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张威  毕玉彪  张艳  葛日光 《蛇志》2006,18(4):272-274
目的分析和探讨肿瘤标志物CEA、SCC、NSE在非小细胞肺癌临床预诊中的价值。方法对83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和50例健康人进行肿瘤标志物CEA、SCC、NSE检测,从非小细胞肺癌不同分期、不同病理类型及综合阳性率等方面进行观察分析。结果非小细胞肺癌组CEA阳性率各期均在50%以上,NSE阳性率随肿瘤分期递增,平均为51.8%,二者的测定值Ⅲb、Ⅳ期均明显高于Ⅱ、Ⅲa期(P<0.01);SCC阳性率25%~33.3%,测定值各期差异不显著(P>0.05)。CEA以腺癌阳性率最高,测定值腺癌组明显高于其他组(P<0.01);SCC鳞癌组的阳性率和测定值均高于其他组(P<0.05);NSE鳞癌和大细胞未分化癌阳性率均在50%以上,测定值鳞癌、大细胞未分化癌和其他类型明显高于腺癌组(P<0.01)。不同病理类型综合阳性率的表达:有一项以上阳性者鳞癌为71.1%,腺癌为81.3%,大细胞未分化癌为80%,其他类型为100%。结论CEA、SCC、NSE三者联合检测综合阳性率明显提高。NSE敏感性高,特异性差,可作为肺癌早期诊断的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2.
摘要 目的:研究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CTC)与临床病理特征及血清癌胚抗原(CEA)、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细胞角蛋白21-1(Cyfra21-1)、胃泌素释放肽前体(pro-GRP)的关系。方法:将中山大学附属江门医院从2018年1月~2021年1月收治的100例NSCLC患者纳入研究组,另选取同期我院收治的肺部良性病变患者5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两组CTC计数及血清CEA、NSE、Cyfra21-1、pro-GRP水平,分析NSCLC患者外周血CTC与临床病理特征和血清CEA、NSE、Cyfra21-1、pro-GRP水平的关系。此外,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外周血CTC和血清CEA、NSE、Cyfra21-1、pro-GRP诊断NSCLC的效能。结果:研究组外周血CTC计数及血清CEA、NSE、Cyfra21-1、pro-GR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NSCLC患者外周血CTC计数和血清CEA、NSE、Cyfra21-1、pro-GRP水平均呈正相关(P<0.05)。TNM分期为Ⅲ~Ⅳ期、有吸烟史的NSCLC患者CTC阳性比例明显高于TNM分期为Ⅰ~Ⅱ期、无吸烟史的NSCLC患者(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CTC计数及血清CEA、NSE、Cyfra21-1、pro-GRP水平联合检测诊断NSCLC的曲线下面积最大。结论:NSCLC患者外周血CTC计数升高,与血清CEA、NSE、Cyfra21-1、pro-GRP水平均存在相关性,且CTC阳性与NSCLC恶性进展和患者吸烟史有关,联合检测上述指标诊断NSCLC可获得较为理想的效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及癌胚抗原(CEA)在肺癌早期诊断和预后预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110例肺癌患者(肺癌组)及同期96例肺部良性疾病患者(肺良性病组)和85例门诊健康体检者(对照组)。比较各组血清NSE、SCCA及CEA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以上指标对肺癌的诊断价值。结果:肺癌组血清NSE、SCCA、CEA水平高于肺良性病组及对照组,肺良性病组血清NSE、SCCA、CEA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肺癌Ⅲ+Ⅳ组血清NSE、SCCA及CEA水平高于Ⅰ+Ⅱ组(P<0.05)。小细胞肺癌组血清NSE水平高于鳞癌组、腺癌组,鳞癌组血清SCCA水平高于腺癌组及小细胞肺癌组,腺癌组血清CEA水平高于鳞癌组及小细胞肺癌组(P<0.05)。NSE<16.0μg/L者平均无疾病进展生存期(PFS)长于NSE≥16.0μg/L,SCCA<1.5μg/L者平均PFS长于SCCA≥1.5μg/L,CEA<5.0μg/L平均PFS长于CEA≥5.0μg/L(P<0.05)。NSE、SCCA和CEA及三者联合诊断肺癌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80、0.651、0.830及0.937,NSE+SCCA+CEA联合诊断的曲线下面积高于单个指标单独诊断(P<0.05)。结论:血清NSE、SCCA及CEA对肺癌的诊断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且有利于肺癌的分期、分型及预后评价。  相似文献   

4.
摘要 目的:分析血清细胞角蛋白19(CK19)、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及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SCCA)在小细胞肺癌诊断及病情评估中的作用。方法:选择我院自2020年1月至2022年7月收治的85例小细胞肺癌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同期的85例肺部良性疾病患者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血清CK19、NSE、SCCA表达水平,比较两组血清CK19、NSE、SCCA表达水平及其阳性率,使用ROC曲线下面积(AUC)分析上述指标对小细胞肺癌的诊断效能,观察小细胞肺癌不同分期患者血清CK19、NSE、SCCA表达水平的差异性,分析观察组治疗前后血清CK19、NSE、SCCA表达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血清CK19、NSE、SCCA表达水平均较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血清CK19、NSE和SCCA的阳性率均较对照组高(P<0.05);经ROC曲线分析,血清CK19、NSE联合SCCA诊断小细胞肺癌的敏感度为91.23 %,特异度为84.67 %,AUC为0.910;在85例小细胞肺癌患者中,临床分期为局限期33例、广泛期52例;广泛期患者血清CK19、NSE、SCCA表达水平均高于局限期患者(P<0.05)。结论:血清CK19、NSE联合SCCA诊断小细胞肺癌的效能较好,三者均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有关,有利于此病的早期诊断和病情评估,值得进一步研究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25(CA125)、糖类抗原72-4(CA72-4)、细胞角蛋白片段211(CYFRA211)联合神经元烯醇化酶(NSE)对非小细胞肺癌诊断效果分析.方法:选择2009年3月至2011年3月来我院进行检测的5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进行研究,并与同期进行体检的肺部良性疾病患者和健康体检者共50例进行对比分析,分别标记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免疫印迹增强的化学发光法对两组的CEA、CA125、CA72-4、CYFRA211以及NSE的水平进行检测分析.结果:NSE对非小细胞肺癌检测的特异度为98.4%,敏感度为16.3%.NSE联合CEA、CA125、CA72-4、CYFRA211检测对于非小细胞肺癌的敏感度(94%)和准确度(92%)均明显高于其余3组,差异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采用CEA、CA125、CA72-4、CYFRA211联合NSE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进行诊断,提高了诊断的敏感度,并且提高了诊断的准确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血清CA199、CYFR21-1、CEA、NSE 水平检测在肺癌诊断及疗效评估中的临床价值,探讨其与肺癌的相关性。方 法:采用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78 例肺癌患者、50 例肺部良性疾病及50 例健康体检者血清CA199、CYFR21-1、CEA、NSE 水平,比 较治疗前后肺癌患者肿瘤标志物水平的变化。结果:肺癌组血清CA199、CYFR21-1、CEA、NSE 水平较对照组、肺良性疾病组均显 著升高(P<0.05);Ⅲ-Ⅳ期肺癌患者各肿瘤标志物水平均较Ⅰ-Ⅱ期患者明显升高(P<0.05);四项联合检测的敏感性为79.5 %,明显 高于CA199、CYFR21-1、CEA、NSE 任一单项肿瘤标志物的敏感性(P<0.05);随着疗效的下降,血清CA199、CYFR21-1、CEA、NSE 水平逐渐升高(P<0.05)。结论:肺癌患者血清CA199、CYFR21-1、CEA、NSE 水平呈高表达状态,且其表达水平与肺癌病情程度密 切相关,联合检测有助于提高肺癌诊断的敏感度及指导治疗方案选择。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外周血癌胚抗原(CEA)、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检测对肺癌的诊断、病理分型和疗效判断的临床用价值。方法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了62例肺癌患者、54例良性肺部疾病患者、36例健康人、40例肺癌患者手术前后血清CEA、CYFRA21-1和NSE的水平。结果肺癌患者手术前血清CEA、CYFRA21-1和NSE的含量明显高于良性肺部疾病组及正常对照组(P0.01)。鳞癌组、腺癌组和小细胞癌组之间肿瘤标志物CEA、CYFRA21-1和NSE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EA阳性率以腺癌组最高(84%),CYFRA21-1阳性率以鳞癌组最高(85.2%),NSE阳性率以小细胞癌组最高(80.0%)。手术治疗后未复发转移组CEA、CYFRA21-1和NSE水平低于术前,而复发转移组与术前比变化不显著(P0.05)。结论血清CEA、CYFRA21-1和NSE的检测对不同病理类型肺癌患者的诊断、病情检测及疗效判断有较好的临床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摘要 目的:研究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循环肿瘤细胞(CTC)数与血清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g)及角质素19可溶片段(Cy-fra21-1)水平的关系。方法:将从2017年2月~2019年2月我院收治的NSCLC患者100例纳入研究,记作NSCLC组。另取同期我院收治的100例肺良性病变患者作为良性病变组。再取同期于我院进行体检的健康志愿者10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三组人员的CTC数和血清SCC-Ag、Cy-fra21-1水平,并以Pearson相关性分析CTC数和血清SCC-Ag、Cy-fra21-1水平的关系。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CTC和血清SCC-Ag、Cy-fra21-1诊断NSCLC的效能。此外,分析CTC和血清SCC-Ag、Cy-fra21-1与NSCLC患者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结果:NSCLC组及良性病变组的CTC数以及血清SCC-Ag、Cy-fra21-1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且NSCLC组CTC数以及血清SCC-Ag、Cy-fra21-1水平均高于良性病变组(P<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发现:NSCLC患者CTC数和血清SCC-Ag、Cy-fra21-1水平均呈正相关(r=0.642、0.601,P<0.05)。经ROC曲线分析可得:CTC和血清SCC-Ag、Cy-fra21-1联合检测诊断NSCLC的曲线下面积、灵敏度、特异度较上述指标单独检测高(P<0.05)。NSCLC淋巴结转移患者的CTC数和血清SCC-Ag、Cy-fra21-1水平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患者(P<0.05)。结论:NSCLC患者CTC数与血清SCC-Ag及Cy-fra21-1水平存在明显正相关,三者联合检测可更加准确的诊断NSCLC,且上述三项指标可能和NSCLC患者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血清癌胚抗原(CEA)、细胞角蛋白19片段(CA211)水平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靶向治疗患者疗效、预后的关系,并分析其对治疗有效性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6月到2017年8月期间在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接受治疗的晚期NSCLC患者90例,所有患者均采用盐酸厄洛替尼片进行治疗。记录所有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根据治疗效果将患者分为有效组和无效组,比较不同治疗效果患者的血清CEA、CA211水平,分析血清CEA、CA211水平与患者无进展生存期(PFS)的关系,并分析患者血清CEA、CA211单独检测和联合检测对治疗有效性的诊断价值。结果:靶向治疗后,90例晚期NSCLC患者的总有效率为44.44%。治疗后,有效组的血清CEA、CA211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无效组的血清CEA、CA211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有效组的血清CEA、CA211水平明显低于无效组(P0.05)。CEA15 ng/mL的患者PFS明显短于CEA15 ng/mL的患者(P0.05),CA211≥5 ng/mL的患者PFS明显短于CA2115 ng/mL的患者(P0.05),血清CEA、CA211联合检测的敏感度高于CEA、CA211单独检测(P0.05)。结论:CEA和CA211水平与晚期NSCLC靶向治疗患者疗效、预后有关,且血清CEA、CA211联合检测可提高靶向治疗效果评价的敏感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埃克替尼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效果及对血清指标的影响。方法:将86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按抽签法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多西他赛治疗,观察组采用埃克替尼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细胞角蛋白21-1(Cyfre21-1)、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DF)、自然杀伤(NK)细胞、CD4~+、CD8~+、CD4~+/CD8~+,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临床疗效以及安全性。结果:观察组疾病控制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Cyfre21-1、SCCA、CD8~+、LI-8、TNF-α、MMP-2及MMP-9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VEGF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NK、CD4~+及CD4~+/CD8~+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埃克替尼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肯定,可下调血清VEGF表达。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容积弧形调强放疗同步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短期疗效及对血清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SGF)、胸苷激酶1(TK1)、糖类抗原125(CA125)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我院接诊的95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48例和对照组47例。观察组使用容积弧形调强放疗,对照组使用三维适行放疗,临床靶区(CTV)剂量均为2.0Gy/次,总剂量50Gy,1次/d,5次/周,两组均使用长春瑞滨+顺铂同步化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清TSGF、TK1、CA125水平的变化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疾病总缓解率为43.75%,明显高于对照组(23.4%,P0.05),血清TSGF、TK1、CA125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期间胃肠道反应、血液毒性、心脏毒性、骨髓抑制、肝功能损伤、放射性肺炎、放射性食管炎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容积弧形调强放疗同步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短期效果显著优于三维适行放疗,其可更有效降低血清TSGF、TK1、CA125的表达水平,且安全性更高。  相似文献   

12.
摘要 目的:探讨血清癌胚抗原(CEA)、C-C基序趋化因子受体3(CCR3)、C-X-C趋化因子配体16(CXCL16)与Ⅰ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术后复发转移的关系。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6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收治的186例接受手术切除的Ⅰ期NSCLC患者为NSCLC组,根据术后是否发生复发转移分为复发转移组和未复发转移组,另选取60名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CEA、CCR3和CXCL16水平,分析其与Ⅰ期NSCLC患者病理特征的关系。采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Ⅰ期NSCLC患者术后复发转移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CEA、CCR3和CXCL16对Ⅰ期NSCLC患者术后复发转移的预测价值。结果:与对照组比较,NSCLC组血清CEA、CCR3和CXCL16水平升高(P<0.05)。血清CEA、CCR3和CXCL16水平与Ⅰ期NSCLC患者肿瘤直径、分化程度和TNM分期有关(P<0.05)。随访5年,失访5例,181例Ⅰ期NSCLC患者术后复发转移为20.99%。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肿瘤直径≥2 cm、低分化、TNM分期ⅠB期和CEA、CCR3、CXCL16升高为Ⅰ期NSCLC患者术后复发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CEA、CCR3和CXCL16联合预测Ⅰ期NSCLC患者术后复发转移的曲线下面积(AUC)大于CEA、CCR3和CXCL16单独预测。结论:血清CEA、CCR3和CXCL16水平升高与Ⅰ期NSCLC患者术后复发转移独立相关,血清CEA、CCR3、CXCL16联合预测Ⅰ期NSCLC患者术后复发转移的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比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经三维适形放疗(3D-CRT)与调强放疗(IMRT)后,其血清肿瘤标志物及剂量学参数的变化。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120例,根据放疗方案将其分为IMRT组60例与3D-CRT组60例。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药物毒副反应、1年内的生存率、放射剂量参数,以及治疗前与治疗后血清肿瘤标志物的变化。结果:IMRT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与3D-CRT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MRT组血小板减少、Ⅲ度放射性食管炎、Ⅲ度消化道反应、Ⅲ度放射性肺炎、Ⅲ度白细胞减少的发生率均低于3D-CRT组(P0.05)。IMRT组1年内的生存率90.00%,高于3D-CRT组的75.00%(P0.05)。IMRT组CI值与HI值均高于3D-CRT组(P0.05),IMRT组与3D-CRT组平均剂量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鳞状细胞癌抗原(SCC)、细胞角蛋白19片段抗原21-1(CYFRA21-1)与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SGF)水平均显著降低,且IMRT组低于3D-CRT组(P0.05)。结论:IMRT与3D-CRT对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疗效相当,但IMRT药物毒副反应少、放射剂量低,可能通过控制肿瘤来降低肿瘤标志物水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培美曲塞联合顺铂对老年Ⅲ~Ⅳ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癌胚抗原(CEA),细胞角质素片段抗原21-1(CYFRA21-1),磷酸化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p-ERK),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膜联蛋白Ⅱ(AnnexinⅡ)水平的影响。方法:120例老年Ⅲ~Ⅳ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按抽签法分为对照组(n=60)与观察组(n=60),对照组予以多西紫衫醇联合顺铂治疗,观察组予以培美曲塞联合顺铂治疗,比较两组CEA,CYFRA21-1,p-ERK,VEGF,AnnexinⅡ,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NK细胞,CD3~+,CD4~+,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观察组CEA,CYFRA21-1,p-ERK,VEGF,AnnexinⅡ,MMP-2及TGF-β1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NK细胞,CD3~+及CD4~+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培美曲塞联合顺铂化疗可降低老年Ⅲ~Ⅳ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CEA,CYFRA21-1,p-ERK,VEGF及AnnexinⅡ水平,控制肿瘤进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血清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联合经纤维支气管镜肺活检(TBLB)在周围型肺癌诊断鉴别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9月到2014年9月在我院临床确诊的402例周围型肺癌患者。检测所有患者的血清CEA、NSE和CYFRA21-1的浓度及分析TBLB检测结果,分析不同病理类型和不同病灶直径大小时各项检测指标及联合检测的阳性检出率。结果:所有肺癌患者中,血清CEA、NSE、CYFRA21-1和TBLB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51.74%,35.07%,41.79%和60.70%。四项指标联合检测的阳性检出率为89.05%,明显分别高于四项指标的阳性检出率(均P0.05)。腺癌、鳞癌、小细胞肺癌及其他类型肺癌组四项联合检测的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四项单独检测(均P0.05)。病灶直径为2 cm、2-6 cm和6 cm时,四项联合检测的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四项单独检测(均P0.05)。结论:血清CEA、NSE、CYFRA21-1联合TBLB检测周围型肺癌较单项检测,阳性检出率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血清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癌胚抗原(CEA)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5年12月至2016年4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NSCLC患者120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肺部良性病变患者50例作为良性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血清中CYFRA21-1、VEGF及CEA的表达,分析观察组患者血清中CYFRA21-1、VEGF及CEA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观察组患者血清中CYFRA21-1、VEGF、CEA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清中的CYFRA21-1、VEGF及CEA水平均高于良性对照组(P0.05)。鳞状细胞癌患者血清中CYFRA21-1水平高于腺癌患者,CEA水平低于腺癌患者(P0.05),鳞状细胞癌患者和腺癌患者血清中VEGF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TNM分期为III-IV期的观察组患者血清中CYFRA21-1、VEGF及CEA水平均明显高于I-II期患者,有统计学差异(P0.05)。经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显示,观察组患者血清中CYFRA21-1与VEGF、CEA呈正相关(r=0.512,0.423,P=0.000,0.000),VEGF与CEA呈正相关(r=0.452,P=0.000)。结论:NSCLC患者血清中CYFRA21-1、VEGF及CEA呈高表达,且CYFRA21-1、CEA与病理类型和TNM分期有关,VEGF与TNM分期有关,且三种指标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摘要 目的:探讨血清胃泌素前体释放肽(ProGRP)、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SGF)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阳性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疗效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20年1月在青岛市中医医院、青岛市红岛人民医院、青岛市交运老年病医院、青岛市胸科医院接受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治疗的EGFR突变阳性晚期NSCLC患者95例。所有患者根据疗效情况分为有效组和无效组,采用化学发光法和速率法检测有效组与无效组血清ProGRP、TSGF的差异。随访3年统计总生存率和中位生存时间,根据血清ProGRP(365.73±14.35)pg/mL、TSGF(147.88±27.59)U/mL均值将EGFR突变阳性晚期NSCLC患者分为高ProGRP组(≥365.73 pg/mL,41例)、高TSGF组(≥147.88 U/mL,46例)、低ProGRP组(<365.73 pg/mL,54例)、低TSGF组(<147.88 U/mL,49例)。Kaplan-Meier法绘制高/低血清ProGRP、TSGF水平EGFR突变阳性晚期NSCLC患者的生存曲线。并根据预后情况将EGFR突变阳性晚期NSCLC患者分为存活组(56例)、死亡组(39例)。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影响EGFR突变阳性晚期NSCLC患者预后的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ProGRP、TSGF水平对EGFR突变阳性晚期NSCLC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治疗6周后,无效组血清ProGRP、TSGF水平高于有效组(P<0.05)。随访期间无失访病例,95例EGFR突变阳性晚期NSCLC患者的客观缓解率为70.53%(67/95),3年总生存率为41.05%(39/95),中位生存时间16.00个月。Kaplan-Meier曲线分析显示,高ProGRP组、高TSGF组总生存率和中位生存时间低于低ProGRP组、低TSGF组(P<0.05)。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TNM分期Ⅳ期、低分化、ProGRP升高、TSGF升高为影响EGFR突变阳性晚期NSCLC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ProGRP、TSGF水平联合预测EGFR突变阳性晚期NSCLC患者死亡的曲线下面积为0.879,大于血清ProGRP、TSGF水平单独预测的0.765、0.773。结论:血清ProGRP、TSGF水平升高与EGFR突变阳性晚期NSCLC患者疗效和预后密切相关,血清ProGRP、TSGF水平联合检测对其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吉非替尼联合吉西他滨和顺铂(GP)化疗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效果及对血清癌胚抗原(Carcinoembbryonic antigen,CEA)、鳞状细胞癌相关抗原(Squamous cell carcinoma,SCC)、神经元特异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 enolase,NSE)、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tokeratin-19-fragment,CYFRA21-1)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11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5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GP化疗方案,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吉非替尼。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和生活质量的变化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疾病控制率为86.67%,对照组为74.55%,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CEA、SCC、NSE和CYFRA21-1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且观察组以上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P0.05);两组治疗后FACT-L各项评分包括躯体状况、社会家庭状况、情感状况、肺癌特异性模块和功能状况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且观察组以上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患者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肝肾功能异常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贫血、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与GP化疗方案相比,吉非替尼联合GP化疗方案可更显著提高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其生活质量,且安全性较高,可能与其降低血清CEA、SCC、NSE和CYFRA21-1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血清胃泌素释放肽前体(ProGRP)、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SCCAg)、人附睾蛋白4(HE4)水平与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病理特征的关系,分析其对NSCLC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9月至2020年2月我院接诊的110例NSCLC患者(观察组)和100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为研究对象,检测血清ProGRP、SCCAg、HE4水平。分析血清ProGRP、SCCAg、HE4水平与NSCL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ProGRP、SCCAg、HE4诊断NSCLC的价值。结果:观察组血清ProGRP、SCCAg、HE4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低中分化、TNMⅢ~Ⅳ期、淋巴结转移患者血清ProGRP、SCCAg水平分别高于高分化、TNMⅠ~Ⅱ期、无淋巴结转移患者(P0.05);TNM分期Ⅲ~Ⅳ期、淋巴结转移患者血清HE4水平分别高于TNMⅠ~Ⅱ期、无淋巴结转移患者(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ProGRP、SCCAg、HE4、ProGRP+SCCAg+HE4诊断NSCLC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34(95%CI:0.779~0.888)、0.584(95%CI:0.507~0.662)、0.743(95%CI:0.675~0.811)、0.947(95%CI:0.910~0.984)。结论:NSCLC患者血清ProGRP、SCCAg、HE4水平明显升高,血清ProGRP、SCCAg水平与NSCLC患者分化程度、TNM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有关,血清HE4水平与TNM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有关。联合检测ProGRP、SCCAg、HE4对NSCLC诊断具有较高价值,可提高早期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20.
摘要 目的:研究脑血康胶囊联合巴曲酶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髓鞘碱性蛋白(myebin bosic protein,MBP)、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 enolase,NSE)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3月~2019年3月我院收治的161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静脉滴注巴曲酶,首次给予10 BU,隔日给予5 BU,每两天给药1次;观察组在巴曲酶的基础上联合口服脑血康胶囊,每天3 次,每次3粒。观察和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前后血清MBP、NSE、全血黏度(whole blood viscosity,WBV)、红细胞压积(hematocrit,HCT)、血浆黏度(plasma viscosity,PV)和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水平及NHISS和BI评分的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有效率为91.25 %,明显高于对照组(64.2%,P<0.05);两组血清MBP、NSE、WBV、HCT、PV和FIB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的以上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BI评分明显升高(P<0.05),NHISS评分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BI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而NHI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血康胶囊联合巴曲酶对急性脑梗死有显著的疗效,能明显降低患者血清MBP、NSE水平,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