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1984—1985年的采集标本中,发现两种鸟是四川鸟类新纪录。量度单位:体重(克),长度(毫米)。1.云雀AlaudaarvensisintermediaSwinhoe1985年12月15日采于南充市郊(海拔280米)。1♂,体重45,全长185、翼长114、嘴峰11.5、跗蹠24、尾长78。该鸟体重、全长、翼长等均大于小云雀。上体棕褐色,具黑褐色纵纹,颜色较小云雀浅;下体白色,胸部沾棕,具黑褐色纵纹。采获时,单个活动于河漫滩,在南充为冬候鸟。2.灰翅鸫Turdusboulboul(Latham)1984年5月4日采于北川县小寨子沟自然保护区(海拔2000米)。1♂,体重63,全长250、翼长145、嘴峰21、跗蹠37、尾长10…  相似文献   

2.
大纹背鼩鼱(Sorex cylindricauda)和小纹背鼩鼱(Sorex bedfordiae)的划分,国外Corbet(1978,1980);Honacki,ctal.(1982);R.S.Hoffmann(1987)多已承认。本文拟通过在卧龙所采18号标本的研究,对其分类问题进行讨论。分布两种都属横断山脉——喜马拉雅山特有种。从水平分布看,小纹背鼩鼱除分布于我国四川、云南和陕西等省外,还分布于缅甸和尼泊尔。而大纹背鼩鼱目前仅发现在我国四川,为我国特有种。垂直分布也有差异,笔者1986年在卧龙采得这两种动物,小纹背鼩鼱分布区的海拔(2500—2900米)低于大纹背鼩鼱(2900—3600米),前者主要分布针阔混交…  相似文献   

3.
隶属于蝇科、棘蝇亚科的管状翅棘蝇(A.rohrelliformis Rondanl,1856)已知分布于欧洲和中亚地区,中国尚无报道。本新纪录标本系1982年8月22日采于山西省文水县关帝山区,采集生境溪流、山林备、海拔1500米。 形态特点:体长6—9mm,橙黄色种,侧额略宽,在额正中部相接,具银白色粉,触角与下颚均黄色。  相似文献   

4.
1987年5—6月,笔者等在天山北麓采到新疆鸟类新记录一种。现报道如下: 褐柳莺Phylloscopus f. fuscatus (Blyth),新疆种的新记录。 1,采自新疆天山北麓乌苏县,农田水库傍胡杨树上,海拔360米,(Ⅵ24,1987)。 量衡度 体重 体长 嘴峰 翅长 尾长 咐蹠 1 6 120 9 62 50 20 本亚种上体褐色较淡,下体乳白沾棕,体型  相似文献   

5.
1963年12月16日于辽宁省沈阳市东郊东陵陵园西邻岗上(海拔8O米)的古油松下以“张网”捕得一只雌鸟。 头至上背鸟棕色,头部两侧以及喉、胸等暗灰黄色;下背至尾上复羽黄绿色;翅里褐具两道白色翼带,尾亦黑褐,最外侧一对大都白色:腹污白。 体重19克;体长152,嘴峯12,翼77,尾65;跗(足庶)18.6毫米(1)。 苍头燕雀是欧洲大陆习见的鸟,学名“coclcbs”是“独身  相似文献   

6.
绿背山雀繁殖习性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绿背山雀(Parusmonticolusyunnanensis)在卧龙自然保护区是留鸟,为优势种。通常栖息于海拔1600—2600米之间的常绿、落叶阔叶林和针、阔叶混交林;夏季可达3000米以下的针叶林带,冬季降至2000米以下,在耕作区及庭园较常见。性较活泼,不甚畏人。食物以昆虫为主,是农林益鸟。1984年5—6月和1987年5—7月,在保护区对绿背山雀的繁殖习性进行了初步观察,现将结果报道于下。一、营巢绿背山雀多在树洞内营巢,也见于破墙壁及铁炉横烟囱内;人工巢箱,也是此鸟营巢的理想场所。1987年在沙湾挂五个巢箱,招引率达40%。营巢由雌雄鸟共同担任。营巢期自5月…  相似文献   

7.
秦岭黑熊食性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我国黑熊(Selenarctos thibetanus)有五个亚种、主产于陕、甘、川一带的是黑熊四川亚种(S.t.mupinensis),其成体体长在1.5米左右,体重在100—150公斤之间,全身毛色亮黑色,老龄个体鼻部、耳尖沾棕,胸部的“V”形月牙斑,起于颈侧而交于前胸。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来,著者在进行金堂地区鸟类资源调查过程中,发现下列5种另1亚种是四川鸟类新纪录。量度单位:体重(克),长度(毫米)。1.灰脸鵟鹰Butastur indicus(Gmelin)1985年9月13日采于金堂盐井乡三岔村,海拔约850米。1986年10月4日又在盐井乡老牛坡采得1只。两地均属龙泉山脉,该鸟在金堂属旅鸟。2♀,体重580、540,体长430、410,翼长333、317,嘴峰30、28,尾长205、191,跗蹠60、52。头顶及后颈均棕褐色,各羽有黑色干纹。眼先灰白,耳羽、颊暗灰。尾上复羽灰褐具白端,尾下复羽纯白,尾羽灰褐具四道较宽阔的黑色横斑,末端灰白。2.长尾灰伯劳(指名亚种)…  相似文献   

9.
在近年野外考察中,我们发现一批四川鸟、兽新纪录,计有鸟类4种及1亚种;兽类两种。现简述如下:一、翘鼻麻鸭Tadorna tadorna(Linnaeus)1980.Ⅺ.1,南充县龙门镇(300米)。1♀,体重1000克(以下重量单位同),体长535毫米(以下长度单位同),翼长283,嘴峰48,跗蹠50,尾长98。特征:嘴上翘,  相似文献   

10.
云南西双版纳发现双带鱼螈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74年5月7日,我们在云南西双版纳的勐腊县城郊,采到一条双带鱼螈Ichthyophis glutinosus(Linnaeus)的雌性成体(740001号)。当地海拔600米。标本现保存于云南省动物研究所。 双带鱼螈隶属蚓螈目Gymnophiona、蚓螈科Caeciliidae。1922年梅尔(Mell)曾报道广东有产,但迄今未得证实。这次获得双带鱼螈,则证实我国确有分布。现将其形态特征描述如下: 体呈长圆形,状如蠕虫;背腹略扁平;皮肤裸露,富有粘液;头部以下通身具环状缢纹;无四肢,无鼓膜;营洞穴生活;体长411毫米,尾极短,仅6毫米,体中段最粗处之直径(固定标本)16.4毫米。  相似文献   

11.
1984年3—6月和1985年3—6月,作者在四川省北川县对雪鹑、淡腹雪鸡、雉鹑、血雉、红腹角雉、绿尾虹雉、勺鸡和红腹锦鸡等八种雉类的繁殖习性进行了一些观察,结果如下。雪鹑(Lerwa lerwa callipygia)当地名石窖鸡,栖息于海拔3,800米以上,常见单只停息于陡岩边缘,受惊后立即向下滑翔。叫声响亮。繁殖在五、六月间。雏鸟孵出后呈家族活动。曾见一对成鸟和二只雏鸟在草甸上行走。发现险情后,成鸟即疾走逃离,雏鸟迅速向土洞中隐蔽。雏鸟羽色以灰色为主。淡腹雪鸡(Tetraogallus tibetanus henrici)生活于海拔4,000米以上的裸岩地带,五月底至六月…  相似文献   

12.
1987年7月在四川安县茶坪乡老望村,海拔1430米,人工柳杉林、郁闭度0.8以上,采得一雌性白化啮齿类,经鉴定系小泡巨鼠Leopoldamys edwardsi(Thomas),体重480克,体长272毫米、尾长290毫米,后足长53毫米,耳高34毫米,全身白色、背毛尖微具麦杆黄色,孕鼠,有四胎仔(左1,右3)。安县发现白化小泡巨鼠@赵定全$四川省林业科学院!成都 @李成智$安县林业局 @肖兴德$安县林业局  相似文献   

13.
本文将近年在宁夏各地新发现的十种鸟类整理报道如下:1.黑鹳Ciconia nigra见于中卫和青铜峡。银川市中山公园1984年6月曾在青铜峡收到一对幼鹳,目前还在饲养。夏候鸟。2.赤膀鸭Arias strepera1♂,1984.Ⅲ.14.采于银川郊区黄河岸边。体重523克(单位下同)。体长539、尾长111、翅长276、嘴峰43、跗蹠37毫米(单位下同)。全身浅灰棕色;腹下灰白色;翼镜白色,前面有黑斑。旅鸟。3.红头潜鸭Aythya ferisa1♂,1984.Ⅲ.14.采于银川郊区黄河岸边。体重900、体长480、尾长50、翅长210、嘴峰47、跗蹠37。头和颈栗红色;翼镜灰色。旅鸟。4.斑头秋沙鸭Merg…  相似文献   

14.
在整理云南高黎贡山兽类考察报告中,查阅了国内收藏的采自四川西部和云南各地的鼩蝟标本。经对比研究,判定云南西部和西南部地区的鼩蝟为新亚种,现描述如下: 滇西鼦蝟Neotetracus sinensis hypolineatus,新亚种 正模采号76310,♀(成),1976年12月6日采自云南腾冲大塘(冷水河),海拔2,100米。 副模采号76334,♂(成),1976年12月12日采获,采集地与正模相同;采号640136;♀(成),1964年11月7日采自云南景东磨刀河,海拔2,100米。  相似文献   

15.
我国原麝一新亚种——安徽亚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安徽大别山区的原麝与分布在黄河以北的原麝指名亚种有所不同,经研究为一新亚种,定名为原麝安徽亚种 Moschus moschiferus anhuiensis Wang Hu et Yan su-bsp.nov. 正模:佛麝7903号,♂成体,1979年3月27日采于安徽金寨县长岭(北纬31°10′42″,东径115°53′48″),海拔约500米。 配模:佛麝7904号,♀成体,1979年4月14日采于安徽霍山县下符桥,海拔约100米。 副模:佛麝7915号,♀成体,1979年2月21日采于安徽六安县独山,海拔约150米。 以上正、副模标本存于安徽大学生物系标本室,配模标本存于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标本室。  相似文献   

16.
1979年在海南岛作短期考察期间,发现所采的纯蓝鹟Niltava unicolor与已有纪录的亚种不同,命名为:纯蓝鹟吊罗亚种Niltava unicolor diaoluoensis,新亚种 正模标本:雄性成鸟(采集号790258),1979年8月26日采自海南岛陵水县吊罗山(海拔640米)。配模标本:雌性成鸟(采集号790269),1979年8月27日采自同上地点。  相似文献   

17.
秦岭地区的山溪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山溪鲵(Batrachuperus pinchonii)也叫山辣子,是一种药用动物。 1979年7月25日至8月16日,1980年10月6—21日,我们先后在留坝县的庙台子公社大巴沟(海拔1500米)和闸口石公社的宽沟(海拔1700米),对山溪鲵的生活习性做了观测,并分别采到雌雄成幼体标本。  相似文献   

18.
白鱀豚“珍珍”雌性,捕于1986年3月31日,体长1.5米,体重57.5公斤,约2龄,死于1988年9月27日,死时体长为1.97米,体重为88.25公斤,池养时间为2年半.除1988年夏天,由于天气酷热中暑,经用药后即很快恢复正常摄食外,近年来食量一直维持在每天7公斤左右,约占体重的8%.    相似文献   

19.
绿尾虹雉叫声的声谱分析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笔者于1983年5—8月,11月至翌年1月在四川省宝兴县和小金县交界的夹金山(海拔3,800—4,200米)和1984年4—8月在夹金山和四川省北川县和茂汶县交界的茶坪山(海拔3,500—4,700米)进行绿尾虹雉(Lophophorus lhuysii)的生态生物学考察中首次且多次录得了它的召唤声和惊叫声,并在室内借助于语图仪做成声谱图象进行声谱分析研究,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江西产新变种植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俞志雄 《植物研究》1986,6(1):151-154
江西(Jiangxi):井冈山(Jinggangshan)珠砂冲,林内,海拔500米,1974年5月,采集人未详(sine coll.)740126;同地(ibid),红军游击队洞口,岩畔海拔880米,1979年5月19日,俞志雄和张秋根(Z.X.Yu et Q.G.Zhang)790014;龙潭至将军洞途中,山地杂木林中,海拔830米,1983年9月17日,俞志雄(Z.X.YU)8342,;龙潭,点将台,海拔778米,1983年9月17日,俞志雄(Z.X.YU)8346;同地,山地林中,1983年9月22日,俞志雄(Z.X.YU)8361(Typusl JXAU;lsotypus NEFl),836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