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某型歼击机综合抗荷措施的防护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以KH-x扩大囊覆盖面积抗荷服、无胸部代偿的抗荷加压呼吸及PHP动作组成的某型歼击机综合抗荷措施的抗荷效果;探讨采用该措施进行防护时伴有的疲劳、疼痛等问题.方法:5名被试者在载人离心机上进行了5组 Gz暴露试验,分别为:①基础 Gz耐力试验;②KH-x抗荷服配KT-x抗荷调压器试验;③抗荷加压呼吸试验;④6.5 G持续45 s试验;⑤9.0 G持续15 s试验.以第2组及第1组试验的 Gz耐力差值作为KH-x抗荷服配KT-x抗荷调压器的抗荷性能;以第3组及第2组试验的 Gz耐力差值作为PBG的抗荷性能.在每次试验结束后用主观量表记录被试者疲劳及疼痛的程度.结果:试验中没有发生1例G-LOC(Ginduced lose of consciousness).KH-x抗荷服配KT-x抗荷调压器的抗荷效果为2.3 G;PBG的抗荷效果为1.7 G;被试者均完成了6.5G持续45 s及9.0 G持续15 s试验.试验中被试者的颈、腰、臂及手部在 Gz暴露时均出现过疼痛,其中腰部疼痛出现的次数最多.结论:某型歼击机综合抗荷措施可以满足现代高性能战斗机9.0 G的防护需要;该措施还应在高G导致的疼痛及颈部损伤的防护方面加以改进.  相似文献   

2.
在 12 0 0 0m以上飞行时 ,如座舱失密封 ,为防止缺氧必需采取吸纯氧加压呼吸 (positivepressurebreathing ,PPB)。PPB对机体产生一系列的不良影响 ,其中最主要的是对心血管的影响。PPB同时使用防护装备 ,能够对抗PPB的影响。这种防护装备按其结构分为囊式和管式两种 ,囊式装备在西方国家已应用多年。我国长期沿用前苏联的管式装备。随着高性能战斗机的发展 ,囊式装备在抗荷方面的优势已得到证实 ,代偿性能尚不明确。为此我们对我国新研囊式防护装备 (DKT suit 1)样件 ,进行地面加压呼吸 ,以管…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后倾座椅与GZ 2抗荷服的综合抗荷性能。方法 :在离心机上 ( +Gz增长率为 3G/s)先测出 6名受试者采用 13°座椅时的基础 +Gz耐力 ,然后测定受试者采用 13°座椅、并穿GZ 2抗荷服充气时的 +Gz耐力 ,再测定受试者采用 45°后倾座椅、并穿GZ 2抗荷服充气时的 +Gz耐力 ,其与基础 +Gz耐力之差 ,即为 45°座椅与GZ 2抗荷服的综合抗荷性能。结果 :受试者采用 13°座椅、穿GZ 2时的抗荷性能为 3 .0 6G ,采用 45°座椅、穿GZ 2时的抗荷性能为 4.13G ,抗荷性能比前者高出 1.0 6G。结论 :后倾座椅 (椅背角为 45°)可大幅度提高人体 +Gz耐力  相似文献   

4.
先进囊式抗荷系统与侧管式抗荷系统的抗荷性能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对先进囊式抗荷系统的抗荷性能进行测定 ,并与侧管式抗荷系统进行比较。方法 :共进行 2组离心机实验 ,每组 6名男性受试者。第一组 ,采用先进囊式抗荷系统 ,先测定装备抗荷性能 ,再暴露于模拟空战动作曲线(simulatedaircombatmaneuver,SACM )Ⅰ ,测定进行腿部收紧时的 +Gz 时间耐力。第二组 ,采用侧管式抗荷系统 ,先测定装备的抗荷性能 ,再暴露于SACMⅡ ,测出做抗荷动作 (anti Gstrainingmaneuver,AGSM )时的 +Gz 时间耐力。结果 :先进囊式抗荷系统的抗荷性能为 5 .33G ,比侧管式抗荷系统的抗荷性能高出 1 .35G(P <0 .0 1 ) ;两组受试者均通过了各自的SACM ,但第一组受试者比第二组受试者用力程度小 ,疲劳程度轻 ,心率低。结论 :先进囊式抗荷系统的抗荷性能明显高于侧管式抗荷系统  相似文献   

5.
下肢用力与+Gz耐力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下肢用力与 Gz耐力之间的关系,为飞行员加速度耐力选拔和离心机训练提供依据.方法:7名受试者,在离心机上测量其在松弛和各种不同下肢用力情况下的 Gz耐力,分析下肢用力与 Gz耐力之间的关系.结果:各种不同下肢用力情况下的 Gz耐力之间有显著差异.结论:飞行员加速度耐力检查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下肢用力.下肢用力增加可显著提高受试者的 Gz耐力.  相似文献   

6.
探讨呼吸和循环指标在急性缺氧条件下的变化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对于个体急性缺氧耐力的评价和研究提高急性缺氧耐力的方法都有实际意义。 对26名18~33岁的男性健康人,进行了52人次(每人2次)低压舱5km模拟高度(上升速度为10m/s)停留20min的实验。受试者在实验中取安静坐位,戴呼吸面罩吸舱内空气。用呼吸流速仪和呼吸质谱仪监测了被试者的肺通气量(_E)、潮气量、呼吸频率、潮气末O_2分压(P_(ETO_2)和潮气末CO_2分压(P_(ETO_2);用WATERS  相似文献   

7.
加压呼吸(主要包括加压给氧或者加压给空氣)在临床上的应用由来已久;譬如用来治疗肺水腫,急性氣喘,以及由一氧化碳所引起的中枢抑制等等。现在也广泛应用於胸腔外科。从第二次世界大战时起已开始应用於航空医学中,用来提高飞员对高空的耐力和飞行高度,以及应付爆炸缺氧的事变。但加压呼吸常常对机体有不良影响,如呼趿和循环的扰乱、恶心、头痛、昏迷以及痙攣等症。因此从1878年起就引起学者  相似文献   

8.
丙酮酸对陈化马铃薯块茎切片线粒体抗氰呼吸的激活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从陈化马铃薯切片纯化的线粒体进行实验发现:丙酮酸对总呼吸只有微弱的刺激作用,但可明显激活抗氰呼吸,并显著增强抗氰呼吸对总呼吸的贡献;丙酮酸对抗氰呼吸的激活作用可通过洗涤线粒体除去,重新加入丙酮酸又对抗氰呼吸产生激活作用;丙酮酸对抗氰呼吸的半最大激活浓度约为1.0mmol/L。上述结果表明丙酮酸对植物线粒体抗氰呼吸的激活作用可能具有普遍性。  相似文献   

9.
8名被试者穿差侧管背心-抗G服-加压面罩,分别进行了不同余压值和不同余压增长率的高值加压呼吸(PPB)实验,对心率、平均动脉压、每搏指数、心输指数、总外周阻力和TⅡ幅度进行记录分析。结果表明,以颈部防护状态下进行PPB,各分析指标与颈部未防护状态相比均有不同程度改善,余压值越高,余压增长率越快,颈部代偿效应就越好。其主要原因与颈部防护有效地限制PB时气管的扩张,相对平衡了颈动脉内外压差,减轻了对颈  相似文献   

10.
卧床前后压力感受性反射机能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许多数据表明长期失重以后立位耐力降低可能与压力感受性反射功能的改变有关。本文比较了两组被试者15天低动力卧床前后的立位耐力。以血压调节模型为基础分析了两种不同方式卧床前后单纯立位和下身负压加立位时压力感受性反射功能的改变,并用颈部加压及下身负压对中枢调节功能改变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严格的头低位卧床后,立位耐力下降及压力感受性反射功能改变明显大于半日平卧半日倚坐者。而压力感受性反射功能的改变,特别是中枢神经系统调节功能的紊乱,是卧床后立位耐力降低的主要原因。从这种考虑为基础,作者提出了改变失重或模拟失重状态下的血液分布,调整对压力感受器的刺激,可能是预防心血管失调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探讨单次下肢加压与不同阻力运动结合对运动后肌力、代谢压力与合成激素反应的影响,本研究招募15名健康男性,依据对抗平衡次序原则分为70%1 RM的高强度阻力组、40%1 RM低强度阻力组、70%1 RM+70%SBP (systolic blood pressure)高强度阻力+低加压组、40%1 RM+130%SBP低强度阻力+高加压组和40%1 RM+70%SBP低强度阻力+低加压组,共5组,每次测试间隔为5 d。采用双腿斜坐推蹬方式(5组, 12次),运动时加压于双腿大腿近端。比较运动前、运动后立即、15 min、30 min、60 min时,血清生长激素与睾酮、乳酸与自觉努力程度的差异;并比较运动前与运动后60 min对肌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高强度阻力+低加压的模式在运动后有较高的生长激素且持续至运动后30 min;相较于低强度阻力下的各种模式,高强度阻力+低加压的模式在运动后立即有较高的睾酮浓度,且能在运动后引起较高的压力反应如乳酸、RPE值,并降低最大等长肌力表现,以及增加肌纤维征召。本研究揭示了高强度阻力运动搭配低加压压力的运动模式可显著提高体内代谢压力,同时可刺激更多生长激素与睾酮分泌,对肌肉组织合成作用具有正面效益。  相似文献   

12.
张辰昊  刘鸣江 《蛇志》2014,(3):323-325
<正>下肢是指人体腹部以下部分,包括臀部、股部、膝部、小腿部和足部。其中股部分前、内和后区,膝部分为前、后区,小腿部分前、外和后区,足部分踝、足背、足底和趾等。下肢是人体生活和工作的重要器官,在从事各项活动的过程中,  相似文献   

13.
加速度生理对人体在暴露于 4.5Gz时,仍能维持脑循环的解释是由于颈静脉处透壁压的增加,使管腔缩小,增加了回心血流的阻力,有利于维持脑静脉压和虹吸管效应。但是缺乏直接的有说服力的实验证据。为此,我们设计了环形加压颈囊,可人为的用颈囊充压增加囊下颈静脉血流阻力,用同位素示踪方法观察了颈囊加压的提高脑血容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用深慢腹式呼吸配合阻力呼吸及吸入氧气的治疗方法,对慢阻肺缓解期患者进行呼吸训练,配合卡介苗多糖核酸注射液雾化吸入,来提高患者呼吸肌的肌力和耐力,防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缓解期患者急性发作,从而改善肺功能、提高生活质量.方法:将120例COPD缓解期患者分为2组,每组60例.其中治疗组进行深慢腹式阻力呼吸锻炼,同时氧气吸入(5L/min),每天2次,每次15分钟进行呼吸训练,加用卡介苗多糖核酸注射液雾化吸入治疗,每次1ml,每周2次,配合常规治疗(包括止咳、祛痰、平喘等);对照组只用常规治疗,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测定治疗前后肺功能、动脉血气分析、运动耐力、生活质量评估及急性发作次数.结果:治疗组治疗后肺功能、PaO2、SaO2有显著改善,同时运动耐力、生活质量评估亦有提高,而且急性发作次数明显减少;对照组治疗前后肺功能、PaO2、SaO2、运动耐力、生活质量及其急性发作次数均没有明显改善.结论:应用深慢腹式呼吸配合阻力呼吸及吸入氧气进行呼吸训练,配合卡介苗多糖核酸注射液雾化吸入治疗既能改善慢阻肺缓解期患者的肺功能、PaO2、SaO2,提高其运动耐力和生活质量.又能减少慢阻肺缓解期患者急性发作次数.  相似文献   

15.
复方氨基酸口服液含有15种人体所需的氨基酸及微量元素,经药理实验表明,它有促进生长发育,加速血色素及白细胞的恢复,增强耐力等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为了比较周期性充气加压和常规护理干预对骨科大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本研究选取了骨科大手术后患者92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于术后1~2 h使用间歇性充气挤压泵(IPC)进行周期性充气加压,脚踝压力45mm Hg,小腿压力40mm Hg,大腿压力30mm Hg,充气15 s,放气45 s,即一个挤压周期l min。结果表明,实验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血流峰速度和增幅、血流平均速度和增幅、血流量和增幅均显著高于对照(p0.01),且实验组患者舒适度感受优于对照组。周期性充气加压可以降低骨科大手术后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改善血流动力学指标,可广泛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7.
用五管微电极在家兔疑核区记录单位活动并观察微电泳吗啡时对单位活动的影响。在54个呼吸性单位中,吗啡引起阻遏的有10个,兴奋的1个,其余43个活动无明显改变。在6个吗啡引起阻遏的单位中,有5个单位的吗啡效应可被纳洛酮对抗。在49个非呼吸性单位中,吗啡引起阻遏的有13个,兴奋的有10个,其余26个活动无明显改变。在6个吗啡引起阻遏的单位中,有5个单位的吗啡效应可被纳洛酮对抗;在7个吗啡引起兴奋的单位中,吗啡的兴奋效应均不能被纳洛酮对抗。本实验观察到疑核区的呼吸性单位有一部分能被吗啡阻遏,但呼吸性单位对谷氨酸和吗啡敏感的比例均明显地比非呼吸性单位的比例低。  相似文献   

18.
封面故事     
<正>空间飞行微重力环境导致人体一系列化理适应性反应,称之为空叫适应综合征。包括持续性骨丢失在内的航人医学问题是目前深空探测、火星计划等长朋载人飞行任务的重要障碍,虽然采取了运动锻炼、营养补充和药物防护等对抗措施,依然  相似文献   

19.
刺激犬颈动脉窦压力感受器所引起的呼吸反应的形式,和所用麻醉药的种类有密切关系。用硫贲妥钠、安密妥钠和巴比妥钠麻醉的动物,呼吸反应以兴奋为主。用戊巴比妥钠麻醉的动物,抑制反应略多于兴奋反应。用氯醛糖麻醉的动物,以兴奋或双相反应占多数,而在氨基甲酸乙酯麻醉下的动物,则以抑制反应为主要形式。切除两侧颈迷走神经干,能够影响呼吸反应,但和所用麻醉药的种类也有—定关系。用硫贲妥钠、安密妥钠和巴比妥钠麻醉的动物,在切断迷走神经干后,仍以兴奋为主要反应,其中部分动物的兴奋程度变得更加明显,少数动物与呼吸加强同时,呼吸频率稍为减低。用氨基甲酸乙酯、戊巴比妥钠或氯醛糖麻醉的动物切断迷走神经后有利于抑制反应的加深或发展。加深麻醉能够影响呼吸反应的程度,但是并不改变呼吸反应的形式。颈动脉窦压力感受性呼吸反应的刺激合,在我们的实验情况下以120——140毫米汞柱的最为多见,切断颈迷走神经干后,合值稍为降低。麻醉药种类不同和切断迷走神经对呼吸反应的影响以及颈动脉窦压力感受性呼吸反应的传入途径,文中曾予讨论。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模型加压兔子肾脏,监测加压前后肾功能变化,论证压力对肾功能的影响,根据实验结果给多囊肾临床治疗提供借鉴。方法:将成年新西兰兔随机分为三组(A,B,C),A组兔子切除一侧肾脏,另一侧肾脏通过模型固定圆形气泡予肾脏加压;B组兔子切除一侧肾脏,另一侧肾脏通过模型固定塑料圆球予肾脏加压;C组兔子切除一侧肾脏,另一侧肾脏不予加压处理。分别监测实验组和对照组兔子术前术后肾功的变化(血肌酐、尿素)。对不同加压肾脏标本进行HE、masson和六氨银染色,了解肾脏加压后的病理改变。结果:实验组A行加压术后肾功相对术前与对照组C相比无明显差异;实验组B行加压术后,肌酐、尿素升高明显,与术前、实验组A、对照组C比较均有明显差异(P<0.01)。实验组C一侧肾切除后相比术前肾功能无明显差异。病理示:肾脏加压后,肾小球、肾小管、肾血管继发一系列损害肾功的病理改变。结论:对肾脏施加的压力足够大的时候,压力致使肾脏发生相应病理改变,肌酐、尿素升高,肾功能明显下降。因此传统的囊肿去顶减压术,仍是有意义的对症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