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铝佐剂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疫苗佐剂,随着新型疫苗不断得到开发,传统的铝佐剂已不能满足新型疫苗对佐剂的需求,这带动了研究者对疫苗佐剂研究的深入,不断有新的佐剂被发现,本文对佐剂的分类及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佐剂(adjuvant)是疫苗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铝佐剂(aluminum adjuvant)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人用疫苗佐剂。随着新检测技术的不断出现,对铝佐剂的化学组成、结构特点及其稳定性研究等有了更深入的了解。由于不同疫苗厂家铝佐剂的生产工艺各不相同,因此,制备的铝佐剂理化特性也有所不同。这导致了抗原被铝佐剂吸附后产物也存在很大差异。这种差异直接影响了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因此,越来越多的研究者针对佐剂吸附抗原后的含量、构象、结构完整性及稳定性等进行了探索。现就近年来对铝佐剂理化特性、抗原被铝佐剂吸附后产物的质量控制等研究数据作一概述,以期更深入地了解疫苗的研发和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3.
结核病是全球重要的传染性疾病之一,在全球范围内保持着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卡介苗是目前临床上唯一应用的结核疫苗,虽然对儿童有较好的保护作用,但对成人的免疫保护效果并不明显。研发新的结核疫苗对于结核病的防控具有重要的意义。由于结核病的致病菌结核分枝杆菌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机体的黏膜成为抵御结核分枝杆菌的第一道防线。设计稳定高效的抗结核黏膜免疫疫苗是目前结核疫苗研究的新方向之一。选择合适的黏膜免疫途径、佐剂及抗原递送系统是黏膜疫苗研发成功的关键。本文对抗结核分枝杆菌的黏膜免疫应答作简短的概述,并重点阐明黏膜免疫在结核疫苗研发中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4.
结核病是全球重要的传染性疾病之一,在全球范围内保持着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卡介苗是目前临床上唯一应用的结核疫苗,虽然对儿童有较好的保护作用,但对成人的免疫保护效果并不明显。研发新的结核疫苗对于结核病的防控具有重要的意义。由于结核病的致病菌结核分枝杆菌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机体的黏膜成为抵御结核分枝杆菌的第一道防线。设计稳定高效的抗结核黏膜免疫疫苗是目前结核疫苗研究的新方向之一。选择合适的黏膜免疫途径、佐剂及抗原递送系统是黏膜疫苗研发成功的关键。本文对抗结核分枝杆菌的黏膜免疫应答作简短的概述,并重点阐明黏膜免疫在结核疫苗研发中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5.
铝佐剂(aluminum adjuvant)是人用疫苗生产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佐剂,已使用了近百年。随着研究者对铝佐剂的研究深入,人们对铝佐剂的理化性能、吸附效果、吸附后抗原结构及稳定性变化的了解越来越全面。缓冲溶液、pH、离子强度及其他相关辅料影响铝佐剂对疫苗抗原的吸附作用和吸附后抗原结构的稳定性。这些吸附条件的变化对改进疫苗制剂配方、优化疫苗生产工艺提供重要参考。同时,随着多种新型疫苗的研发,疫苗对佐剂的要求越来越高。新型纳米铝佐剂和复合佐剂因具有较高的免疫增强功能成为铝佐剂研究的新方向。现就目前常用铝佐剂的理化性能、铝佐剂对抗原的吸附作用、吸附对抗原结构稳定性的影响及新型铝佐剂的研究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6.
佐剂应用于临床已有90多年的历史,它的研究和应用取得了巨大的进展。自从20世纪80年代纳米技术首次应用于疫苗佐剂以来,纳米技术在医学上的应用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新的纳米佐剂不断面世,在疫苗等研究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就目前正在研究使用的无机纳米佐剂和有机纳米佐剂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7.
用于抗结核DNA疫苗的免疫效果受很多因素影响,主要包括佐剂及辅佐分子、DNA疫苗导入的方法、载体设计等几方面,其中表达载体对DNA结核疫苗的影响逐渐为研究者所重视。本文就应用于结核DNA疫苗的载体及如何构建优化结核DNA载体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核酸疫苗、基因工程疫苗、合成肽疫苗等新型疫苗的研究取得快速的发展,但这些疫苗与传统的灭活或活体疫苗相比,往往存在免疫原性差等问题,因此需要佐剂来增强其作用.佐剂已被证明是疫苗中的关键成分,佐剂种类众多,尚无统一的分类方法,目前应用最多的佐剂是铝佐剂和弗氏佐剂,但随着新型疫苗的开发,新型佐剂的开发必不可少.根据目...  相似文献   

9.
人用疫苗佐剂研究的新趋向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随着免疫机制的进一步阐明及生物学技术的进步 ,疫苗的研究已逐渐从以往盲目筛选及混合物形式 ,向靶向和表位抗原分子设计及人工合成方向发展 ,疫苗作用的特异性与安全性均有提高。但由于绝大多数新型疫苗的免疫原性较差 ,因此对佐剂的研究提出了新的挑战 ,要求从过去单一追求诱导抗体的传统佐剂研究逐渐转向致力于细胞免疫的新型佐剂研究。新型佐剂的研究不仅对于预防性疫苗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而且将有力地推动新一代粘膜疫苗、治疗性疫苗和联合疫苗的研制。人用疫苗佐剂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是不可或缺的两个方面 ,目前最常见的人用疫苗佐剂…  相似文献   

10.
尽管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但仍有多种临床相关的病毒预防性疫苗未被开发出来,其中包括人免疫缺陷病毒等对人类健康产生严重威胁的病原体。目前,疫苗开发过程中的一些问题可以通过添加佐剂来解决。因为纳米颗粒的化学和结构特性具有提高免疫原性的功能,因此它们作为疫苗佐剂得到了广泛研究。纳米佐剂已应用到病毒疫苗领域中并获得了巨大的成功。本文旨在综述纳米佐剂的特点与分类及其在病毒疫苗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百白破疫苗作为中国婴幼儿计划免疫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同时预防由百日咳杆菌、白喉杆菌和破伤风梭菌感染引起的疾病。百白破疫苗中所含抗原需经脱毒处理,需添加佐剂以提高其免疫原性。目前已上市的百白破疫苗基本以铝佐剂为主。多项研究表明,铝佐剂在免疫持久性和安全性等方面存在一定局限。现就近年来对百白破疫苗新型佐剂的研究进展进行汇总,并为未来新型百白破疫苗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正>鉴于结核病仍然是全球人类发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故迫切需求一种新的疫苗。结核亚单位疫苗已经显示出在人类能诱导强有力的免疫应答,并在HIV地方流行区可作为一种BCG的替代疫苗加以使用。在这项研究中,作者研究了16种不同的新的结核分枝杆菌抗原的保护效力,作者采用肺部结核病小鼠模型进行此项研究。这些抗原被用来作为亚单位疫苗而与双十八烷基溴化铵(DDA)-D(+)同海藻糖6.6 dibenenate(TDB)(DDA/TDB)佐剂配制  相似文献   

13.
通过现代生物技术制成的DNA疫苗、重组疫苗和亚单位疫苗等新型疫苗,虽然安全性较传统疫苗有所提高,但其免疫原性不及传统疫苗,需要通过佐剂增强疫苗的免疫效力。随着对佐剂研究的不断深入,铝佐剂、油乳佐剂、微生物类佐剂、蜂胶佐剂、左旋咪唑佐剂、脂质体佐剂、中药佐剂及小肽类佐剂等相继问世,其作用机制也随研究的不断深入逐渐清晰。通过动物免疫实验结果发现,小肽类免疫佐剂不仅可以增强特异性免疫反应,具备免疫增强剂的功效,而且获取简单,便于运输保存,安全性高,可能是未来佐剂研究的一个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14.
畜禽疫苗佐剂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畜禽用疫苗主要是亚单位疫苗、减毒或灭活细菌/病毒疫苗,为了使疫苗对动物能达到长效持久的保护,必须使用有效的佐剂.根据不同的作用方式,目前可将佐剂主要分为2大类:疫苗传递系统的佐剂、免疫刺激作用佐剂.本探讨了近年来畜禽用疫苗佐剂的功能及其发展趋势,概述了其应用研究的进展.  相似文献   

15.
免疫佐剂是一种免疫调节剂,可增强抗原的免疫原性、提高免疫效果。为增强疫苗的免疫原性,在病毒性疫苗、DNA疫苗、多肽疫苗的研制中通常需加入免疫佐剂。随着DNA疫苗研究的深入和扩展,推动了用于提高DNA疫苗免疫效果的免疫佐剂的研究。本文就常用佐剂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6.
新型疫苗佐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与传统的灭活或活体疫苗相比,由基因工程重组抗原或化学合成多肽组成的现代疫苗往往存在免疫原性弱等问题,需要新型的免疫佐剂来增强其作用。尽管传统的铝盐佐剂是目前唯一全球公认的人用佐剂,但存在激发细胞免疫应答能力差等不足,因此,需要研发更为安全有效的人用新型佐剂,尤其是安全无毒、能够刺激较强细胞免疫应答的佐剂,以及适合粘膜疫苗、DNA疫苗和癌症疫苗的免疫佐剂。分析阐述了新型佐剂研究状况和佐剂发展方向,并进一步对新型佐剂的临床前和临床试验研究以及已批准上市的新型疫苗佐剂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7.
针对HBV感染的治疗性DNA疫苗虽然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但目前抗病毒效果并不高,表明在病毒长期感染过程中存在免疫抑制机制。以HBV的表面蛋白(HBsAg)和核心蛋白(HBcAg)为DNA疫苗抗原,采用gp96和HSP70作为佐剂联合电转以提高疫苗的活性。将gp96为佐剂的HBsAg/HBcAg DNA疫苗免疫HBV转基因鼠后引发抗原特异性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应答。使用gp96和HSP70佐剂引起Treg下调20%。与没有免疫的小鼠相比,以gp96和HSP70为佐剂的DNA疫苗显著降低血清中病毒S抗原水平和DNA拷贝数,大幅降低小鼠肝脏中HBc的表达。该研究为设计以gp96为佐剂的乙肝治疗性DNA疫苗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8.
纳米佐剂(nanoparticle-based adjuvants)是指粒径1 000 nm的佐剂。与传统佐剂相比,纳米佐剂因具有靶向性、缓释性、安全性及高效性等优点而受到疫苗研究者的青睐。特别是其在免疫辅佐效果和安全性方面表现出极大的优势,促进了许多新型疫苗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同时,纳米佐剂可提高基因转染效率,这一特征为核酸疫苗的应用提供了可能。现从纳米佐剂的组成成分、作用机制、免疫辅佐效果以及临床应用等方面对几种极具潜力的纳米佐剂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19.
周宇晨 《生物学通报》2011,46(10):10-13
从机体因素和疫苗因素2个方面对乙肝疫苗免疫后无应答机制做了综述,机体方面包括基本因素、遗传因素和免疫因素3个方面.疫苗因素主要集中在新型佐剂方面.目前针对机体方面影响因素的解决方案较少,研究依然主要集中在机制方面,而新型佐剂的应用,提升了疫苗的免疫效果,减少了疫苗的无应答或低应答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人类接种疫苗已有200多年的历史,疫苗的应用使得历史上流行的多种传染病得以消灭或控制,挽救了无数人的生命。疫苗免疫机制是全世界疫苗研究者亟待解决的问题。对疫苗免疫机制的一些新认识,极大地促进了疫苗研发。对疫苗天然免疫机制的揭示,在疫苗株的筛选、疫苗免疫效果预测等方面展现了巨大的应用价值。某些疫苗在接种后存在的低应答与无应答现象,在对其免疫机制的探索中得到了解释。此外,对疫苗佐剂免疫机制的揭示,加速了新型疫苗佐剂的研发与应用。对疫苗免疫机制研究中的一些新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