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川中丘陵区冬灌田甲烷和氧化亚氮排放研究   总被引:18,自引:4,他引:14  
采用静态暗箱/气相色谱法对川中丘陵区冬灌田CH4和N2O排放特征进行连续一年的田间原位测定.结果表明,种植水稻区(种植区)在水稻生长季平均CH4排放速率为22.76±2.76 mg·m-2·h-1,休闲期平均为1.43±0.20 mg·m-2·h-1,全年平均为9.64±1.17 mg·m-2·h-1;全年CH4排放主要集中在水稻生长季,其累计CH4排放量占全年总CH4排放量的91.2%未种植水稻区(对照区) 全年CH4平均排放速率为2.03±0.18 mg·m-2·h-1,水稻生长季CH4排放量占全年总排放量的86.2%.N2O的排放在稻田落干时呈现脉冲排放.在水稻生长季,对照区CH4和N2O的季节排放速率分别为4.53±0.38mg·m-2·h-1和32.01±5.02 μg·m-2·h-1,而种植区则分别为22.76±2.76 mg·m-2·h-1和73.04±5.03 μg·m-2·h-1,植株参与导致CH4和N2O排放速率分别增加302%和128%.CH4和N2O的排放随土水分条件的变化呈互为消长关系.在冬灌田中,即使考虑500年的时间尺度,全年N2O排放产生的全球增温潜势也只有CH4的7.9%,与CH4相比,冬灌田排放的N2O所产生的温室效应很小.  相似文献   

2.
山茶花叶片DNA提取及RAPD反应体系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山茶花(Camellia japonica L.)是我国特产的名贵花卉之一,由于其品种繁多,在系统分类和品种鉴定上存在一定的难度。本研究针对山茶花的DNA提取方法和RAPD扩增体系进行了摸索,旨在为山茶花在DNA水平的分类鉴定和分子生物学方面研究打下一定的基础。实验采用改进的CTAB法提取山茶花叶片DNA,得到的DNA纯度较高,OD260/OD230值为1.90~2.0,OD260/OD280值为1.80~1.83,得率也较高,一般在150~200 μg·g-1左右,片段完整性较好,大于20 kb,符合分子遗传实验的要求;在山茶花RAPD扩增条件的研究中,发现20 μL反应体系中加入100 ng DNA、125 μmol·L-1 dNTP(each)、1.2 μmol·L-1 Mg2+、1×Buffer、0.5 μmol·L-1引物、1 U Taq酶最为合适,退火温度一般设为37℃左右,扩增产物的电泳条带数多、清晰、明亮。  相似文献   

3.
稻鸭共作对甲烷排放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利用密闭箱技术,于2006和2007年研究了稻鸭复合系统CH4的排放规律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与常规淹水稻田(CK)相比,由于鸭子的活动,养鸭稻田(RD)的田面水溶解氧浓度(DO)增加,CH4的排放显著减少.2006年RD的平均CH4排放通量为(6.84±1.49) mg·m-2·h-1,比CK的(10.17±1.25)mg·m-2·h-1降低32.7%,CH4排放总量为(19.34±1.15) g·m-2,比CK的(26.25±2.17) g·m-2减少26.3%; 2007年RD的平均CH4排放通量为(7.68±0.74) mg·m-2·h-1,比CK的(9.53±0.40)mg·m-2·h-1降低19.0%, CH4排放总量为(18.41±1.05)g·m-2,比CK的(22.81±0.75) g·m-2减少19.3%.在水稻全生育期,各处理CH4的排放通量分别在分蘖期和抽穗期出现2个排放高峰;CH4排放通量的季节变化与土壤温度和土壤水溶性有机碳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但与土壤总有机碳含量相关不显著.  相似文献   

4.
广州市红树林和滩涂湿地生态系统与大气二氧化碳交换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生物量调查和土壤温室气体排放量测定基础上,对广州市红树林和滩涂湿地生态系统与大气CO2交换进行研究,分析湿地植被净生产力吸收CO2的能力和不同积水状态下(常年积水、间歇积水、无积水)湿地碳汇功能.结果表明:红树林湿地植被净生产力吸收CO2 33.74 t·hm-2·a-1,土壤排放CO2(包括CH4折算成CO2的温室效应量)12.26 t·hm-2·a-1,湿地每年净吸收大气CO2 21.48 t·hm-2,说明红树林湿地是一个强的碳汇;滩涂湿地植被净生产力吸收CO2 8.54 t·hm-2·a-1,土壤排放CO2 5.88 t·hm-2·a-1,排放CH4 0.19 t·hm-2·a-1,若按碳素折算,湿地每年吸收大气中碳素2.33 t·hm-2,土壤排放碳素1.74 t·hm-2包括(CH4中的碳),系统净固定碳0.59 t·hm-2,说明滩涂湿地是一个弱的碳汇,若将CH4的温室效应折算成CO2量,则土壤排放CO2 9.78 t·hm-2·a-1,排放比吸收多1.24 t·hm-2·a-1,对大气温室效应而言,滩涂湿地是一个弱碳源;常年积水下排放的温室气体主要是CH4,无积水下排放的温室气体主要是CO2;常年积水湿地碳汇功能最大,无积水湿地碳汇功能最小.  相似文献   

5.
近地层高臭氧浓度对水稻生长发育影响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臭氧(O3)被认为是最主要的空气污染物之一.目前地球对流层大气中平均O3浓度已经从工业革命前的38 nl·L-1(25~45 nl·L-1,夏季每天8 h平均)上升到2000年的50 nl·L-1,悲观估计到2100年近地层O3浓度将上升到80 nl·L-1.水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准确评估近地层O3浓度升高对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叶片伤害特征、光合作用、水分关系、生育期、物质生产与分配、叶片膜保护系统、籽粒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等方面,系统收集和整理了气室条件下(包括封闭气室、开放式气室)高O3浓度对水稻生长发育影响的研究进展,并对该领域有待深入研究的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采用LI-6400便携式光合测定系统(Li-Cor Inc., USA)对显脉金花茶光合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在夏季,显脉金花茶叶片的Pn日变化呈单峰曲线,最高峰出现在中午11:00。其最大净光合速率(Pmax)为3.81 μmol·m-2·s-1、光饱和点(LSP)为459.9 μmol·m-2·s-1、光补偿点(LCP)为6.9 μmol·m-2·s-1。显脉金花茶的光饱和点和光补偿点都比较低,表明其是一种阴生植物。(2)在控制光照强度和温度的条件下,CO2浓度小于800 μmol·mol-1,Pn几乎呈直线上升,升高CO2浓度可使显脉金花茶的净高合速率增大,提高了叶片对光能的利用率。其叶片CO2饱和点(CSP)大约在1 200 μmol·mol-1左右,CO2的补偿点(Г*)为70.1 μmol·mol-1,最大羧化速率(Vcmax)为17.5 μmol·m-2·s-1,最大电子传递速率(Jmax)为40 μmol·m-2·s-1。  相似文献   

7.
三江平原典型沼泽湿地氧化亚氮通量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4  
2002~2004年利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对三江平原3种具有代表性的湿地类型(常年积水的毛果苔草沼泽、季节性积水的小叶章湿草甸和常年土壤过湿的灌丛湿地)进行了为期两年半的N2O现场观测研究.结果表明,三江平原3种类型湿地N2O通量均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一般在非冰冻期表现为排放,冰雪覆盖期表现为微弱的吸收.生长季的N2O通量以灌丛湿地N2O排放通量最大,毛果苔草沼泽最小.全年平均N2O交换通量: 毛果苔草沼泽为53.928 mg·m-2·yr-1,小叶章湿地为21.408 mg·m-2·yr-1,灌丛湿地为657.120 mg·m-2·yr-1,证明沼泽湿地是大气N2O的源.3种类型湿地生长季N2O通量无明显的日变化,与温度的相关性不大.  相似文献   

8.
利用正交设计优化小苍兰ISSR-PCR反应体系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8  
通过L16(45)正交试验,研究了镁离子浓度、dNTP浓度、模板DNA浓度、Taq DNA聚合酶浓度、引物浓度这5个因素在4个水平上对ISSR-PCR的影响,建立了适合于小苍兰ISSR-PCR的反应体系。优化体系为:25 μL PCR反应体系中含有1×Taq酶缓冲液(10 mmol·L-1 KCl,8 mmol·L-1(NH4)2SO4,10 mmol·L-1 Tris·HCl,pH 9.0,0.05% NP-40),2 mmol·L-1 MgCl2,0.06 U·μL-1 Taq酶,0.4 μmol·L-1引物,4.0 ng·μL-1模板DNA,dATP、dCTP、dGTP、dTTP各0.6 mmol·L-1。利用温度梯度PCR,确定了最适宜的退火温度为51.5℃。该优化体系的建立为下一步对小苍兰进行ISSR分子标记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大字杜鹃离体快繁体系建立及种质试管保存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以大字杜鹃新生嫩芽为外植体,应用均匀设计法筛选其最适合的嫩芽基部直接再生芽苗、生根及种质试管保存的培养基,结果表明,最适合的基部直接再生芽苗诱导培养基为:DR+2-ip3.00 mg·L-1,诱导率达95.5%以上;生根培养基:MS(改良)+IAA 0.50 mg·L-1+IBA 0.10 mg·L-1+KT 0.10 mg·L-1,生根率达99%以上;试管保存培养基:N-68+B9 2.30 mg·L-1+根皮苷1.50 mg·L-1,保存时间可达30个月以上。以再生植株的茎节为材料进行快繁的结果表明,在28 d的一个培养周期内增殖倍数平均达65以上。常温条件下,采取“矮化延缓生长”的方法在试管内保存种质资源,建立了大字杜鹃的离体培养和种质试管保存体系。  相似文献   

10.
遮荫对南方红豆杉光合特性及生活史型影响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对浙江省富阳市种植的5年生南方红豆杉,89%遮荫的条件下生长的南方红豆杉与46.4%遮荫及自然光条件诱导50天的南方红豆杉的光合特性、光合色素及其生活史型的研究。结果表明:89%遮荫、46.4%遮荫和自然光的光补偿点分别为18.88,30.52和65.34 μmol·m-2·s-1,光饱和点分别为287.01,258.25和358.92 μmol·m-2·s-1,遮荫可以降低南方红豆杉的光补偿点和光饱和点,从而能够更好地利用弱光,同时提高光合速率,增强了南方红豆杉的光合能力,其中以89%遮荫的变化最明显。随着遮荫程度的增大,南方红豆杉叶片的叶绿素a、叶绿素b及类胡萝卜素等光合色素的含量均增大,叶绿素a与叶绿素b含量的比值减小,说明遮荫可以增加植物对光能的利用,尤其是增加了对蓝紫光的利用,提高了光合效能。研究还发现遮荫对南方红豆杉的生活史型有一定的影响,89%遮荫、46.4%和自然光的生活史型分别为V0.836C0.164,V0.625C0.375和V0.772C0.228,以89%遮荫的营养生长最为旺盛。因此,89%遮荫是这三种光照条件中南方红豆杉营养生长的最适条件。  相似文献   

11.
以降香黄檀可再生资源——叶子为原料,利用离子液体微波辅助提取技术对鹰嘴豆芽素A和染料木素进行提取。通过单因素实验,3因素3水平的BBD(Box Behnken design)实验,对提取条件进行优化,确定了离子液体微波辅助提取降香檀叶中鹰嘴豆芽素A(biochanin A)和染料木素(genistein)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1.00 mol·L-1[C4MIM]Br,提取温度为56℃,液固比18∶1,提取时间为11 min,提取功率300 W。在最佳提取条件下,鹰嘴豆芽素A和染料木素平均提取率分别可达1.598和0.939 mg·g-1。  相似文献   

12.
微波辅助提取木豆根中染料木素工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木豆根为原料,利用微波辅助提取技术进行提取,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对提取条件进行了考察,根据BBD(Box-Behnken design)实验设计原理,采用3因素3水平的响应面分析法,以木豆根中主要异黄酮染料木素(genistein)为指标,对提取过程进行优化,得到最佳工艺参数为:提取温度为68℃,固液比为32∶1 mL·g-1,乙醇浓度为78%,提取功率700 W,提取时间15 min。在最佳提取条件下染料木素的提取率可达到0.465±0.032 mg·g-1。本研究对于微波提取技术的应用及木豆根的开发和利用都具有显著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为探讨响应面法优化厚朴中和厚朴酚与厚朴酚的提取工艺。以溶媒比、乙醇浓度、提取时间为自变量,和厚朴酚与厚朴酚总提取百分含量作为因变量,通过对自变量各水平的多元线性回归及二项式拟合,用响应面法选取较佳工艺,并进行预测分析。确定最佳提取工艺为溶媒比60 mL·g-1、乙醇浓度为72%、提取时间78 min,和厚朴酚与厚朴酚总提取百分含量达2.29%。说明响应面法优选厚朴中和厚朴酚与厚朴酚成分提取工艺,方法简单,结果可靠。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飞机草中木犀草素和槲皮素分析样品的制备工艺,确定了超声提取法制备分析样品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溶剂85%乙醇,液固比10:1,提取时间1h,飞机草中木犀草素和槲皮素的提取率为0.031 8%和0.019 2%,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601 7%和99.032 6%,表明此分析样品制备工艺准确度高,可靠性强。  相似文献   

15.
为优选有柄石韦Pyrrosia petiolos中总多酚超声提取工艺,采用Folin-Ciocalteus比色法对总多酚进行含量测定,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对提取工艺参数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没食子酸对照品在浓度为1~10 mg·L-1范围内,与吸光度呈良好线性关系(y=2.406x-0.012,R=0.9994),有柄石韦总多酚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55%乙醇,料液比1∶10(W/V),超声提取60 min,超声提取温度75℃,总多酚提取率为21.47 mg·g-1。  相似文献   

16.
蓝莓果渣提取物总酚含量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高畅  程大海  高欣  赵尔丰 《植物研究》2010,30(2):253-256
研究了蓝莓果渣提取物总酚含量及其抗氧化活性。分别采用水、40%乙醇及纤维素酶辅助乙醇超声提取蓝莓果渣,并用Folin-Ciocalteu试剂对3种提取物的总酚含量进行评估;并采用DPPH清除实验及O2—.清除实验对3种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进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纤维素酶辅助超声提取蓝莓果渣的总酚含量最高,可达425.36±15.21 mg GAE.100 g-1DW,远远高于水提物(169.46±9.75 mg GAE.100 g-1DW)及醇提物(218.39±12.54mg GAE.100 g-1DW)中的总酚含量。且纤维素酶辅助乙醇超声提取物对DPPH的清除能力为2.67±0.13 gVc.100 g-1DW,对O—.2的清除能力2.48±0.14 g Vc.100 g-1DW,明显好于醇提物及水提物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17.
以多糖、总黄酮、醇溶物和水溶物的得率及体外抗氧化活性为考察指标,研究了酒蒸和蜜蒸两种炮制方法对玉竹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酒蒸炮制玉竹的多糖、醇溶物得率最高,蜜蒸炮制玉竹总黄酮、水溶物的得率最高,比未炮制的玉竹(生品玉竹)中相应成分的得率分别提高了43.86%、29.53%、49.46%和34.66%。将多糖、水溶性浸出物、醇溶性浸出物及总黄酮四者得率相加的和进行比较,蜜蒸最好,蜜蒸为111.069%,酒蒸为107.309%,生品玉竹为80.926%。酒蒸炮制玉竹的多糖、水溶物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均高于蜜蒸玉竹和生品玉竹,其DPPHIC50分别为0.345±0.019和0.441±0.022 mg·mL-1;蜜蒸炮制玉竹的总黄酮、醇溶物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均高于酒蒸玉竹和生品玉竹,其DPPHIC50分别为0.047±0.011和0.199±0.036 mg·mL-1;在浓度为1 mg·mL-1时,蜜蒸玉竹总黄酮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最大,为90.29%,超过了浓度为0.05 mg·mL-1的芦丁和槲皮素标品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两种炮制方法均提高了多糖、水溶物、总黄酮3种提取物的还原能力,但是降低了醇溶物的还原能力。  相似文献   

18.
牡丹种皮黄酮提取及对ABTS自由基清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丹凤牡丹(Paeonia ostii)种皮为原料,采用正交实验法对影响牡丹种皮总黄酮匀浆提取含量的主要因素进行研究分析,考察了乙醇浓度、料液比、匀浆时间、匀浆次数4个因素的影响,筛选出最佳工艺条件,乙醇浓度80%,液料比20∶1,匀浆时间4 min,匀浆次数2次。并在最佳工艺条件下进行验证实验,得牡丹种皮黄酮提取物含量为52.19 mg·g-1。测定了牡丹种皮黄酮对2,2-联氨-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二胺盐(ABTS)自由基的清除效果,结果表明牡丹种皮黄酮的抗氧化能力强于2,6-二叔丁基-4-甲基苯酚(BHT),为牡丹种皮变废为宝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以东北野生鹿蹄草为原料,利用超声辅助提取技术进行提取,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对提取条件进行了考察,根据CCD(Central Composite Design)实验设计原理,采用3因素3水平的响应面分析法,以鹿蹄草中主要黄酮2″-O-没食子酰基金丝桃苷(2″-O-galloylhyperin)为指标,对提取过程进行优化,得到最佳工艺参数为:提取时间45 min,超声功率40 kHz,提取次数3次,提取温度60℃,液固比33∶1,乙醇浓度50%。在最佳提取条件下,2″-O-没食子酰基金丝桃苷的提取率可达5.024 mg·g-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