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豫北黄河故道湿地鸟类自然保护区鸟类区系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7~1999年对豫北黄河故道湿地鸟类自然保护区的鸟类进行了调查,共记录鸟类119种,隶属16目37科。其中留鸟32种,占总数的26.89%;冬候鸟 24种,占总数的20.17%; 夏候鸟30种,占总数的25.21%; 旅鸟33种,占总数的27.73%。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鸟类2种,二级重点保护鸟类19种,河南省重点保护的鸟类6种。  相似文献   

2.
三门峡黄河库区湿地自然保护区鸟类区系调查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1995-1997年对河南省三门峡黄河库区湿地自然保护区鸟类资源进行了调查,共记录鸟类78种,隶属15目28科,其中古北界鸟类38种(48.72%),东洋界鸟类9种(11.54%),广布型鸟类31种(39.74%),区系组成呈现南,北鸟类混杂分布,以古北界鸟类为主的特征。  相似文献   

3.
河南黄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类资源调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2006年9月~2007年8月,对河南黄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类进行野外调查,结合文献共统计鸟类16目53科247种.留鸟69种,候鸟176种,迷鸟2种 .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鸟类9种,如黑鹳、大鸨等.国家二级保护鸟类37种.列入IUCN受威胁物种15种.其中极危等级1种,为白鹤.濒危等级3种,为东方白鹳、鸿雁、丹顶鹤.易危等级11种.列入中国物种红色名录受威胁物种15种.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Ⅰ、附录Ⅱ共39种.  相似文献   

4.
福建红树林湿地鸟类区系研究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12  
红树林湿地是热带、亚热带海岸带的重要湿地类型。由于红树林是自然辅助供能的高生产率的生态系统 ,具有高光合率、高呼吸率和高归还率的三高特点 ,为红树林区底栖动物的生活提供了能量来源 ,丰富的底栖动物又为鸟类等高等动物提供了充足的饵料来源。红树林湿地特殊的环境特点 ,使之成为咸淡水交迭的环境下生存的动植物、微生物丰富的基因库[10 ] 。因此 ,红树林区域在生物多样性研究中具有重要价值。在香港米埔红树林保护区 ,鸟类学家对当地鸟类的迁徙和生态进行了 30多年的研究[15,16 ] ,2 0世纪 80年代后对广东、广西、海南等地主要红树…  相似文献   

5.
河南黄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孟津段水鸟资源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95~2008年,对河南黄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孟津段水鸟资源进行了调查,共记录水鸟98种,隶属8目18科.其中国家Ⅰ级保护水鸟2种,国家Ⅱ级保护水鸟12种.根据居留类型,本区有冬候鸟41种,夏候鸟32种,旅鸟16种,留鸟9种.从分布型区分,古北界鸟类63种(占64.3%),东洋界鸟类5种(占5.1%),广布型鸟类30种(占30.6%),区系组成呈现南北鸟类混杂分布、以古北界鸟类为主的特征.  相似文献   

6.
威海湿地鸟类分布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威海湿地鸟类有6目9科63种,可按湿地生境类型分为4个类群。迁徒鸟类是构成湿地鸟类的基本种群。威海湿地是鸭雁类和的驿站或越冬地。  相似文献   

7.
2002年7月~2004年12月,对河南省太行山国家级猕猴自然保护区的鸟类进行了调查,共记录鸟类123种,结合文献资料该区共有鸟类157种,隶属16目47科。其中留鸟61种,占总数的39.35%,冬候鸟25种,占总数的16.13%,夏候鸟38种,占总数的24.52%,旅鸟31种,占总数的20.00%;国家Ⅰ级保护鸟类3种,国家Ⅱ级保护鸟类23种,河南省重点保护的鸟类5种,中日候鸟保护鸟类63种,中澳候鸟保护鸟类10种。对该区繁殖鸟类的区系分析表明,古北界种类占繁殖鸟总数的36.36%,东洋界种类占34.34%,广布种占29.29%,反映了该地区鸟类区系组成上的过渡地带性。  相似文献   

8.
陕西牛背梁自然保护区鸟类区系及其资源调查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对陕西牛背梁自然保护区鸟类区系及资源情况进行了调查,计得118种,并作了珍稀鸟类分布及数量评价。  相似文献   

9.
2004年5月至2005年6月采用路线统计和定点统计相结合的方法对普陀山岛鸟类进行了调查.结果 表明普陀山岛有鸟类7目23科60种,其中留鸟30种,夏候鸟10种,冬候鸟16种,旅鸟4种;优势种4种,常见种13种,偶见种43种.黑鸢Milvus lineatus、雀鹰Accipiter nisus、赤腹鹰A.soloensis为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鸟类.东洋界种22种,古北界种24种,广布种14种.从繁殖鸟地理型分析看,东洋界种与古北界种比例为2.8:1,东洋界种占优势.苍鹭Ardea cinerea rectirostris等26种为普陀山岛鸟类新纪录.经与22年前资料比较,白鹭Egretta garzetta、黑鸢等20种相同,而青头潜鸭Aythya baeri、黑卷尾Dicrurus macrocercus、秃鼻乌鸦Corvus frugilegus、黑枕黄鹂Oriolus chinensis等19种在本次调查中未发现,旅游开发且长期受人为干扰,可能是导致部分鸟类减少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陕西省黄河湿地冬季鸟类群落初步研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1998~2008年,采用直接计数法对陕西省黄河湿地冬季鸟类群落组成、鸟类物种多样性及数量变化进行了调查.在预先设置的5条调查样带中共记录到鸟类14目33科117种.观察结果表明,该地区鸟类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分别为4.497和0.654.栖息地可分为人工渔塘、芦苇沼泽、滩涂湿地、农田和人工林5种类型.这些生境中鸟类组成及物种多样性差异均较大,其鸟类多样性指数分别为2.826、3.571、3.202、1.205、2.496,以芦苇沼泽中的鸟类多样性指数最高,滩涂湿地中鸟类数量最多,农田中鸟类优势度最高.通过对该地区鸟类群落组成及多样性分析研究以及黄河湿地冬季鸟类栖息地现状评价,为湿地鸟类资源的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海南岛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类组成和区系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常弘  毕肖峰 《生态科学》1999,18(2):53-53
报道了东寨港红树林自然保护区鸟类资源的调查,记录了该保护区鸟类118种,隶属13目35科,其中有59种属冬候鸟,57种属留鸟和2种属夏候鸟。根据中国动物地理区,东寨港保护区有60种鸟类属古北界物种、43种是东洋界物种和15种是广布种。还分析了该保护区鸟类组成区系和鸟类生态群的特征。  相似文献   

12.
通过2006年3月至2007年3月对陕西延安黄龙山褐马鸡自然保护区鸟类资源调查,结合历史文献,确认保护区有鸟类14目32科139种.其中国家Ⅰ级保护鸟类4种,Ⅱ级保护鸟类18种.保护区鸟类以留鸟和夏候鸟为主,有留鸟57种,夏候鸟35种,而冬候鸟、旅鸟分别只有19种和28种.列入CITES的共有22种,IUCN的有4种,中国物种红色名录有7种.鸟类区系组成为:古北界种类有39种,东洋界种类21种,广布种32种.以古北界种类占优势,且兼有丰富的东洋界种类.同时,具蒙新区、青藏区和华北区特点.  相似文献   

13.
对石门台自然保护区鸟类组成、鸟类区系和鸟类物种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保护区有鸟类208种,隶属16目41科,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鸟类有2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鸟类有25种.在该保护区有分布的208种鸟类中,属留鸟的有156种,属冬候鸟的有 44种,属夏候鸟的有8种.根据中国动物区系的区划,石门台自然保护区分布的鸟类属东洋界物种的有136种,属古北界物种的有43种,属广布种的有29种.本文还分析和研究了石门台自然保护区鸟类区系特征、鸟类生态分布群和经济鸟类等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14.
广东省七目嶂自然保护区的森林植被类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广东省七目嶂自然保护区的森林植被主要由5个植被类型、15个群系和26个群丛组成。代表性植被类型为南亚热带山地常绿阔叶林,其优势科为壳斗科、樟科、茶科、金缕梅科、紫金牛科等,以热带亚热带区系成分占优势,现状植被有较强的次生性特点。马尾松林是常见的类型,它逐渐过渡到针阔混交林。  相似文献   

15.
1999年4月~2009年9月,运用样带法、编目法和访问调查等方法对河南省金岗台自然保护区的两栖动物资源状况进行为期10年的调查.结果显示,金岗台自然保护区现有两栖动物21种,隶属于2目8科16属;区系成分以东洋界为主,兼有古北界和广布种,体现了保护区地理过渡带和气候过渡带的特点.金岗台自然保护区面积狭小,不能满足现有两栖类生态和繁殖所需要的空间和资源,有必要提升保护区级别,扩大保护区面积.  相似文献   

16.
河南省老君山自然保护区两栖动物多样性与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年8月~2008年10月对河南省老君山自然保护区的两栖动物资源进行了调查,保护区共有两栖动物8种,隶属于2目6科8属.区系组成中广布种、东洋界种和古北界种分别为4、3、1种,分别占总数的50%、37.5%、12.5%.大鲵为珍稀濒危物种,黑斑侧褶蛙和太行隆肛蛙为优势种群,秦巴拟小鲵和宁陕齿突蟾为近两年发现的河南省两栖动物新纪录.根据考察结果,提出了多样性保护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7.
2003~2005年对四川海子山自然保护区兽类资源进行了3次野外调查,结合历史文献确认保护区有兽类64种。其中东洋界种类有32种,古北界种类30种,广布种2种。保护区兽类有11种分布型,有国家Ⅰ级重点保护动物6种,Ⅱ级保护动物20种。有我国特有或主要分布于我国的兽类31种。保护区兽类的特点是大型兽类如白唇鹿、水鹿、林麝、马麝、黑熊、马熊等资源非常丰富,种群数量大、密度高,具有很高的保护价值;小型兽类资源丰富,有较多的珍稀物种。  相似文献   

18.
江西省马头山自然保护区蜘蛛初步名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马头山自然保护区位于江西省东部的资溪县境内,面积113.58平方公里,地处武夷山脉延伸分支,呈马蹄形,境内群山环抱,平均海拔800 m以上,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森林覆盖率为90.1%.经调查共获得蜘蛛标本1 750个,经鉴定计27科72属167种,其中江西新记录种94种,另有未确定种16种.  相似文献   

19.
叙述了广东南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牛肝菌资源的研究概况,旨在为合理开发利用该地区的牛肝菌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