发育情况,再与PMSG-hCG超排小鼠的早期胚胎体外培养结果进行比较。我们发现用重组激素处理的性成熟前小鼠,无论在平均冲胚数或桑囊率,囊胚率上,都以结合r-hLH或配比r-hLH的剂量为15IU时最好,但各重组激素处理组在桑囊率和囊胚率上都极显著低于PMSG-hCG对照组的相应指标。上述结果表明,r-hLH对小鼠早期胚胎的发育(尤其是囊胚的形成)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与r-hLH呈一定的剂量依赖性关系。  相似文献   

11.
将牛的卵母细胞置于添加有不同预处理颗粒细胞及含有卵泡液的培养液或不舍有卵泡液的培养液中进行体外成熟、受精及胚胎发育培养,研究了颗粒细胞、卵泡液及颗粒细胞与卵泡液交互作用对牛卵母细胞成熟、受精后卵裂率、囊胚率的影响。2178枚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受精后胚胎发育的对比观察结果表明:颗粒细胞、卵泡液及颗粒细胞与卵泡液交互作用对卵母细胞成熟受精后胚胎的卵裂具有显著影响(P〈0.05);颗粒细胞对囊胚的发育有显著影响(P〈0.05);卵泡液及颗粒细胞与卵泡液交互作用对囊胚的发育无显著影响(P〉0.05)。不同因素对卵裂率、囊胚率的影响表现为:颗粒细胞因素〉培养液因素〉培养液&#215;颗粒细胞交互作用。结论:TCM199培养液中添加卵泡液和单层颗粒细胞组成的培养系统用于牛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及胚胎发育的效果较好。共培养体系中的单层颗粒细胞用经酶消化分散处理后在培养箱中孵育10min的颗粒细胞替代时,胚胎的发育效果并不受影响。  相似文献   

12.
用B超活体取卵技术(TVFA)对莫累灰和婆罗门杂交肉取卵,探讨年龄和FSH诱导对青年牛,经产牛及老年牛卵泡和卵母细胞发育的影响。结果显示:青年牛(12月龄)和经产牛(7-8岁)平均卵泡数(≥2mm)及>10mm卵泡数明显高于老年牛(≥14岁)(P<0.01)。青年牛和经产牛平均卵母细胞数及平均COC数高于老年牛(P<0.05)。1和2级卵母细胞比例青年牛高于或等于经产牛高于老年牛,3和4级卵母细胞比例老年牛高于经产牛高于或等于青年牛(P<0.05)。青年牛和经产牛2级卵母细胞占优势,而老年牛3级卵母细胞居多。不同剂量外源性FSH诱导后,经产牛和老年牛平均卵泡数在各剂量组之间没有显著差异(P>0.05);但≥6mm卵泡数及2级卵母细胞比例明显增加,而2-5mm卵泡数相应减少及裸卵和老化卵比例降低(P<0.05)。在10次取卵过程中,青年牛和经产牛发情当天平均卵母细胞数均以后各次的数量低(P<0.05)。研究表明:利用TVFA可从肉牛获取卵母细胞,卵泡及卵母细胞发育受年龄的影响,这可能与生理状况有关;而适量FSH秀导可以促进牛卵泡发育,提高卵母细胞质量。  相似文献   

13.
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lent information regulator1, SIRT1)是NAD+ 依赖的去乙酰化酶,通过使底物发生去乙酰化而参与细胞众多生理功能的调节,在糖脂代谢、衰老、细胞凋亡、氧化应激等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另外,众多研究表明,SIRT1是调控动物卵巢老化、卵泡发育和卵母细胞成熟的重要因子,SIRT1 表达下降或活性改变将导致卵母细胞老化,降低动物的繁殖力。为了充分理解SIRT1功能,并通过调控SIRT1活性而延缓卵巢和卵母细胞老化,从而提高动物繁殖力,简述了SIRT1的激活及其参与细胞内调控的生物过程,并从能量代谢、抗氧化胁迫、染色质重塑的角度讨论了SIRT1的主要功能,重点阐述了SIRT1对动物卵泡发育和卵母细胞成熟的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14.
建立能稳定分泌特异性抗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rhEGF)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 ,制备出高效价的 ,具有生物学活性的抗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单克隆抗体 ,为EGF及其单克隆抗体在肿瘤生长调节中的作用研究 ,为肿瘤的诊断与治疗提供具有实用价值的研究工具。此外 ,为EGF的亲和层析纯化提供材料。以BALB/c小鼠脾细胞为饲养细胞 ,运用细胞杂交瘤技术制备 ,间接ELISA法筛选出能稳定分泌针对人表皮生长因子的单克隆抗体细胞株 ;对杂交瘤细胞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并以体内诱生法产生腹水以获得大量单克隆抗体 ,并采用HiTrapProteinAHP柱对其纯化…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泛素-蛋白水解酶复合体通路(UPP)在小鼠卵母细胞减数分裂和卵裂中的作用, 使用蛋白水解酶复合体特异性抑制剂lactacystin作用于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卵母细胞和受精卵, 结果发现, lactacystin对GVBD的发生无明显影响, 但可明显抑制随后的减数分裂进程, 使极体排放受阻, 引起超排卵母细胞的孤雌激活率下降, 并抑制第一次卵裂. β-tubulin免疫荧光染色显示lactacystin抑制减数分裂微管的组装和纺锤体的形成; 对已进入中期的卵母细胞使用lactacystin, 则对中期纺锤体形态无影响. lactacystin还可使受精卵阻滞于间期或第一次有丝分裂中期. 免疫荧光染色还显示蛋白水解酶复合体催化亚单位PA700在GV期定位在GV及其周围区域, 在中期定位于纺锤体区域. 以上结果表明UPP对小鼠卵母细胞减数分裂和早期卵裂是必需的, 且对减数分裂的作用是多方面的, 在前期与纺锤体的正常形成有关, 而在中期则为染色体的分离和进入后期所必需.  相似文献   

16.
摘要 目的:探讨与分析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联合光子嫩肤M22对痤疮凹陷性瘢痕患者皮肤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2020年9月到2022年2月选择在本院诊治的痤疮凹陷性瘢痕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1:1简单分配原则把患者分为联合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治疗,联合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光子嫩肤M22治疗,两组都治疗观察4周。结果:治疗后联合组的总有效率为88.3 %,高于对照组的66.7 %(P<0.05)。联合组的红斑消退时间等临床症状较对照组少(P<0.05)。两组治疗后皮肤油脂比例低于治疗前,皮肤含量水高于治疗前,治疗后联合组的皮肤油脂比例、含水量与对照组对比有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的瘢痕基底深度较治疗前低,联合组较对照组低(P<0.05)。治疗后,两组主观、客观美学评分较治疗前高,联合组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联合光子嫩肤M22在痤疮凹陷性瘢痕患者的能改善皮肤屏障功能,能降低瘢痕基底深度与皮肤油脂比例,提高皮肤含水量,能促进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皮肤的美学评分,从而提高总体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人的重组促黄体生成素(r-hLH)对性成熟前的小鼠卵母细胞体外受精(invitrofertilization,IVF)后的分裂、以及IVF胚的体外培养(invitroculture,IVC)过程中发育状况的影响.方法选用性成熟前的清洁级昆明小鼠,分别用r-hFSH(人的重组促卵泡素20IU),r-hFSH+r-hLH(各20IU)或20IUr-hLH对其进行超排处理,通过对从各处理组小鼠卵巢中手工器械分离出来的卵丘-卵母细胞复合体(cumulusenclosedoocyte,CEO)进行体外受精之后,进一步观察这些CEO经IVF后的受精分裂状况,以及IVC后的发育情况.结果r-hFSH+r-hLH处理组小鼠卵母细胞IVF率(72.2%)极显著高于r-hFSH单独处理组(39.9%)或r-hLH单独处理组(37.2%)的相应指标;r-hFSH+r-hLH处理组和r-hFSH单独处理组的IVF胚,发育至8~16细胞阶段的比例(8~16细胞率)趋于一致(25.15%∶27.18%),但是都极显著高于r-hLH处理组的8~16细胞率(17.24%);r-hFSH处理组IVF胚发育至16~32细胞阶段的总比例(16~32细胞率∶33.01%),极显著高于r-hFSH+r-hLH处理组及r-hLH单独处理组的指标(1.75%和0).结论在IVF条件下,r-hLH对小鼠卵母细胞的受精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同时却对相应IVF胚的进一步发育产生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优化食蟹猴胚胎移植同步受体的处理技术。方法选择5~9岁月经周期正常的成年雌性食蟹猴37只,于出现月经血的第2~3天,每日肌注重组人促卵泡激素(rh FSH),按超排剂量和方式分2个实验组,超排供体组、超排受体组,另有一组自然受体组(对照组)。结果和结论 2个实验组超排后卵巢反应全部良好,超排供体组和超排受体组超排后卵巢的获卵总数(15.18±6.51 VS.5.67±3.79)和平均排卵数(6.77±3.61 VS.1.00±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超排受体组和超排供体组的雌二醇(E2)水平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变化模式一致,且超排受体组与超排供体组排卵同期化的准确率可达83.33%,而对照组仅为42.85%,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相似文献   

19.
摘要 目的:探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Recombinant 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rhEGF)凝胶联合赛肤润对慢性伤口患者疗效及对疼痛评分与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2017年3月-2019年9月选择在本院进行诊治的胃肠外科术后慢性伤口患者108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联合组与对照组各54例。对照组给予赛肤润治疗,联合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rhEGF凝胶治疗,两组都持续给药观察14 d,记录患者疼痛与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联合组治疗第3 d、第7 d、第14 d的疼痛VAS评分都低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治疗期间的皮肤坏死、伤口感染、发热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7 %,低于对照18.5 %(P<0.05)。联合组治疗后第3 d伤口愈合率为83.3 %,高于对照组的59.3 %(P<0.05),治疗后第7 d、第14 d的联合组伤口愈合率稍高于对照组,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含量高于治疗前(P<0.05),联合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rhEGF凝胶联合赛肤润在慢性伤口患者的应用能促进缓解疼痛评分,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促进VEGF的表达,从而加快伤口愈合。  相似文献   

20.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一种发生于直肠和结肠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疾病,近年来发病率明显上升。为探究转基因牛乳中提取的重组人乳铁蛋白和重组人溶菌酶对改善UC的作用,采用葡聚糖硫酸钠(dextran sulfate sodium salt,DSS)构建小鼠UC模型,30只雄性C57BL/6N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CON组)、模型对照组(DSS组)、低浓度乳铁蛋白组(L-rLF组,50 mg·kg-1·BW-1)、高浓度乳铁蛋白组(H-rLF组,100 mg·kg-1·BW-1)、低浓度溶菌酶组(L-rLZM组,50 mg·kg-1·BW-1)和高浓度溶菌酶组(H-rLZM组,100 mg·kg-1·BW-1)。造模后用重组乳铁蛋白和溶菌酶分别灌胃1周,取小鼠血清及结肠,观察器官病理变化,测定炎症因子以及肠道菌群等相关指标。研究结果显示,与模型组相比,低浓度乳铁蛋白组和低浓度溶菌酶组小鼠疾病活动指数(disease activity index,DAI)、结肠缩短量、组织病理学评分均显著降低,且结肠组织中促炎因子(IL-6、lL-1β、TNF-α)表达量、血清和肝脏中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浓度显著降低,高浓度乳铁蛋白处理组小鼠肠道菌群结构显著改善。表明重组人乳铁蛋白和重组人溶菌酶均可以不同程度地改善小鼠UC,为重组人乳铁蛋白和重组人溶菌酶的未来应用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