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包括内容有:①植物组织培养中器官发生测定;③通过组织培养植物的无性繁殖;③组织培养与植物育种;④基因库的冰冻保存;⑤细胞品系选择;⑥植物细胞培养的工业应用;⑦固相化植物细胞;⑧植物原生质体转化的传递系统;⑨展望。  相似文献   

2.
本书着重介绍了如何利用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发酵、病毒学、微生物学及蛋白化学等方面的技术和方法进行大规模的细胞培养和蛋白质药物的生产。 内容包括:1.大规模哺乳动物细胞培养;2.重组DNA技术在哺乳动物细胞工程及  相似文献   

3.
本书主要阐述了植物细胞培养基本技术、有工业价值的植物细胞的筛选、植物细胞培养过程中的生物学特征与技术需求、诱导子的作用、植物细胞反应器的操作与设计、植物细胞固定化与固定化细胞反应器、植物细胞培养的规模放大以及植物细胞培养的应用领域等内容.本书以现代细胞培养技术和工程原理为基础,紧紧围绕植物细胞培养过程中的关键工程技术和生物学需要,  相似文献   

4.
本文的目的在于从应用、存在问题和潜力等方面论述了大规模细胞培养的现状。由于大多数大规模细胞培养方法具有商业和专利权性质,除提到某些重大的成果外,本文不想详细叙述许多科学成果。本文主要涉及那些现有的商业生产方法,但也注意到那些具有潜在应用价值的革新。本文虽提到植物细胞培养,但主要侧重于哺乳动物细胞。  相似文献   

5.
细胞培养过程中的支原体污染相当普遍。如何快速、简便地检测支原体,并且采取有效措施去除支原体一直是细胞培养中急待解决的难题。本文就近年来有关支原体检测及去除方面的工作加以综述。  相似文献   

6.
细胞培养技术在病毒学研究中的应用范国昌(浙江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系,杭州310027)细胞培养技术不仅在生物学、医学尤其是在病毒学的研究中已经成为不可缺少的工具,而且随着细胞工程的发展,在生产领域中的应用也有了很大的突破,形成了新的产业。本文主要介绍它...  相似文献   

7.
细胞培养中支原体污染的检测和去除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细胞培养过程中的支原体污染相当普遍。如何快速,简便地检测支原体,并且采取有效措施去除支原体一直是细胞工作者们亟待解决的难题。支原体检测方法有培养法,DNA荧光染色法,单克隆抗体免疫荧光法。生化法,DNA探针杂交法,PCR法,支原体去除方法有药物法。免疫法,稀释法,加热法。本文就近年来有关支原体的检测及去除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细胞培养中支原体污染是一个长期困扰实验室工作人员的难题。近年来,检测方法不断完善,核酸杂交,多聚酶链反应等新的方法已建立起来,对于支原体污染的去除主要是应用抗生素,可选用一些新的更为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9.
伊贝母(Frilillaria pallidiflora)是适应特定山区气候的药用植物。其自然资源日益枯竭。为挽救受国家保护的这一渐危种植物,需要为适生区提供快速营养繁殖技术,以发展生产。在非适生区,拟采用细胞培养法生产其有效成分。在以上这两方面,我们作了初步试探。伊贝母组织培养诱导再生植株,可通过胚状体途径,愈伤组织分化和外植体直接发生途径获得。不同外植体,如母鳞茎、初萌发幼茎和黄化幼茎均可诱导小鳞茎直接发生。其中以  相似文献   

10.
英国的植物组织和细胞培养研究有较好的基础。著名植物生理学家、已故的Street教授在这方面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他主持召开了1974年第三届国际植物组织和细胞培养会议。由于Street教授多年的努力,并利用在莱斯特(Leicester)大学植物系他主持的组织培养实验室,培养了一大批人材。近十几年来,英国的植物组织和细胞培养的研究也得到了迅速发展。下面就作者在英工作两年期间的所见所闻作一介绍。长期以来,Street教授的实验室一直是国际  相似文献   

11.
细胞培养中霉形体的污染检出和排除徐立群刘福安贺东生(华南农业大学动物医学系细胞研究室,广州510642)霉形体(Mycoplasma)最早发现于1898年,1956年首次从体外细胞培养物中作为污染物被分离出来。它是一类同一般细菌有差别而又属于细菌类的...  相似文献   

12.
本文报告了用带塑料环的明胶培养膜培养角膜内皮细胞和角膜上皮细胞的结果。两种细胞在达到生长密集状态后,均具有正常眼内角膜内皮和角膜上皮细胞的形态特征。此方法可用于各种培养细胞的研究,特别是需分隔细胞层顶面和底面培养环境的实验及药物毒性等研究,使实验条件更接近于正常眼内的环境条件。  相似文献   

13.
大鼠原生殖细胞培养和分化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大鼠胚胎原生殖细胞(primordial germ cells,PGCs)的培养及分化,取受精后11-12.5天大鼠PGCs进行原代培养,光、电镜观察PGCs及其分化细胞的微细结构,碱性磷酸酶染色检测细胞的分化程度,结果显然显示大鼠PGCs大而圆,散在分布,或多个聚集成团,胞质中含有椭圆形的线粒体和丰富的核糖体,在鼠胚成纤维细胞饲养层存在的情况下,PGCs保持未分化状态,碱性磷酸酶反应呈强阳性,在缺乏饲养层的条件下PGCs很快分化,形态不规则,有伪足,碱性磷酸酶反应减弱,进一步分化可形成具有细长突起的神经元样细胞,胞质中含有细丝束的表皮细胞,可见节律性跳动的心肌细胞,具有分泌颗粒的分泌细胞及似血管,心脏形状的管腔结构等,由PGCs分化来的细胞碱性磷酸酶反应均呈阴性,结果表明大鼠PGCs能够分化形成三个胚层的衍生物,生殖嵴来源的PGCsp是一种具有发育全能性的胚胎多能干细胞,本研究同时证明鼠胚饲养层能抑制大鼠PGCs的分化。  相似文献   

14.
自从Steele和Breg[3]对羊水细胞进行染 色体分析以来,此项技术已被成功地应用于染 色体疾病的产前诊断。一般认为凡高龄孕妇 (35岁或40岁以上), 或已有染色体畸变患儿 者,或为染色体平衡易位或X一伴性隐性基因携 带者,均应进行孕妇羊水细胞染色体分析,以便 尽早发现患儿,进行人流[4,5]  相似文献   

15.
植物的组织和细胞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日益兴起的植物细胞工程,是建立在植物的组织或细胞培养技术的基础之上的。不少中学把植物的组织培养当作生物课外活动小组的一项重要内容,借以培养学生对生物科学的兴趣和提高他们的实验技能,并已积累了不少经验。为了配合这一活动的开展,本刊特组织了这个专题讲座,着重介绍组织培养的基础理论、应用前景、操作过程以及简易培养方法等内容,供有关方面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6.
茜草科植物栀子(Gardenia jasminoides)是野生常绿灌木。栀子果实中含有京尼平甙。(?)栀子甙等环烯醚萜苷类及藏花素素类胡萝卜素系列的色素,其中藏花索用作黄色的天然食品色素已被开发利用。从栀子成熟果实中提出来的黄色素是一种安全无毒的天然色素,而且对真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双球菌等有抑制作用,因而栀子黄色素不仅广泛用于果汁、酒类等饮料中,而且在烹调菜肴、腌制酱菜中以及中西糕点中都成为人们所喜爱的一种天然食用色素,具有很大的开发利用价值,目前国际市场需要量急剧增加,仅仅靠从野生栀子的果实中  相似文献   

17.
红豆杉细胞培养的研究   总被引:27,自引:1,他引:27  
从红豆杉(Taxuschinensis(Pilg)Rehd)的嫩茎及针叶诱导的出愈伤组织,对愈伤组织培养及细胞悬浮培养进行了研究,利用HPLC方法测定它们合成紫杉醇的能力,发现了能够提高培养细胞生长速率及紫杉醇含量的一些因子,红豆杉愈伤组织及悬浮培养细胞的生长速率已分别达到0.25g/L.d和0.28g/L.d。而他们的紫杉醇含量分别是0.0026%和0.012%。  相似文献   

18.
对虾细胞培养研究概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综述了对虾细胞培养的研究进展,总结了适宜对虾细胞培养的条件,为建立细胞株(系)以供病毒的分离和纯化、进行各种特性的分析、进一步研究单克隆抗体莫定基础。同时,为培养对虾的免疫细胞并研究对虾免疫机能和筛选免疫增强药物提供手段,从而为解决虾病防治问题开辟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大脑海马区是帮助人类处理长期学习与记忆主要区域,在医学上海马区是大脑皮质的一个内褶区,在侧脑室底部绕脉络膜裂形成一弓形隆起并由两个扇形部分所组成,两者合称海马结构。研究发现,大多数脑部疾病的发生都跟海马神经元细胞息息相关,近年来,通过体外模拟脑部海马区神经元细胞的内环境,从体外细胞水平对脑部相关疾病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领域。本文将通过搜集国内外近几年对海马神经元细胞的分离、提取、接种、纯化、鉴定等科研资料,论述海马神经元细胞的培养技术,为脑部相关疾病的研究提供相关理论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20.
左祥  左纯源 《植物学报》2020,55(2):254-254
正植物细胞培养在细胞生物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及植物生物学等课程的实验课中都有涉及,其实验方案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是培养和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的关键。因此,将植物细胞培养纳入细胞生物学实验课程教学活动,在不同层次的实验教学中运用细胞培养技术,能丰富教学内容、改善教学方式,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提高细胞生物学实验课程的教学效果,使学生综合分析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得到锻炼,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灵敏度,提高学生的实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