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 蛋白质是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它关系到人类的健康和智力的发展,而组成蛋白质的二十种氨基酸,有几种如色氨酸、赖氨酸及蛋氨酸等是人类和动物不能在体内合成的,必须靠食物供给,否则就不能正常生长发育,这些氨基酸称为“必需氨基酸”。现有的一般玉米品种蛋白质中色氨酸、赖氨酸及蛋氨酸等含量很低,是一种低质量蛋白质。  相似文献   

2.
<正> 蛋白质是人体重要的组成部分,是生命的物质基础,而蛋白质又是由20种氨基酸所组成,蛋白质的营养实质上是氨基酸的营养。在20种蛋白氨基酸中,赖氨酸、色氨酸、蛋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苯丙氨酸、苏氨酸和缬氨酸等在人体内不能按需要合成,它们必须从食物中供给,称为必需氨基酸。当食物中缺少这些氨基酸时,人体正  相似文献   

3.
谷物是世界上多数人的主食,但在谷物的营养成分中却缺少人类和非反刍动物所必需的氨基酸:赖氨酸、苏氨酸、色氨酸等。而氨基酸是按一定比例合成蛋白质的,缺少其中任何一种,都会限制其他氨基酸的利用。所以谷物中最缺少的赖氨酸又称为第一限制性氨基酸,水稻和小麦的第二限制性氨基酸是苏氨酸,玉米的第二限制性氨基酸是色氨酸。因此,提高这些氨基酸的含量将大大改善氨基酸平衡,改良谷  相似文献   

4.
氨基酸是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它参与体内代谢和各种生物机能活动。其中异亮氨酸、亮氨酸、赖氨酸、苯丙氨酸、蛋氨酸、苏氨酸、色氨酸和缬氨酸在人体内是不能合成的,这八种氨基酸称为必须氨基酸。在利用废鸭毛试制水解蛋白过程中需要了解羽毛、上翮和下翮制剂中必需氨基酸的种类及其大致含量,以便判断  相似文献   

5.
<正> 酶是生物细胞合成的具有高效专一催化活力的一类特殊蛋白质。利用酶族中酰化酶拆分化学法合成或消旋的D L-氨基酸。可以得到纯的L型和D型的氨基酸。通常用于工业生产的酰化酶有猪肾酰化酶。淀粉酰化酶、黄曲酰化酶等。在拆分D L型甲硫氨酸、亮氨酸、缬氨酸、苯丙氨酸、丙氨酸、色氨酸、苄基丝氨酸等几十种氨基酸中,L型氨基酸产率为50~  相似文献   

6.
生物样品中色氨酸荧光测定法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色氨酸是必需氨基酸之一,也是普遍食物中或日常膳食的主要限制氨基酸,食品中色氨酸的含量是评价其营养价值的重要指标。色氨酸对酸不稳定,当用酸水解蛋白质时,往往被破坏,所以不能用氨基酸分析仪按一般程序和其他氨基酸同时被分析定量,  相似文献   

7.
<正> 氨基酸的酯化在肽合成上是非常重要的。在大多数情况下,酯能由酸催化而制备,但是,氨基酸,如色氨酸对酸的敏感性是难以在强酸介质中和高温下进行酯化。 1963年Wilchek等人将色氨酸和光气作用经由N-羧基酸酐中间物再和苄醇作用而合成了色氨酸苄基酯。近来,Williams等人报道,由N-保护的色氨酸苄基二甲基苯胺盐的热分解制备色氨酸苄基酯。但是这种方法直接用于氨基酸是不成功的。况  相似文献   

8.
<正> 从细菌、动物、植物体中分离得到240多种氨基酸,其中只有20种用于蛋白质合成,另外一些象乌氨酸、瓜氨酸、5羟基色氨酸、二羟基苯丙氨酸和高丝氨酸是代谢的中间产物,生物有自生的保护作用,防止其他生物的侵害,其主要机制是氨基酸及其衍生物产生了对酶的抑制。  相似文献   

9.
组成人体蛋白质的氨基酸有20多种,其中有8种,即:异亮氨酸、亮氨酸、赖氨酸、甲硫氨酸、苯丙氨酸、苏氨酸、色氨酸和缬氨酸(婴儿还包括组氨酸和精氨酸)在人体内不能合成,必须由食物供给,故称为必需氨基酸。  相似文献   

10.
<正> 5.L-色氨酸(L TryPtophen) 分子量:204.23 融点:290℃(分解) 本品为白~带黄白色结晶或结晶性粉末,无味或稍有一点苦味。在冷水、乙醇、氯仿中难溶。热水中易溶。在100克水中的溶解度如下: 构成蛋白质的色氨酸广泛分布在自然界中,但含量较低。天然蛋白质中含有的色氨酸都是L型。人类色氨酸的需要量比其它必需的氨基酸低,但色氨酸的生理作用极其重要,是必需氨基酸,并被指定为食品添加剂。  相似文献   

11.
稻米色氨酸测定方法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色氨酸是动物和人体中八种必需氨基酸之一,它对人和动物的生长发育、新陈代谢起着重要的作用,被称为第二必需氨基酸。目前测定蛋白质的氨基酸多采用氨基酸分析仪及气相色谱法测定其水解产物,这种方法需要昂贵的仪器,且在水解过程中色氨酸完全被破坏,尤其是象水稻这些含碳水化合物高的粮食作物,水解时即使采取了添加保护剂的办法,色氨酸的破坏仍是严重的,  相似文献   

12.
<正> 色氨酸是生物体主要的必需氨基酸之一,在营养代谢中起着重要作用,因而准确测定有一定意义。但由于色氨酸前处理方法较复杂,分析比较困难,导致目前国内外开喂该项目的不多。我所于83年曾进行了用日立835—50型氨基酸分析仪测定色氨酸方法的试验,并取得了较好效果。但为了更好  相似文献   

13.
酪氨酸和其他两种芳香族氨基酸——色氨酸和苯丙氨酸构成了各种蛋白质的生色团,它们是蛋白质吸收光能的主要部位,从这个意义上讲,生色团氨基酸的光解反应是了解蛋白质光化学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用固定化RNA方法合成蛋白质东京工业大学生物工学科相泽益男教授及其助手开发了生产蛋白质的生物体外合成系统,他们使用固定在硝酸纤维素膜上的信使RNA,在加进氨基酸和能源时,就逐次把氨基酸连接起来了。把信使RNA固定在连接苯丙氨酸的能合成蛋白质的人工RNA及酵母细胞上,加进从酵母汁中提出的脂质体和酶这一系统,有可能制造大量的简单的蛋白质。  相似文献   

15.
饥饿和再投喂对草鱼鱼种生物化学组成的影响   总被引:73,自引:0,他引:73  
分析了饥饿15天和再投喂21天的草鱼鱼种肝脏和肌肉生物化学组成的变化,结果表明:(1)饥饿降低白肌RNA/DNA比值,蛋白质含量和肝脏RNA/DNA比值,使肝脏蛋白质含量升高,再投喂后,肝脏RNA/DNA比值,蛋白质含量和白蛋白质含量均恢复至正常投喂组水平,白肌RNA/DNA比值升高并显著高于正常投喂组水平;(2)饥饿状态下,肝脏和肌肉的脂类含量降低,水含量升高,再投喂后,肝脏和肌肉的脂类含量升高  相似文献   

16.
研究旨在探讨低蛋白质饲料中添加色氨酸对凡纳滨对虾饲料表观消化率、消化酶活以及全虾氨基酸组成的影响。试验选取初始体重为(2.000.01) g对虾960尾, 随机分成6组, 每组4个重复。各组分别投喂含40.79%粗蛋白质的高蛋白基础饲料(HT0)、含37.01%粗蛋白质的低蛋白基础饲料并添加0 (LT0)、1.20(LT1)、2.50 (LT2)、5.00 (LT3)和10.00 (LT4)g/kg色氨酸的6种饲料。饲养56d后采样、分析蛋白酶活和全虾氨基酸组成; 在此基础上投喂含0.04%三氧化二钇(Y2O3)的相应饲料进行消化率试验。结果表明:低蛋白质饲料中添加色氨酸可提高对虾蛋白质、氨基酸、干物质、能量的表观消化率, 蛋白酶活和影响全虾氨基酸组成(P0.05)。LT3、LT4粗蛋白质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LT0(P0.05)。LT3蛋氨酸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LT0, LT3酪氨酸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HT0 (P0.05)。LT3和LT4干物质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LT0 (P0.05)。LT1、LT2、LT3和LT4总能表观消化率均高于LT0, 但仅LT4达显著水平(P0.05)。LT2肠蛋白酶活最高, 并显著高于HT0和LT1 (P0.05), LT2、LT3、LT4肝胰腺蛋白酶活显著高于LT0 (P0.05), 但与HT0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LT4全虾天门冬氨酸、甘氨酸、丙氨酸、蛋氨酸、亮氨酸含量均明显高于LT0 (P0.05)。LT1全虾赖氨酸含量显著高于LT0 (P0.05)。由此可见, 低蛋白质饲料中添加色氨酸可明显提高凡纳滨对虾饲料蛋白质、氨基酸、干物质和能量的表观消化率、蛋白酶活, 并改善全虾氨基酸的组成。  相似文献   

17.
镧对植物伤流液中氨基酸的成分及含量的影响(简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董倍  吴兆明 《植物学通报》1992,9(3):44-46,49
植物根系的伤流量及其内含物的变化常作为根系生理活动的指标.根系内有较强的合成氨基酸的能力,并将合成的部分氨基酸提供给地上部合成蛋白质,因之在根系伤流液中存在有大量的游离氨基酸.植物体内氨基酸的合成与代谢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包括营养状况.近年来,吴兆明等发现镧对植物不定根的分化、促进根系的生长及活力有明显  相似文献   

18.
仔猪出生后早期阶段能高效地利用日粮氨基酸进行体蛋白质(尤其是骨骼肌蛋白)合成。这种高效的蛋白质沉积与摄食后血浆胰岛素及营养物质(氨基酸、葡萄糖等)水平升高有密切关系,餐后血浆胰岛素、氨基酸及葡萄糖水平的提高,能显著刺激新生仔猪蛋白质合成。本文着重就摄食引起胰岛素及营养物质信号通路的活化对新生仔猪蛋白质合成的作用效果及其作用机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小麦不同品种开花后各地上器官游离氨基酸含量的变化动态及其与籽粒蛋白质含量的关系,以及氮素营养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小麦叶片和颖壳十穗轴游离氨基酸含量均在开花后持续增加,至花后14d达到最大值,之后开始下降。茎和叶鞘游离氨基酸含量则在开花后上升较缓慢,至花后21d达最大值。籽粒游离氨基酸含量一般在开花后就持续降低。各地上器官游离氨基酸含量与成熟期籽粒蛋白质含量均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说明源器宫中游离氨基酸供应充足,有利于籽粒蛋白质积累。增施氮肥能够提高各地上器官中的游离氨基酸含量,进而促进籽粒蛋白质的合成,提高籽粒蛋白质含量。品种之间籽粒蛋白质含量的差异,是由各地上营养器官向籽粒运输氨基酸的综合作用所造成的。  相似文献   

20.
对氨基酸的精确感应是有效调控蛋白质或氨基酸合成与分解代谢及控制采食量的关键因素。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和一般性调控阻遏蛋白激酶2(GCN2)作为重要的信号转导分子,位于蛋白质合成与降解过程中整个信号通路的中心位点,是调控该过程的重要通路,并对蛋白质功能与作用的表达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现主要围绕氨基酸信号对mTOR和GCN2通路的影响进行讨论,旨在阐述氨基酸信号如何在蛋白质合成和降解过程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