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球囊菌门丛枝菌根真菌最新分类系统菌种名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菌物学报》2017,(7):820-850
球囊菌门Glomeromycota是菌物界(Kingdom of Fungi)晚近新增加的一个门,下设1纲4目11科27属约300种丛枝菌根(AM)真菌,均是植物根系重要的共生真菌。同其他真菌分类研究过程相似,随着新种的不断发现、分类技术的进步与研究的深入,AM真菌分类系统及其菌种学名经历着持续不断的变更。然而,这些变动给AM真菌研究者造成了一定的困扰和混乱。本文在AM真菌系统发育分类重建的基础上,结合当前国际上AM真菌分类的最新进展,规范、正确并一致描述全球已知的AM真菌菌种拉丁文和中文学名,以纠正错误和统一AM真菌中文学名;同时标注了中国新记录种、新种和种质资源保藏种名录,以期促进中国AM真菌分类、资源多样性、群落结构及其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2.
小包脚菇属Volvariella又名草菇属,是一类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食用真菌,著名的栽培食用菌草菇Volvariella volvacea即为该属成员。文中从小包脚菇属的分类历史、资源现状、分子系统学研究等方面进行了综述。小包脚菇属分类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形态学研究的分类特征相对较少,已有的分子系统学研究涉及的类群和基因片段偏少,不能很好的反映种、属间的系统发育关系,其确切分类地位需进一步研究;解决上述问题是今后小包脚菇属分类研究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3.
<正>毒菌(毒蘑菇)在中国的种类繁多,分布也很广泛。因有些毒蘑菇与野生食用菌在宏观特征上没有明显区别,导致人们误食毒蘑菇而引发中毒的事件时有发生。长期以来,毒蘑菇与食用菌的分辨一直备受人们关注。为了提高人们对毒蘑菇的识别技巧和方法,减少误食毒蘑菇导致中毒的几率,《菌物学报》拟向菌物学界专家征稿,稿件内容涉及食用菌与毒菌分类、食用菌与毒菌生态、食用菌与毒菌分辨识别、毒菌中毒机理等各研究领域,欢迎广大菌物学研究学者和专家踊跃投稿!  相似文献   

4.
王向华 《菌物学报》2020,39(9):1617-1639
红菇科Russulaceae包含大量全球广泛采食的野生食用菌,同时也有一定数目的毒菌。该科特别是红菇属的分类是大型真菌分类的难点。近年来DNA数据大量应用于红菇科的分类,更新了属的界定和概念,发现了大量新物种,为食用菌和毒菌的识别和鉴定带来了可用的名称。然而,DNA证据并不总是与形态证据吻合,这又为食用菌和毒菌的识别和名称的使用带来了困扰和不便。本文针对乳菇属、多汁乳菇属和红菇属中的重要食用菌类群,回顾了近年来的分类研究进展,分析了研究背后的数据实情和存在的分类问题。认为:在食用菌和毒菌的确定上,依靠物种复合群共有的形态特征更具有可操作性;依据DNA序列进行的劈分式分类和依靠少数样品的特征及DNA序列上的少量差异发表新种的做法可能产生不便于使用的后果;在乳菇属和红菇属中,“BLAST相似度低的即为新种”的分类实践存在错误风险;充分结合历史资料和各个类群的特点,确定物种划分的阈值,才能有望解决红菇科真菌的分类问题。  相似文献   

5.
《生命科学》2005,17(6):538-554
项目名称申请者姓名依托单位1微生物学学科(25项)极地环境嗜冷菌新种的发现与分类研究俞勇中国极地研究中心青霉属及其有性型真菌的分子系统学研究王龙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中国木材腐朽菌波氏孔菌等6属的系统分类研究魏玉莲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山东沿海岸水域海洋真菌(海壳目)的生物多样性与分类研究金静莱阳农学院中国座壳孢资源及该属真菌系统发育研究邱君志福建农林大学盐藻烯醇酶基因的功能鉴定及其在甘油补偿途径中的作用研究白林含四川大学纤维素酶解过程中外切纤维素酶Ⅰ分子失活原因的分析王禄山山东大学耐辐射奇球菌类…  相似文献   

6.
葡萄属野生资源在整个葡萄属(Vitis L.)的系统演化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葡萄属野生资源分布广泛,种间杂交容易,形态变异较为复杂,造成分类工作难度较大。长期以来,部分野生种的分类一直存在争议。本文从世界葡萄属植物的分类历史出发,对葡萄属野生种分类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传统的分类方法不能够很好地解决不同种之间的亲缘关系,近十几年来,多种分子标记被应用于葡萄属的系统发育研究,并构建了葡萄属系统发育的基本框架。但是,分子系统学研究工作开展的远远不够,而且多数研究仍然受到资源的限制。未来建议加强葡萄属野生资源的收集和保护,并开展更全面的分类学修订工作。同时,充分利用分子系统学的相关技术手段,进一步阐明各野生种的分类地位。  相似文献   

7.
广东野生大型真菌资源及其开发利用前景展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广东野生大型真菌物种资源丰富,据初步统计已知种类有1185种,占中国大型真菌的30%左右,其中有不少的本地特有种,野生食用菌和药用菌有300种,具有重要经济开发潜力的有50种,毒蘑菇有110多种,有广泛的开发利用价值。根据广东野生大型真菌资源特色,提出了有效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的相关措施。  相似文献   

8.
《生命科学》2002,14(6)
项 目 名称1 微生物学学科(80项)木本豆科植物根瘤菌分类和系统发育研究放线菌种分类单元及种内菌株的分子分类指征的评价我国酸性土壤中链霉菌的选择分离与快速鉴定稀有放线菌的系统分类中国西部荒漠地衣及其固沙生物学研究中国灵芝属分子系统学研究隔指孢属(D0c吲eff0 Grove)系统分类研究中国团毛菌目粘菌系统分类研究虫草属的遗传多样性与进化生物学研究滇黔桂喀斯特地区大型真菌区系调查与分类学研究拟青霉属真菌资源调查及其分类研究中国东部地区土壤中暗色丝孢菌属、种调查中国嗜热真菌分类研究北方保护地土壤真菌生物多样性的研究植…  相似文献   

9.
通过采集调查,共鉴定出山东省野生经济真菌164种,其中食用菌96种,药用菌30种,食药兼用者3种,毒蘑菇35种。对开发利用山东省经济真菌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菌物系统》2008,27(2):I0001
中国科学院真菌、地衣系统学重点实验室是1985年成立的中国科学院第一批开放实验室之一,是我国唯一对真菌地衣进行全面的分类学和系统学研究的科研机构。实验室在我国生物多样性研究的基础上,开展真菌地衣重要类群的分类、系统和进化生物学研究,揭示真菌地衣的物种起源与演化的基本规律,真菌与其它生物间的相互作用和协同进化机制;同时开展真菌地衣资源储备和建立资源评价体系,为人口与健康、农业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等国民经济建设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我国食药用菌资源的开发利用情况,需要对我国食药用菌栽培驯化情况进行统计分析。通过公共数据库关键词搜索,统计栽培驯化食药用菌种类,经过拉丁名以及中文名称的核实,本名录收录了192种驯化栽培的食药用菌,隶属于2门15目48科89属,包括子囊菌门(Ascomycota) 26个种,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166个种,其中在科水平上,多孔菌科(Polyporaceae)、蘑菇科(Agaricaceae)、侧耳科(Pleurotaceae)以及泡头菌科(Physalacriaceae)种类最多;在属水平,侧耳属(Pleurotus)、蘑菇属(Agaricus)、木耳属(Auricularia)、灵芝属(Ganoderma)等栽培驯化种类较多。通过本名录发现,我国已经完成栽培驯化的食用菌种类繁多,还有大量食药用菌有开发利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中国野生食用真菌种类及生态习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野生食用真菌种类多,分布广泛,资源丰富。已知657种,132属,41科。其中担子菌620种,占总数的94.4%,子囊菌37种,占5.6%。有过栽培记载和试验或利用菌丝体发酵培养的约80种,32属,18科。目前大量人工栽培的约22种。上述食用真菌按其种数多少主要包括在白蘑科Tricholomataceac,红菇科Russulaceae,牛肝菌科Boletaceae,蘑菇科Agaricaceae,侧耳科Pleurotaceae,珊瑚菌科Clavariaceae,丝膜菌科Cortinariaceae,球盖菇科Strophariaceae,蜡伞科Hygrophoraceae,羊肚菌科Morchellaceae,喇叭菌科Cantharellaceae,齿菌科Hydnaceae,多孔菌科Polyporaceae。依繁殖生长的基物为主,将我国野生食用真菌的生态习性划分为五类。木生菌138种,粪生菌9种,土生菌128种,虫生菌12种,菌根真菌352种。  相似文献   

13.
王科  蔡磊 《菌物学报》2023,42(1):50-62
我国菌物分类学研究始于20世纪初,经过百余年的不断探索和发展,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并逐渐走进世界前列。本研究通过对世界菌物名称信息库Fungal Names进行数据统计,对发现自中国的菌物新物种和中国学者发表菌物新分类单元等数据开展分析,从中揭示中国菌物分类学的历史和发展趋势。过去,一共有2 214位中国学者参与发表了15 626个菌物新分类单元,包括 3个新纲、27个新目及亚目、117个新科及亚科、769个新属及亚属、11 100个新种、322个新种下单元和3 288个新组合。在全球已知的菌物物种中,自中国发现的新物种有10 233种,隶属于 3界13门44纲174目572科2 379属,占全球已知物种多样性的6.84%,居世界第二位。地理分布上,我国西南地区(云南、四川、贵州、西藏)和低纬度的热带、亚热带地区(中国台湾、广东)发现的新物种最多。根据每年发现的新分类单元数量趋势和命名作者的构成,可将中国菌物分类学的发展历史分为五个阶段:外人在华采菌及研究(1750s-1929)、中国菌物分类学起步(1930-1949)、新中国菌物分类学早期发展(1950-1977)、全国性菌物标本采集与研究(1978-2010)、走进世界前列(2011至今)。本研究对每个发展时期的分类学概况和重要历史事件进行了总结和回顾,通过上述综述性研究,有助于系统地了解中国菌物分类学不同阶段的发展趋势和研究概况,为学科当下和未来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基因组学时代的真菌分类学:机遇与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祝良 《菌物学报》2013,32(6):931-946
真菌物种的形态特征有限,加之形态滞后和形态可塑性,仅靠外部形态、内部结构及生理生化指标,很难把握真菌的系统亲缘。应用DNA测序、基因组测序、比较基因组学及生物信息学等技术,研究人员可以快速识别真菌演化中出现的数量众多的单系支系,为建立各分类等级的新分类单元提供有力证据,为真菌分类学研究带来了新的希望和活力。自2000年以来,在真菌界至少发表了1新亚界、4新门、7新亚门、19新纲、9新亚纲、40余新目等高级分类单元。近3年来,我国发表了20余个真菌新属,其中绝大多数属的建立都有分子证据支持。可以预见,大量的新种、新属、新科乃至更高级分类单元将会在今后10年内持续发现和建立。这必将大大促进真菌分类学的发展,完善现有的真菌分类系统。我们应该顺势而上,利用我国丰富的真菌资源,为真菌分类学的发展做出应有贡献。与此同时,真菌分类学也面临着十分严峻的挑战。挑战主要来自3个方面,一是研究变得越来越综合,不但需要有相应的研究经费支持,而且要求从事该领域的研究人员技术更全面、知识更广博及知识更新速度更快捷;二是新物种描述进度偏慢,远远不能满足人们对物种认识和利用的日益增长的需要;三是研究人员亟需创新研究模式,以新技术、新思路、新机制来构建新的真菌分类学,加速新物种的发现和描述进度,最终为社会进步和科学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15.
为查明辽宁省浑河源自然保护区大型真菌的资源情况,合理利用和开发当地野生食药用菌资源,本研究经过两年的系统调查和采集,得到大型真菌标本610余份,采用传统的形态学鉴定方法,得到283种食药用菌,隶属于2门6纲20目53科122属,其中食用菌124种,药用菌130种。结果表明,当地的食药用菌资源十分丰富,具有开发利用的潜力,同时也说明当地充足水源和保护完整的森林生态对于大型真菌的生长是有积极作用的,因而在开发和利用野生食药用菌资源时,要重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  相似文献   

16.
大型真菌主要为担子菌门的真菌和少数为子囊菌门的真菌,该类真菌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和生态功能,主要生长在森林生态系统中.30年来作者对我国几乎所有类型森林生态中的大型真菌进行了系统调查和采集,共采集标本11.2万号.基于对这些材料的形态学及分子系统学研究,并结合生态学和生物地理学特征,共鉴定出中国森林大型真菌4 250种,...  相似文献   

17.
2000-2020年间,我国菌物学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新物种发现、重要类群新分类系统、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等多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本文通过对世界菌物名称信息库Index Fungorum、Fungal Names和MycoBank进行数据整理,从中国学者的研究产出和中国的菌物新物种发现的角度展开分析,揭示我国菌物分类...  相似文献   

18.
铦囊蘑属Melanoleuca属于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伞菌纲Agaricomycetes伞菌目Agaricales,因该属很多种类都是重要的食用菌而受到广泛关注。本文报道了在山西太行山地区发现的该属2个新种,即浅灰铦囊蘑Melanoleuca grisea和近白柄铦囊蘑M. subleucopoda。通过形态学特征、ITS和RPB2基因序列的分子系统发育分析结果,确定了其分类地位,并讨论了它们与铦囊蘑属内相关物种的形态学和系统发育关系。  相似文献   

19.
DNA分子标记技术为真菌系统进化研究提供了许多新的方法,真菌分子系统学已成为一门成熟的学科。简述了真菌分子系统学的发展简史和代表性的研究方法以及对真菌系统学的主要贡献,包括将广义的真菌划分为3个类群,粘菌和卵菌不再属于真菌界成员。真菌生命之树项目的研究结果对真菌界高阶分类系统作出重大调整,将先前的4个门(壶菌门、接合菌门、子囊菌门和担子菌门)变为7个门(微孢子虫门、壶菌门、新丽鞭毛菌门、芽枝霉门、球囊菌门、子囊菌门和担子菌门)和4个亚门,并对真菌各类群概念作出修订。此外,DNA分子标记技术对真菌种概念的认识、有性型-无性型关联及分子生态学等研究领域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20.
中国农业植物病原菌物常见种属名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科  刘芳  蔡磊 《菌物学报》2022,41(3):361-386
植物病原菌物是造成植物病害的主要病原物,可对生态安全、粮食安全、生物多样性造成重要威胁和灾害.近年来,菌物分类学的研究逐步深入,大量新分类单元被描述、高阶分类系统被修订和完善.在墨尔本和深圳两届国际植物学大会上,对《国际藻类、菌物和植物命名法规》中涉及菌物的部分做出了重大调整以实现"一菌一名".上述研究进展和改变对植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