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脐血间充质干细胞(UCMSC)对全身X线受照小鼠的肝组织辐射损伤后的防护作用,为相关放射性肝疾病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清洁级SD小鼠进行全身辐射,建立小鼠辐射损伤模型,观察辐射前后小鼠的一般状态;给小鼠注射UCMSC悬浮液1 m L和等体积生理盐水,分别于处理后第1、2、7、14 d取小鼠肝脏,用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辐射后肝组织病理形态学的变化;取肝脏组织匀浆检测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结果:辐射组小鼠与正常组小鼠相比活动明显减少,治疗后的小鼠状况有所恢复;肝组织石蜡切片染色显示,按组织学标准评价后各组肝组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辐射组与正常组比较,肝细胞内MDA含量显著升高,SOD活性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普通组与辐射组比较,肝细胞内MDA含量有所降低,SOD活性有所升高有明显改善作用;加强组与普通组比较,MDA含量降低,SOD活性有所升高。结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具有清除自由基、减轻肝损伤及修复再生损伤肝细胞的作用,能够有效改善肝脏损伤。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脐带间充质干细胞(UCMSC)治疗百草枯中毒引起的小鼠肺损伤的可行性。方法:小鼠腹腔一次性注射百草枯制备百草枯中毒小鼠模型,24 h后尾静脉注射UCMSC,分别于治疗后7和21 d取材,观察UCMSC对急性肺损伤和慢性肺纤维化的治疗作用。结果:UCMSC移植对40和50 mg/kg百草枯染毒组急性肺损伤有效,动物死亡率显著降低,但对60 mg/kg百草枯染毒组动物无效。UCMSC治疗对慢性肺纤维化有显著治疗作用,治疗组动物体重恢复早,死亡率降低,肺纤维化评分降低。RT-PCR结果显示,UCMSC移植3 h有人特异性线粒体基因的表达,但24 h后未检测到。结论:UCMSC对百草枯中毒性急慢性肺损伤有一定的治疗作用,这种作用可能是通过旁分泌机制实现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2种方式移植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UCMSC)对TNBS诱导的炎症性肠病小鼠模型的治疗作用。方法:分离培养人UCMSC,并通过一次性腹腔注射TNBS制备炎症性肠病动物模型,采用尾静脉注射和腹腔注射2种方式移植人UCMSC进行治疗,4周后处死,观察动物的死亡率、体重改变及结肠炎症变化,并进行大体和病理评分。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尾静脉和腹腔注射移植UCMSC组动物死亡率下降,体重恢复较早,结肠病变大体评分和病理评分均显著改善;2种方式移植组之间的评分无显著差异。结论:尾静脉和腹腔移植人UCMSC对TNBS诱导的炎症性肠病小鼠模型均有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小鼠低剂量辐射损伤模型进行初步研究并筛选敏感检测指标.方法:实验分7组,1组为正常组,其余6组用XHA600直线加速器射线照射,每组取一部分小鼠于照射后2、4、8、16h测定红细胞(RBC)、白细胞(WBC)、血小板(PLT)和血红蛋白(HGB)含量;测定小鼠肝脏和脾脏重量及其组织中的超氧化合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含量;剩余小鼠于4周后观察骨髓切片中血细胞变化.结果:照射后4h测定血常规,发现累积辐射0.4Gy组小鼠RBC有降低趋势,WBC、HGB显著降低,PLT显著升高;肝脏、脾脏的湿质量显著降低;小鼠肝脏组织中MDA的含量显著升高、SOD的活力显著降低;4周后小鼠骨髓细胞的病理改变与单次照射剂量相关,单次较大剂量(如0.6Gy)照射对骨髓细胞影响较大,在4周观察期不能自身恢复,而多次累积照射对骨髓细胞病理改变较小.结论:小鼠低剂量辐射损伤模型的最佳造模剂量为累积照射0.4Gy即每次照射100mGy,间隔一天,连续照射4次.  相似文献   

5.
为了评价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man umbilical cord mesenchymal stem cells,h UCMSCs)移植对脓毒症小鼠的疗效,作者将90只小鼠随机均分为3组:假手术(Sham)组、PBS治疗组和h UC-MSCs治疗组。治疗组小鼠采用盲肠结扎穿孔(cecal ligation and puncture,CLP)方式建立脓毒症模型;假手术组小鼠仅开腹探查盲肠,不行CLP。Sham组和PBS治疗组术后3h经尾静脉注射0.2mL PBS,hUC-MSCs治疗组注射等体积的h UC-MSCs悬液(含细胞7.5×10~5/mL)。术后24 h,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小鼠外周血及腹腔灌洗液(peritoneal lavage fl uid,PLF)中的中性粒细胞数量,ELISA检测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生化检验评价肝肾功,HE(hematoxylin and eosin)染色评估肝、肾、肺组织病理变化。观察术后小鼠一般情况,绘制120 h生存曲线。结果显示,hUC-MSCs可以显著改善脓毒症小鼠一般状况,减少中性粒细胞浸润,降低小鼠体内炎症水平,改善器官功能,减轻组织器官损伤,显著提高小鼠存活率。该研究显示了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脓毒症小鼠的良好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明日叶查尔酮对小鼠急性辐射氧化损伤及细胞增长与凋亡的防护作用。方法:将50只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五组,每组10只。低、中、高剂量组每天灌胃给予明日叶查尔酮4、20、40 mg/kg,辐射损伤组与空白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连续5 d,第6天给予一次性X射线全身照射4 Gy,空白对照组不照射。照射后按前述方法继续灌胃5天处死动物,检测各组小鼠肝脏总抗氧化能力(T-AOC)、脂质过氧化物(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肝细胞Bcl-2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辐射损伤组T-AOC、SOD及Bcl-2降低,MDA含量增高,高剂量组较辐射损伤组T-AOC、SOD及Bcl-2升高,MDA含量降低,上述各组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明日叶查尔酮对小鼠X射线所致的氧化损伤有一定防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 UCMSC)体外共培养对肿瘤细胞增殖的影响以及在软琼脂中形成克隆的可能性,从而评价其体外促瘤性和致瘤性,为其体内致瘤性研究及临床应用提供安全性数据。方法剥取脐带华通氏胶,剪碎,组织块贴壁法获得贴壁细胞,培养传代,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表型,检测诱导成脂肪和成骨及成软骨分化的能力,鉴定是否为h UCMSC。然后,通过体外软琼脂克隆形成实验观察h UCMSC形成集落的能力;h UCMSC分别与人白血病细胞株K562和人结肠癌细胞株Colo-205体外共培养,MTT法测定细胞增殖,并以肿瘤细胞的增殖指数(PI)值来判定h UCMSC是否对肿瘤细胞体外增殖有影响。结果人脐带华通氏胶分离培养的细胞具有成纤维细胞样的细胞形态,具有向成脂肪和成骨及成软骨方向分化的能力,表达间充质干细胞指标CD73、CD90、CD105,低表达CD34、CD45、CD19,符合间充质干细胞特点。软琼脂克隆形成实验显示h UCMSC未表现出在阻力介质中的克隆生长能力。h UCMSC分别与人白血病细胞K562和人结肠癌Colo-205细胞共培养,PI值显示h UCMSC对肿瘤细胞增殖没有影响。结论 h UCMSC体外培养不具有致瘤性,同时对肿瘤细胞增殖无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川芎嗪对辐射所致小鼠肾脏氧化损伤的预防和治疗作用。方法:采用60Co-γ射线5 Gy全身单次照射小鼠造模,在照射前和照射后分别于每天腹腔注射川芎嗪130 mg/kg,连续给药10 d,进行预防和治疗,并设对照组,观察肾组织中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还原型谷胱甘肽(GSH)、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及总抗氧化力(T-AOC)的变化。结果:与阴性对照组比较,照射可显著增加肾组织中MDA的含量(P<0.05),降低SOD、CAT的活性(P<0.05),升高GSH-Px活性(P<0.05),降低GSH含量(P<0.05),使肾组织T-AOC下降(P<0.05),。与照射组比较,给予川芎嗪预防和治疗后,均可降低肾组织MDA含量(P<0.05),升高肾组织T-AOC(P<0.05),且治疗组优于预防组,与阴性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同时,预防组可使SOD活性和GSH含量升高(P<0.05),治疗组可使SOD和CAT活性增高(P<0.05),但均对GSH-Px活性无显著影响(P>0.05)。结论:川芎嗪具有很好的抗氧化作用,无论预防和治疗均可降低辐射所致小鼠肾脏的氧化应激损伤,并且治疗效果优于预防效果。  相似文献   

9.
大豆异黄酮对辐射小鼠造血系统损伤防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大豆异黄酮(SoybeanIsoflavone,SI)对辐射损伤小鼠造血系统功能的影响。雄性昆明小鼠照射前补充SI,经4Gyγ射线照射,观察补充SI对电离辐射损伤小鼠内源性脾结节(CFU-S)数、骨髓细胞粒、巨噬系细胞集落形成单位(CFU-GM)数、骨髓细胞DNA含量及外周血淋巴细胞DNA损伤程度的影响。结果显示SI提高了辐射损伤小鼠CFU-S数,增加了骨髓有核细胞CFU-GM数,降低外周血淋巴细胞DNA损伤程度,对骨髓细胞DNA含量也有一定的增加趋势。表明SI可以提高辐射损伤小鼠造血干祖细胞的增殖能力,减轻辐射对骨髓细胞和外周血淋巴细胞DNA的损害,SI对辐射小鼠的造血系统有一定的防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不同时机介入“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对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方法:将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按随机对照原则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3h针刺组、6h针刺组、药物组,采用线栓法制备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模型,模型制备成功后,针刺组分别于造模成功后3h、6h予以“醒脑开窍”针法治疗,药物组于在造模成功5h后予香丹注射液腹腔内注射,每日1次,治疗3次.治疗72 h后采集标本检测血清及脑组织中SOD的活性和MDA的含量.结果:与模型组比较,5h药物组血清SOD活性明显降低(P<0.01),3h针刺组血清MDA的含量明显升高(P<0.01);6h针刺组血清SOD活性高于3h针刺组和5h药物组(P<0.01),而6h针刺组血清MDA含量、5h药物组血清SOD活性和MDA含量均显著低于3h针刺组(P<0.01),6h针刺组血清SOD活性显著高于5h药物组(P<0.01).3h针刺组脑组织SOD活性和5h药物组脑组织SOD活性及MDA含量均显著高于模型组(P<0.01);与6h针刺组比较,3h针刺组脑组织SOD活性、5h药物组脑组织内SOD活性和MDA含量均显著升高(P<0.01).结论:不同时机介入“醒脑开窍”针刺法可不同程度调节血清及脑组织SOD活性水平,增强氧自由基代谢,有效改善脑缺血再灌注引起的缺血性损伤,进而对损伤脑组织起到一定保护作用;且早期介入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HDL、LPS和(HDL+LPS)对小鼠血液SOD及MDA的影响,研究HDL抗LPS的作用.方法:(1)用不同浓度的PEG-6000离心人血浆脂蛋白,提取HDL并脱脂;(2)给小鼠注射HDL,LPS或HDL+LPS,对照组小鼠注射生理盐水;观察小鼠存活时间,测定其血液中SOD活性及MDA含量.结果:(1)相比对照组及HDL组,LPS组和HDL+LPS组小鼠的存活时间明显缩短,且后两者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2)LPS组小鼠血浆中SOD活性降低,MDA含量升高,均和其他三组有显著性差异.结论:LPS能使内毒素损伤小鼠血浆中SOD活性降低,MDA含量升高,HDL有抗内毒素损伤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喘可治对辐射损伤后小鼠造血和免疫重建的影响。方法:建立小鼠辐射损伤模型,通过腹腔注射给药喘可治(CKZ)和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ecombinant human granulocyt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rhG-CSF)注射液,利用血细胞自动分析仪和流式细胞术分析辐射后小鼠外周血象和骨髓干细胞的变化规律。结果:CKZ组外周血象显示造血和免疫系统恢复显著高于rhG.CSF组,P〈0.05;骨髓干细胞虽有一定恢复,但不如rhG—CSF组,P〈0.05。结论:喘可治可促进辐射损伤后小鼠造血和免疫重建,促进骨髓干、祖细胞的释放与分化可能是其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拟以C57糖尿病小鼠为研究对象,建立糖尿病小鼠OPN-/-MSCs组、糖尿病小鼠MSCs组及溶剂组对照组,采用小鼠创面愈合率检测、HE染色、免疫组化等试验方法,观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及OPN基因敲除的MSCs对糖尿病小鼠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原代提取MSCs及OPN-/-MSCs细胞;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面抗原;利用STZ溶液腹腔注射的方法建立糖尿病小鼠模型;将MSCs及OPN-/-MSCs分别注射至小鼠尾静脉,并观察创面愈合情况.结果:成功提取和培养了两组细胞,并成功建立了糖尿病小鼠模型;溶剂组小鼠完全愈合用了19.90± 0.55天,OPN-/-MSCs注射组完全愈合用了18.52±0.75天,MSCs尾静脉注射糖尿病组小鼠用了13.70±0.35天.尾静脉注射MSCs组创面愈合时间明显短于普通糖尿病小鼠组.结论:通过观察三组糖尿病小鼠创面愈合情况,证实MSCs尾静脉注射糖尿病组小鼠比OPN-/-MSCs注射组小鼠和溶剂组小鼠的创面愈合速度快,说明OPN具有调控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促进创面愈合的作用,为临床治疗糖尿病足提供新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刘彬  张克田  沈思  雷朝亮  黄文 《昆虫学报》2007,50(9):889-894
研究了家蝇Musca domestica幼虫提取物对辐射小鼠的免疫调节作用。测定了小鼠的脏器官指数,NK细胞活性,T、B淋巴细胞增值活性及小鼠血清SOD活性和MDA含量等指标。结果表明:经口给予一定剂量的家蝇幼虫提取物对辐射和未辐射小鼠的脾脏指数和胸腺指数变化有显著影响,均可提高NK细胞活性,T、B淋巴细胞增值活性及小鼠血清SOD活性,同时可降低小鼠血清中的MDA含量。结果显示家蝇幼虫提取物对辐射和未辐射小鼠均具有较好的免疫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水飞蓟素对四氯化碳致(CCl4)小鼠肝损伤是否有保护作用。方法:60只ICR小鼠随机分为6组(n=10),正常组、模型组、联苯双酯阳性对照组,低、中、高剂量水飞蓟素组(100、200、400 mg/kg)。各组连续给药10 d,末次给药1 h后,正常组腹腔注射橄榄油,其余各组腹腔注射0.12%的CCl4橄榄油溶液,16 h后测定血清中丙氨基转移酶(ALT)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肝浆中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超氧化物岐化酶(SOD)的水平。结果:水飞蓟素各剂量组能显著的抑制肝损伤血清中ALT和AST的升高(P<0.05,P<0.01),亦能抑制肝组织中MDA的升高(P<0.01),增加肝组织中SOD的活性和GSH-Px的水平(P<0.05)。结论:水飞蓟素具有明显的四氯化碳致小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唐古特大黄多糖组分1(RTP1)对急性电离辐射损伤小鼠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Normal Control,NC)、辐射对照组(Irradiation Control,IC)以及RTP1低剂量组(200 mg/kg)、中(400 mg/kg)和高剂量组(800 mg/kg),采用灌胃给药方式,连续14 d,NC组和IC组则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第14 d除NC组外,各组小鼠均接受2.0 Gy/只60Coγ射线照射1次,照射后24 h,检测小鼠胸腺和脾脏指数,测定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及丙二酰二醛(MDA)水平以及小鼠外周血象和骨髓嗜多染红细胞(PCE)微核数。结果:RTP1能够升高小鼠的胸腺、脾脏指数,增加肝脏SOD和GSH-Px活性,降低MDA水平,升高外周血中白细胞数并降低骨髓PCE微核数,与IC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RTP1对辐射所致的小鼠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C57/BL6J小鼠重复多次尾静脉输注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后的免疫反应和毒性。方法将SPF级别的32只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阴性对照组、细胞移植组,每组16只,雌雄各半,细胞移植组小鼠尾静脉注射分离培养的第5代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一次5×10。/只,每周注射一次,连续注射4周;阴性对照组每次注射相同容积的PBS。注射后后观察小鼠的一般症状,末次注射后i周、4周进行血细胞计数、血生化、免疫反应指标、脏器质量测定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细胞移植组小鼠血细胞计数、血生化、脏器重量和脏器系数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脏器组织病理学在光镜下检查结果与对照组无形态学差别,以及免疫结果测定(T细胞亚群CD3+、CD4+、CD8+及CD4+/CD8+)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重复多次尾静脉输注C57/BL6J小鼠是安全可行的,对受者无明显免疫反应和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天然杀伤(NK)细胞对受致死剂量γ线照射的同系小鼠的造血调控作用。AMS/5小鼠经9Gyγ线全身照射后立即经尾静脉注射NK细胞(5×105),可明显提高受照小鼠30d活存率,照后8d小鼠骨髓中CFU-GM数量明显高于对照和脾细胞注射组,照射后30d,NK细胞注射组活存小鼠的骨髓有核细胞数和CFU-GM数已恢复到正常的76%─96%。病理组织学观察显示,输注NK细胞可使小鼠骨髓、脾脏的组织损伤程度减轻,造血功能增强,表现为造血灶数增多,造血细胞功能活跃,核分裂相增多,且涉及红系、粒系、巨核细胞系造血。NK细胞可能通过直接与造血干细胞相互作用或改善造血微环境等促进“内源性”造血功能,从而发挥对造血的正调控作用。提示NK细胞在小鼠造血功能的平衡维持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将健康昆明种小鼠36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药物联苯组、伤寒头高剂量、中剂量及低剂量组。各分组连续给药3d,末次给药1h后,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腹腔注射1%CCl4花生油溶液0.1mL/10g建立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测试小鼠禁食24h后,摘眼球取血并处死动物,分离血清进行血清生化指标的测定,检测小鼠血清中门冬氨酸氨基转氨酶(AST)、丙氨酸氨基转氨酶(ALT)、白蛋白(ALB)和总蛋白(TP)水平;剖检并取肝脏组织测肝脏重量,取部分肝组织研磨成匀浆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观察伤寒头处理下小鼠血清中AST、ALT、ALB和TP以及肝脏中SOD、MDA和GSH-PX的变化。结果表明,各伤寒头治疗组对AST、ALT均有明显的降低作用(P0.01),对TP、ALB没有影响(P0.05);各伤寒头治疗组对SOD和GSH-PX有升高作用(P0.05),对MDA有降低作用(P0.05),对肝脏指数没有影响(P0.05)。根据本研究结果,我们推断伤寒头对四氯化碳所致小鼠急性肝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主要是通过提高SOD和GSH-PX酶的活性,降低MDA来达到保护肝脏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探讨了人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移植对NOD/SCID小鼠放射性肠损伤的修复作用.将雄性NOD/SCID小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6只,即A组为空白对照组,B组为模型组,C组为治疗组.B组和C组小鼠全腹接受5 Gy 60Co γ射线单次照射,剂量率为100 cGy/min.照射后B组小鼠经尾静脉注射生理盐水,C组小鼠移植MSCs.于移植后第15天取小鼠空肠标本,通过免疫荧光方法检测MSCs在受损肠道的定植和分化情况.结果表明,治疗组小鼠的生存状况明显好于模型组小鼠,病理切片显示小肠黏膜得到修复,免疫荧光结果显示MSCs可定植于辐射损伤的肠道,并表达波形蛋白(vimentin)和α-SMA.MSCs移植入肠损伤的小鼠体内后可在受损肠道定植,并向间质细胞分化,参与辐射损伤的修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