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是培养学生具有科学世界观,提高学生具有完整人格和高尚情操,促进学生具有优良的人文精神的必然要求。在此,笔者仅就"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日常教学中的渗透、培养等内容,浅谈自己的观点及做法。一、紧扣课本,挖掘教材,结合生物课的教学内容,渗透情感价值观教育回顾教材,你会发现,新教材从知识体系的构建、表达到学习活动的设计,或隐或显地渗透着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这为教师对学生进行情感价值观教育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我  相似文献   

2.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基于科学史的教学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生物膜研究的科学史资料,引导学生进行基于资料的课堂探究性学习,注重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达成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  相似文献   

3.
<正>生命科学素养是指学生学习生命科学知识过程中,所形成的适应社会发展和人类自身完善所需要的生命科学方面的基本品质和能力。生命科学素养包括生命科学知识与技能、生命科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与研究方法、科学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但学生的生命  相似文献   

4.
以教材为载体、课程标准为指导,采用建构主义教学策略,通过问题引领,引导学生自主构建新的知识,提高了学生分析资料、合作交流、观察、语言表述等方面的能力,最终提升学生的自我认同感,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相似文献   

5.
李冬云 《生命世界》2010,(9):99-100
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在吸纳现行高中生物学教育优点的基础上,更尊重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需求,更贴近社会实际和学生的生活经验,更多地反映生物科学和技术的新进展,更重视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更强调学习是一个主动建构知识、发展能力、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过程。  相似文献   

6.
新课程标准强调学习是一个主动构建知识,发展能力、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过程。阐述在"能量流动"的教学过程中,利用模型化方法引领学生实现预期学习目标的教学组织。  相似文献   

7.
高中生物课改实践中存在知识学习与其生成过程割裂的现象,这将影响学生的自然科学素养的形成。因此,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尝试将学生的知识学习过程、能力培养过程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建立过程融入到学生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学习循环过程中。本文通过案例分析的方法,从生活化的导入、探究过程和小结等教学环节的角度,以恰当的教学内容为载体,激活学生对自然科学知识的生成能力,并将其延伸和拓展。  相似文献   

8.
通过改进实验装置,学生以分组探究的方式完成"渗透作用"实验,实验时间缩短、实验效果更明显,既有助于学生理解渗透作用原理及发生渗透作用的条件,也提高了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  相似文献   

9.
生命的凝视--在中学生物学教学中开设生命伦理学课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生命伦理学是对生命科学和卫生保健领域中人类行为的系统研究,是用道德价值和原则检验此范围内人的行为。在中学生物学教学中开启生命伦理学教育可以使学生在知识、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开展教育的形式有两种,一是在有条件的学校设置专门的生命伦理学课程:二是在日常的教学中渗透生命伦理学的内涵。  相似文献   

10.
依据《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编写的生物学教材突出探究性学习,教材的体系和结构以活动为中心,注重学生能力体系的构建。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要求生物学教师要学习新的课程理念,转变教育观念、更新教学方法,在活动中传授知识、发展学生的能力、培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活动组织和开展得好坏是生物学教学成败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1.
使用UIRDE教学模式组织教学,以"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一节为例,创设水稻育种的情境,挖掘整合教育资源,显化科学技能,渗透情感态度教育,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相似文献   

12.
1概述“细胞的代谢”这一主题是“分子与细胞”模块中的重点板块之一,也是高中生物学核心概念、主干知识的集中点,更由于其知识结构、能力立意的自身特点,为培养学生生物科学素养、倡导探究式教学、确立科学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提供了诸多链接点。  相似文献   

13.
1案例背景重体验、重探究、重过程,是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特征。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指出,科学是一个发展的过程。因此,生物科学史对培养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有着重要意义,在生物学教学中渗透科学史教育,有利于知识能力、过程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顺利实现。2案例描述在高二生物《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一节的教学中,我改变以往先讲授细胞膜的化学成分及结构、再讲授细胞膜的功能的传统教学方式,依次展示细胞膜结构的发现过程中的五个典型实验,层层引导学生通过周密的思考和探索,自己发现细胞膜的化学组成及结构特点。过程如下:师…  相似文献   

14.
《生物学课程标准》期望每一个学生通过学习,能够对生物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对生物学知识有更深入的理解,对今后的职业选择和学习方向有更多思考,并在学习的过程中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本文根据目前生物学教学存在的问题,以及课程标准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要求,论述了在新课程背景下初中生物学教学中情感态度价值观实现的具体途径。  相似文献   

15.
阐述了认知结构、情感结构、意志结构和行为结构在当代大学生教育的微生物学学科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包括这种体系的发展基础和建立理念,着重强调其在微生物学教学实践中的实施和所反映出的教学效果。具体来说就是用智给予学生知识,全面提高认知基础;用情关怀学生成长,平稳搭建情感桥梁;用爱启迪学生心灵,迅速增强意志动力;用心培养学生能力,充分施展行为表现。在这种"知情意行"结构的渗透下,大学生的素质教育得到了全面提升,使微生物学教学得到学生的充分肯定并取得比较理想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6.
郝雪 《生物学通报》2010,45(8):25-27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围绕着提高学生生物科学素养这一核心理念。在落实知识目标的同时,也注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和能力目标的实现。让学生重温人类研究光合作用几百年历史中经典的科学研究过程,尝试让学生从科学家的角度,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得出结论,增强学生通过分析生物学实验、科学史实或证据,得出合理推论的能力。同时还能感受到精妙的实验设计、科学的思维方法、先进的技术在科学发现中的重要作用,体验科学、技术、社会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新课标下高中生物教学的若干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普通高中生物新《标准》课程理念是:提高学生生物科学素养,面向全体学生,倡导探究性学习,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同时,新课程目标融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于一体。这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要注意更新内容,增强课程内容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现实生活的联系;优化学习方式;改进评价方法;增强课  相似文献   

18.
新课程标准中有关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培养目标大多属于隐性目标,在教学中不易落实。通过教学实践研究,提出从教学内容渗透、教学过程实践、教学评价反馈等3个环节落实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提出采用学习档案袋的方法进行评价,并设计了具体的评价量表。  相似文献   

19.
现象学是20世纪最广泛也是影响最大的哲学思潮。教育现象学引入了现象学"悬置"、"本质直观"等思维态度和方法,将研究重点由客体化的知识转向主体化的人,反对教育过度接收以实证、经验为主导的自然科学方法,倡导返回意识领域、"回到实事本身"。这正是传统教育观和教学观所忽视的方面。站在教育现象学视角下重新审视高中生物学教学,在获得提高学生主动性、积极性的教学策略的同时,让学生体验知识的产生过程,理解知识产生过程中的逻辑背景,感受知识背后丰富的情感体验,获得个性化的价值态度,为知识创造新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以科学史发展过程中科学家对基因与染色体关系的探索与研究为主线,以基于类比推理、演绎推理、模型构建的科学思维和方法的训练为核心,兼顾科学态度的培养,实现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