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编辑同志: 在高中《生物》第七章“生物与环境”中讲了消费者的概念。我们从不同的书上看到同一种动物处于不同的消费级别。例如,有的书上提到,“以草食动物为食的肉食动物,如黄鼬、猫头鹰、狐等,叫做次级消费者;以小型肉食动物为食的大型肉食动物,如虎、豹、狼、狮等,叫做三级消费者。”有的书上在论述食物链和食物网时,有这样一段:“捕食食物链又叫活食链,  相似文献   

2.
生态系统中能量单向流动并非绝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系统能量单向流动,不能循环,不能逆流是广为人知的,但实际上,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并非绝对是单向的。在生态系统中,平常所见的食物链有三类:一、捕食链。它是通过相连两营养级的捕食关系形成的。如植物→鼠→蛇→鹰形成的一种食物关系。在捕食链中,能量流动绝大多数遵循从生产者流入消费者,从初级消费者流入次级、三级等消费者的单向流动的规律。但在捕食链中,也存在着少数特殊的现象(如猪笼草捕食小虫,蛇在冬季被鼠吃掉),致使生态系统中有少部分能量产生逆流现象。二、腐生链。它是由分解者(细菌、放线菌、真  相似文献   

3.
草海湿地食物链稳定碳氮同位素特征与食物链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贵州威宁草海为研究对象,利用稳定同位素技术,分析草海湿地食物链碳(δ~(13)C)、氮(δ15N)同位素特征,计算各生物类群营养级别,建立草海食物链结构。结果表明:草海湿地生态系统中δ13C比值范围为-27.56‰~-13.25‰(均值±标准差,-21.52‰±3.61‰);δ15N值范围为0.32‰~15.14‰(8.69‰±3.92‰),δ13C与δ15N呈显著负相关(r=-0.423,P0.01)。草海湿地食物链中消费者营养级处于0.8~3.7,其中:鱼类营养级为0.8~2.5,相对其他地区偏低;底栖动物营养级为2.0~2.8,鸟类营养级为1.0~3.7。鱼类和底栖动物的营养级别均表现为肉食性杂食性植食性。草海食物链结构复杂,主要的两条碳流动途径分别为:底泥和浮游植物→浮游动物→鱼类→鸟类以及水生植物→鱼类和鸟类。  相似文献   

4.
稳定性同位素技术应用于生态系统物质流动和食物链营养关系的研究方法 ,是基于生物体内天然存在的同位素比值与它们食物密切相关这一原理建立起来的。即将生物体内的稳定性同位素比值 (如δ1 3C)作为一自然标记 ,根据物种间该值的相对差异 ,追踪生态系统中的主要物质 (如碳源 )的来源和物质流动。于 2 0 0 2年 4~8月测定了高寒草甸生态系统主要生物群落中物种的稳定性碳同位素比值 (δ1 3C) ,依据得到的系统的富集因子( 1 0 5± 0 4 5 )‰ ,分析并确定了所测物种间的取食与被取食关系。结果发现 :高寒草甸生态系统由 5条主要的食物链构成 ,其中 1条为“植物→小型哺乳类→食肉兽 /猛禽”的三节点食物链 ,2条为“植物→牲畜和植物→植食性鸟类”的二节点食物链 ,2条分别为“植物→昆虫→雀形目鸟类→猛禽 /食肉兽”和“植物→昆虫→两栖类→猛禽 /食肉兽”的四节点食物链 ;系统食物链的最大长度为 3 5 3 ,与系统的最大节点数相近。表明稳定性碳同位素可以作为分析高寒草甸生态系统食物网和食物链结构以及食物链长度的有效代理 (proxy)。  相似文献   

5.
1)在 1条食物链中求解各营养级之间的生物量 ,只须按能量流动效率进行相应的“放大”(按营养级递减计算 )或“缩小”(按营养级递增计算 )即可。如在“硅藻→小甲壳动物→小鱼→大鱼”食物链中 ,若大鱼增重 1g,至少需小甲壳动物多少克 ?由题意能量流动效率应取2 0 % ,即按“5倍率”进行“放大”计算 ,其结果应为 1× 5 2= 2 5 g;相反地 ,若消耗了 10 0 0 g硅藻 ,大鱼至少增重多少克 ?此时能量流动效率应取 10 % ,即按“10倍率”进行“缩小”计算 ,其结果应为 10 0 0 / 10 3=1g。2 )在由多条食物链组成的食物网中 ,求解营养级之间的生物量时 ,…  相似文献   

6.
王大锐 《化石》2007,(3):36-37
自然界中的各种动物大致可以分为肉食与草食两大类。陆地上的“肉食动物之王”当属老虎、狮子等巨型猛兽。那么,在远古时期有没有能和它们“对决”的猛兽或者其它的“肉食动物之王”呢?身披“盔甲”的“肉食动物之王”随着古生物化石发现的增加,人们终于对上述疑问做出了肯定的  相似文献   

7.
在一定的生态系统中,每一个生物群落都有“生产者”和“消费者”。“生产者”就是以二氧化碳和水为原料、以光为能量通过光合作用合成营养物质并释放氧气的各种植物。而“消费者”则是以植物和其它动物为食的各类动物。从各类无脊椎动物至高等脊椎动物,都是自然界的“消费者”。在“消费者”当中,有牛、羊之类性情温顺的草食性动物,也有虎、豹之类凶狠残暴的肉食性动物,它们被分成若干等级,分别在食物链中占据着不同的位置,代表不同的营养水平,被称为“一级消费者”、“二级消费者”……等等,在一定的生境中它们就构成一个群落。能量、物质在“生产者”和各级“消费者”之间转换的各个环节就构成了食物链。因此每个群落都有自已的食物链。在每个相对独立的生物群落中,营养水平越高的等级,其生物总量就越少,从而在  相似文献   

8.
问:动物增重ltrg.要吃多少草?答:1994年浙江省生物会考有一道题:如鹰种群有机物增加Ikg,从草十鼠十目食物链看,鹰要消耗生产者生产的有机物至少是_kg。答案是zskg,计算时利用了能量沿食物链流动时的传递效率10%~20%。这样的计算对吗?重...  相似文献   

9.
重金属在海洋食物链中的传递   总被引:36,自引:0,他引:36  
王文雄  潘进芬 《生态学报》2004,24(3):599-604
近年来 ,金属在不同海洋食物链中摄食富集的定量研究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自然环境中生物体内金属的浓度并不一定和生物在食物链中所处的营养级有相关关系 ,金属在生物体内的富集还受到生物的同化、排出等过程以及其它生理生化因子的影响。在经典的海洋浮游生物食物链中 (浮游植物→桡足类→鱼类 ) ,桡足类往往可以很有效地排出体内的金属 ,同时鱼类的金属同化率又很低 ,所以该食物链中金属的浓度随食物链水平增加而减少。目前研究发现只有甲基汞和铯 Cs会被食物链所放大。在以腹足动物为顶级捕食者的底栖食物链中 ,因为生物结合金属的效率很高 ,高同化率和低排出率导致金属浓度在生物体内得到放大。重金属在生物体内的可利用性可以通过测定同化率、排出率等参数、并结合考虑生物对该金属的消化行为 ,运用一个简易的动态模型来估算。已有的研究中人们多考虑金属的化学性质对食物链传递的影响。着重介绍了近年来国外对金属在不同海洋食物链 (底栖和浮游 )中的传递的研究成果 ,强调在金属的生物可利用性评估中 ,要充分考虑到动物的生理、生化过程的影响 ,同时也必须认识到不同的海洋生物有着复杂且不同的金属代谢机制  相似文献   

10.
根田鼠巢区的研究   总被引:22,自引:11,他引:11  
根田鼠(Microtus oeconomus Pallas)是高山草甸带金露梅(Potentilla fru-ticosa),灌丛里优势的啮齿动物,它是植食性的,在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上,下与生产者(草本植物)相联、与牲畜竞争牧草,上为二级消费者动物(肉食动物,如鼬类等)的基本饲料。阐明根田鼠生态学及其在高山草甸生态系统里的能流和物质循环中的作用,是生态系统定位站研究重要组成部分。国外报道为非黄胆性钩端螺旋体病重要宿主动物之一。  相似文献   

11.
<正>大自然是一个神奇的万千世界。形形色色的生命,都具有蛋白质、核酸、糖类、淀粉这四大类最基本的代谢物质,以及一些叫做激素的物质来调节最基本的新陈代谢。自然界所有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都存在食物链的关系。自然界的能量来源都是来源于太阳,但太阳能不是直接被动物和微生物所吸收的,太阳能首先需要被植物固定,然后被草食动物、肉食动物间接利用。  相似文献   

12.
关于生物富集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高级中学全一册(甲种本)《教学参考书》第七章的教学参考资料中,关于DDT的使用对环境和人类产生的影响的论述,引出了生物富集这一概念,他们的解释是“……象DDT这样的污染物,通过食物链就在各个营养级的生物体内逐级地浓集起来,这叫做污染物的生物富集。”并进一步解释“DDT在高位营养级动物体内的浓度,可以是最初营养级植物体内浓度的几千倍,甚至几十万倍。”“在食物链中,营养级越高,DDT积累的剂量越大,其毒害作用也就越明显。”如果按此给学生讲解,容易使学生产生以下误解:(1)生物富集必须在食物链上进行。(2)随着营养级的增高,生物体内的毒物浓度和  相似文献   

13.
一个海洋食物链能流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选择我国北方海岸带水域中属于第一、二、三、四营养级的4个经济种,构成一个简单的人工食物链,即金藻→卤虫→玉筋鱼→黑鱼君.测定了各营养级间物质(湿重、干重)、能量的转换效率,求出了食物链各环节的生产量比值.结果表明,在这个食物链运转过程中,生产1kg湿重的黑鱼君(第四营养级)需要消耗相当于初级生产力235.2kg湿重的金藻(第一营养级);生产1kg干重的黑鱼君需要消耗相当于148.3kg干重的金藻;黑鱼君富集1kJ能量需要消耗含有110.7kJ的金藻.  相似文献   

14.
植食现象(动物吃植物) 动物吃植物是生物相互关系中最为常见的现象。几乎找不到一种植物是不被动物所取食的。而在动物中,从最低等的原生动物到最高等的哺乳动物,都有许多专门以吃植物为生的种类。动物吃植物是自然界食物链的基础,也是食物链的基础环节,而食物链的其他环节都有赖于这一环节的存在。因此,归根结底,一切动物都直接间接依赖植物为食。植食动物的数量对植物的数量有显著影响,而植物的数量反过来又限制着动物的数量。在长期进化和自然选择过程中,这种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15.
滇重楼地上部分的甾体皂甙   总被引:24,自引:3,他引:24  
从滇重楼Paris polyphylla Sm. var. yunnanensis (Fr.) H-M.地上部分分离得到3个甾体皂甙,经光谱测定和化学降解证明其化学结构分别为:偏诺皂甙元3O-α-L-鼠李吡喃糖基(1→2)〔α-L-鼠李吡喃糖基(1→4))-β-D-葡萄吡喃糖甙(A);孕甾-5,16-二烯-3β-醇-20-酮,3β-O-α-L-鼠李吡喃糖基(1→2)〔α-L-鼠李吡喃糖基(1→4)〕-β-D-葡萄吡喃糖甙(B);孕甾-5,16-二烯-3β-醇-20-酮,3β-O-α-L-鼠李吡喃糖基(1→2)〔α-L-鼠李吡喃糖基(1→4)-α-L-鼠李吡喃糖基(1→4)〕-β-D-葡萄吡喃糖甙(C)。甙A、B和C在滇重楼根中尚未发现,甙C系首次从重楼属植物中获得,而甙A具有止血的活性。  相似文献   

16.
四川省华支睾吸虫的宿主及感染情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明安  屈振麒 《四川动物》1994,13(1):171-172,170
华支睾吸虫的发育过程中,需经尾蚴→囊蚴→成虫三个阶段.它们分别借助淡水螺、鱼和哺乳(啮齿)动物来完成生活史。现就我省从1961-1990年以来对其宿主及感染调查资料整理报道于后。  相似文献   

17.
采用乙醇提取、正丁醇萃取、常压硅胶柱反复层析的方法,并结合杀鼠活性追踪,从豆科植物皂荚(Gleditsiasinensis Lam.)的果实中分离到一个含有7个糖基的三萜皂苷,通过TLC、mp、IR、MS、1 H-NMR和13 C-NMR等方法鉴定为3-O-β-D-吡喃木糖基-(1→2)-α-L-吡喃阿拉伯糖基-(1→6)-β-D-吡喃葡萄糖基齐墩果酸28-O-β-D-吡喃木糖基-(1→3)-β-D-吡喃木糖基-(1→4)-α-L-吡喃鼠李糖基-(1→2)-[(6S,2E)-6-羟基-2,6-二甲基-2,7-辛二烯醇-(1→3)-(6′S,2′E)-6′-羟基-2′,6′-二甲基-2′,7′-辛二烯醇-(1→6)]-β-D-吡喃葡萄糖酯[即皂荚皂苷O(GleditsiosidesO)]。对小鼠的急性毒性测定结果表明,试鼠对皂荚皂苷O经口灌胃的耐受量为160~400mg/kg,半数致死剂量LD50=249.52mg/kg,95%可信区间为224.81~276.95mg/kg;皂荚皂苷O对小鼠的急性毒性大于皂荚皂苷A。研究结果表明,皂荚皂苷O为皂荚的主要杀鼠活性成分。  相似文献   

18.
油菜蜂花粉煮沸灭酶,减压蒸干,用80%乙醇提取,经AB-8大孔树脂、MCI柱和ODS反相柱层析柱分离,得到4个皂苷类化合物,通过理化方法、1H NMR、13C NMR等手段鉴定他们的化学结构,分别为:3,22-二羟基,3-O-β-D-葡萄糖-齐墩果烷(1)、3,22-二羟基,3-O-β-D-吡喃葡萄糖基(1→2)-β-D-吡喃葡萄糖基-[-β-D-吡喃葡萄糖(1→6)]-齐墩果烷(2)、3,22-二羟基,3-O-β-D-吡喃葡萄糖基(1→2)-β-D-吡喃葡萄糖基-[-β-D-吡喃葡萄糖(1→6)]-齐墩果酸(3)和3-O-β-D-葡萄糖-谷甾醇苷(4)。其中,皂苷1~3在油菜蜂花粉中首次报导。  相似文献   

19.
排风藤中皂苷类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茄属植物排风藤的全草中分离得到了4个皂苷类化合物,经鉴定分别为:25R-螺甾-3-O-[β-D-吡喃木糖基-(1→3)]-O-β-D-吡喃葡萄糖基-(1→2)-O-β-D-吡喃葡萄糖基-(1→4)-O-β-D-吡喃半乳糖苷(1),5α,25R-螺甾-3-O-[β-D-吡喃木糖基-(1→3)]-O-β-D-吡喃葡萄糖基-(1→2)-O-β-D-吡喃葡萄糖基-(1→4)-O-β-D-吡喃半乳糖苷(2),22α,25R-26-O-β-D-吡喃葡萄糖基-22-羟基-呋甾-△5-3β,26-二醇-3-O-β-D-吡喃葡萄糖基-(1→2)-O-[β-D-吡喃木糖基-(1→3)]-O-β-D-吡喃葡萄糖基-(1→4)-O-β-D-吡喃半乳糖苷(3),22α,25R-26-O-β-D-吡喃葡萄糖基-22-羟基-呋甾-△5-3β,26-二醇-3-O-β-D-吡喃葡萄糖基-(1→2)-O-β-D-吡喃葡萄糖基-(1→4)-O-β-D-吡喃葡萄糖苷(4).化合物1-4均为首次从排风藤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20.
外表美丽的猫科动物无一例外的都是肉食性的掠食者,它们处在食物链的顶端,属于一级消费者,控制着食草动物和其他动物的数量,从而维系着大自然中的生态平衡。百万年以来,现存的猫科动物自身均进化出了一套精良的”武器设备”,它们大都有完美的保护色、出色的身体柔韧性与惊人的爆发力,加上嗅觉、视觉、听觉反应灵敏,使其具有“杀手”的基本条件。但是,在千辛万苦、世事难料的大自然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