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中国灭螺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刘颖芳  彭宇  刘凤想 《四川动物》2005,24(4):651-654
本文就我国在化学药物灭螺、环境改造灭螺、利用食螺动物和靶螺竞争生物灭螺及植物灭螺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以期为灭螺技术的开发和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利用某些植物有效成分对钉螺的毒杀作用进行灭螺 ,可有效地减轻化学药物灭螺方法对环境的污染和对人畜的毒害。现有利用植物灭螺的方法 ,一般是采用提取植物有效成分或利用植物浸出液杀灭钉螺[1、3] 。本文研制了一种目前尚未见报导的利用夹竹桃 (Neriumindicum)粉碎物和淀粉、明胶等配合制成的植物颗粒灭螺剂 ,用于灭螺实验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 ,为利用植物灭螺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和思路。1 材料与方法1 1 供试材料 夹竹桃叶 ,淀粉 ,明胶 ,钉螺。1 2 材料的处理( 1 )材料的处理和配合 将夹竹桃叶烘干磨粉并用 60目纱网…  相似文献   

3.
夹竹桃灭钉螺效果初报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1 引  言在防治血吸虫病的过程中 ,人们一直致力于消灭其唯一中间宿主钉螺 .近年来长江中下游生态环境破坏严重 ,一些地方有螺面积扩大 ,疫情回升 .常用化学药物灭螺法虽有较明显的灭螺效果 ,但也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 .90年代以来生物灭螺开始成为比较活跃的研究领域 ,在筛选灭螺植物 ,提取植物灭螺活性成分和利用植物他感作用灭螺等方面已取得了许多成绩[1~ 4 ,7,8] .目前 ,植物灭螺难以推广的主要问题在于利用新鲜植物材料灭螺常需要较高的浓度 ,而原料来源往往有限 ;提取植物灭螺活性成分制作灭螺剂的成本较高 ,难以广泛应用 .因此 …  相似文献   

4.
植物颗粒剂对钉螺毒杀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将3种药用植物材料分别粉碎后与淀粉、明胶配合制成直径2~3mm的植物颗粒剂用于灭钉螺试验,结果表明,钉螺取食3种颗粒剂后,24h死亡率分别达到92.5%~100%.其毒杀效果明显优于相同植物的其它灭螺方法,对钉螺的致死时间比氯硝柳胺化学灭螺剂(1×10-3g·L-1)提前12~24h.用3种植物颗粒灭螺剂进行野外灭螺实验,钉螺死亡率最高可达61.5%.  相似文献   

5.
我国常用的灭螺方法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介绍了常用的消灭钉螺的方法:物理灭螺,主要有土埋吹沙、沟渠硬化、翻耕种植、蓄水养殖、开新填旧、热力杀螺等;化学灭螺,包括化学合成药物灭螺和植物性药物灭螺;生物灭螺主要有捕食灭螺、微生物灭螺和竞争灭螺。并对几种方法的实际效果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6.
三种植物与紫红链霉菌组合灭螺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不同植物与紫红链霉菌组合的灭螺效果,为研制高效低毒植物灭螺剂提供依据。将天名精(Carpesium abrotanoides)、苍耳子(Xanthium sibiricum)、青蒿(Artemisia carvifolia)3种植物水浸液分别与紫红链霉菌液(Streptomyces violaceoruber)组合后对钉螺进行浸杀对比实验,并比较了相同植物与紫红链霉菌液的复合颗粒灭螺剂的灭螺效果。结果表明:天名精、苍耳子与紫红链霉菌复合颗粒灭螺剂7 d钉螺死亡率分别比其1%混合液提高17.6%(P=0.019)和5.3%(P=0.362);青蒿与链霉菌复合颗粒灭螺剂7 d钉螺死亡率比其1%混合液降低6.7%(P=0.022);天名精、苍耳子和链霉菌复合颗粒灭螺剂较其混合液具有一定的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7.
湘江长沙段洲滩钉螺防治后的种群动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以系统抽样结合环境抽查的查螺方法,对湘江长沙段洲滩进行连续6年的螺情调查.2003-2008年跟踪调查了湘江长沙段24个洲滩,其中20个洲滩有钉螺分布,占洲滩总数的83.3%,4个洲滩从未查见钉螺.活螺洲滩数分别占当年调查洲滩的62.50%、66.67%、66.67%、70.83%、33.33%、37.50%;2008年与2003年相比,活螺洲滩数下降了40.00%,有螺框出现率、钉螺平均密度、活螺率分别下降了99.10%、99.74%、51.09%.经统计学处理,各洲滩有螺框出现率(Z=91.56,P<0.01)、活螺率(Z=65.13,P<0.01)不相同,但年度下降趋势明显.在20个有螺洲滩中,有感染性钉螺分布的洲滩5个,占有螺洲滩总数的25.00%;有感染性钉螺分布的洲滩逐年减少,平均密度和感染率逐年降低,2007-2008年所有洲滩均无感染性钉螺分布.湘江长沙段有螺洲滩采取的各种防治措施中,药物与环改灭螺相结合的效果远好于单纯的药物灭螺.各种环改灭螺措施中,又以抬洲降滩、翻耕垦种的灭螺效果更持久,更彻底.2007、2008年有螺洲滩数、钉螺总数急剧减少,有螺框出现率、活螺率大幅度下降还町能与水位和气候有关.湘江长沙段洲滩的螺情得到了较好的控制.  相似文献   

8.
本实验研究分别采用益母草的根、茎、叶的0.10、0.25、0.50、2.00、1.00g/L和水苏碱的0.20、0.40、0.60、0.80、1.00g/L5个不同浓度梯度的处理液处理钉螺,设清水和0.001g/L浓度的氯硝柳胺溶液为对照。结果表明:(1)益母草各部分的水浸液均有很好的灭螺效果,用不同浓度的处理液浸杀钉螺,在不同时间的处理下,钉螺死亡率存在差异,其钉螺死亡率是随处理浓度的增加和时间的延长呈上升趋势,0.5g/L以上的益母草根、茎、叶、化水浸液和浓度达0.60g/L以上的水苏碱处理液均可达到100%的明显毒杀钉螺致死效果,与通常使用浓度0.0001g/L氯硝柳胺溶液的灭螺效果相当,不过益母草根、茎、叶水浸液的毒效较氯硝柳胺略慢,用0.0001g/L氯硝柳胺溶液处理钉螺2~3d可达100%的死亡率,而用0.5g/L以上的益母草根、茎、叶水浸液水溶液处理需要3~5d才能达到同样的效果;灭螺效果顺序依次为:叶>茎>根。(2)钉螺趋避性研究表明水苏碱和益母草根、茎和叶的处理液对钉螺具有明显的驱逐作用,而盐酸益母草碱几乎没有作用。由此获得化感作用植物益母草灭螺的化学生态学证据,为研制新的具中国特色的植物成份灭螺剂打下了基础,并为合成仿生灭螺剂以及最终构建生态工程中强化感作用植物群落灭螺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夹竹桃强心总甙灭螺活性与机理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血吸虫病(Schistosomiasis)是严重危害人民身体健康的疾病.钉螺是血吸虫的唯一中间寄主,是血吸虫生活周期中最脆弱环节,灭螺能有效控制血吸虫病,保护湿地和水资源.按强心总甙提取方法,用有机溶剂提取,从118.1940g(相当于100g干材料)夹竹桃新鲜叶中得到0.9815g夹竹桃强心总甙.将强心总甙按5、10、15、20、25、30mg/L配制成6个不同浓度梯度的处理溶液处理钉螺.取活钉螺100只为1组,每20个装入一个尼龙网袋中,分别将各组(5袋/组;网孔2mm)钉螺浸入盛有2000g不同浓度的夹竹桃强心总甙灭螺剂水溶液的玻璃缸中,设1mg/L氯硝柳胺水溶液和无氯清水对照.分别于处理1、2、3、4、5d后,将各处理中的钉螺随机取出1袋,用无氯水冲洗数次,再放入清水中静置1d,然后作存活检查:在解剖镜下针刺无反应的证实死亡.结果显示夹竹桃强心总甙具有很好的毒杀钉螺活性,用20mg/L的夹竹桃强心总甙的水溶液处理3~4d的效果与1mg/L氯硝柳胺溶液处理2~3d的灭螺效果相当;经统计分析:用其水溶液灭螺的.LD50和LD90浓度分别是4.0500mg/L和22.2500mg/L.用LD50浓度的夹竹桃强心总甙溶液处理50个钉螺之后,取活螺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进行测试,在处理6h时,显示各处理样品的酶活高于对照组,表现为酶带颜色加深,有新的酶带出现;而在处理12h和24h后,各处理的样品酶带浅于对照组,酶带颜色逐渐变浅,直到消失.采用蒽酮显色法测定经夹竹桃强心总甙处理后钉螺软体的糖原含量糖原含量显著下降,减少幅度从9.9%到32.6%;钉螺经夹竹桃强心总甙处理后蛋白质含量的变化不明显.分析了强化感作用植物夹竹桃植物新鲜叶中强心总甙的灭螺活性,并在微观领域探究其化感作用导致钉螺的形态病理以及糖代谢、蛋白质代谢等生理变化等方面所表现出的杀伤钉螺的机理,由此获得强化感作用植物夹竹桃灭螺的化学生态学证据,为研制新的具中国特色的植物成份灭螺剂打下了基础,并为合成仿生灭螺剂以及最终构建生态工程中强化感作用植物群落灭螺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黄果茄植物提取物对不同寄生虫中间宿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常规浸杀灭螺的方法,观察黄果茄植物提取物对不同贝类的生物效应。设8组浓度,观察24 h、48 h和72 h不同贝类的死亡率,并计算LC50。结果表明,当SX浓度为8.640 mg/L,室温在(25±1)℃、水温(23±1)℃时,对湖北钉螺、光滑双脐螺、静水椎实螺浸杀48 h,其死亡率均达100%。48 h的LC50分别为0.332、0.858、0.747 mg/L。研究结果显示,黄果茄植物提取物是一种灭螺效果好且很有苗头的植物灭螺剂。  相似文献   

11.
沙门菌CWDMs脂代谢检测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采用毛地黄皂苷敏感试验和菌细胞胆固醇、甘油三脂及胆碱酯酶定性与定量分析法,检测伤寒杆菌和甲型副伤寒杆菌经L 型变异后形成的细胞壁缺陷突变株(CW DM )的脂类代谢活性,了解这些CW DM 变异的性质和探讨细菌细胞壁缺陷突变与细菌演变的关系。结果表明,沙门菌CW DM s 具有显著的胆固醇和甘油三脂代谢活性、对毛地黄皂苷高度敏感并且还具有与白色念珠菌相似的胆固醇和甘油三脂的含量,但未能检出胆碱酯酶活性。CW DM s返祖菌丧失了脂类代谢酶类和胞浆膜不含胆固醇,恢复了与其亲代细菌型相似的代谢特征。提示在沙门菌天然即存在有与脂类及胆固醇代谢相关的基因,细胞壁的缺陷导致这些脂类及胆固醇代谢基因活化,以致 CW DM s 能够表达固醇和甘油三脂代谢活性和胞浆膜含有胆固醇  相似文献   

12.
沙门菌CWDMs氨基酸代谢的检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易旭  王和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00,12(3):142-143,145
采用氨基氨利用生长试验和谷丙转氨酶(GPT)、谷草转酶(GOT)、乳酸脱氨酶(LDH)、肌酸激酶(CK)、α-闳丁酸脱氢酶(α-HBD)、γ-谷志肽酶(γ-GT),酸性磷酸酶(ACP)定性与定量分析法,检测伤CWDMs变异的特点及其机制,探讨CWDMs变异的性质及其与细胞壁缺陷突变的关系。结果表明,沙门菌CWDMs变异的性质及其与细胞壁缺陷突变的关系。结果表明,沙门菌CWDMs在仅含蛋氨酸或脯氨  相似文献   

13.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检测伤寒杆菌和甲型副伤寒杆菌的CWDMs及其宁代细菌型和伤寒杆菌粗糙型的乳酸脱氢酶(LDH)同功酶,以了解沙门菌CWDMs生物氧化的特点和机制,探讨CWDMs变异的性质。结果表明,伤寒杆菌和甲型副伤寒杆菌的细菌型及伤寒杆粗糙型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后显示出相同的4种具有不同泳动速率的LDH同功酶,但CWDMs仅显示2种LDH。CWDMs的2种LDH同功酶与其亲代细菌型及伤寒杆  相似文献   

14.
15.
光照对蕨类植物配子体假根向重力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8种蕨类植物配子体假根向重力性反应的研究结果表明,除卷柏Selaginella tamariscina Spring配子体假根无向重力性反应并且其生长方向与光照方向无关外,其它7种的配子体假根均有向重力性反应,并且假根的向重力性反应在配子体发育初期,因光照的方向不同而异,表现为负向光性。随着配子体发育至片状体阶段,光对其向重力性反应的影响逐渐减弱,而重力的影响增强。在蕨类植物配子体发育初期,光对  相似文献   

16.
作者解剖观察了33种,隶于4目、7亚目、15科、19属的中国鳐类脑颅的形态。研究结果认为:锯鳐目和鳐目是原始类群,它们均具吻软骨,其中圆犂头鳐科和团扇鳐科是特化类群。电鳐目亦具吻软骨,它们是特化和退化类群。在较高等的鲼目则无吻软骨。依据鳐类不同的分类阶元,其脑颅亦各具有不同的式型。  相似文献   

17.
18.
两种蚤的幼虫形态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肖柏林 《昆虫学报》1990,33(2):250-253
关于蚤类幼虫形态的研究,进展比较缓慢,我国王敦清1956年首次描述7种蚤的幼虫形态以后,由柳支英,虞以新(1957),孙昌秀(1965),叶瑞玉(1982,1986),费荣中(1986)等学者先后共描述过约29种蚤的幼虫形态。到目前为止,我国已知蚤类幼虫形态约36种,隶属6科19属。本文描述未见报道的无棘鬃额蚤Frontopsylla aspiniformis Liu etWu(1960)和青海双蚤Amphipsylla qinghaiensis Ren et Ji(1979)两种蚤山幼虫形态。  相似文献   

19.
省沽油科叶解剖结构的分类学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士友  于兆英 《植物研究》1992,12(2):177-184
本文对国产省沽油科 Staphyleaceae 4属植物叶的解剖结构进行了详细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 叶解剖结构特征在属间的区别较明显, 特别是瘿椒树属 Tapiscia 有着几乎与其他三属截然不同的独特性状。根据已有的孢粉学, 花、节及木材的解剖等方面的资料, 我们支持Тахтаджян(1987)将瘿椒树亚科分出而建立瘿椒树科 Tapisciaceae 的观点。瘿椒树属为我国特有属, 根据我们对采自不同产地的材料观察, 居群间的差异很小, 其可能仍为一单种属。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