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细胞是生物体最基本的结构单位和功能单位,细胞死亡对于多细胞生物的发育和稳态极为重要,也是生命的基本过程之一。目前认为细胞死亡形式主要分为两大类:非程序性细胞死亡(non-programmed cell death,NPCD)即坏死(necrosis);程序性细胞死亡(programmed cell death,PCD)。PCD与坏死不同,组织内无可见的炎症反应,无死亡细胞的溶解。程序性细胞死亡按其发生机制的不同可以分为凋亡(apoptosis)、自吞噬性程序性细胞死亡(autophagic cell death)、类凋亡/副凋亡(paraptosis)、细胞有丝分裂灾难(mitotic catastrophe)、胀亡(oncosis)、焦亡(pyroptosis)、胞质自切(autoschizis)、细胞程序性坏死(necroptosis)、细胞侵入性死亡(entosis)、铁死亡(ferroptosis)等。近年来,程序性细胞死亡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为成为研究热点,所以对程序性细胞死亡机制的研究至关重要,本文将对各类型程序性细胞死亡的机制做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2.
细胞凋亡原位检测的TUNEL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细胞凋亡原位检测的TUNEL法刘勇(江西省人民医院病理科,南昌330006)细胞凋亡(apoptosis),又称程序性细胞死亡(programmedceldeath,PCD),是细胞的一种生理性死亡过程,有关细胞凋亡的研究近年来受到高度重视。末端转移...  相似文献   

3.
程序性细胞死亡是一种程序化的主动性细胞死亡,半胱胺酸天冬氨酸特异性蛋白酶家族(在该过程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基于Caspase在程序性细胞死亡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将程序性细胞死亡分为两大类:Caspase依赖型和Caspase非依赖型.前者即典型的凋亡,后者包括自体吞噬、副凋亡、有丝分裂灾变、凋亡样程序性死亡、坏死样程序性死亡等.这些Caspase非依赖型的细胞程序性死亡途径与生理及病理现象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高等植物细胞凋亡的分子生物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邵宏波  金萍 《生物技术》2002,12(1):47-48
高等植物细胞凋亡 (apoptosis)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细胞分化及病理反应过程中细胞主动的、有序的死亡过程 ,是高等植物与环境及自身的新陈代谢过程中正常的生理反应[2 ,18-2 2 ,3 6] 。高等植物细胞凋亡又称程序性细胞死亡 (pro grammedcelldeath ,PCD) ,是多细胞生物体中部分细胞在一定的病理或生理条件下 ,为维持内环境的稳定及适应生存环境而采取的一种由基因调控的主动死亡方式[6,8-16,3 0 ] 。由于PCD的研究对于揭示高等植物生长发育及与环境相互作用机制和指导育种实践等方面有着重要而广泛的意义 ,…  相似文献   

5.
线粒体在控制细胞死亡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细胞死亡由细胞坏死或细胞凋亡所致。细胞坏死时 ,细胞质膜形成疱 (突起 ) ,疱破裂释放细胞内容物 ;细胞凋亡时 ,细胞内容物不释放到细胞外。细胞坏死时 ,细胞内ATP耗竭 ;凋亡时 ,细胞需利用ATP完成凋亡过程。1.线粒体外膜释放凋亡活性物质细胞凋亡过程中 ,原先位于线粒体膜间隙的某些与凋亡有关的活性物质释放到胞液中 ,这些物质包括细胞色素c(Cytc)、凋亡诱导因子 (apoptosis inducingfactor ,AIF)、线粒体胱天蛋白酶 (caspase)2 ,3,9、hsp10、hsp6 0、Bcl 2家族成员等。细胞受到凋…  相似文献   

6.
程序性细胞死亡是由基因调控的贯穿于真核细胞生理和发育过程的细胞自杀行为。动物细胞的程序性死亡分成3类凋亡、自噬和坏死;线粒体和溶酶体分别在前两个过程中起关键作用。关于植物细胞程序性死亡的分类还存在很多争议,焦点是植物是否有细胞凋亡这种形式,核心问题是植物细胞的线粒体外膜上没有Bcl-2家族的膜通透性调控蛋白。近年,程序性细胞死亡也在细菌中发现,LrgAB家族的膜通透性调控蛋白起着重要作用。最近的研究表明,植物叶绿体外被膜上也有LrgAB家族的同源蛋白,它们在控制叶绿体发育和程序性细胞死亡方面起重要作用。因此,叶绿体在植物细胞死亡调控中的作用应该更加受到关注。  相似文献   

7.
在哺乳动物细胞中,程序性细胞死亡(PCD)的功能元件包括死亡受体、适配体蛋白、效应元件及调节元件。凋亡信号由适配体蛋白传导至效应元件-Asp特异性半胱氨酸蛋白酶(Caspase),活化的Caspase水解一系列关键底物,最终导致细胞解体。Bcl-2家族、IAPs家族、ARC和FLIPs等蛋白因子通过与适配体蛋白及Caspase的相互作用来调控PCD进程。  相似文献   

8.
粉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TnNPV)p35基因功能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细胞凋亡(Apoptosis)或细胞程序性死亡(Programmedceldeath,PCD),最早被定义为一种有秩序、受控制并按某种预定程序发展的生理性自然死亡过程〔1〕。诱导细胞发生凋亡的因素很多,而病毒感染是常见的导致细胞凋亡的重要因素之一。由...  相似文献   

9.
细胞程序性死亡(programmed cell death,PCD)一直被看做是细胞凋亡(apoptosis).随着细胞生物学研究的深入,新的细胞死亡途径逐渐被揭示出来,如胀亡、自噬、副凋亡等.这些通路有些是caspase依赖的,有些不依赖于caspase途径.在细胞程序性死亡过程中,各种通路不是单独起作用的,而是相互交联的,有彼此重叠的机制出现.目前,Clarke形态学分类法是得到大多数学者认可的细胞程序性死亡的分类方式.按照该分类法,可将PCD分为3大类,即:Ⅰ型细胞程序性死亡、Ⅱ型细胞程序性死亡和Ⅲ型细胞程序性死亡.  相似文献   

10.
细胞凋亡(apoptosis)或程序性细胞死亡(programmed cell death,PCD)是指在一定的条件下,细胞遵循固定的程序,自己结束生命的过程。从细胞功能上看,一个多细胞生物体中,在正常条件下,某些细胞的死亡是细胞个体发育的一个阶段(最后阶段)。这种死亡是一种预定的、并受到严格程序控制的正常个体发育过程,称之为程序性死亡(PCD)。从形态上看,上述细胞死亡有其特定的形态学变化,例如细胞产生膜泡、染色质浓缩和DNA降解等等;具有上述形态学特点的细胞死亡称之为凋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