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5 毫秒
1.
香菇‘申香1644’是以传统优质栽培品种‘申香215’为亲本,采用多孢自交育种技术选育的新品种。其菌盖纵切面呈凸形,菌盖直径(6.15±0.38) cm,菌盖厚度(2.27±0.42) cm,菇型圆整,菇质紧实,产量高,生物学转化率95%以上。与亲本相比,‘申香1644’在分子标记和栽培性状上均具有明显差异性,其菌盖为浅黄褐色,颜色较亲本浅;菌龄100-105 d,较亲本缩短5-10 d。‘申香1644’菌丝生长适宜温度为22-26 ℃,原基发育适宜温度为16-22 ℃,可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代料栽培。  相似文献   

2.
肺形侧耳‘杭秀2号’以‘台秀57’菌株为亲本采用多孢自交育种技术选育而成。该品种菌丝生长适温26-28℃,子实体生长发育适温22-28℃。菌盖扇形,深灰色,菌盖大小平均为4.38cm×3.65cm;菌柄圆柱形,白色,直径平均为1.06cm。鲜菇蛋白质含量2.94%,氨基酸总量2.54%。示范栽培表明,‘杭秀2号’平均生物学效率为71.2%。低温刺激后,经5-6d可完成一茬菇采收。该品种具有出菇整齐、商品性好等优良性状,适于设施栽培。  相似文献   

3.
白鬼笔菌蕾的生长发育及出菇条件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野生白鬼笔菌蕾进行无土处理及有土栽培分组,研究了不同大小的菌蕾在不同的温度条件下的生长发育及出菇情况.无土处理条件下,菌蕾直径过小时(d=0.2cm~2.0cm),在4℃~30℃范围都不能长出孢托,而直径大小在2.0cm~6.0cm的菌蕾在4℃~30℃范围内能够长出孢托,出菇的时间随着菌蕾的直径增大和温度的升高而提前.有土栽培条件下,不同直径大小 (d=0.2cm~6.0cm)的菌蕾最终都能够长出孢托,原来较小的菌蕾经过一段时间的生长发育,到一定大小(d=3.5cm~5cm)后才能长出孢托出菇.所有结果表明,当菌蕾生长发育到一定阶段大小后,其长出孢托与有无土处理的关系不大,并且在4℃低温条件下都能出菇.  相似文献   

4.
【背景】大球盖菇是我国新兴的食用菌栽培品种,其栽培技术简单、产量高、效益高,在农业废弃物高效转化和农民增收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目的】探究硒对大球盖菇菌丝生长、子实体农艺性状和营养品质的影响,为富硒大球盖菇的实践生产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平板试验,测定添加不同质量浓度的Na2SeO3对菌丝生长速度和干重的影响。以木屑、稻壳、玉米芯为主要原料,添加0-10mg/kgNa2SeO3,进行大球盖菇生料栽培试验,测定一潮菇农艺性状、营养品质和抗氧化活性。【结果】Na2SeO3浓度为0-10mg/L时,对大球盖菇菌丝生长速度与干重无显著影响,分别为3.74-3.76 mm/d和40.67-41.33 mg;当浓度达到15 mg/L及以上时,显著抑制菌丝生长。栽培试验结果表明,添加0-10 mg/kg Na2SeO3对一潮菇生物学效率无显著影响,7.5 mg/kg剂量组表现出最佳的菌盖直径、菌柄直径和单菇鲜重。子实体营养分析显...  相似文献   

5.
‘浙黄1号’是野生桑黄通过驯化系统选育的新品种。其子实体呈扇形或马蹄形,菌盖长径6.0-15.0cm,短径3.0-5.0cm,基部厚2.0-5.0cm,边缘厚0.2-2.0cm。子实体表面呈金黄色至棕黄色,菌肉黄褐色。菌丝体生长适温25-30℃,子实体发育适温20-25℃。子实体总黄酮含量8.26%,粗多糖含量5.40%,总三萜含量0.96%。浙江省地区有春、秋两季栽培;抗逆能力较强,子实体成品率较高、整齐,商品化程度高,产量13.3g/袋(干料470g)。适宜代料栽培。  相似文献   

6.
以新疆特色食用菌裂盖马鞍菌为材料,研究裂盖马鞍菌乙醇提取物、乙酸乙酯、氯仿、石油醚萃取物对小鼠体内的抗氧化活性,分高(2g/kg)、中(1g/kg)、低(0.2g/kg)三个剂量对小鼠灌胃给药测定小鼠肝脏和血清中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岐化酶(SOD)活力。结果表明,与阴性对照(生理盐水)相比裂盖马鞍菌提取物能明显提高小鼠肝脏和血清中SOD的活力,降低MDA的含量(P〈0.01);与阳性对照维生素E(VE)(1g/kg)相比乙醇提取物、其他溶剂萃取物高浓度(2g/kg)作用极显著(P〈0.01);与维生素C(VC,1g/kg)相比乙醇提取物高浓度(2g/kg)作用极显著(P〈0.01),提示裂盖马鞍菌提取物具有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7.
‘双孢106’是‘A20’通过单孢选育的品种。子实体散生,少量丛生,近半球形。菌盖白色,表面光洁,直径3.5-5.0cm,厚2.0-3.0cm,质地致密;菌柄白色,粗短,近圆柱形,基部略膨大,长2.0-2.8cm。发菌适温22-25℃,子实体生长发育温度10-24℃,最适温度16-18℃。鲜菇粗纤维含量1.00%,蛋白质含量3.54%,氨基酸总量2.84%。该品种出菇早,子实体圆整、结实,产量高,商品化等级高。适宜双孢蘑菇工厂化设施栽培。  相似文献   

8.
为揭示鬼笔属真菌子实体各器官的发育过程和形态特点,采用石蜡切片法对驯化栽培出菇的超短裙竹荪Phallus ultraduplicatus、冬荪P. dongsun和红托竹荪P. rubrovolvatus不同发育阶段的菇蕾进行切片显微观察,结合菌丝、孢子和子实体形态比较3个种的个体发育及形态特点。结果表明:3个种的菌丝和孢子形态差异不明显,超短裙竹荪子实体的菌裙质地较薄、长约4 cm、带有不规则形状的网孔;红托竹荪的菌裙质地较厚、长约7 cm、带有圆形网孔;冬荪仅有1层薄菌幕。3个种的菇蕾内部发育顺序一致,最先发育的都是胶质腔,接着是子实层、菌柄腔、菌盖、菌柄、菌裙(菌幕);发育过程中菌丝形态经历从疏松到紧密、从交织状到组织状的变化过程;各器官发育完成的时间不同,在菇蕾直径相同的条件下,冬荪发育最快,在菇蕾直径为2 cm时,各器官基本发育完成,红托竹荪在菇蕾直径为3 cm时发育完成,超短裙竹荪的菇蕾发育最慢,在直径达到4 cm时各器官才能发育完成。为鬼笔类真菌的分类研究和亲缘关系探索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
【背景】在香菇定向出菇模式中,由于出菇区域的限制,出菇数目会影响单菇的品质与产量,但关于人工疏蕾对香菇品质与产量的影响目前尚未深入研究。【目的】通过人工疏蕾探究香菇定向出菇技术下保留不同菇蕾数量对香菇产量及品质的影响。【方法】测定各处理组子实体产量、形态指标、质构特性及营养成分。【结果】保留10-20个菇蕾时,子实体性状好于其他组,单菇重为15.74-23.76 g,菌盖直径为45.98-52.37 mm。保留30个菇蕾时一潮菇单棒产量最高,达到368.9 g。从质构特性来看,人工疏蕾对菌柄的质构影响较小,随着菇蕾数目的增加,香菇菌盖的硬度、胶着性、回复性、咀嚼性呈现下降趋势,保留10-20个菇蕾数品质最好、质地最佳。保留10-20个菇蕾时可以获得粗蛋白、粗脂肪、氨基酸含量较高的香菇子实体。【结论】保留15-20个菇蕾的菌棒可以获得产量较高、品质较好的产品。保留10个菇蕾时虽然子实体品质最佳,但生物学效率较低,而且会增加一定的工作量。因此,保留15-20个菇蕾效益更好。  相似文献   

10.
程曼  朱秋莲  刘雷  安韶山 《生态学报》2013,33(9):2835-2844
土壤团聚作用和土壤有机碳固定之间密切相关.对宁南山区不同植被恢复措施和年限下土壤团聚体粒径分布及稳定性、土壤团聚体中有机碳及其组分分布进行了研究,探讨了有机碳及其组分对植被恢复的响应.结果表明,不同植被恢复措施下,土壤团聚体粒径分布表现为“V”字分布:>5 mm和<0.25 mm这两个粒径的团聚体含量最多,5-2 mm、1-0.25 mm团聚体的含量次之,2-1 mm粒径的团聚体含量最少.坡耕地的平均重量直径(MWD)最低,为1.4,其他植被恢复措施下土壤的平均重量直径MWD在1.9-3.1之间.不同的植被恢复措施下,0-20 cm土层和20-40 cm土层全土有机碳含量在7.4-17.7 g/kg之间、微生物碳含量分布在50.3-664.7 mg/kg之间、腐殖质碳含量在0.9-2.5g/kg之间.胡敏酸碳含量分布在0.2-0.6 g/kg,富里酸碳含量在0.6-1.9 g/kg之间.全土有机碳、微生物碳、腐殖质碳、富里酸碳均为坡耕地最低,其他植被恢复措施的有机碳、微生物碳、腐殖质碳、富里酸碳含量分别是坡耕地的1.1-2.3倍、2.0-8.4倍、1.0-2.0倍、1.2-2.4倍.不同粒径团聚体有机碳相比较,大多呈现中间高两边低的变化趋势,最大值出现在中间粒径,即5-2 mm、2-1 mm、1-0.25 mm这3个粒径.逐步回归表明,5-2 mm团聚体和1-0.25 mm团聚体有机碳含量的提高有助于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的形成.研究结果表明,植被恢复提高了土壤团聚体有机碳含量,在碳形态上,富里酸碳和微生物生物量碳对不同植被恢复措施的敏感度较高,胡敏酸碳含量则相对稳定.  相似文献   

11.
对西藏松茸、青杠菌的干物质、多糖、50种游离氨基酸以及55种矿物元素的含量进行分析。松茸、青杠菌干物质含量分别为8.6%~11.1%和7.6%~10.5%,多糖含量分别为1.32%~2.09%和4.65%,游离氨基酸总量分别为65.0~82.7 g/kg和32.4 g/kg,而且人体必需氨基酸齐全;谷氨酸、甘氨酸、丙氨酸、β-丙氨酸在二种菌中的总量分别高达12 354.7、6 310 mg/kg,故其口感鲜美。松茸中精氨酸、鸟氨酸、谷氨酸总含量达到24.84 g/kg,具有纠正体内氨代谢失调的效果;谷氨酰胺含量高达9 714.9 mg/kg,有助肠胃道炎症康复和改善脑功能;松茸中硒含量达61~138 μg/100 g。结果表明:松茸具有抗疲劳、快速恢复体力、纠正氨代谢、提高免疫力、促进病人康复的物质基础,其中5~9 cm高的松茸营养价值最高,松茸含砷量为31.3 mg/kg,超出了国家干食用菌1 mg/kg的限量。  相似文献   

12.
陈鹏  宋佳  郭璞  冀瑞卿 《菌物学报》2023,42(1):297-311
蜜环菌属Armillaria真菌具有较高的食药用价值。由于蜜环菌的生长发育过程较复杂,还未完全实现商业化栽培,野生资源的供应受到季节性和地域性的影响。本研究以采自东北地区蜜环菌属的3个菌株为研究对象,通过培养物的形态特征及分子标记确定菌株JG19016为奥氏蜜环菌A. ostoyae,菌株JG19017为高卢蜜环菌A. gallica,菌株JG19018为中国蜜环菌生物种C。奥氏蜜环菌JG19016最适生长温度为25 ℃,高卢蜜环菌JG19017的最适生长温度为22 ℃,中国蜜环菌生物种C JG19018则在22-25 ℃时菌丝生长速度最快;3个菌株最适pH为5-6。奥氏蜜环菌JG19016对葡萄糖和蔗糖利用率较好,高卢蜜环菌JG19017对葡萄糖利用率较好,中国蜜环菌生物种C JG19018对葡萄糖和淀粉利用率较好;蛋白胨对3个菌株促进作用最强,为最适氮源。培养基中加入VB1,对3个菌株的菌丝生长均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奥氏蜜环菌JG19016菌丝生长的最优培养基配方为:葡萄糖20 g,蛋白胨3 g,磷酸二氢钾2 g,硫酸镁1.5 g,VB1 10 mg,琼脂20 g,水1 L。在木屑基质中培养,其配方的最优碳氮比为38:1,最佳木屑粗细比为3:1以上。出菇条件探索结果显示,菌丝及菌索长满菌袋(17 mm×33 mm×5 mm丝聚乙烯袋)需要50-60 d,之后在18 ℃、60%湿度和12 h散射光的环境中,10 d左右可观察到原基产生。增加菇房湿度到90%-95%,2-3 d可观察到1-3 cm的幼子实体,7 d左右菌柄和菌盖完全分化,10 d左右观察到菌盖展开。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水杨酸、萘乙酸及青霉素对大白桩菇、褐环粘盖牛肝菌及野蘑菇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对大白桩菇,水杨酸的致死浓度不大于1.94×10-4g/mL,培养基中浓度大于1.07×10-4g/mL抑制大白桩菇菌丝生长,浓度在(5.6×10-7)~(5.6×10-5)g/mL范围内能够促进菌丝生长,浓度小于5.6×10-8g/mL则没有明显影响。对褐环粘盖牛肝菌,培养基中水杨酸浓度大于4.76×10-6g/mL有抑制菌丝生长的作用,致死浓度不大于1.90×10-4g/mL。培养基中水杨酸浓度在大于5.6×10-6g/mL条件下对野蘑菇菌丝生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培养基中萘乙酸浓度在0.056 6~2.264 mg/L范围内对大白桩菇菌丝生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培养基中萘乙酸浓度在0.95~4.75、0.056 6~1.132 mg/L范围内分别对褐环粘盖牛肝菌、野蘑菇菌丝生长基本无影响。培养基中青霉素浓度在(4.57×10-7)~(4.57×10-3)g/mL范围内对褐环粘盖牛肝菌菌丝生长具有抑制作用。培养基中青霉素浓度较低时对大白桩菇菌丝生长起促进作用,浓度大于1.88×10-3g/mL时对大白桩菇菌丝生长起抑制作用。而培养基中青霉素浓度在(1.88×10-7)~(1.88×10-3)g/mL范围内对野蘑菇菌丝生长无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14.
双孢蘑菇‘福蘑58'是W2000单孢分离筛选的新品种。菌落形态为贴生型,菌丝在10-32℃下均能生长,最适生长温度24-28℃。结菇温度10-22℃,最适结菇温度14-20℃。子实体单生为主,丛生少,较结实,不易开伞,菌盖扁半球形,表面光滑,颜色较白,直径3.5-5.0cm,高度2.4-2.8cm。在适宜栽培条件下,平均单产比亲本菌株W2000提高10%-15%,鲜菇质量与W2000相当,比W192提升明显,成品菇比例较高,品质优良,适合鲜销市场及罐头加工。该品种可用于周年工厂化、设施化及季节性农法栽培。  相似文献   

15.
福建野生紫芝资源开发利用Ⅱ.“闽紫96”(中国灵芝)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由福建野生紫芝人工驯化得到的栽培菌株“闽紫96”,子实体中型,菌盖大小7.0~9.0×10.0~17.3cm,其担孢子形态饱满,6.84~7.37×10.26~11.05μm,较灵芝担孢子大;标本(HMAS 77207)经鉴定确认为紫芝(Ganoderma siruense J.D.Zhao,L.W.Hsu et X.Q.Zhang),是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记载的灵芝药材的来源菌物。2004-2005年,采用阔叶树枝桠材栽培“闽紫96”,推广栽培面积860m~3(菌材),平均年产量为12.70 kg/m~3(干品/菌材)。将“闽紫96”子实体超微粉碎加工成300目超细粉。扫描电镜观察可见:其超细粉呈纤维状,以分散、破碎的茵丝片段形态存在,长度范围为10~50μm,直径1.2~4.5μm不等;激光粒度检测结果表明:超细粉的表面积达到227.54 m~2/kg,D97=63.8μm。化学成分分析结果表明:“闽紫96”超细粉的水分、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总糖、灰分及多糖含量分别为4.2 g/100g、10.84g/100g、3.71 g/100g、36.5g/100g、30.2g/100g、1.7 g/100g和1.3 g/100g;所含17种氨基酸总量为9.30 mg/100mg,其中必需氨基酸占65.7%;其脂肪酸构成以油酸(45.5%)、亚油酸(27.7%)及棕榈酸(18.8%)为主。此外,其重金属元素Pb,As,Hg,Cd等含量分别为<0.2 mg/g、0.13 mg/g、0.072 mg/g、0.24 mg/g,符合国家商务部《药用植物及制剂外经贸绿色行业标准》(WM/T2-2004)要求。  相似文献   

16.
斑玉蕈‘闽真5号’品种系以‘闽真3号’与‘白玉-01’作为亲本,通过原生质体单核化杂交育种技术选育获得。该品种菌盖白色,呈半球形,表面斑纹少而小。鲜菇蛋白质含量2.1%,氨基酸总量1.43%。示范栽培表明,‘闽真5号’菌丝最适培养温度20-27 ℃,子实体生长发育温度12-17 ℃,袋栽菌包培养周期为110 d,出菇周期为28 d,平均单袋产量635.17 g/袋。该品种具有栽培周期短、产量高、商品性状好等优良性状,适用于袋栽工厂化周年栽培。  相似文献   

17.
王汉臣 《菌物学报》2004,23(3):439-440
担子果小型至中等。菌盖直径4.5~9cm,初略呈钟形或近半球形,后扁平至近平展,污白色,具锈褐色至深褐色鳞片,中部具较明显的脐突,鳞片浓密,菌盖边缘常略延生。菌褶离生,白色,较密,不等长。菌柄长6~10cm,直径0.5~1cm,近圆柱形;内部变空;基部膨大;菌柄上部与菌盖边缘之间具蛛网状的丝膜,幼时尤其明显,成熟后易脱落。丝膜以下常被稀疏的深褐色小鳞片。  相似文献   

18.
大球盖菇产胞外多糖液体优化培养条件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菌丝生物量及胞外多糖(exopolysaccharides,EPS)含量为指标对大球盖菇产胞外多糖液体培养基组成和发酵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最适碳源是麦芽糖,最适氮源是酵母膏,正交试验确定最佳培养基组成为马铃薯150 g/L,麦芽糖20 g/L,酵母膏1 g/L,KH2PO41 g/L,MgSO4.7H2O 2.5 g/L。最佳发酵条件为28℃,摇床转速160 r/min,起始pH值6.5,装液量100 mL/250 mL、接种量10%,发酵时间6 d。在此条件下,大球盖菇菌丝生物量及EPS含量分别比对照增加了31.8%和51.6%。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索氮源对大球盖菇生长及亚硝酸盐、硝酸盐含量的影响。方法在培养基中添加不同含氮化合物,培养菌丝,定时测定生长量,并采用重氮偶合分光光度法测定其亚硝酸盐、硝酸盐含量。结果添加亚硝酸盐的基质,菌丝生长速度比对照慢。尿素、硫酸铵、硝酸铵和硝酸钾四处理之间差异无显著性,其生长速度最快。各处理间亚硝酸盐、硝酸盐含量差异均存在非常显著性。亚硝酸钾处理,亚硝酸盐含量高达402.03 mg/kg,不宜食用。硝酸钾处理,亚硝酸盐含量为30.87 mg/kg,食用100 g,就会超出亚硝酸盐日限量;硝酸铵处理,硝酸盐含量远远超过日常蔬菜,也不宜食用。结论在栽培大球盖菇时氮源不宜使用亚硝酸盐、硝酸盐,应使用尿素或硫酸铵,有机氮源也可以。  相似文献   

20.
我国28种鹅膏菌主要肽类毒素的检测分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技术对产于我国的28种鹅膏菌的主要肽类毒素(鹅膏毒肽和鬼笔毒肽)进行了检测分析,并和采于欧洲(德国)的毒鹅膏Amanita phalloides作对照,结果表明,3种东亚所特有的鹅膏菌(灰花纹鹅膏、致命鹅膏和黄盖鹅膏白色变种)和欧洲毒鹅膏所含毒素种类多、含量高,其子实体菌盖部位主要毒素总量分别达到12583.7μg/g、8152.6μg/g、1058.2μg/g、7456.2μg/g干重子实体,这4种鹅膏菌可称之为剧毒鹅膏菌。其它25种鹅膏菌中有10种检测出含有微量鹅膏毒肽,含量在19.5μg/g-151.2μg/g之间。在4种剧毒鹅膏菌中,子实体组织部位不同,毒素含量以及鹅膏毒肽和鬼笔毒肽在其中的分布也不一样,菌盖中的毒素含量最高,菌柄的毒素含量次之,菌托中的毒素含量最低;对于灰花纹鹅膏、致命鹅膏和黄盖鹅膏白色变种,无论在菌盖、菌柄和菌托中,鹅膏毒肽类毒素的含量都高于鬼笔毒肽类毒素,尤其以α-amanitin的相对含量最高;而在欧洲毒鹅膏中,菌盖、菌柄和菌托中都以鬼笔毒肽为主,尤其以phallacidin的相对含量最高,并且从菌盖至菌柄到菌托,鬼笔毒肽的相对含量依次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