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珠江口中国绿螂生态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董存有 《四川动物》1993,12(2):32-33
中国绿螂(Glaucomya chinensis)广东俗称大头蛏,属瓣鳃纲Lamellibranchiata绿螂科Glaucomyidae绿螂属Glaucomya。主要分布在我国南方沿海和印度、菲律宾。其肉可食用,亦可用于饲喂虾、蟹或畜禽,养殖6—7个月可达商品规格,颇有发展前途。我们于1986—1991年在珠江口的沙井、福永、松冈、西乡、南头等海区进行调查并采集标本1524个,结合部分个体室内短期养殖测定,对其生态进行了初步观察。  相似文献   

2.
一、引言泥蚶Arac(Anadara)granosa Linné属于软体动物門瓣鳃綱絲鳃目蚶亚目蚶科蚶属。蚶的种类虽多,但經济价值較高,且被用来养殖的在我国只有泥蚶一种。远在宋朝,就已經有关于泥蚶的記載,到明朝时,浙江沿海已进行养殖。至于广东的泥蚶养殖业,相传是由福建传入,至今也有二、三百年历史,目前养殖的地区几乎遍及惠阳、台山和汕头专区沿岸。其中又以潮汕  相似文献   

3.
缢蛏鳃寄生囊蚴的体外培养及种类鉴定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浙江宁海地区海涂养殖的缢蛏(sinonovacula constricta Lamark)鳃上,寄生有一种吸虫囊蚴,在当年5月放养的小蛏上,至7月以后,感染率即高达100%,感染强度平均每蛏98只(27—174只)。由于近年来缢蛏大量死亡,对各种可怀疑的因素均进行了探讨,因此对该种囊蚴也进行了种类鉴定、生活史和数量季节变化等研究。本文仅报告通过体外培养进行种类鉴定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  &#  &#  &#  &#  &#  &#  &#  &#  &#  &#  &#  &#  &#  &#  &#  &# 《水生生物学报》2013,37(4):684-690
对5种双壳类软体动物(近江蛏Sinonovacula rivularis、缢蛏Sinonovacula constricta、小刀蛏Cultellus attenuatus、尖刀蛏Cultellus scalprum和大竹蛏Solen grandis)的线粒体基因COⅠ和16S rRNA部分序列进行测序和分析, 并结合GenBank中其他竹蛏超科和樱蛤超科物种COⅠ和16S rRNA片段, 计算种间遗传距离, 构建系统发育树, 探讨近江蛏及缢蛏属的分类地位。结果表明, 5个物种COⅠ和16S rRNA片段A+T含量均远高于G+C含量, 近江蛏与缢蛏之间的碱基序列差异和遗传距离均已达到种间差异水平, 确定近江蛏为缢蛏属的一个种。分别构建COⅠ(砂海螂为外群)和16S rRNA片段(密鳞牡蛎为外群)的Neighbor-Joining系统树, 两者的拓扑结构都明确显示, 缢蛏属为灯塔蛤科一个属, 灯塔蛤科录属于竹蛏超科, 而不录属于樱蛤超科。    相似文献   

5.
福建沿海瓣鳃纲贝类的初步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引 言 福建东南临海,沿海表层平均水温周年变化幅度为11—28℃,属于亚热带区。 本省海岸线迂曲,港湾、岛屿极多,闽江、九龙江和晋江等河流由本省西北向东南流入东海。 对福建省沿海瓣鳃纲贝类的资源分布,叶希珠(1954)、李复雪(1959)、蔡如星(1962)、蔡英亚(1960,  相似文献   

6.
牡蛎     
一.引言在精致的粤菜中有一种鲜美的调味品蠔油,和供制佳肴的蠔豉,但蠔油和蠔豉是什么东西做成的呢?当我们到海滨去散步,在退潮后的岩岸边缘可以看到许多像石头似的贝壳附着在上面,这种具有形状不整齐的贝壳的动物叫做牡蛎。就是制造蠔油和蠔豉的原料。牡蛎属软体动物门,瓣鳃纲,假瓣鳃目,牡蛎科(Ostreidae),牡蛎属(Ostrea)。我国古书上关於牡蛎的名称很多,如蠔(岭表录异记)、蛎(临海水土记)、蛎房(泉南杂志)、蠔山,蛎黄、(?)蛎、石牡蛎(本草纲目)等。牡蛎名字之由来,据明朝李时珍著的“本草纲目”上记载:“蛤蚌之属,皆有胎生卵生,独此化生,纯雄无雌,故得牡名,曰蛎曰蠔,言其粗大也。”目前我国沿海各地渔民由於习惯而冠以各种不同俗名,如广东、福建沿海称蠔,养殖牡蛎的渔民称蠔民。山东半岛通称海蛎子,浙江一带称为蛎黄。牡蛎的种类很多,应用广泛,除作食用外,并可  相似文献   

7.
为阐明不同生态养殖池塘浮游细菌数量变化规律及其与环境因子间的相关性,以期为多元立体综合养殖模式中的水质安全与生物疾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利用荧光显微镜细菌计数法(Acridine Orange Direct Counting),研究了“参-虾”“蟹-蛏”和“蜇-蛏”三种海水生态养殖池塘的细菌数量特征,使用典范对应分析(Canonical Correspondence Analysis, CCA)探讨细菌数量与环境因子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参-虾”“蟹-蛏”和“蜇-蛏”池塘的细菌平均密度分别为(0.49~3.32)×105 cell/mL、(0.52~2.98)×105 cell/mL和(0.47~2.55)×105 cell/mL,细菌数量有明显的时间差异,夏季密度大于春秋季。三种海水生态养殖池塘的水温、溶解氧和pH变化均不明显,且相差不大,而硝态氮均发生显著变化;其中“蟹-蛏”和“蜇-蛏”池塘的硝态氮、亚硝态氮、活性磷、总氮和总磷均高于“参-虾”池塘,透明度、叶绿素a和化学耗氧量则均低于“参-虾”池塘。典范对应分析(C...  相似文献   

8.
我国五大淡水湖三角帆蚌群体mtDNA CO Ⅰ基因片段变异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三角帆蚌(Hyriopsiscumingii),隶属于瓣鳃纲(Lamelli—brachia),真瓣鳃目(Eulamellibranchia),蚌科(Uionidae),帆蚌属(Hyriopsis)。三角帆蚌是中国特有的优质淡水育珠母蚌。随着珍珠养殖产业的发展,生产中三角帆蚌种质退化严重,筛选或培育出品质优良的三角帆蚌是当前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我国五大湖鄱阳湖、洞庭湖、太湖、巢湖和洪泽湖是三角帆蚌的主要分布区域,对五大淡水湖三角帆蚌群体遗传多样性、群体间遗传变异及亲缘关系的研究将对三角帆蚌种质资源保护和良种选育产生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新疆天山、准噶尔地区石炭纪海扇类新材料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新疆天山和准噶尔地区石炭纪地层比较发育,双壳类化石也相当丰富。新疆区域地质调查大队多年来在野外工作中积累了许多双壳类化石材料,经初步鉴定有古栉齿类、裂齿蛤类、小花蛤类、海扇类、古满月蛤类、并齿蚶类和蛏海螂类等,其中不少属种在我国为首次发现,待  相似文献   

10.
福建九龙江口缢蛏泄肠吸虫病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缢蛏(Sinonovacula constricta Lamarck是我国闽浙沿海人工养殖的一种重要的经济贝类。由于各种敌害的侵袭使产量大幅度的下降。所有敌害中以食蛏泄肠吸虫(Vesicocoelium solenophagum Tang,Hsu et al.,1975)具有鳍毛尾尾蚴(Tricho-furcocercus cercaria)的幼虫期所引起的“黑根病”危害最大。我们于1975年4月至1976年8月对本病害的病原、媒介及季节变化进行探讨研究,结果简述于后。  相似文献   

11.
蚌的形态习性和我国习见的种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蚌生活在淡水中、属于软体动物门、瓣鳃綱,真瓣鳃目。是经济价值较大的贝类。不论在高等院校,或是中等学校,动物学教学中、讲授软体动物门,或瓣鳃綱皆以蚌为代表。这不仅因为蚌的形态构造是本綱的典型、而且容易解剖、一年四季各地湖沼水域均能采集到标本,用作实验材料最为适宜。本文拟就蚌的形态,生态,经济价值和一般习见的种类作一概述,以供教学上参考。  相似文献   

12.
绢丝丽蚌(Lamprotula fibrosa)隶属于软体动物门、瓣鳃纲、古异齿亚纲、真瓣鳃目、蚌科、丽蚌属,是中国特有的淡水经济蚌类;主要生活在长江流域中下游湖泊中。绢丝丽蚌壳厚质优、坚硬、皎白闪亮,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13.
黄蚬(Corbicula aurea Heude)的生长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燕 《生物学杂志》2003,20(4):31-33
黄蚬隶属于直瓣鳃目、蚬科、蚬属,是中国特有的种类。通过对黄蚬个体生长情况以及年龄、壳长、壳宽、壳高等的研究,为进一步确定黄蚬在蚬属中的分类位置提供依据和蚬属种类在水产养殖、医学研究及水域污染状况监测利用上提供一定资料。  相似文献   

14.
栉江珧生态学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董存有 《四川动物》1993,12(4):29-31
栉江珧Pinna (Atrina) pectinata Linne是热带和温带分布很广具有很高经济价值的一类大型海产瓣鳃类软体动物,广东已有人工养殖的,但对其生态研究少见。为了适应栉江珧人工养殖之需要,笔者于1989—1992年对其生态进行了初步观察,现报告于后。1 材料和方法从汕尾采20余个体于室内养殖作年龄生长与繁殖观测,作其余生态因子测定用的个体采自海丰和南澳。野外生境考察在汕尾、海丰和南澳进行。测试中海水比重用精  相似文献   

15.
作者1977、1978年,在固始县杨山煤矿附近中石炭统庙冲组,采到丰富的海生动物化石,有瓣鳃、介形、(竹蜓)、腹足、腕足、海百合茎等,其中瓣鳃特别丰富,经鉴定,计46种(其中9新种),分属于17属、14科.对庙冲组瓣鳃动物群的研究,将为有关地层的划分对比,岩相古地理图的编制及地层区划等,提供新资料.同时,亦进一步丰富了中国古生代瓣鳃动物群的内容.参加野外工作的还有姜瑗、林德超、刘印环、贺国谦等同志.化石鉴定得到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陈楚震等同志的热心帮助.杨遵仪教授等对文稿提出许多宝贵意见.标本照相主要由成都地矿所张继保同志承担.在此对他们谨致衷心感谢.  相似文献   

16.
合浦珠母贝鳃的显微与超微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浦珠母贝(Pinctada fucata)是典型的滤食性瓣鳃类动物,也是我国重要的海水珍珠养殖贝类。本研究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观察了合浦珠母贝鳃的显微和超微结构。结果表明,合浦珠母贝鳃结构属于异丝鳃型,左右两侧各2个鳃瓣,每个鳃瓣由内鳃瓣和外鳃瓣组成。鳃瓣由主鳃丝和普通鳃丝构成,主鳃丝在鳃瓣中主要起支架作用,每2根主鳃丝之间的9~12根普通鳃丝由"簇内连接"(intrabunchial junction)相连成簇。普通鳃丝之间通过"丝间连接"(interfilament junction)相连,丝间连接的上皮细胞与普通鳃丝的扁平细胞结构一样,为鳃的呼吸上皮。丝间连接的存在扩大了鳃的表面积,这种结构有助于进行气体交换。主鳃丝和普通鳃丝表面有前纤毛和侧纤毛,与食物运送和气体交换有关。普通鳃丝表面的纤毛为典型的"9+2"型微管结构。  相似文献   

17.
牡蛎(Ostrea)是最重要的养殖贝类。它和其他瓣鳃类 Lamellibranchiata 一样也是通过水流交换和鳃、唇瓣的过滤来摄取食料的。有些学者认为牡蛎的食料并不限于某些种类。牡蛎主要的食料究竟是什么问题,很久以来,存在着几种不同的看法。1.有些学者认为只有浮游生物中的硅藻类是牡蛎的主要食料。妹尾秀实、堀重藏认为硅藻类占浮游生物的大部分,种类极多,是牡蛎最重要的食料。鸭脚七郎、大岛养市并认为牡蛎的食料主要是硅藻类。  相似文献   

18.
中南地区白垩纪淡水瓣鳃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初步总结了中南地区已发现的白垩纪淡水瓣鳃类化石8属28种的分布情况,并记述了6种晚白垩世瓣鳃类化石;褶珠蚌、假嬉蚌各3种,其中有3个新种。褶珠蚌的3个种是这个属目前已被发现的18种中,产出层位最高的种。  相似文献   

19.
根据1999-2001年在广东硇洲岛海滨的岩石岩,砾石滩,泥沙滩,泥沙滩,沙滩,红树林区潮间带和近海区潮下带等各种生态环境采集到的瓣鳃类动物的整理鉴定,获得瓣鳃炎77种,分隶于24科44属,本文对其区系组成及分布特点进行了详细的论述。  相似文献   

20.
牡蛎古今谈     
牡蛎,古称牡蛤、蛎蛤、古贲、石云慈等,今北方称“海蛎子”,江、浙叫“蛎黄”,福建呼“蚵”,两广称之“蠔”。自古以来,牡蛎素有“海中珍味”之称,如今又成为国际性海洋新药源。牡蛎的种类及其分布牡蛎属瓣鳃纲(或双壳纲)、异柱目、牡蛎族、牡蛎科。产于我国沿海的牡蛎约有20种。密鳞牡蛎(Ostrea denselamellosa Lischke)。我国沿海均有分布。复瓦牡蛎(O.imbricata Lamarck)。分布于东南沿海。舌骨牡蛎(O.hyotis Linne)。产于海南省。中华牡蛎(O.sinensis Gmelin)。分布于南海。褶牡蛎(O.plicatula Gmelin)。产于我国沿海。咬齿牡蛎(O.mordax Gould)。分布于南海。僧帽牡蛎(O.cucullata Born)。为东南沿海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