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旨在探究清醒小鼠的丘脑网状核(thalamic reticular nucleus, TRN)在听觉信息处理过程中展现的听觉响应特性,以加深对TRN的理解并探究TRN在听觉系统中的作用。通过对18只SPF级C57BL/6J小鼠TRN中的神经元进行在体电生理单细胞贴附式记录,本研究观察了314个TRN神经元对噪声和纯音这两种听觉刺激的响应。结果显示,TRN接收来自初级听觉皮层(primary auditory cortex, A1)第六层的投射。在314个所记录的TRN神经元中,56.05%没有声响应,21.02%只对噪声有响应,22.93%对噪声和纯音均有响应。有噪声响应的神经元根据响应时间可以分为三种类型:给声开始(onset)型、给声持续(sustain)型和长时程响应(long-lasting)型,各占73.19%、14.49%和12.32%。给声持续型神经元的响应阈值低于其他两种类型。在噪声刺激下,与A1第六层神经元相比,TRN神经元表现出听觉响应不稳定(P <0.001),神经元自发放电频率高(P <0.001),响应延时长(P <0.001)的特点;而...  相似文献   

2.
丘脑网状核及其GABAB受体在癫痫小发作形成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和方法:实验选用SD大鼠戊四氮(PTZ)模型,结合电刺激或电解毁损丘脑网状核、丘脑接替核(丘脑腹后外侧核)、丘脑前核(丘脑前内侧核),并用蝇蕈醇、氯苯氨丁酸、3疏基丙酸等药物在丘脑网状核内微量注射或腹腔注射后观察棘慢波的变化。结果:电刺激丘脑网状核可增强癫痫小发作,毁损丘脑网状核可抑制癫痫小发作,GABAB受体的激活不利于小发作的消除  相似文献   

3.
王丽发  徐臣利  熊克仁 《蛇志》2010,22(1):9-11
目的探讨眼镜蛇毒对大鼠丘脑网状核c-fos阳性神经元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并比较c-fos阳性神经元在眼镜蛇毒组、生理盐水组、正常对照组大鼠丘脑网状核的表达。结果眼镜蛇毒组大鼠丘脑网状核c-fos阳性神经元比生理盐水组、正常对照组表达明显增强(P0.01)。结论眼镜蛇毒对大鼠丘脑网状核c-fos表达有上调作用。  相似文献   

4.
Lin FK  Xin Y  Gao DM  Xiong Z  Chen JG 《生理学报》2007,59(1):79-85
本工作旨在探讨电刺激束旁核(parafascicular nucleus,PF)对帕金森病模型(Parkinson’s disease,PD)大鼠神经行为的改善作用及其机制。成年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黑质致密部注射6一羟基多巴胺建立PD大鼠模型。采用行为学方法观察电刺激PF对阿朴吗啡诱发的大鼠旋转行为的作用,并应用在体细胞外记录法观察电刺激PF对大鼠底丘脑核(subthalamic nucleus,STN)及丘脑腹内侧核(ventromedial nucleus,VM)神经元放电的影响。结果发现,高频电刺激(130Hz,0.4mA,5s)PF一周,明显改善PD大鼠旋转行为。细胞外放电记录显示,高频电刺激PF使PD大鼠STN神经元自发放电减少,且该作用具有频率依赖性。另外,高频电刺激PF可使VM神经元兴奋,该作用也是频率依赖性的。我们在实验中同时观察到微电泳谷氨酸(glutamicacid,Glu)受体拮抗剂MK-801使STN神经元放电频率减少或完全抑制,微电泳t氨基丁酸(T-amino butyricacid,GABA)受体拮抗剂印防己毒素(picrotoxin,Pic)则使神经元放电频率增加。以上结果表明,GABA能和GIu能传入纤维可会聚于同-STN神经元,并对后者有紧张性作用。高频刺激PF,使该核团到STN神经元的Glu能兴奋性输出减少,导致STN的失活。这一作用通过基底神经节的间接通路,最终释放了丘脑运动核团VM的活性。高频刺激PF经PF,STN和VM的神经通路而改善PD大鼠神经行为。  相似文献   

5.
采用电生理学方法,观察电刺激大鼠下丘脑弓状核(ARC)或垂体前叶(AL),对丘脑束旁核(Pf)神经元伤害性反应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电刺激ARC能抑制Pf神经元的伤害性放电,这种抑制很快出现,也很快恢复,称为即时抑制。电刺激A辄能抑制Pf神经元的伤害性放电,这种抑制的出现有一定的潜伏期,并持续较长时间,称为延迟抑制。摘除垂体减弱刺激ARC的即时抑制,而损毁ARC则减弱刺激AL的延迟抑制。地塞米松预  相似文献   

6.
7.
8.
本研究采用了免疫细胞化学方法,首次系统观察了22例9—27周引产人胎儿下丘脑视上区的视上核和视交叉上核内的生长抑素免疫反应神经元(Somatostatinimmunoreactiveneuron,简称SOM-IR神经元)的发生、发育的形态学特征。从16周开始,在视上核(SupraopticalnucleusSON)和交叉上核(SuprachiasmatienucleusSON)内可观察到SOM-IR神经元,在SON、SOM-IR神经元数随着胎龄增加而增多,到22周时数量最多,以后随着胎龄增加SOM-IR神经元数出现逐渐减少现象;SCN内的SOM-IR神经元在18周和22周时出现两次高峰,研究结果提示,SON和SCN内的SOM-IR神经元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出现消长现象,表明了SOM-IR神经元在SON和SCN内各有其独特的发育过程。  相似文献   

9.
刺激家鸽上纹状体对丘脑背中腹前核神经元电活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彬  胡昌华 《生理学报》1993,45(2):172-177
在氨基甲酸乙酯麻醉的55只鸽上,记录和分析了丘脑背中腹前核(nueleus dorsalis inter-medius ventralis anterior thalami,DIVA)对桡神经传入冲动发生反应的88个躯体感觉单位的放电其中一部分单位还对刺激坐骨神经发生反应。电刺激上纹状体的躯体传入投射区,可引致上述DIVA躯体感觉单位的自发放电和对桡神经传入的反应发生明显抑制。对自发放电抑制的程度与上纹状体的刺激频率和刺激强度呈正相关的关系;对桡神经传入反应的抑制则是使反应潜伏期增长和锋电位减少。以上结果提示,DIVA确实隶属于躯体感觉系统,而上纹状体躯体传入投射区对其躯体感觉单位有下行的抑制性影响,这种下行抑制可能使上纹状体得以对感觉输入进行反馈控制。看来中枢神经系统高级部位与丘脑之间的这种功能联系,在鸟类和哺乳类具有相似之处。  相似文献   

10.
张竞  刘敏芝 《动物学报》1989,35(3):279-286
用微电极细胞外记录的方法,观察内脏痛、躯体痛和触觉刺激对大鼠丘脑后核(PO)中770个神经元电活动的影响,其中305(38.3%)个对伤害性刺激起反应,103(13.4%)个对触觉刺激起反应。对伤害性刺激反应的神经元中多数对躯体痛和内脏痛刺激均起反应且反应形式相同,少数反应不同或相反,对触觉刺激反应的神经元中多数也对两种伤害性刺激均起反应,只对触觉刺激反应的神经元很少。  相似文献   

11.
赵涤尘  徐屯  孙明智 《生理学报》1988,40(4):326-334
在54只大鼠上,用两支微电极同时记录神经元放电的方法,研究了脑室注射乙酰胆碱(ACh)对丘脑束旁核(Pf)和中脑网状结构(RF)痛反应神经元电活动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脑内ACh含量增加时,Pf和RF中两个痛兴奋神经元(PEN)的电活动同时减弱,两个痛抑制神经元(PIN)的电活动同时加强,Pf中一个PEN电活动减弱的同时RF中一个PIN电活动加强,或者相反。阿托品可以阻断ACh的上述作用。这提示,ACh对不同中枢痛反应神经元的电活动的影响是通过M胆碱能受体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12.
本工作采用核团内微量注射的方法,以甩尾反射潜伏期(TFL)为痛阈指标,在浅麻状态下的大鼠上,对神经激肽A(NKA)在外侧网状核(LRN)和中缝大核(NRM)中的作用作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NKA(0.5μg/0.5μl)注入LRN后的10min内大鼠TFL明显延长(n=12,P<0.001),同样剂量NKA注入NRM后的5min内,TFL也明显延长(n=13,P<0.001),提示NKA可能是LRN和NRM内参与痛觉的一种神经调质。  相似文献   

13.
采用电镜技术观察了猫丘脑腹后外侧核的超微结构。该核内的神经元可分为大小两种类型,大型直径在15—40μm,小型小于15μm,其胞质内容无明显差别。树突较多见,直径从1—10μm不等。轴突可分为三种类型:含圆形小泡的小终末、终末及扁平小泡的终末。突触类型主要为轴树突触,此外还可见到轴体、轴轴、轴轴树、树树突触以及以树突为中心的突触复合体。在树突之间、树突与胞体之间还存在有非突触的丝状连接。  相似文献   

14.
以Halasz刀游离大鼠下丘脑弓状核区,切断ARC与其它脑区的神经而保持其与垂体的神经内分泌联系。用细胞外记录单位放电的方法观察了刺激这种游离的ARC对丘脑束旁核神经元伤害性反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本文用一氧化氮合酶(NOS)的组织化学方法对胎龄15周至36周的人胎视网膜含NOS神经元的发育进行了研究。胚胎15周视网膜颞侧半少部分神经元即有NOS的表达,20周视网膜含NOS神经元数密度达峰值。大部分含NOS神经元胞体位于内核层内带,只少部分位于节细胞层,其突起均分布于内同层,形成内同层的1、3、5亚层。含NOS神经元的形态各异,依据其突起的多少分Ⅰ、Ⅱ、Ⅲ等三种类型,其中Ⅱ、Ⅲ型含NOS神经元在28周以后才开始出现,且愈近晚期胎龄,它们所占含NOS神经元的数量比呈上升趋势。随视网膜发育成熟,含NOS神经元胞体均面积呈不断增大的变化。本文结果显示:人胎视网膜内核层含NOS神经元为无长突细胞,节细胞层的Ⅰ型含NOS神经元为移位无长突细胞,推测它们在视网膜的发育过程中对内网层突触的形成与修饰可能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在猫孤束核(NTS)中有许多吸神经元而只有极少呼神经元。这个事实加上其它一些证据,使有些作者认为呼吸节律发生的交互抑制模型是不适当的。但细胞内记录的工作表明在呼和吸神经元均有交替出现的超极化和去极化,说明交互抑制确实存在。另一些人在 NTS 之外的 B(?)tzinger 复合体找到一群呼神经元,其轴突伸至 NTS 的吸神经元区。但 NTS 只投射到闩部后的腹外侧区另一群呼神  相似文献   

17.
本文用免疫细胞化学ABC法,研究15—38周龄人胎视网膜神经肽Y免疫反应(NeuropeptideYimmunorective,NPY-IR)神经元(以下称NPY-IR细胞)的发育。结果表明:①胎龄15周视网膜中央部已出现不同类型的NPY-IR细胞:位于黄斑及其周围外核层的为NPY-IR视锥细胞;位于内核层最内一列的为NPY-IR无长突细胞位于节细胞层的可能为NPY-IR移位无长突细胞或节细胞;内核层和节细胞层的NPY-IR细胞的突起均分布在内网层的第1亚层。②胎龄24周后,NPY-IR视锥细胞完全消失。③随着视网膜的发育,内核层和节细胞层的NPY-IR细胞数量增多,突起增粗增长,胞体分布由中央部扩展到周边部,其中内核层NPY-IR细胞的密度呈现从中央部向周边部逐渐降低的分布方式,节细胞层NPY-IR细胞则多数集中分布在视网膜的边缘和黄斑之间,形成较高密度的环状区。  相似文献   

18.
131只家兔在三碘季铵酚麻痹下,用玻璃微电极在腹后外侧核(VPL)记录对伤害性刺激有反应的单位。在786个 VPL 单位中,对伤害性刺激有反应的单位共128个,占总数16.3%.其中116今对伤害性刺激呈兴奋效应,占90.6%。其余12个呈抑制效应,占9.4%。静脉注射吗啡可以取消这些神经元对伤害性刺激的放电反应。78次的测试结果表明扣带回前部的刺激可以抑制32%VPL 神经元的自发放电活动。同样,也可以抑制由于伤害性刺激而引起的 VPL 神经元的放电反应。这种抑制程度和扣带回的刺激频率有关;8Hz 的刺激频率所引起的抑制效应最佳。上述实验结果说明,扣带回可以通过其下行纤维的活动;影响伤害性冲动在丘脑 VPL水平上的传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