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1995-1997年对河南省三门峡黄河库区湿地自然保护区鸟类资源进行了调查,共记录鸟类78种,隶属15目28科,其中古北界鸟类38种(48.72%),东洋界鸟类9种(11.54%),广布型鸟类31种(39.74%),区系组成呈现南,北鸟类混杂分布,以古北界鸟类为主的特征。 相似文献
3.
4.
福建红树林湿地鸟类区系研究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12
红树林湿地是热带、亚热带海岸带的重要湿地类型。由于红树林是自然辅助供能的高生产率的生态系统 ,具有高光合率、高呼吸率和高归还率的三高特点 ,为红树林区底栖动物的生活提供了能量来源 ,丰富的底栖动物又为鸟类等高等动物提供了充足的饵料来源。红树林湿地特殊的环境特点 ,使之成为咸淡水交迭的环境下生存的动植物、微生物丰富的基因库[10 ] 。因此 ,红树林区域在生物多样性研究中具有重要价值。在香港米埔红树林保护区 ,鸟类学家对当地鸟类的迁徙和生态进行了 30多年的研究[15,16 ] ,2 0世纪 80年代后对广东、广西、海南等地主要红树… 相似文献
5.
6.
7.
2002年7月~2004年12月,对河南省太行山国家级猕猴自然保护区的鸟类进行了调查,共记录鸟类123种,结合文献资料该区共有鸟类157种,隶属16目47科。其中留鸟61种,占总数的39.35%,冬候鸟25种,占总数的16.13%,夏候鸟38种,占总数的24.52%,旅鸟31种,占总数的20.00%;国家Ⅰ级保护鸟类3种,国家Ⅱ级保护鸟类23种,河南省重点保护的鸟类5种,中日候鸟保护鸟类63种,中澳候鸟保护鸟类10种。对该区繁殖鸟类的区系分析表明,古北界种类占繁殖鸟总数的36.36%,东洋界种类占34.34%,广布种占29.29%,反映了该地区鸟类区系组成上的过渡地带性。 相似文献
8.
9.
2004年5月至2005年6月采用路线统计和定点统计相结合的方法对普陀山岛鸟类进行了调查.结果 表明普陀山岛有鸟类7目23科60种,其中留鸟30种,夏候鸟10种,冬候鸟16种,旅鸟4种;优势种4种,常见种13种,偶见种43种.黑鸢Milvus lineatus、雀鹰Accipiter nisus、赤腹鹰A.soloensis为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鸟类.东洋界种22种,古北界种24种,广布种14种.从繁殖鸟地理型分析看,东洋界种与古北界种比例为2.8:1,东洋界种占优势.苍鹭Ardea cinerea rectirostris等26种为普陀山岛鸟类新纪录.经与22年前资料比较,白鹭Egretta garzetta、黑鸢等20种相同,而青头潜鸭Aythya baeri、黑卷尾Dicrurus macrocercus、秃鼻乌鸦Corvus frugilegus、黑枕黄鹂Oriolus chinensis等19种在本次调查中未发现,旅游开发且长期受人为干扰,可能是导致部分鸟类减少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1998~2008年,采用直接计数法对陕西省黄河湿地冬季鸟类群落组成、鸟类物种多样性及数量变化进行了调查.在预先设置的5条调查样带中共记录到鸟类14目33科117种.观察结果表明,该地区鸟类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分别为4.497和0.654.栖息地可分为人工渔塘、芦苇沼泽、滩涂湿地、农田和人工林5种类型.这些生境中鸟类组成及物种多样性差异均较大,其鸟类多样性指数分别为2.826、3.571、3.202、1.205、2.496,以芦苇沼泽中的鸟类多样性指数最高,滩涂湿地中鸟类数量最多,农田中鸟类优势度最高.通过对该地区鸟类群落组成及多样性分析研究以及黄河湿地冬季鸟类栖息地现状评价,为湿地鸟类资源的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海南岛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类组成和区系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报道了东寨港红树林自然保护区鸟类资源的调查,记录了该保护区鸟类118种,隶属13目35科,其中有59种属冬候鸟,57种属留鸟和2种属夏候鸟。根据中国动物地理区,东寨港保护区有60种鸟类属古北界物种、43种是东洋界物种和15种是广布种。还分析了该保护区鸟类组成区系和鸟类生态群的特征。 相似文献
12.
通过2006年3月至2007年3月对陕西延安黄龙山褐马鸡自然保护区鸟类资源调查,结合历史文献,确认保护区有鸟类14目32科139种.其中国家Ⅰ级保护鸟类4种,Ⅱ级保护鸟类18种.保护区鸟类以留鸟和夏候鸟为主,有留鸟57种,夏候鸟35种,而冬候鸟、旅鸟分别只有19种和28种.列入CITES的共有22种,IUCN的有4种,中国物种红色名录有7种.鸟类区系组成为:古北界种类有39种,东洋界种类21种,广布种32种.以古北界种类占优势,且兼有丰富的东洋界种类.同时,具蒙新区、青藏区和华北区特点. 相似文献
13.
14.
广东省七目嶂自然保护区的森林植被类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广东省七目嶂自然保护区的森林植被主要由5个植被类型、15个群系和26个群丛组成。代表性植被类型为南亚热带山地常绿阔叶林,其优势科为壳斗科、樟科、茶科、金缕梅科、紫金牛科等,以热带亚热带区系成分占优势,现状植被有较强的次生性特点。马尾松林是常见的类型,它逐渐过渡到针阔混交林。 相似文献
15.
16.
17.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