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9 毫秒
1.
描述了贵州水城大河边煤矿晚二叠世龙潭组的植物茎干化石Guizhouoxylon dahebianense gen. et sp. nov., 茎具清楚生长轮,髓部较大,初生木质部内始式,原生木质部由环纹管胞、稀螺纹管胞组成,后生木质部包括有密螺纹管胞和密螺纹至梯纹增厚的导管组成,导管近端部的穿孔板椭圆形,梯纹至网纹增厚。次生木质部密材型,射线单列,一般低矮,管胞自内向外由梯状纹孔变为不规则拥挤分布的具缘纹孔,偶而可见木薄壁细胞。根据后生木质部中导管的穿孔板类型与低等被子植物Platanus acerifolia Willd相似,也讨论了被子植物的起源问题。  相似文献   

2.
接骨木(Sambucus williamsii)茎次生木质部由导管分子、分隔木纤维、纤维管胞及维管管胞等组成。其为环孔材,射线属异形Ⅱ射线。导管分子的穿孔板为单穿孔板,根据穿孔板的位置、数量,导管分子具有5种形态.即:一端只有1个单穿孔板,另一端为螺纹增厚;一端具2个单穿孔板,另一端为螺纹增厚;两端各具1个单穿孔板,且侧壁具螺纹增厚;两端各具1个单穿孔板,且侧壁具孔纹增厚;具3个单穿孔板的导管分子.其中2个穿孔位于一端,1个穿孔位于另一端,具孔纹增厚。  相似文献   

3.
慈姑导管仅在根中出现。根的后生木质部中央导管由顶端平截、单穿孔的网纹导管分子连接组成;周围较小的导管分子和管胞有从梯纹管胞向导管分子演化的各种过渡类型;有一至多个梯形穿孔或单穿孔发生在导管分子的端壁或侧壁,并有分枝型导管分子存在,特别在根与主茎连接处尤为明显。管胞亦有分枝与不分枝的类型。  相似文献   

4.
本文报道连香树木材解剖和扫描电镜研究结果,连香树木材特征较为原始,具导管和管胞,导管端壁斜、梯状穿孔板、具有超出穿孔板的三生螺旋加厚,管胞为原始的梯纹管胞,木纤维壁上具裂隙状纹孔,木薄壁组织离管型,星散状分布,木射线异型。  相似文献   

5.
螺纹,螺纹加厚与螺纹开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谷颐  谷安根 《生命世界》1992,19(4):32-32
螺纹(Spiral marking)是指初生木质部早期的原生木质部的管胞或导管,其次生壁的一种增厚方式,如螺纹管胞或螺纹导管。次生壁—螺纹,系覆盖在初生壁上的增厚部分。螺纹加厚(Spiral thickening)则与螺纹不同,它是次生木质部的导管、管胞、环管管胞、维管管胞、纤维管胞等内壁上的螺纹状突起,它也是次生壁的一部分,常横过具缘纹孔的外缘而  相似文献   

6.
用光镜及扫描电镜对两种麻黄根、茎次生木质部进行了解剖研究,结果表明:轴向系统主要由导管和管胞组成。横向系统由细胞壁木质化了的射线薄壁组织细胞组成。导管直径甚小,多孔式穿孔板,并存在导管与管胞之间的管状分子类型,推断麻黄属是裸子植物中最早出现导管的类群;管胞中有一些两头尖、胞腔小、具缘纹孔含纹孔塞的长分子,可视作纤维状管胞,使管胞的输导作用被削弱,而支持功能被加强;射线异型多列,已不具备裸子植物具较窄射线的特点。导管与管胞并存,恰好起到了一般沙生被子植物具宽窄两种类型的导管、复孔率高等典型的对干旱环境的适应特征的作用,茎中导管分子的长度和宽度均小于根,这与茎部需要较强的机械支持力相一致。  相似文献   

7.
对盐肤木茎进行木材解剖学研究,发现其导管分子穿孔板为单穿孔板。根据穿孔板在导管分子上的位置和数量,导管分子可分为4种类型,即只有一个单穿孔板,位于导管中央,且具有螺纹增厚;两端均为单穿孔板,且具螺纹增厚;两端均为单穿孔板,且具有孔纹增厚;具三个单穿孔板,一端有2个,另一端有1个,且具螺纹增厚。组成细胞中还有分隔木纤维、螺纹管胞。盐肤木为环孔材,射线为异形射线。  相似文献   

8.
国产五味子科植物导管分子的比较解剖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对五味子科 2属 1 9种植物导管分子的结构进行了比较观察。结果表明 :2属均以具缘纹孔导管为主 ,少有梯纹和螺纹导管 ,南五味子属多数种还有梯孔纹导管 ;2属导管长度和宽度差异很小 ,长 /宽比值有差异 ;根据穿孔板的结构可分为 2种形式 :( 1 )单穿孔板 ,这类穿孔板较普遍存在 ;( 2 )梯形穿孔板 ,发现 2属中的红花五味子 (Schisandrarubriflora)、五味子 (S .chinensis)、翼梗五味子 (S .henryi)、铁箍散 (S .propinquavar.sinensis)和黑老虎 (Kadsuracoccinea) 5种植物的导管分子具有此类穿孔板。其中五味子属中的五味子导管分子只具有梯形穿孔板 ,无单穿孔板 ,但横条较少 ,多为 2~ 3条。  相似文献   

9.
内蒙古早三叠世的Scalaroxylon及其演化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描述产于内蒙古下三叠统老龙头组木化石梯纹木属的一个新种ScalaroxylonjalaidqienseZhangetZhengsp.nov.及一个新联合种S.multiforium(ZhengetZhang)ZhangetZhengcomb.nov.。Scalaroxylon原产于德国上三叠统考依波层,当前报道的产自内蒙古的新材料是该类型化石在中国的首次发现。该属以次生木质部为代表,生长轮不存在,它的主要特征是管胞径向壁纹孔全为梯纹纹孔;木射线1至多列,异形;射线细胞的水平壁无孔,端壁通常具孔,弦向壁多数具孔。根据次生木质部管胞的纹孔类型和木射线构造特征对该属在植物系统演化上的意义进行了初步探讨,认为它代表了种子蕨类到苏铁类之间的中间环节。  相似文献   

10.
领春木茎次生木质部中导管穿孔板的变异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领春木Euptelea pleiosperma Hook. f. &; Thoms.隶属领春木科Eupteleaceae。该科为东亚特有的单型科,其系统位置一直颇有争议。本文对中国产领春木茎次生木质部中导管穿孔板的变异进行了观察,以期为它的系统位置提供进一步的解剖学证据。结果表明,领春木茎次生木质部中包括无明显穿孔板的管胞状导管和典型的导管两种类型。在无明显穿孔板的导管中,穿孔中的纹孔膜全部或部分消失,但穿孔无规则排列或聚集,不形成具典型的形态特征的穿孔板;在典型的导管中,穿孔板形态变异较大,包括几个类型:网状穿孔板(含麻黄式穿孔板)、网状和梯状混合型穿孔板、梯状穿孔板、梯状穿孔板向单穿孔板的过渡。在上述导管穿孔板类型中,只有梯状穿孔板的穿孔中可以观察到纹孔膜的残余。在领春木次生木质部中也观察到了端壁多穿孔板及侧壁穿孔板。根据观察结果,我们认为领春木次生木质部导管穿孔板的许多特征说明该科可能处于毛茛目中比较原始的系统位置。  相似文献   

11.
陈树思 《西北植物学报》2006,26(9):1853-1858
运用细胞图象分析系统及显微照相的方法,对余甘子次生木质部导管分子进行观察研究.结果发现,余甘子次生木质部导管分子中存在着许多不同的样式,导管分子大多数具尾;其穿孔板存在着两种类型:(1)两端均为1个单穿孔板;(2)一端为1个单穿孔板另一端为2个单穿孔板;(3)极少数的导管分子具有特殊的内含物;(4)管间纹孔式为互列纹孔式;(5)导管射线间纹孔式为混合型纹孔与横列刻痕状纹孔以及梯状穿孔.  相似文献   

12.
对蜈蚣草(Pteris vittata)叶轴中导管分子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其导管分子十分细长,均具长、且十分倾斜的梯状穿孔板,穿孔没有纹孔膜的残余,与侧壁上的梯纹纹孔有着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13.
阳桃次生木质部导管分子及侵填体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细胞图象分析系统和显微照相的方法对阳桃次生木质部导管分子进行了观察研究。次生木质部导管分子类型有两端具尾导管、一端具尾导管和无尾导管。导管分子穿孔板存在着2种类型:两端均为一个单穿孔板;一端为一个单穿孔板,另一端为具两个单穿孔的复穿孔板。48%的导管分子具有囊状侵填体;管间纹孔式为互列纹孔式。  相似文献   

14.
对蜈蚣草(Pteris vittata)叶轴中导管分子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其导管分子十分细长,均具长、且十分倾斜的梯状穿孔板,穿孔没有纹孔膜的残余,与侧壁上的梯纹纹孔有着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15.
对东北雷公藤苇次生木质部结构及其与卫矛科其它属进行比较研究,为东北雷公藤生药鉴定提供了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东北雷公藤茎次生木质部早晚材导管分子大小差异极大.为环孔材;导管分子穿孔板均为单穿孔板;异型Ⅱ-b射线;纤维管胞具螺纹增厚;具分隔木纤维。  相似文献   

16.
东北刺人参茎次生木质部结构植物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东北刺人参为五加科植物,本文对其茎次生木质部进行结构植物学研究,发现其为环孔材,射线为异形Ⅱ型。在离析材料中,发现其导管分子穿孔板有单穿孔板和梯状穿孔板2种。具不同穿孔板的导管分子可分为8种。还有维管管胞、纤维管胞和韧型木纤维。8种导管分子是只有中央具1个单穿孔的导管;中央有2个穿孔的导管,其中一个孔是单穿孔,另一个是梯状穿孔;一端是梯状穿孔板,另一端为孔纹增厚的导管;一端是单穿孔。另一端是孔纹增厚的导管;一端为单穿孔板。另一端为梯状穿孔板的导管;两端都是梯状穿孔板的导管;侧壁具有3个穿孔的导管;两端都具单穿孔的导管。在东北刺人参的个体发育中重演了系统发育过程中导管分子穿孔板的演化过程。  相似文献   

17.
类叶升麻(毛茛科)次生木质部管状分子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毛良科类叶升麻(Artaea asiaticaHara)根和根状茎次生木质部中的管状分子进行观察.发观其管状分子类型丰富,主要有:管胞、管胞状导管、纤维导管和典型的导管分子,其中管胞、管胞状导管和纤维导管为在该类群中首次报道;在导管分子中.存在着梯状穿孔板、网状穿孔板、混合型穿孔板和单穿孔板.其中网状穿孔板和混合型穿孔板为在陔类群中的首次报道;对其导管分子上的侧壁穿孔板、多穿孔板和纹孔膜残余也进行了描述。根据类叶升麻次生木质部中多变的管状分子类型,认为以往积累的有关毛茛科植物管状分子类型及导管穿孔板类型是小个面的,因此以该性状为参考作出的有关某一个类群的原始性和进化性的推论也是不可靠的。同时探讨了不同类型管状分子作类叶升麻不同器官的分布与其生理功能和生态环境的关系,同时将该植物作为毛莨科的代表类群.与其它基邴类群植物导管分子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8.
猫儿屎导管分子穿孔板新类型的发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扫描电镜(SEM)对木通科(Lardizabalaceae)猫儿屎属(Decaisnea Hook.f. & Thoms.)植物猫儿屎[Decaisnea insignis (Griff.) Hook.f.et Thoms.]茎的次生木质部导管分子进行观察,以期为该属的系统演化提供依据.结果表明,猫儿屎的导管分子具有多个穿孔板,端壁穿孔板除了梯状以外,还有梯-网、梯-网-单、梯-单混合穿孔板等类型;侧壁穿孔板包括梯状、网状、梯-网混合状穿孔板;穿孔板上纹孔膜的残余有丝状、网状和片状.同时对导管分子的长度、宽度及端壁倾斜度等特征进行统计,并讨论了木通科各类群的穿孔板特征.  相似文献   

19.
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东亚特有植物黄三七( Souliea vaginata (Maxim. ) Franch. ) 茎的次生木质部
离析材料进行了观察, 结果表明, 黄三七茎次生木质部中的导管分子端壁上具网状穿孔板( 麻黄式穿孔
板) 、梯状穿孔板、网状- 梯状混合穿孔板、网状- 梯状- 单穿孔混合型穿孔板、梯状- 单穿孔混合型穿
孔板及单穿孔板, 同时也观察到了端壁多穿孔板和侧壁穿孔板, 并对不同类型穿孔板中纹孔膜的残留也进
行了观察。其中, 网状穿孔板、各种过渡类型的穿孔板均为毛茛科植物中首次报道。根据观察结果, 对导
管分子穿孔板的演化及黄三七属植物的系统位置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0.
张小卉 《植物研究》2011,(3):277-283
运用扫描电子显微镜法(SEM)对木通科(Lardizabalaceae)4属植物茎的次生木质部导管分子进行观察,结果表明:(1)端壁均具有单穿孔板;(2)串果藤属的导管分子具有丰富的穿孔板类型,包括网状、梯状、单穿孔及过渡类型,穿孔具有网状、丝状、片状的纹孔膜残余;大血藤属和八月瓜属的导管分子具有相似的特征,端壁具有梯状、单穿孔及梯—单混合穿孔板;野木瓜属只具有单穿孔板;(3)侧壁上具有穿孔板,多为梯状或梯—网混合类型(除了野木瓜属);(4)野木瓜属的导管侧壁具有独特的螺旋状加厚。各属导管的不同特征为木通科的系统演化提供比较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