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氧化应激所产生的活性氧和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自由基在心脑血管疾病、神经退行性疾病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过量的NO可以导致自由基损伤,并诱导神经元的凋亡.大黄作为中医传统药物具有重要的药用价值,临床应用非常广泛.近年研究表明,大黄素具有抗氧化、免疫调节、抗菌、抗炎等功能,被广泛应用于肠道疾病、肾病、心血管疾病、胰腺炎等病症的治疗.Forkhead转录因子1(FOXO1)是Forkhead转录因子家族的一个重要成员,FOXO1对于胰岛素信号通路、DNA修复、清除活性氧损伤、细胞周期和凋亡的调控非常重要.而NO自由基对FOXO1的调控作用还不清楚,我们研究发现,NO的供体GSNO(亚硝基谷胱甘肽)或者L-Arg(L-精氨酸)可显著提高FOXO1的转录活性并促进其下游促凋亡基因Fas L、Bim的转录表达,进而诱导神经元死亡.我们进一步研究发现,大黄素可以通过降低FOXO1的转录水平以及蛋白质水平,缓解NO所诱导的神经元凋亡.该研究揭示了NO自由基诱导神经元损伤的新机制,同时也为了解大黄素的抗氧化作用提供了新的实验依据,对大黄素等中药有效成分的临床应用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2.
高甘油三酯血症与肥胖和2型糖尿病紧密相关。肥胖和2型糖尿病常伴随胰岛素抵抗,说明胰岛素抵抗可能是影响高甘油三酯血症的重要因素。胰岛素能够抑制叉头盒O1(Forkhead box protein O1,FOXO1)表达;而胰岛素抵抗状态下,FOXO1活性增加,且引起高甘油三酯血症。因此,本文将综述FOXO1在糖代谢和脂代谢及高甘油三酯血症中的作用,为治疗肥胖症和2型糖尿病患者的高甘油三酯血症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3.
FOXO1 (forkhead box O1)是FOXO家族重要成员,作为一种转录调控因子,其缺失可扰乱细胞增殖与死亡平衡,与肿瘤形成有着密切关系。FOXO1可通过磷酸化、乙酰化、泛素化和甲基化等多种翻译后修饰方式,与PI3K/Akt、Wnt/β-catenin等信号通路相互作用,参与调控肿瘤细胞的增殖、凋亡、EMT、氧化应激、自噬及物质代谢等多种生物学活动。该文就FOXO1相关分子通路及其在肿瘤形成中的调控作用进行综述,探讨其作为肿瘤治疗分子靶标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4.
转录因子FOXO3a是Forkhead家族的一个重要成员,作为人体内七大神秘基因之一,广泛参与细胞的信号转导、生长发育、凋亡及抗氧化应激,并具有延长寿命的作用。FOXO3a是广为人知的抑癌基因,其作用包括促进细胞凋亡、抑制血管生成等。然而,近年米发现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干细胞依赖于FOXO3a,这一颠覆性的研究结果促使人们重新认识FOXO3a——这个神秘的转录网子。  相似文献   

5.
胃癌是消化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而我国是胃癌高发区,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在我国大多数患者明确诊断时已进入进展期,所以大多数患者再行手术切除后还需放化疗治疗。近来随着对胃癌的研究深入,可通过对胃癌肿瘤标本行分子检测给予患者药物靶向治疗,实现个体化治疗。RNA干涉(RNAi)技术被广泛用于基因功能的研究,并且在哺乳动物研究中得到飞速发展.si RNA是在RNAi中起中心作用,其可抑制特定m RNA,以调节不同蛋白在肿瘤发生时的异常表达。对si RNA的研究将为胃癌的基因治疗供更广阔的空间。  相似文献   

6.
胃癌是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恶性肿瘤,也是上消化道出血常见的病因之一。其发生发展是多因素、多基因改变参与的长期、协同的病理过程。血管生成(angiogenesis)是这一发展过程中的关键步骤,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和微血管密度(micro vessel density,MVD)作为调控血管生成的主要因子和微血管的主要评价指标,在胃癌患者预后、临床病理因素中的作用被广泛研究。上消化道出血(upper gastrointestinal hemorrhage)是胃癌患者的常见临床症状威胁和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新近有研究者提出,VEGF及MVD与胃癌患者的上消化道出血风险正相关,本文就相关研究进展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7.
FOXO1在胰岛β细胞中的表达及对增殖凋亡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胰岛功能受损的分子机制研究是揭示2型糖尿病(T2DM)发病机制的核心问题.FOXO1是胰岛素信号下游的重要靶转录因子,参与胰岛的发育,但在分化成熟的胰岛β细胞中的功能尚未阐明.本研究采用免疫组化方法结合激光共聚焦技术观察FOXO1在胰岛的表达及细胞定位;通过基因介导的转移技术和siRNA干预技术,在培养的大鼠胰腺癌β细胞系(INS-1E)中特异高表达组成性活性的FOXO1(FOXO1-AAA)或抑制其表达水平,观察FOXO1表达水平的改变对β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免疫组化结果显示,FOXO1在正常胰腺组织中仅特异地表达在胰岛内.采用胰岛素与FOXO1的免疫荧光双标结合共聚焦观察进一步揭示,FOXO1主要表达在胰岛的β细胞中.Western印迹显示,腺病毒介导的基因转移技术在体外培养的INS-1E细胞中过表达FOXO1-AAA或其特异的siRNA均能有效地上调或抑制其表达水平3H-TdR掺入实验结果显示,降低FOXO1的表达显著促进细胞增殖;反之,高表达FOXO1显著抑制细胞增殖.与之相应,MTT检测结果显示,降低FOXO1的表达对细胞存活有显著促进作用,高表达FOXO1对细胞存活有显著抑制作用.进一步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结果显示降低FOXO1的表达使β细胞凋亡率降低,反之高表达FOXO1使β细胞凋亡率增加.研究结果证实,胰岛β细胞中的FOXO1参与β细胞的存活、增殖、凋亡的调节.病理性高表达FOXO1可能通过阻止β细胞增殖、促进β细胞凋亡从而减少β细胞的数量,在T2DM发生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胃癌是常见的肿瘤之一,在消化道肿瘤中占首位。胃癌的临床病变缺乏特异性,大部分患者就诊时已发生了转移,多数病例就诊时已为进展期或晚期。腹膜转移是胃癌最常见的转移形式,胃癌的腹膜转移是造成患者预后差的主要原因,因此,及时地诊断腹膜转移,从而采取相应治疗,对提高患者术后生存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病毒性心肌炎严重影响患者身体健康,中药材中黄酮类物质被证实对病毒性心肌炎有治疗作用,但其中三七总黄酮对柯萨奇B3病毒导致的心肌炎发挥治疗作用的分子机制尚不明确.以探讨三七总黄酮缓解病毒性心肌炎炎症反应及细胞损伤的作用机制.采用RT-qPCR检测心肌细胞中miR-223-3p的表达水平;Western blotting检测心肌细胞中转录因子叉头框蛋白O1(Forkhead box O1,FOXO1)蛋白表达水平;MTT实验检测心肌细胞存活率;流式细胞术检测心肌细胞凋亡率;ELISA检测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心肌酶谱磷酸肌酸激酶(Creative kinase,CK)和乳酸脱氢酶(Lactic dehydrogenase,LDH)、心肌损伤标志物心肌肌钙蛋白T(Cardiac troponin T,cTnT)和B型尿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的水平;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验miR-223-3p和FOXO1之间的靶向关系.实验结果显示,三七总黄酮能够缓解病毒性心肌炎模型细胞的炎症反应及细胞损伤,并显著上调模型细胞中miR-223-3p的水平.敲除模型细胞中的miR-223-3p能够逆转三七总黄酮对病毒性心肌炎的治疗作用.通过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miR-223-3p靶向负调控FOXO1蛋白的表达.进一步研究发现,过表达FOXO1可抑制三七总黄酮对病毒性心肌炎的治疗作用;但同时过表达miR-223-3p后,过表达FOXO1对三七总黄酮疗效的抑制作用被逆转.由此得出结论,三七总黄酮可缓解病毒性心肌炎模型细胞的炎症反应及细胞损伤,其作用机制是通过调控miR-223-3p/FOXO1分子轴实现的.  相似文献   

10.
FOX家族是一组结构高度保守的转录因子,其功能及分子机制已逐步成为免疫学、遗传学、医学以及肿瘤学领域的研究热点。FOX蛋白家族有19个亚族,FOXOs是FOX家族的重要成员,其包含FOXO1、FOXO3a、FOXO4以及FOXO6四种转录因子,分别表达于不同的组织器官。FOXOs与细胞发育及代谢密切相关,参与氧化应激、DNA修复、细胞周期调控、细胞凋亡与自噬等众多细胞生理过程,在癌症、骨质疏松、心血管疾病、神经组织退化等多种年龄相关性疾病的发生及发展过程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其功能及分子调控机制的研究可为防治年龄相关性疾病提供新的思路。本文就FOXO家族的活性调节及其在细胞氧化应激、细胞周期及凋亡方面的最新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FOXO转录因子调控哺乳动物的细胞周期和凋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是哺乳动物细胞生命活动的两大关键事件。FOXO在哺乳动物的细胞分化、增殖、生长、衰老等生命活动中发挥着重要的调控作用,并且参与细胞周期和凋亡的调控,是细胞生死的开关,因此FOXO已成为肿瘤、癌症科学研究的热点之一。在机体细胞中,FOXO受到上游信号分子PI3K/PKB、Ras等的激活或抑制从而调节下游信号分子FasL、Bim、p27kip1、cyclinG2、cyclinB、p130、GADD45等,并与其他细胞周期调控因子形成复杂的信号网络,调节哺乳动物细胞周期的进程和凋亡事件。  相似文献   

12.
胃癌是全球发病率较高的恶性肿瘤之一,且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传统的治疗方法是开腹胃癌根治术,但该方法对患者机体造成的创伤较大,不利于患者术后恢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手术治疗的效果。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及"微创外科"理念的不断深入,腹腔镜手术以其创伤小、术中出血量少以及术后恢复快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外科手术治疗中。近年来,3D腹腔镜技术的出现使手术视野更加清晰,术中操作更加简便,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但临床对于进展期胃癌根治术的远期疗效一直存在争议。因此,本文对腹腔镜在胃癌根治术中的作用及意义作以综述,为胃癌的微创治疗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3.
人蛋白酶活化受体1(PAR-1)是蛋白酶活化受体家族的成员之一.它活化方式特殊,生物学功能广泛.已经证实PAR-1在黑色素瘤、乳腺癌、胃癌、鼻咽癌、前列腺癌癌旁间质、肝癌、结肠癌等组织中表达上调,在肿瘤细胞的增殖和转移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可作为患者临床病理分期及预后的标志物.  相似文献   

14.
胃癌是人类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大量研究表明,缺氧能促进恶性肿瘤的发展,增强其侵袭性,而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是这一过程的主要调节因子,是缺氧条件下广泛存在于哺乳动物及人体内的一种转录因子,通过增加多种转录因子和靶基因产物的表达,使肿瘤在缺氧的环境下生长、增殖、侵袭及转移。本文就HIF-1α在胃癌领域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5.
胃癌是人类最常见的肿瘤之一,其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微小RNA(microRNA,miRNA)是一组最近发现的长度为22个核苷酸左右的非编码RNA,具有负性调控基因表达的功能.本文对miRNA在胃癌发生中的作用及其表达调控机制进行综述.不断有文献显示,miRNA在多种肿瘤(包括胃癌)的发生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作者和其他研究人员发现,miRNA的表达异常(如:miR-421和miR-21的上调或/和miR-31和miR-218的下调等)与胃癌的发生相关,提示miRNA是胃癌发生的重要因素.目前,miRNA表达的分子机制尚未完全明了.最近研究较清楚地显示,miRNA的表达受到DNA甲基化和组蛋白修饰等机制的调控.这说明,胃癌相关miRNA的表达水平受到表观遗传机制的调控。  相似文献   

16.
胃癌是消化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全球每年胃癌新发病例数接近百万,严重影响着人类健康.近年来医学领域发展迅速,不管是胃癌的手术方式,还是放疗、化疗等治疗手段均获得了较大提高.但是由于缺乏有效早期诊断方法,大多数胃癌患者确诊时已进入疾病晚期,所以尽管医学技术不断发展,胃癌的死亡率依然居高不下.随着对胃癌分子机制的不断深入研究,一种直接作用于胃癌主要信号转导通路上某一特定靶点的新型治疗方式-分子靶向治疗逐渐成为当前肿瘤研究的热点.目前已有多种单克隆抗体及小分子靶向药物进入临床,用于人体多种肿瘤的治疗并呈现较好疗效.分子靶向治疗的出现为进展期肿瘤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本文主要就进展期胃癌分子靶向治疗现状以及最新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S100家族是由20余个结构相似但功能各异的成员组成。该家族成员广泛参与感染、促炎、自身免疫等各种病理过程。近年来,越来越多学者发现S100家族成员在肿瘤的发展过程中也有不同程度的表达失调,且具有特异性。胃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国家癌症中心统计数据表明,2015年我国胃癌新发病率为679/10万,死亡率为498/10万[1],位居所有恶性肿瘤第2位。幽门螺杆菌(H. pylori)作为胃癌的Ⅰ类危险因子,目前其与胃癌的密切关系也得到了广大学者的认可。研究发现,S100家族成员——S100A8、S100A9在H. pylori感染相关胃炎、胃癌患者病理组织中表达显著上调,因此其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受到了学者的关注。本文主要就S100A8、S100A9在H. pylori相关胃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8.
环状RNA (circRNA)是一种共价闭合的非编码RNA,可以调节真核生物中的基因表达.最近应用高通量RNA测序和生物信息学方法揭示人类细胞中存在大量circRNA.许多circRNA具有一定的组织和时序特异性,且与生理发育和各种肿瘤等疾病密切相关. circRNA被证明在细胞质中富集和稳定,表明其具有作为肿瘤生物标志物的潜力.胃癌(gastric carcinoma,GC)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在全球癌症相关死亡原因中排第3位.尽管该疾病在诊断和治疗方面取得了许多进展,但GC患者的预后仍然很差,大多数国家的5年总生存率低于30%.因此,寻找能调节GC发生发展和评估预后的新分子机制和治疗靶标至关重要.近年来circRNA在胃癌中的研究不断增多,其在胃癌的发生发展、诊断、治疗及预后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本文就circRNA产生机制及一般特征、生物学功能、在胃癌中的研究进展及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乳腺癌组织中FOXO1蛋白表达与细胞增殖和细胞凋亡的相关性。方法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60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21例导管内癌、30例导管内乳头状瘤及15例正常乳腺组织中FOXO1、Ki-67及活化Caspase-3蛋白的表达。结果FOXO1及活化Caspase-3蛋白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和导管内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和阳性表达强度均显著低于导管内乳头状瘤和正常乳腺组织。Ki-67蛋白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和导管内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和阳性表达强度均显著高于导管内乳头状瘤和正常乳腺组织;浸润性导管癌中FOXO1、Ki-67及活化Caspase-3的表达强度与癌组织的病理学分级无关;在浸润性导管癌、导管内癌、导管内乳头状瘤及正常乳腺组织中,FOXO1蛋白的表达强度与Ki-67呈显著负相关,而与活化Caspase-3的表达强度呈显著正相关。结果 FOXO1蛋白的表达下调可能与乳腺导管癌的发生密切相关;该蛋白可能是一种细胞增殖的负性调节因子,同时亦是一种细胞凋亡促进因子,FOXO1基因有可能成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基因治疗的有效靶点。  相似文献   

20.
胃肠道菌群在维持能量代谢、营养吸收、免疫系统构建以及病原微生物抵抗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乳杆菌是胃肠道内常见菌,经常作为益生菌用于抗生素导致的相关性腹泻等疾病的预防和治疗。然而,近年来乳杆菌致病的病例报道屡见不鲜。有研究表明,胃癌患者中乳杆菌的定植数量明显增多。乳杆菌可以通过增加外源性乳酸、N 亚硝基化合物和活性氧的产生以及促进非幽门螺杆菌的致癌致病菌的定植等一系列机制参与胃癌的发生和发展。本文综述乳杆菌的益生作用和非益生作用(包括致炎和致癌),探讨其致病机制,以期为临床上乳杆菌的合理使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