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肺部微生物作为影响机体病理生理过程的复杂微生态系统,调控多种肺疾病的致病机制。肺部微生物不仅参与代谢、炎症和免疫稳态等多种生物学过程,而且影响肺移植术后慢性肺同种异体移植物功能障碍(chronic lung allograft dysfunction,CLAD)的发生发展。肺移植作为终末期肺疾病的主要治疗手段,其术后并发症一直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主要介绍了机体健康和疾病状态下肺部微生物的组成,重点探讨了肺部微生物与免疫及肺移植稳态之间的联系,以期为肺部微生态环境的临床调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慢性肠道和肺部疾病的发生与进展已被证明与微生态的紊乱和失调相关。肠道微生物改变可能促进肺部感染,肺部疾病也可能影响肠道菌群的组成。而微生物群可通过“肺-肠”轴介导慢性肠道疾病如炎症性肠病与肺部慢性疾病之间的相互作用。本文对微生态在肺和肠相关疾病的“肺-肠”轴相互影响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以及相关机制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目的应用CT技术对成年实验猕猴胸部肺窗进行断层扫描观察,探讨CT技术对猕猴肺部疾病的临床诊断意义,建立正常猴肺部CT断层扫描图谱,为CT技术在猕猴解剖学的研究、疾病的临床诊断及科学实验方面的应用,提供影像学的基础资料。方法经过触诊、叩诊、听诊、体温、呼吸率、心率、呼吸运动、血液常规等检查,选择健康猴10只,雌雄各半,年龄分别为5~10岁,进行肺部CT断层扫描检测。试验猴全身麻醉后,置于CT诊断床上,取头前尾后仰卧位进行肺部扫描,获取肺窗扫描图像。对具有解剖意义的扫描图像的每个层面的主要结构(肺叶、气管、动脉血管、静脉血管等)进行标注。结果 (1)获得具有解剖意义的肺窗扫描图像13张。(2)在断层扫描的图像中,肺、气管、较大血管等组织器官界面清晰。肺为左右两侧,左肺分为上叶、中叶、下叶,右肺分为上叶、中叶、下叶、奇叶四部分。不同的断层面分别可见肺部左主支气管、右主支气管、支气管、血管等组织。(3)肺部较小或细小的血管、神经组织界面不清晰。结论 (1)应用CT获得的正常猕猴胸部肺窗断层扫描图像表明,正常健康猴双肺纹理清晰,走行自然,肺野透光度良好,双肺无异常实质病变影像。(2)获得了健康猕猴肺部的CT影像学资料,为猕猴肺部疾病的诊断,提供了一种安全、方便又准确的新依据,建立了成年健康猕猴肺部CT断层解剖研究的背景资料。  相似文献   

4.
目的 肺部真菌感染往往症状不典型,肺部影像学表现多样,缺乏特异性,为早期诊断和治疗带来困难。尤其足近年来无免疫缺陷人群中也出现肺部真菌感染.使临床判断更加复杂。方法 对我院于2006年上半年收治的7例无免疫缺陷的肺部真菌感染病例,从发病特点、临床表现、影像学、病原学、诊断依据以及治疗策略等方面对其进行了详细分析。结果 7例肺真菌病患者均无明显免疫缺陷,肺部影像学表现多样。通过血清学、肺活检、痰培养等方法确诊,对治疗反应均较好。结论 肺真菌病的临床表现趋向复杂多样,临床医生应予以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5.
肺是呼吸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以气管为主的实质以及其周围的间质组成.研究表明,肺的成熟具有性别差异,通常男性胎儿的肺比女性胎儿更晚成熟,这主要与雄激素的调节有关.此外,临床数据表明,一些肺部相关疾病也受雄激素的重要影响.目前,雄激素对肺部发育的研究逐渐增多,本文主要综述了雄激素对气管、末端肺泡发育以及肺部免疫3个方面的...  相似文献   

6.
肺隐球菌病的CT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肺隐球菌病(pulmonary cryptococcosis,PC)是一种较少见的肺部真菌病,由隐球菌感染而引起的一种亚急性或慢性的肺部真菌病。近年来肺隐球菌感染有增加的趋势,而临床表现及影像表现无特异性,常常容易误诊,为了提高对本病的认识,现收集2001年1月~2009年12月经病理证实的11例肺隐球菌病的CT及临床资料,以提高对肺部病灶的鉴别诊断能力。  相似文献   

7.
肺部菌群及肠道菌群与肺癌密切相关,研究发现与健康人群相比肺癌患者的肺部及肠道菌群发生失调,即菌群组成结构发生显著改变。随着“肠-肺轴”概念的提出,肺部及肠道菌群在人体内的紧密联系越发受到重视,因此关于肺部及肠道菌群的研究对于阐明肺癌的发生发展机制有重要的指引作用。文中综述了肺癌患者肺部及肠道菌群的组成特点及可能的互作机制,强调了肠-肺轴中免疫系统的重要性,最后总结了肺部及肠道菌群对肺癌临床治疗的影响,并对肺部及肠道菌群可作为肺癌早期诊断与治疗的新颖靶点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肠道微生物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与肺部良性病变患者肠道微生物的构成差异,探究特异肠道菌群对非小细胞肺癌发生发展的影响。【方法】收集63例患者粪便样本,非小细胞肺癌患者39例,其中肺腺癌(ADC) 32例,肺鳞癌(SCC) 7例,肺部良性病变患者24例,进行16S rDNA测序。【结果】毛螺菌属(Lachnospira)、瘤胃球菌属(Ruminococcus)、粪杆菌属(Faecalibacterium)、罗氏菌属(Roseburia)和纺锤链杆属(Fusicatenibacter)在肺腺癌患者中显著富集,在肺鳞癌和肺部良性病变中无明显差异。嗜血杆菌属(Haemophilus)、普雷沃菌属(Prevotella)、链球菌属(Streptococcus)和柠檬酸杆菌属(Citrobacter)在肺部良性病变患者肠道中显著富集。【结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与肺部良性病变患者肠道中均存在特异的微生物菌群。  相似文献   

9.
肠道微生物群是与宿主共生的最大的微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通过调节宿主的内分泌、代谢、神经和免疫微环境影响人体的多种基本功能。近年来,肠道微生物群对机体局部和远端免疫器官的影响引起了科学家们的广泛关注。肠道微生物和肺之间的相互作用被称为“肠-肺轴”,对肺部免疫微环境稳态的维持至关重要。研究表明,肠道微生物群失调与哮喘、肺炎和囊性纤维化等多种肺部疾病密切相关。本文将对肠道微生物群对肺部免疫微环境稳态的影响及在多种肺部疾病中的作用进行阐述,为临床通过调整肠道微生物群来治疗肺部疾病和维持肺部免疫微环境稳态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正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Science上的研究论文中,来自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发现,一种很少被研究的肺部细胞或可扮演传感器的角色,将肺部和中枢神经系统联系起来从而调节机体免疫反应以应对环境改变;这种细胞名为肺神经内分泌细胞(PNECs),其主要参与了一系列肺部疾病的发生,包括哮喘、肺动脉高压、囊性纤维化及婴儿猝死综合征等。截止到目前为止,研究人员并不清楚肺神经内分泌细胞在活体动物中的功能,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发现,肺神经内分泌细胞可以在很多动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