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胡庆澧 《生命科学》2012,(11):1223-1224
<正>自有人类以来,生物技术的发展就一直伴随着人类的进步。人类在不断适应或改变我们赖以生活的环境。人类运用自己创造的工具为居住、饮食、繁衍和生存改造我们的自然环境,这些均与对生命的认识和技术的运用相关。现代生物科技和医学的发展,在继续造福人类、增进人类的健康、延长人类寿命的同时,也提出了诸多棘手的两难问题,甚  相似文献   

2.
生物科学中的种质资源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自然界动植物的种群及数量 ,统称为生物种质资源。生物种质资源作为自然资源的一部分 ,对人类的生存与繁衍及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起着重要的作用。人类的定居生活始于自然界动植物的驯化饲养与栽培。因此人类对种质资源的研究利用大体上也经历了从采集原始的自然种质资源→传统的驯化选择优良种质→现代的人工培育、创造新种质 3个发展过程。在这个发展过程中 ,随着人口数量的增长 ,人类对自然资源采集、开发和利用 ,导致自然界的生物数量及其多样性锐减。因此研究和保护自然界生物资源的数量和多样性引起了世界各国的极大关注。人类为了满足自…  相似文献   

3.
<正>自38亿年前植物在地球上出现后,地球才有了一丝绿色和生命的气息。随着植物的不断发展、壮大,大气中的氧浓度不断发生着变化,并在高空逐渐形成了臭氧层,阻挡住了紫外线的直射,地球表面的环境也不断得到改善,这才为其他生物和人类的出现创造了条件。植物与人类植物的数量尽管不到生物总量的十分之一,但它却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最基本的物质基础和外部环境条件。  相似文献   

4.
许忠能 《生态科学》2016,35(3):189-194
结合相关文献, 从生态、进化、信仰与伦理的角度分析了有害生物的生存权利的依据。面对人类各种技术水平的灭害行动, 有害生物一直在顽强生存发展。以生态学的角度分析, 它们有生存的条件, 但时刻与人类竞争。并且有害生物与人类总是有或多或少的亲缘关系, 两者在对抗中共同进化。在信仰方面, 属于生灵的有害生物有生存的权利, 人类的灭害活动在一定程度下受戒律的制约。而从伦理学的观点出发, 有害生物是否应有生存权利的问题受到了质疑。文中认为有害生物的生存权利要靠斗争去获得, 而人类生存的一个前提就是限制有害生物的生存权利。  相似文献   

5.
什么是人类生态学? 现代人,即智人(Homo sapiens),是在大约4万年前由直立猿人(H·erectus)进化来的。智人的出现,标志着自然界在人类有意识活动的影响下,开始进入了一个急剧演变的时代,特别是近几百年来,自然界的演变速度和演变方向,越来越依赖于人类有意识的活动了。现在,人类完全有能力毁灭所有生物的生存环境,也有足够的智慧为人类自身和其他生物创造一个适于生存和进化的环境。今后,自然界是沿着有利于人类的方向发展,还是走向一条灾难的道路,这就要看人类自身如何行动了。  相似文献   

6.
永和人类关系密切,既是人类生存所必需的物质,又会给人类带来极大危害。如何合理地利用有限的水资源,防止污染,维持生态平衡,给人类创造一个美好的环境,这是一个越来越引起世界各国的极大关注,而又必须持久进行研究的重大课题。六十年代初期,日本发生了“水侵病”和“骨痛病”,这都是由于水的污染造成的。为此,日本政府从1971年开始,为解决公害问题而陆续开展了“与人类生存密切相关的自然环境的基础研究”和“环境辩学特别研究”。森林的径流水,农田及畜牧场的废水、生活污水及工业  相似文献   

7.
人类为了求取生存,发展生产,创造富裕的社会生活条件,就必须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为了按照生态规律,在不损害自然环境的条件下,用较少的自然资源,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以最小的“投入”,取得最大的“产出”,还必须把可利用的自然资源进行物理的、化学的加工。科学技术越发达,加工程度越能向深度和精度发展,自然资源的利用率也就越高,甚至可以利用“无废技术”,更加完全地利用自然资源。化学工业的发展史,在一定程  相似文献   

8.
1 回归学生生活 学生生活一方面是课程和学习的源泉,另一方面又是创造生命意义的过程."生存"和"生活"都是"生命"的存在方式.两者的根本区别在于,"生存"仅仅是生命延续的过程,而"生活"却是创造生存意义的生命活动.动物在生命活动中形成它的"生存世界",人类则在生命活动中创造了自己的"生活世界".笔者在许多场合多次重复的一句话是:"课程因为生活而生动,生活因为课程而精彩!"教师要将课程变成一溪流动的活水,让她既流过生活,又成为生活的源泉.哪怕是在呈现一个古老的经典,也应该让它像刚出水的鱼儿一样鲜活.  相似文献   

9.
在论述了人类生存物质基础的能源资源形成、种类与比例的基础上,系统地介绍了生物质及生物质能的概念、组成和生物质转化为生物质能的形式,以及生物质能作为人类未来生存所依赖的新能源的开发利用的新技术、现状与新趋势,为认识生物质能及其开发利用与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关系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
生物多样性教育与生物教学胡玉华(北京教育学院生物系,北京100044)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生物多样性的存在,使人类有可能多方面、多层次的持续利用甚至改造这个生机勃勃的生命世界。丧失生物多样性必然引起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根本危机。因此...  相似文献   

11.
当今,在世界上各科学技术发达的国家内,不论是政府、科技界或一般人士均关注着“生物工程”的发展及其可能为人类谋取的巨大福利。这是因为目前生物科学和工程技术的发展,已使它们之间能在非常精密而有效的基础上结合在一起,为人类创造新的物质财富。在过去的年代里,人类社会借助于科学技术的发展,把它们的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成为人类创造生活资料和其它财富的源泉。因此把科学研究中基  相似文献   

12.
扬益防害发展生物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物技术是双刃剑 ,它的发展既为人类造福 ,又可能给人类带来灾难。因此如何加速发展以给人类带来经济和社会效益 ,同时又预防与制止灾害的发生是当务之急。人类在发展和进步的历程中注视的对象在不断变化 ,科学和技术专家们的工作始终在服务于人类。从前两个世纪的情况看 ,其研究对象可以简单归纳为 :19世纪人们研究分子 ,发现了周期表 10 0多个元素及其化合物 ,为人类创造了极大财富 ,化学工业及与化学工业有关产业至今仍占世....  相似文献   

13.
人类文明演化的生态观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自从地球上出现生命以后 ,生命就与环境构成了复杂庞大的生态系统。人类的出现使得生态系统日益复杂化 ,纯粹的天然系统逐渐被打上了人类活动的烙印 ,人类根据自身的需要 ,不断地改变原有的纯自然的生态平衡 ,创造出更适合人类生存、生活和生产的人工生态系统 ,达到新的平衡 ,不断建造了人类文明 ,因此 ,人类文明史实际上是一部人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及心理环境竞争与共生、改造与适应的生态史。1 农业文明的兴衰在旧石器时代末 ,地球上人口总数不到 30 0万 ,到中石器时代也只有 1 0 0 0万 ,这一时期 ,人类还仅仅是自然生态系统食物网中的…  相似文献   

14.
生态林业是现代林业的基本经营模式,是根据"生态利用"原则而组织起来的森林经营利用制度。它运用生态经济学原理和生态工程方法,充分利用当地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在促进林产品持续发展的同时,为人类社会的当代和后代的生存和发展创造最佳状态的环境。本文首先指出目前通化县在生态环境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然后提出生态环境建设的有效策略,最后总结出生态环境建设在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中的战略地位。  相似文献   

15.
李潇丽 《化石》2016,(2):18-22
正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人们越来越意识到自然环境是人类生存、繁衍的物质基础,气候、环境的变化对人类生存产生的重大影响。面对日益多变的气候变化,人们采取如何的应对策略是目前人类面临的重要问题。今天的气候变化的特点是晚新生代地球环境演变而来的,那么在漫长的人类起源和演化历史上,气候变化如何影响我们祖先的起源、演化和灭绝等事件呢?古人类学研究表明,人类起源和演化具有阶段性,随着考古发现和环境科学的发展,科  相似文献   

16.
在我们中学达尔文主义基础课程中,人类起源这一章,是要说明人类起源于动物,但人类又脱离了动物界,人类进化的规律显然与动物进化的规律不同,人类有创造性的劳动,能改造自己的环境条件,而不再地像动物那样只是适应于自然条件了。人类什么时候和怎样脱离开动物界而沿着自己的规律而发展呢?那就是当人类的祖先一开始了劳动时就开始了,也正是由于劳动古猿才进化成了人。也就是说劳动创造了人,劳动创造了人类社会。  相似文献   

17.
环境与植物有着密切的联系。植被是人类生态环境的主体。没有植物,就没有人类的起源、生存和发展。人类在发展过程中,污染了环境,破坏了植被.反过来又危及人类自身的生存。污染的环境对植物产生不利的影响;植物在一定程度上又净化所在的环境。植物生理学家一直关注着环境污染和环境保护。大约100年前就开始了关于SO,对植物影响的研究。关于重金属对植物的影响.在本世纪初已有研究。但是.污染物对植物生理生化影响的大量研究是出现在本世纪60年代以后。20多年来,在大气污染物、重金属、农药和有机毒物等对植物的影响方面进行了广泛…  相似文献   

18.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生物教学大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物学通报》2000,35(7):31-36
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它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与社会生产和个人生活,与其他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发展,都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主义劳动创造人类的学说,是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的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人猿分野和人的概念的问题,是劳动创造人类的学说的基本问题,也是人类学的基本理论问题;弄清这个问题,不仅对人类学的发展有好处,并能使我们进一步学好马克思主义哲学,正确掌握劳动创造人类的学说。人类和其猿祖先分野的问题,我国人类学者是有不同的主张的,如吴汝康、安志敏和颜訚诸位先生就有争议。  相似文献   

20.
正大约在旧石器时代后期,人类开始迁入新大陆.逐渐形成五大洲四大洋所有适合人类生存的地方都有人类分布的地理格局。人类是地球上唯一借助文化而生存的物种,这种生存方式与环境有莫大关系,后者在生产、居住、交通、饮食、社会形态、信仰甚至体质等方面对前者产生型塑作用。在当代,人类所出没的从北纬78度到南纬54度的广袤地带至少囊括了六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