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分别向杏仁内侧核(MAN)内微量注射去甲肾上腺素(NA)或神经肽Y(NPY)。NA引起血压升高,心率加快;而NPY引起血压降低,心率减慢。如果注入不能改变血压的小剂量NPY,则可抑制NA引起的升压作用,反映NPY与NA共同参与心血管活动的中枢性调节过程。向MAN中注射NPY后血中NA的含量也相应降低,表明在MAN中注射NPY引起的血压、心率反应是通过降低血浆中NA含量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2.
在麻醉大鼠观察了向延髓腹外侧区微量注射NO合成酶抑制剂N-硝基左旋精氨酸(LNNA)和硝普钢(SNP)对血压、心率和肾交感神经活动的影响,旨在探讨中枢左旋精氨酸-NO通路在动脉血压调节中的作用及其机制。实验结果如下:(1)向延髓腹外侧头端区(RVLM)注射L-NNA后,平均动脉压(MAP)升高,肾交感神经活动(RSNA)增强;心率(HR)减慢,但无统计学意义。MAP和RSNA的变化持续30min以上;此效应可被预先静注左旋精氨酸所逆转。(2)向RVLM微量注射SNP,MAP降低,RSNA减弱;但HR的变化无统计学意义。(3)向延髓腹外侧尾端区(CVLM)注射L-NNA,MAP降低,HR减慢,RSNA减弱。(4)向CVLM微量注射SNP,MAP升高,RSNA增强,而心率无明显变化。以上结果表明,中枢左旋精氨酸-NO通路对延髓腹外侧部的神经元活动有调变作用。  相似文献   

3.
L-NNA及NO供体对延髓腹外侧头端区神经元自发放电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麻醉大鼠观察了静注NO合成酶抑制剂N-硝基左旋精氨酸(L-NNA)和NO供体──硝普钠(SNP)和SIN-I对血压、心率和延髓腹外侧头端区(RVLM)神经元自发放电活动的影响,旨在探讨L-arg:NO通路对动脉血压调节的中枢作用部位。所得结果如下:(1)静注L-NNA后,平均动脉压(MAP)升高,心率(HR)加快,11个RVLM神经元自发放电频率增加。这些变化发生于给药后5min,持续时间达30min以上。(2)静注SNP后,MAP降低,HR加快,23个RVLM神经元自发放电频率降低,且有剂量依赖性。SNP作用发生快,持续时间短。为了排除脑缺血的影响,还特意向一侧颈动脉内注射相同剂量SNP,结果引起MAP轻度降低,而HR无明显改变,但RVLM神经元自发放电频率仍显著降低。(3)静注另一NO供体SIN-I后,MAP降低,11个RVLM神经元自发放电频率降低.与SNP的效应基本一致。以上结果提示,RVLM是L-arg:NO通路实现动脉血压调节的一个中枢作用部位。  相似文献   

4.
孤束核内注NPY抗体对电刺激室旁核引起心血管反应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实验在乌拉坦麻醉的大鼠上进行。电刺激下丘脑室旁核(PVH)使动脉血压升高,心率加快,并伴有瞳孔扩大,胡须抖动等交感反应。向孤束核(NTS)微量注射神经肽Y(NPY)抗体后,电刺激PVH引起的升压反应被阻断53.8%,心率加快被阻断57.1%,交感反应也被减弱。兴奋缰核(Hb)可对抗孤束核内注射NPY抗体对室旁核引起的心血管反应的影响。结果提示:孤束核参与电刺激PVH引起的心血管作用,其间有NPY纤维的参与,同时证明Hb在其中起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观察了糖皮质激素自身在孤束核(NTS)内的心血管效应,以及它在NTS内对NANPY诱导的心血管活动变化的影响及机制。结果发现,大剂量地塞米松(Dex)在大鼠NTS内能很快导致血压下降,血清中NO浓度升高。小剂量Dex在NTS内能很快抑制NANPY在NTS内诱导的心血管效应,并维持较长时间。表明Dex对NANPY在NTS诱导的心血管效应的抑制作用可能有基因和非基因两种途径参与。进一步分析它的非基因机制发现这种快速抑制作用与胞内糖皮质激素受体无关,而是通过兴奋GABAA受体,降低减压反射;或者降低α2受体的敏感性,抑制NO的形成;或者直接作用于细胞膜上的离子通道以影响它们对NANPY的反应;从而抑制NANPY在NTS内诱导的降压和心率减慢的效应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讨心内神经节中去甲肾上腺素(NA)、乙酰胆碱(ACh)和NPY的相互作用,本实验应用6-OH-DA选择性切除大鼠心脏交感神经纤维,然后应用荧光和酶组织化学法、免疫组织化学结合图像分析法观察了大鼠心内神经节NA、AChE活性和NPY的变化。结果显示:实验组大鼠心内神经节中儿茶酚胺荧光反应阳性和NPY免疫反应(NPY-IR)阳性的神经纤维明显减少,AChE阳性神经纤维明显增多,AChE反应性神经元积分光密度增加,而儿茶酚胺荧光反应和NPY-IR阳性神经元变化不明显。结果提示:1.交感神经化学切除后大鼠心内神经节中NA、AChE活性和NPY出现不同的变化,体现了心脏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相互抑制作用;2.心内神经节可能含有两种性质的NPY,即交感性和非交感性NPY。  相似文献   

7.
中缝大核在刺激视上核镇痛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核团灌流液的放免测定和高压液相色谱法以及核团内注射拮抗剂,观察了化学刺激下丘脑视上核(SON)对中缝大核(NRM)灌流液内催产素(OT)、精氨酸加压素(AVP)和5-羟色胺(5-HT)含量的影响以及NRM内注射AVP、5-HT或OT受体拮抗剂对痛阈(PT)的影响。结果表明:SON内注射L-谷氨酸(L-Glu)10μg后动物痛阈明显升高,NRM灌流液中OT和5-HT的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水平,AVP的含量仅有一过性增加。NRM内注射oT或5-HT拮抗剂可逆转化学刺激SON引起的镇痛作用;而AVP的V_(1/2)受体拮抗剂也轻度抑制这种镇痛作用,但V_1拮抗剂对此作用无影响。以上结果提示:在刺激SON镇痛中,OT起着重要作用,L-Glu刺激SON的OT细胞释放OT,作用于NRM细胞的OT受体和V_2受体而产生镇痛作用,5-HT在此过程中也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Zhao XY  Jiang ZY  Peng JZ 《生理学报》2000,52(6):473-478
在麻醉大鼠侧脑室注射左旋一叶Qiu碱(L-Sec),记录动脉血压(AP)、心率(HR)及肾交感神经放电(RSND),观察前脑室周系统GABA能紧张性活动改变引起的心血管效应。结果如下:(1)L-Sec可引起RSND增加、AP升高和HR加快,并呈一定剂量-效应关系;但L-S盈余 于bicuculline(Bic)。(2)L-Sec既能拮抗muscimol(Mus),又能拮抗baclofen(Bac)  相似文献   

9.
实验采用多管微电泳记录神经元胞外放电技术,观察地塞米松(Dex)、去甲肾上腺素(NA)及神经肽Y(NPY)对孤束核(NTS)压力感受反射性神经元的作用,以及将这些神经元用Dex预处理后对NA/NPY反应的变化。向NTS内38个压力感受神经元微电泳Dex后,压力感受兴奋性神经元主要表现为抑制(8/19),压力感受抑制性神经元则主要表现为兴奋(9/19)。而电泳NA或NPY,压力感受兴奋性神经性元以兴  相似文献   

10.
内源性一氧化氮在高血压心肌肥厚中的作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和方法:本实验用L精氨酸和一氧化氮合酶(NOS)抑制剂LNAME观察内源性一氧化氮(NO)在高血压性心肌肥厚中的作用。结果:腹主动脉缩窄引起大鼠动脉血压显著升高,左心室重量/体重比值显著增加,左心室NO含量显著下降;L精氨酸不影响主动脉缩窄大鼠动脉血压,但减轻左心室重量/体重比值,明显升高左心室NO含量,加入LNAME可消除L精氨酸的上述作用;主动脉缩窄大鼠给予LNAME,动脉血压和左心室/体重比值并没有进一步增加;假手术大鼠给予LNAME,血压明显升高,左心室重量/体重比值轻度增加;主动脉缩窄大鼠不论是服用L精氨酸还是LNAME,左心室cGMP含量都明显增加。结论:口服L精氨酸可减轻主动脉缩窄大鼠心肌肥厚但不影响动脉血压,此作用可能是通过L精氨酸NO途径实现的,与cGMP机制无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和方法:在延髓头端腹外侧区(rVLM)内注射肾上腺素(E)旨在能否影响正常大鼠的血压和心率,并分析rVLM内肾上腺素能机制在应激性升压反应和心动过速中的作用。将清醒SD大鼠四肢固定在铁丝网架上,经束缚方法观察应激性血压和心率的变化。结果:①束缚清醒大鼠可引起升压反应和心动过速;②在双侧rVLM内注射微量E可引起血压和心率垢明显增加,此作用可被在同一区域双侧注射α-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断剂(酚妥拉明  相似文献   

12.
孤束核(NTS)是中枢心血管活动调节的第一个重要中继站,去甲肾上腺素(NA)及神经肽Y(NPY)在NTS内对心血管活动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我们的前期工作发现地塞米松(Dex)可通过非基因调控途径快速消除NA/NPY在NTS引起的心血管效应。这种作用是...  相似文献   

13.
肖强  陈启盛 《生理学报》1994,46(1):72-77
本工作采用微量注射法向大鼠杏仁中央核注射β-End对大鼠血压和心率的影响,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初步分析。实验结果表明:(1)β-End(100,250pg/1μl)可引起血压降低和心率减慢,(2)纳洛酮及β-End抗血清均可拮抗β-End的效应。(3)酚妥拉明及心得安均可翻转β-End的降低血压和减慢心率的效应。结果提示;杏仁中央核注射β-End引起的心血管效应是通过阿片受体内介的,并且与肾素能神经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观察了低氧对大鼠肺组织和血管内皮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及内皮衍生一氧化氮(EDNO)依赖性舒张反应的影响,以及NOS抑制剂(L-NAME)对常氧和低氧大鼠肺组织和血管内皮NOS活性及颈、肺动脉血压(CAPs、mPAP)的作用。结果表明常氧大鼠肺泡内无肌性血管内皮未见NOS活性,其肺血管床对EDNO依赖性舒血管物质BK没有反应,注射L-NAME后大鼠mPAP略有降低,CAPs有所升高。低氧大鼠肺泡内无肌性血管内皮显示NOS活性,对BK的EDNO依赖性舒张反应呈剂量依赖性增大,注射L-NAME使低氧大鼠mPAP显著降低(P<0.01),CAPs显著升高(P<0.05)。提示肺血管EDNO及其合酶在维持正常成年大鼠肺循环低压低阻中的生理作用值得进一步探讨;低氧引起肺血管内皮ecNOS活性增加和EDNO生成增多可能起到限制肺动脉压过度升高的调制作用,也可能对肺血管内皮产生毒性作用,反而促进肺动脉高压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15.
蛛网膜下腔注射强啡肽A1-17引起剂量依赖性后肢和尾部瘫痪及甩尾甩足抑制。脊髓背角(侧)NMDA受体和NOS/NO功能活性下降可能与Dyn镇痛作用有关,脊髓腹角()NMDA受体-Ca^2+-NOS/NO通路过度激活及c-fos高表达可能与Dyn致脊髓损伤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6.
蛛网膜下腔注射(i.t.)强啡肽A1-17(Dyn)引起剂量依赖性后肢和尾部瘫痪及甩尾甩足抑制。脊髓背角(侧)NMDA受体和NOS/NO功能活性下降可能与Dyn镇痛作用有关,脊髓腹角(侧)NMDA受体-Ca2+-NOS/NO通路过度激活及c-fos高表达可能与Dyn致脊髓损伤(SCI)作用有关。在Dyn致SCI机制中,过量NO(细胞水平)具有神经毒性作用,脑源性NOS主要在早期,诱生型NOS主要在后期起作用,而内皮细胞源性NOS和适量NO(血管水平)可能具有保护作用。在原代培养脊髓神经元中,高浓度Dyn可通过NMDA受体和κ受体直接引起细胞内Ca2+超负荷,低浓度Dyn只通过κ受体抑制高钾刺激性Ca2+内流  相似文献   

17.
熊燕  章岚 《动物学研究》1998,19(1):23-26
实验材料为乌拉坦麻醉的鸣禽黄雀(Carduelis spinus)。观察了电及化学刺激新纹状体前部大细胞核外侧部(1MAN)对发声和呼吸的影响。结果如下:(1)电刺激1MAN的不同区域都引起鸣叫反应。(2)长串电脉冲刺激1MAN使呼吸频率增加,呼吸幅度降低。(3)短串电脉冲刺激1MAN,落位于吸气相,产生吸气要断效应;落位于呼气相,可使呼气时程延长,以冲刺激1MAN,落位于吸气相,产生吸气切断效应  相似文献   

18.
低氧对CRF,AVP和NE刺激体外培养腺垂体细胞生成cAMP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探讨了CRF,AVP及NE对体外培养大鼠腺垂体细胞生成cAMP的作用。CRF刺激体外培养大鼠腺垂体细胞内cAMP的生成,且浓度与效应正相关。AVP未引起细胞内cAMP差异性变化(P>0.5)。NE使培养腺垂体细胞内cAMP水平降低。低氧使CRF刺激cAMP生成的作用降低。而AVP及NE可能是通过其它胞内信息通路。  相似文献   

19.
本工作采用微量注射法向大鼠杏仁中央核注射β-End,观察β-End对大鼠血压和心率的影响,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初步分析。实验结果表明:(1)β-End(100,250pg/1μl)可引起血压降低和心率减慢,(2)纳洛酮及β-End抗血清均可拮抗β-End的效应。(3)酚妥拉明及心得安均可翻转β-End的降低血压和减慢心率的效应。结果提示:杏仁中央核注射β-End引起的心血管效应是通过阿片受体中介的,并且与肾上腺素能神经元的活动有关。  相似文献   

20.
Ruan HZ  Fan XT 《生理学报》2000,52(2):119-122
用高原低氧模型及原位杂交、NADPH-d组织化学法,探讨氯氨酮和L-NAME对急性高原低氧大鼠下丘脑一氧化氮合酶(NOS)和生长抑素mRNA(SS 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急性高原低氧引起下丘脑NOS和SS mRNA过度表达,如先用NMDA受体拮抗剂氯氨酮和NOS抑制剂L-NAME预处理,NOS和SS mRNA的表达均明显被抑制。结果提示,NMDA受体参与了急生高原低氧引起的下丘脑NOS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