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目的:探讨节律分子CRY2(cryptochrome circadian clock 2)在肝细胞肝癌(HCC)中的表达和对肝癌细胞生长、转移的影响。方法: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分析65例HCC组织中CRY2分子的表达;利用233例HCC公共数据验证CRY2分子在HCC组织中的表达变化;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检测肝癌细胞中CRY2的表达。MTS法和Transwell法,分别检测CRY2对肝癌细胞生长和转移的影响。结果:对照组CRY2阳性率为87.7%(57/65),而在肝癌组织中49.2%(32/65)CRY2阳性,CRY2在HCC组织中的表达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61,P0.0001)。233例HCC公共数据(GSE14520)中,癌组织CRY2表达显著下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6.663 vs 6.160,P0.0001)。4株肝癌细胞株中CRY2表达与正常肝细胞株相比,CRY2表达同样显著下调。在肝癌SMMC-7721和Hep 3B细胞中,与对照组比,过表达CRY2组细胞生长能力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MMC-7721:0.899 vs 0.473,P0.0001;Hep 3B:0.785 vs 0.435,P0.0001)。在肝癌SMMC-7721和Hep 3B细胞中,过表达CRY2组细胞侵袭能力显著降低(SMMC-7721:侵袭细胞数216.33 vs 62.33,P=0.001;Hep 3B:侵袭细胞数169.67 vs 52.33,P=0.015);结论:CRY2分子在HCC中表达下调,同时高表达CRY2会抑制肝癌细胞生长和转移。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PECAM-1在肝细胞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择2013年5月-2015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HCC患者100例,收集肝癌患者HCC组织及癌旁组织,另选取100例正常肝脏组织作为对照组。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PECAM-1在肝癌组织、癌旁组织以及正常肝脏组织中的阳性表达。利用小分子干扰RNA技术(si RNA)构建低表达的PECAM-1,并转染至肝癌细胞中抑制PECAM-1的表达。应用Transwell小室法检测肝癌细胞的侵袭能力,CCK-8法检测肝癌细胞的增殖能力。结果:PECAM-1在肝癌组织、癌旁组织及正常肝脏组织中呈不同程度阳性表达(P0.05);PECAM-1在肝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高于正常肝脏组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ECAM-1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高于癌旁组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转染si RNA PECAM-1后,肝癌细胞中PECAM-1 m RNA的表达水平明显下降,PECAM-1蛋白表达也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转染si RNA PECAM-1后,肝癌细胞侵袭及增殖能力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PECAM-1在肝癌患者血清中高表达,PECAM-1 si RNA能够抑制肝癌细胞的侵袭及增殖能力,提示PECAM-1可作为预测肝癌发生及发展的临床指标。  相似文献   

3.
4.
研究肾癌细胞株786-0,RC-2及肾透明细胞癌组织中肝细胞黏附分子(hepatocyte cell adhesion molecule,hepaC-AM)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mRNA表达及其与肾透明细胞癌侵袭转移的关系。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786-0、RC-2、正常肾组织hepaCAM和VEGFmRNA表达,73例肾透明细胞癌组织及相应癌旁组织中hepaCAMmRNA表达,43例肾透明细胞癌组织及相应癌旁组织VEGFmRNA表达,并比较它们之间的差异性和相关性。与正常肾组织比较786-0,RC-2的hepaCAMmRNA显著降低(P0.05);VEGFmRNA显著升高(P0.05)。肾透明细胞癌组织hepaCAMmRNA显著低于癌旁组织(P0.05);VEGFmRNA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0.05)。在肾透明细胞癌组织中临床Ⅰ+Ⅱ期和Ⅲ+Ⅳ期两组VEGFmRNA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epaCAM与VEGFmRNA呈负相关(r=-0.329,P0.05)。提示hepaC-AM基因缺失可能参与肾透明细胞癌侵袭转移,其机制可能与调节VFGF表达改变有关,hepaCAM有望成为一种新的肾癌基因治疗的靶分子。  相似文献   

5.
6.
目的:观察微小RNA(miRNA)-181在正常人肝细胞L02、肝癌细胞株SMMC7221和Hep3B中的表达,以及在正常肝脏组织和肝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与肝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应用荧光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miRNA-181,包括miRNA-181a、miRNA-181b、miRNA-181c、miRNA-181d,在正常肝细胞和肝癌细胞的含量.同时收集并检测肝细胞癌患者术中取得的正常肝脏组织和癌症组织的含量.结果:MiRNA-181在肝癌细胞株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人肝细胞(P<0.05或P<0.001).MiRNA-181在肝癌组织中表达明显高于正常肝脏组织(P<0.05).结论:MiRNA-181在不同肝癌细胞株中表达不同,但都高于正常肝细胞,并且miRNA-181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高于正常肝脏组织.这说明miRNA-181与肝癌的发生发展有相关性,可能成为肝癌诊断和预后的一个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micro RNA-21在卵巢癌病灶转移过程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6月-2018年5月收治的138例卵巢癌患者,其中63例出现结直肠转移,75例未发现有转移。q RT-PCR分别检测两组患者肿瘤组织、癌旁组织和正常组织中micro RNA-21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两组患者肿瘤组织中PGDH、PGE2、Twist表达。通过转染过表达载has-micro RNA-21上调A2780细胞中micro RNA-21的表达,采用平板克隆实验检测细胞克隆形成能力,Trans-well细胞迁移实验和侵袭实验分别检测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Western blot检测PGDH、PGE2、Twist蛋白表达。结果:卵巢癌转移组肿瘤组织中micro RNA-21表达高于未转移组、癌旁组织和正常卵巢组织(P0.05),卵巢癌转移组肿瘤组织中PGDH表达低于未转移组,而PGE2、Twist表达高于未转移组(P0.05)。micro RNA-21过表达的A2780细胞平板克隆形成能力、迁移和侵袭能力及上皮间质转化相关蛋白PGE2和Twist表达均明显高于阴性对照组(P0.05),而PGDH表达的表达明显降低(P0.05)。结论:micro RNA-21可能通过抑制PGDH的表达增加PGE2的表达,进而激活上皮间质转化,促进卵巢癌转移。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CD90在肝细胞肝癌(HCC)患者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为HCC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4年3月-2015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HCC患者80例,收集患者肿瘤组织及癌旁组织,另选择同期就诊的80例正常肝脏组织作为对照组。观察并比较CD90在肝癌组织、癌旁组织及正常肝脏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CD90在肝癌组织、癌旁组织及正常肝脏组织中呈不同程度阳性表达(P0.05)。CD90在肝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高于正常肝脏组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D90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高于癌旁组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D90在HCC组织中的表达与肿瘤大小、肝内转移、TMN分期和病理分级有关(P0.05)。结论:CD90在肝癌组织中呈高表达,其表达水平与肝癌临床病理参数有关,可以作为HCC诊断、治疗及预后评估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研究糖基因ST6GAL家族在人肝癌高转移细胞株MHCC97-H和人肝癌低转移细胞株MHCC97-L中的差异表达,明确糖基因ST6GAL家族与肝癌转移的相关性,从而确证肝癌转移诊断及抗肿瘤治疗新靶点。方法采用Real-time PCR、Western Blot分析糖基因ST6GAL家族在人肝癌高、低转移细胞株的差异表达;通过RNA干扰技术干预差异表达的糖基因,检测干扰前后MHCC97-H细胞的体外侵袭能力及体内成瘤性。结果糖基因ST6GAL1在人肝癌高、低转移细胞株中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ST6GAL2的表达差异具无统计学意义;当通过RNA干扰技术特异性使MHCC97-H细胞中ST6GAL1表达下调时,该细胞在体外的侵袭能力下降及体内成瘤性受到抑制(P﹤0.05)。结论人肝癌细胞中糖基因ST6GAL1的差异表达与肿瘤细胞的侵袭、成瘤性密切相关,为肿瘤的化学治疗提供新靶点。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Lnc01089与肝癌细胞侵袭的关系,本研究分析了Lnc01089在肝癌细胞株和肝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从肝癌细胞株HepG2、Huh7、SMMC-7721和15例成对的肝癌组织及其癌旁组织中提取总的RNA,经逆转录得到cDNA,通过qRT-PCR实验,分析Lnc01089在肝癌组织和这三种肝癌细胞株中的表达水平。结果发现Huh7、SMMC-7721中Lnc01089的表达量明显低于HepG2;肝癌组织中Lnc01089的平均表达量也明显低于癌旁组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提示Lnc01089表达水平的降低与肝细胞的恶性程度有关。因此Lnc01089可能与肝癌的发生、发展有密切联系,有望为肝癌治疗提供新的靶点。  相似文献   

11.
摘要 目的:探讨肝细胞癌(HCC)癌组织神经降压素(NTS)、鞘氨醇-1-磷酸转运体2(SPNS2)、热休克蛋白75(Mortalin)表达与上皮间质转化(EMT)标志物、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7年1月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〇医院仓山院区收治的90例HCC患者,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患者癌组织和对应癌旁组织中NTS、SPNS2、Mortalin及EMT标志物N-钙粘蛋白(N-Cad)、E-钙粘蛋白(E-Cad)表达情况。分析NTS、SPNS2、Mortalin表达与HCC患者EMT标志物、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结果:HCC癌组织中NTS、SPNS2、Mortalin、N-Cad阳性表达率高于癌旁组织,E-Cad阳性表达率低于癌旁组织(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HCC癌组织中NTS、SPNS2、Mortalin表达水平与N-Cad表达水平呈正相关,与E-Cad表达水平呈负相关(P<0.05)。 HCC癌组织中NTS、SPNS2、Mortalin表达与Child-Pugh分级、血管侵犯、巴塞罗那临床肝癌(BCLC)分期、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有关(P<0.05)。90例HCC患者术后5年总生存率为48.89%(44/90)。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显示,NTS、SPNS2、Mortalin阳性组总生存率分别低于NTS、SPNS2、Mortalin阴性组(P<0.05)。结论:HCC癌组织中NTS、SPNS2、Mortalin表达上调,与EMT、Child-Pugh分级、血管侵犯、BCLC分期、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和预后有关,可作为HCC病情及预后的辅助评估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脆性组氨酸三联体基因(Fhit)、逆转录诱导蛋白基因(RECK)、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在喉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方法:选取2011年1月到2016年12月在陕西省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喉癌患者80例,收集其手术中切除的喉癌组织和癌旁组织,另收集40例喉癌组织切除外缘的正常喉粘膜组织。比较喉癌组织、癌旁组织、正常喉粘膜组织中MMP-2、Fhit、RECK、VEGF的表达,分析喉癌组织中MMP-2、Fhit、RECK、VEGF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并分析四个指标的相关性。结果:喉癌组织中MMP-2、VEGF表达明显高于癌旁组织和正常喉粘膜组织,Fhit、RECK表达明显低于癌旁组织和正常喉粘膜组织(P0.05)。喉癌组织中MMP-2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分化程度有关(P0.05);Fhit、RECK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有关(P0.05);VEGF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喉癌组织中MMP-2的表达水平与Fhit、RECK呈负相关(P0.05),与VEGF呈正相关(P0.05);Fhit与RECK呈正相关(P0.05),与VEGF呈负相关(P0.05);RECK与VEGF呈负相关(P0.05)。结论:在喉癌组织中MMP-2、Fhit、RECK、VEGF均存在异常表达;其相互影响,可能共同参与了喉癌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3.
摘要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组织中酸性核磷蛋白32A(ANP32A)、Ataxin-3及4个半LIM结构域蛋白1(FHL1)的表达及其与肝转移的关系。方法:对120例结直肠癌患者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ANP32A、Ataxin-3及FHL1蛋白水平进行检测,分析其阳性表达率。其中44例发生肝转移作为肝转移组,76例无肝转移作为无肝转移组,比较两组癌组织中ANP32A、Ataxin-3及FHL1蛋白阳性表达率,分析结直肠癌肝转移的影响因素,分析ANP32A、Ataxin-3、FHL1蛋白之间的相关性。结果:结直肠癌患者癌组织中ANP32A蛋白阳性表达率高于癌旁组织,Ataxin-3、FHL1蛋白阳性表达率低于癌旁组织(P<0.05)。经单因素分析显示肝转移组患者癌组织中ANP32A蛋白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无肝转移组,Ataxin-3、FHL1蛋白阳性表达率显著低于无肝转移组(P<0.05),肝转移组患者原发癌中低分化、原发癌浸润深度T3~T4、原发癌有淋巴结转移者构成比显著高于无肝转移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NP32A蛋白阳性表达、原发癌中低分化、原发癌浸润深度T3~T4、原发癌有淋巴结转移是结直肠癌肝转移的危险因素(P<0.05),Ataxin-3、FHL1蛋白阳性表达是结直肠癌肝转移的保护因素(P<0.0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结直肠癌患者癌组织中ANP32A阳性表达率与Ataxin-3、FHL1阳性表达率呈负相关(P<0.05),Ataxin-3蛋白阳性表达率与FHL1蛋白阳性表达率呈正相关(P<0.05)。结论:ANP32A蛋白高表达,Ataxin-3、FHL1蛋白低表达与结直肠癌发生及肝转移有密切关系,且以上指标间具有一定相关性。结直肠癌肝转移受多种因素影响,临床诊治中可根据相关因素为患者制定针对性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食道癌组织微小RNA-21(miR-21)、微小RNA-182(miR-182)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1年4月到2013年7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食道癌患者84例,取患者的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作为检验标本,比较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中miR-21、mi R-182的表达水平,并分析食道癌组织中mi R-182、mi R-21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癌组织中mi R-21、mi R-182的相对表达量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食道癌组织中mi R-21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有关(P<0.05),与性别、年龄、分化程度、肿瘤大小无关(P>0.05);食道癌患者癌组织中miR-182的表达与年龄、性别、肿瘤大小无关(P>0.05),与分化程度、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食道癌癌组织中miR-21、miR-182高表达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均低于低表达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食道癌组织mi R-21、mi R-182表达与患者的部分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有关,两者有望成为食道癌新的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溴样结构域蛋白4 (Bromoid Domain Protein 4,BRD4)在喉鳞状细胞癌病灶转移过程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收集本院2016年4月-2018年4月收治的87例喉鳞状细胞癌患者手术标本。qRT-PCR、Western blot和免疫组化染色检测患者肿瘤组织(Tumor Tissue)、癌旁组织(Adjacent Tissue)和正常组织(Normal Tissue)中BRD4表达;BRD4拮抗剂GSK525762A(500nmo L/L)处理喉鳞状细胞癌Hep2细胞,24、48和72 h后CCK-8检测细胞增殖;Trans-well细胞迁移实验和侵袭实验分别检测GSK525762A给药前后Hep2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q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GSK525762A给药前后Hep2细胞BRD4、E-Cadherin、N-Cadherin和Twist蛋白表达。结果:喉鳞状细胞癌肿瘤组织中BRD4表达高于癌旁组织和正常卵巢组织(P0.05);GSK525762A给药处理后Hep2细胞增殖能力、迁移和侵袭能力及BRD4和上皮间质转化相关蛋白N-Cadherin和Twist表达均明显低于阴性对照组(P0.05),而E-Cadherin表达的表达明显升高(P0.05)。结论:BRD4可能通过抑制E-Cadherin的表达,增加N-Cadherin和Twist的表达,进而激活上皮间质转化,促进喉鳞状细胞癌转移。  相似文献   

16.
摘要 目的:研究ASC型氨基酸转运体2(ASCT2)和L型氨基酸转运体1(LAT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探讨其临床价值。方法:收集70例进展期胃癌组织以及相对应的肿瘤旁组织,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ASCT2和LAT1在相应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并研究其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参数和预后的相关性。结果:与癌旁组织相比,胃癌组织中ASCT2或LAT1的高表达率均有统计学差异,但其各自的表达率与癌旁组织相比无明显差异。LAT1和ASCT2在胃癌组织中的共表达率与癌旁组织相比有明显统计学差异。胃癌组织中ASCT2高表达与肿瘤体积、T分期、N分期、TNM分期和Ki-67指数显著相关;LAT1的高表达与肿瘤体积、N分期和TNM分期相关。胃癌组织中ASCT2与LAT1共表达与肿瘤体积、T分期、N分期、TNM分期和Ki-67指数显著相关。胃癌组织中ASCT2和LAT1的高表达呈正相关。胃癌组织中ASCT2高表达、LAT1高表达及ASCT2与LAT1共表达与患者不良预后有关。结论:胃癌组织中ASCT2高表达、LAT1高表达以及ASCT2与LAT1共表达提示患者预后不良,有一定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7.
Background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 is the most common type of liver cancer with high mortality and poor prognosis. 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MAPK) and nuclear factor kappa B (NF-κB) signaling pathways have been implicated in promoting tumor cell proliferation and invasion of HCC cells.MethodsAs a potential inhibitor of tumor metastasis, the role of Raf kinase inhibitor protein (RKIP) in HCC development and the functional relevance with MAPK and NF-κB signaling pathways were investigated. The levels of RKIP expression were examined in human HCC tissues and correlated with tumor stages and metastatic status. Function of RKIP in cellular proliferation, migration, invasion and apoptosis was investigated in HCC cell lines by either overexpressing or knocking down RKIP expression. Mouse xenograft model was established to assess the effect of RKIP expression on tumor growth.ResultsOur results demonstrated decreased RKIP expression in HCC tissues and a strong correlation with tumor grade and distant metastasis. Manipulation of RKIP expression in HCCLM3 and HepG2 cells indicated that RKIP functioned to inhibit HCC cell motility and invasiveness, and contributed to tumor growth inhibition in vivo. Mechanistic studies showed that the function of RKIP was mediated through MAPK and NF-κB signaling pathways. However, cell type-dependent RKIP regulation on these two pathways was also suggested, indicating the complex nature of signaling network.ConclusionOur study provides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n the molecular mechanisms of HCC metastasis and sets the foundation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argeted therapeutics for HCC.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microRNA-221及E-cadherin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四院2014年-2016年收治的的胃癌患者50例,分别取胃癌及癌旁正常组织作为研究组及对照组。分别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其中microRNA-221及E-cadherin的表达。结果:micro RNA-22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较正常组织显著增高(P0.05),E-cadherin在胃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较正常组织显著降低。胃癌组织中microRNA-221的表达与患者的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具有显著相关性(P0.05),E-cadherin的表达与患者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具有显著相关性(P0.05)。胃癌患者中E-cadherin阴性表达者microRNA-221的相对表达量明显高于E-cadherin阳性表达者(P0.05)。结论:microRNA-221在胃癌组织中呈高表达,E-cadherin在胃癌组织中呈低表达,二者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呈负相关。microRNA-221可能通过影响上皮细胞间充质转化影响胃癌的浸润与转移。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检测食管鳞癌标本中核因子E2相关因子1(NFE2L1)的表达情况,探究NFE2L1在食管鳞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为食管鳞癌的诊治以及预后评估提供新的思路。方法:收集我校附院2016-2017年经病理组织学检查诊断为食管鳞癌的手术标本40例及其对应的癌旁组织并从NCBI数据库下载GEO测序数据,应用定量PCR、免疫组化和生物信息分析等方法检测分析NFE2L1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在食管鳞癌组织中,NFE2L1表达阳性31例(77.5%),癌旁组织阳性表达17例(42.5%),两组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01);进一步发现NFE2L1的阳性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和淋巴转移相关(P0.05)。但在不同年龄、性别、浸润深度及不同部位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GEO数据分析结果显示NFE2L1在食管鳞癌组织显著高表达(P0.01),只是未达到显著差异表达的阈值标准(即变化倍数小于2倍)。结论:NFE2L1在食管鳞癌中高表达,表达的高低与食管鳞癌的发生进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