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在350m氦氧模拟饱和潜水过程中,对4名男性潜水员采用耳密度图导数图方法观察坐位踏车时心缩间期变化。在压力(300、230、135m)下和减压后的主要变化是等容收缩期、射血前期(PEP)和PEP/左室射血时间加大,与加压前比较有显著差异,尤其在踏车负荷加重时更为明显。提示心肌收缩力受高气压的影响而降低。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高原移居战士运动后心肌酶和心功能的变化及红益胶囊的干预作用。方法:平原入伍到高原6个月~24个月的健康男性战士8名,分别在服用红益胶囊前及服药5 d、8 d,检测运动前静息状态、运动后即刻的心肌作功指数(Tei指数)、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及30 min时的血清肌酸激酶同功酶-MB(CK-MB)和心肌肌钙蛋白I (cTnI)。结果:在静息状态下,服药前、服药5 d、8 d运动后Tei指数、血清C K-MB、cTnI水平均明显增高,LVEF均明显降低(P<0.01);与服药前运动后比较,服药8 d,运动后Tei指数、血清CK-MB、cTnI水平均明显降低、LVEF明显升高(P<0.01)。结论:平原移居高原久居战士在高原中等强度负荷运动时,有明显的心肌损伤及心功能降低。红益胶囊对减轻人体在高原体力负荷劳动时心肌缺氧性损伤,增强心功能有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4.
5.
酪氨酸对海拔3700m高原人体运动自由基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探讨酪氨酸对高原人体运动时自由基代谢的影响。方法:对进驻海拔3700m高原半年的30名健康青年,每组10人。在安静时,服药前、服药第不同时间分别进行渐增负荷运动至力竭,测定其血清中超氧化物岐化酶(SOD)、谷胱苷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丙二醛(MDA)含量。结果:给予酪氨酸、乙酰哇胺10d即可使SOD、GSH-Px活性增强,MDA降低;乙酰哇胺停药10d药效消失,酪氨酸停药20d药效消失。结论:酪氨酸、乙酰哇胺对高原低氧所致自由基代谢失衡有调节作用,且酪氨酸效果更明显。  相似文献   

6.
运动及恢复过程中心功能改变及运动训练对心功能影响的研究虽有不少报道,但关于多级小档距递增负荷中的心功能变化及不同体位对此变化的影响则报道甚少。本实验用无创法测定了不同体能的人在坐位和卧位下完成相同亚极量递增负荷过程中及恢复期的心功能指标,旨在进一步探讨运动负荷中及恢复期的心功能特点及运动训练和体位改变对它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不同体位对收缩时间间期(STI)和每搏输出量(SV)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心阻抗法测算了30名男性青年学生在卧、蹲、垂直(坐、站)等不同体位状态下的收缩时间间期、每搏输出量和心输出量。结果表明,QS_2、LVET、LVETc、SY、CO均随卧、蹲、坐、站位递减;而PEP、QS_1、IVCT、PEP/LVET则按上述体位的顺序递增。本文认为,STI可反映不同体位状态下的血液动力学改变,其中LVET和PEP/LVET两个指标更为敏感。  相似文献   

8.
在海拔3700m高原选择50名男性青年的体重、立定跳远、引体向上、仰卧起坐、60m和2000m跑速度6项指标进行高原移居青年体制综合评价方法的研究。通过用百分位法制定各项指标评分标准,以各项指标评分相加作为体质总分,并用各项指标的简单相关系数与多元逐步回归方程的标准化偏回归系数的乘积(贡献率)分配“权重”,建立综合评价总分的计算式:Y=0.05X1+0.16(X4+X6)+0.21(X2+X3+X  相似文献   

9.
本实验用不同剂量的血小板活化因子(PAF)、环氧合酶抑制剂消炎痛及环磷酸鸟苷(cGMP)抑制剂亚甲蓝研究PAF对大鼠肺动脉压及心输出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1988~1989年我们对乘车快速(5d)进驻喀喇昆仑山(海拔5200m)第3天和在该地连续居住1年的同一人群共37名青年做了两次心阻抗图测定。受试者均为汉族男性,生于平原, 平均年龄19.5岁,进驻高原前10d于海拔1400m驻地进行体检、X线胸透和心电图检查以除外心肺疾患,同时做心阻抗图测定作为对照。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高原富氧前后对缓解机体低氧的持续时间.方法:对海拔3 700m已习服的12名青年在室内富氧(氧浓度提高到24%)10 h,出富氧室3 h检测SaO2,出富氧室4 h检测血中NO和NOS,同时检测SaO2,并与未富氧时作对照.结果:富氧后3hSaO2较富氧前增高(P<0.01),富氧后4hNO和NOS较富氧前增高(P<0.01),而SaO2已恢复到富氧前水平(P>0.05).结论:高原富氧对机体低氧状况的改善可持续到脱离富氧环境3~4 h.  相似文献   

12.
本文采用二维脉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仪记录了100例健康人由平原陆运到高原前后心脏各瓣口血流变化。其结果,进藏后主动脉瓣口血流速度比进藏前显著增快,而射血时间缩短;计算其每搏流速 积分无显著差异;由于进藏后心率明显增快,故每分输出量明显增加,二尖瓣口和三尖瓣口血流E峰速 进藏后明显减低,A/E比值明显增大,表明心脏舒张功能障碍,此外,肺动脉瓣口血流进藏后比进藏前加速时间明显缩短,减速 时间明显,证明初到高原即可出现肺动脉高压。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探讨模拟高原低氧环境对人认知灵活性的影响。方法:低氧舱模拟海拔3600m低氧环境,采用任务转换范式观察低氧模拟各阶段的认知灵活性,同时监测焦虑状态及基本生理指标的变化。23名无高原生活经验、平均年龄25.1岁的男性受试者参加了实验。结果:与低氧暴露1个月后的基础对照相比,低氧阶段的反应时转换损失显著增加;低氧阶段焦虑水平显著高于适应阶段;在适应阶段,焦虑水平与反应时转换损失显著负相关;而在降舱阶段,焦虑水平与反应时转换损失显著正相关。结论:中度低氧暴露影响人的认知灵活性和焦虑状态;低氧暴露前,焦虑可促进个体的认知灵活性;低氧暴露后,焦虑会阻碍个体的认知灵活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青海不同海拔高度的果洛(4 100 m)和互助(2 600 m)与平原地区上海(4 m)汉族健康人大循环及微循环特征。方法: 将青海果洛28名年龄(45.62±10.15)岁、青海互助27名年龄(47.25±8.43)岁、上海20名年龄(43.12±8.28)岁的三地区汉族健康人分为:果洛组(GL)、互助组(HZ)和上海组(SH);抽取静脉血分别行血常规: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GB)、红细胞压积(HCT)、血小板(PLT)的检测;凝血功能:凝血酶原时间(P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纤维蛋白原(Fib)、部分凝血活酶(APTT)、凝血酶时间(TT)的检测,应用连续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仪(CNAP)连续测定连续心排量(CO)、每搏输出量(SV)、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脉压差变异率(PPV)、血管外周阻力指数(SVRI),应用脉氧监测仪测得指脉氧(SPO2),用旁流暗视野成像(SDF)监测技术观察舌下微循环指标:总血管密度(TVD)、灌注血管密度(PVD)、灌注血管比例(PPV)、微血管流动指数(MFI)。结果: 与上海组比较,互助组和果洛组的RBC、HGB明显升高(P<0.05),而PLT明显降低(P<0.05);互助组的PT、Fib、APTT、TT、CO、HR、SV、MAP、SPO2均明显降低(P<0.05),而TVD、PVD、PPV、MFI均明显升高(P<0.05);果洛组的HCT、 Fib、CO、SV、PPV、MAP、TVD、PVD均明显升高(P<0.05),而PT、INR、TT、SPO2均明显降低(P< 0.05)。与互助组比较,果洛在组的RBC、HGB、HCT、 Fib、APTT均明显升高(P<0.05);而SPO2、TVD、PVD、INR、TT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 不同海拔地区的健康人微循环具有较明显的差异,高海拔地区健康人群微循环密度较平原地区明显增加,特别是在中度海拔地区更为明显,其特殊的生理意义,对救治高原地区感染性休克及慢性高原病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拉萨地区(海拔3658m)世居与移居健康人血液流变学的调查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血液流变学在国内外心血管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研究中日益受到重视。然而至今尚未见到高原世居者和移居者正常值的报告。我们于84年8月对海拔3658m的拉萨市某单位健康职工进行了血液流变学检查,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收缩间期等指标与运动酸碱失衡及恢复过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0名中跑运动员,10名长跑运动员和12名正常人以按实际换算得出的跑速在活动跑台上进行了400m和1500m跑的测定,其目的是通过对收缩间期诸指标与运动后血乳酸浓度(LA)和pH值的相关分析,从中得出反映运动酸碱失衡的可靠指标。结果显示:在反映运动酸碱失衡上,运动后射血前期/左心室射血时间的可信度最高,它与LA和pH值的半时恢复时间存在显著相关(r>0.86,P<0.01),方程可靠性检验预测值与实测值之间无显著差异。由于酸碱失衡的恢复与疲劳的消除一致,因此利用回归方程可对运动后疲劳恢复过程进行间接的评估。  相似文献   

18.
玉龙雪山3个针叶树种在海拔上限的径向生长及气候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卫国  肖德荣  田昆  陈广磊  和荣华  张贇 《生态学报》2017,37(11):3796-3804
树木生长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选择滇西北高原玉龙雪山海拔分布上限3个主要树种(长苞冷杉(Abies georgei)、丽江云杉(Picea likiangensis)和大果红杉(Larix potaninii Batal var.macrocarpa Law)),对其径向生长特征进行研究,构建差值年表,并分析其与温度和降水的相互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温度和降水均为玉龙雪山海拔上限树木生长的主要影响因子,但不同树种响应的时期和关系存在差异;(2)大果红杉生长主要受限于生长初期(5—6月)的水热条件,主要表现为与当年5月、6月以及生长初期(5—6月)的平均温呈显著正相关,以及与当年5月、6月以及生长初期的降水呈显著负相关;(3)长苞冷杉生长主要受限于生长初期(5—6月)的水分条件,表现为显著负相关,同时生长盛期(7—8月)温度的升高有利于其径向生长;(4)丽江云杉的生长则主要受限于生长季开始以前的气候条件,与上年12月以及当年5月的平均温呈显著负相关,与当年1月的降水呈显著正相关。本研究的结果可为气候变化对滇西北高原树木生长影响的研究提供参考,并为该地区历史气候重建提供科学基础。  相似文献   

19.
高原鼢鼠(Myospalax baileyi)是青藏高原特有的地下鼠,其地下洞道严重缺氧。一般来说,低氧会促进细胞凋亡。为了探讨高原鼢鼠适应低氧环境的分子机制,本文应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p53下游凋亡促进基因Pidd、Fas、Bax、Puma、Apaf-1、Scotin、Perp、Igfbp3和凋亡抑制基因Bcl-2的序列和编码的氨基酸序列进行了进化分析,并以SD大鼠(Rattus norvegicus)为对照,研究了这些基因在不同海拔环境条件下(3 300 m和2 260 m)的表达模式。结果表明:(1)高原鼢鼠细胞凋亡基因的序列与以色列鼹鼠(Nannospalax galili)同源性最高;预测的PIDD、PUMA、Apaf-1、IGFBP3和BCL-2编码蛋白结构域与以色列鼹鼠的存在明显的趋同进化位点;SIFT评估发现,高原鼢鼠和以色列鼹鼠与其他物种相比,p53、PIDD、PUMA、Apaf-1和IGFBP3氨基酸序列分别在78、853、157、320和285号位点的变异对其功能有显著影响;(2)在高海拔条件下(3 300 m),高原鼢鼠肺组织中凋亡促进基因Pidd、Bax、Puma和Apaf-1表达水平显著下降,凋亡抑制基因Bcl-2表达水平显著升高,而在SD大鼠中凋亡促进基因和凋亡抑制基因的表达水平均没有变化;高原鼢鼠中Bcl-2/Bax比值随海拔的升高显著上升,而在SD大鼠中没有变化。以上结果提示,高原鼢鼠p53结构变异可能导致其下游基因表达模式与SD大鼠不同,其中凋亡促进基因Pidd、Bax、Puma和Apaf-1表达水平下降,凋亡抑制基因Bcl-2表达水平上升,从而抑制了细胞在低氧条件下的凋亡;在长期低氧的作用下,高原鼢鼠p53下游基因产物PIDD、PUMA、Apaf-1和IGFBP3产生了影响其功能的变异位点,这可能改变了它们与发挥功能的复合物的结合力,从而抑制了细胞凋亡。因此,通过长期的低氧适应,高原鼢鼠肺组织中与细胞凋亡相关的基因产物结构发生变异,导致其基因表达水平发生变化,从而抑制细胞凋亡,这是高原鼢鼠适应地下低氧洞道生境的分子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0.
本文报道海拔3417m和4280m地区世居藏族和移居汉族青少年运动状态下心肺功能的对比研究。结果显示:3417m和4280m世居藏族的最大氧耗量、无氧阈值及最大心输出量都明显大于汉族,血氧饱和度(Sao2)随运动负荷的增加而降低。海拔3417m藏、汉族的△Sao2分别为7.46%和10.03%,4280m处为8.57%和13.75%,最大心率随海拔升高而下降。研究提示,藏族青少年有较高的最大有氧能力,反映了他们对低氧环境的适应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