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探讨中药穴位贴敷联合硬膜外镇痛泵对老年髋关节骨折患者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2月至2019年2月西安交通大学附属红会医院中医骨科80例老年髋关节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顺序,随机化原则将受试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术后均给予硬膜外镇痛泵止痛,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中药穴位贴敷止痛,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的疼痛程度、疼痛相关指标、手术前后血清β-内啡肽水平变化及术后镇痛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在术后1 d、3 d、7 d静息状态及活动状态的近期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疼痛时间、爆发痛次数、术后24 h按压镇痛泵次数、睡眠时间及止痛剂用量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首次按压镇痛泵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P0.05),术前两组患者的血清β-内啡肽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24 h及48 h研究组患者的血清β-内啡肽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镇痛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中药穴位贴敷联合硬膜外镇痛泵可有效缓解术后疼痛,减少止痛剂用量,提高患者睡眠质量及血清β-内啡肽水平,对促进髋关节骨折患者术后康复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
摘要 目的:观察吗啡皮下自控镇痛泵治疗难治性癌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应用治疗方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其中试验组使用皮下自控阵痛泵给药,对照组口服吗啡片剂,5 d为一疗程,共计观察3疗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疼痛积分改善情况;每疗程吗啡日均用量;疼痛起效时间、最佳缓解时间;镇痛维持时间及剂量稳定天数、爆发痛情况;生活质量改善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疗程费用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数字疼痛评分法(numerical rating scale,NRS)评分在治疗后均较镇痛前显著降低(P<0.05);在吗啡用量比较方面,试验组吗啡用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同期用量;试验组在疼痛缓解时间、疼痛最佳缓解时间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治疗期间试验组平均镇痛维持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体力状况分析标准(performance status,PS)评分较治疗前显著改善;试验组便秘、嗜睡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每疗程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具有明显经济优势。结论:吗啡皮下自控镇痛泵给药方式控制难治性癌痛临床疗效确切,止痛效果明显。与对照组比较,疼痛起效时间短,疗程较吗啡用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改善了患者生活质量,且减轻了患者经济压力。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芬太尼透皮贴剂对吗啡不耐受晚期癌痛患者疼痛介质水平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收治的102例吗啡不耐受晚期癌痛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1例。对照组予以氨酚羟考酮片治疗,研究组予以芬太尼透皮贴剂治疗。比较两组的镇痛疗效,治疗前后血清疼痛介质、视觉模拟评分(VAS)、生活质量水平的变化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研究组镇痛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86.27%vs. 68.23%,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P物质(SP)、前列腺素E2(PGE2)及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且研究组以上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血清β-内啡肽(β-EP)均较治疗前明显上升,且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精神状况、心理状况、功能状况、生理状况及社会功能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上升,且研究组以上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恶心呕吐、便秘、头晕嗜睡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芬太尼透皮贴剂对吗啡不耐受晚期癌痛患者的镇痛效果确切,能够调节疼痛介质表达,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是治疗晚期癌痛有效、安全的阿片类药物。  相似文献   

4.
摘要 目的:研究中药"灵景方"对冠心病PCI术后焦虑状态(心神失养证)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22年4月至2023年3月期间,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心血管科的患者者共64例,分为中药治疗组及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予常规西药治疗,中药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灵景方"治疗,疗程2个月,运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躯体化症状自评量表(SSS)、中医证候积分等评估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焦虑程度、躯体化症状程度以及中医临床证候的缓解程度,并分析患者治疗前后血清hs-CRP水平,以评估炎症反应程度,进而评价患者远期预后。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HAMA评分、SSS评分、中医证候积分、血清hs-CRP等方面均无差异。治疗后HAMA评分的下降在中药治疗组内有差异(P<0.05),而对照组组内无差异(P>0.05),治疗后中药治疗组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均有下降(P<0.05),中药治疗组评分较对照组低(P<0.05)。中药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72.41%,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56.67%,中药治疗组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SSS评分在治疗后均有下降,且中药治疗组评分下降更多(P<0.01)。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hs-CRP下降,中药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灵景方可明显减轻冠心病PCI术后(心神失养型)患者的焦虑情绪、中医临床临床症候及躯体化症状,提高生活质量,降低炎症反应,对冠心病的远期预后可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5.
张镇华  陈婷婷  常青 《蛇志》2023,(1):81-84
目的 观察穴位贴敷联合中药足浴治疗痰浊上蒙型眩晕的效果。方法 将2021年7月至2022年6月在我院治疗的112例痰浊上蒙型眩晕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6例。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采用穴位贴敷及中药足浴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以及中医证候积分、血流动力学、眩晕障碍量表(DHI)评分、活动平衡信心量表(ABC)评分改善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主证、次证、兼证及舌苔脉象等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各项指标中医证候积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平均血流速度(Vm)、基底动脉血流速度(BA)、右侧椎动脉血流速度(RVA)、左侧椎动脉血流速度(LVA)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Vm、BA、RVA及RVA指标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的DHI及ABC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  相似文献   

6.
摘要 目的:考察温中消疡汤对非甾体类抗炎药(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NSAIDs)相关性胃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以80例2017年2月-2020年1月就诊于我院NSAIDs相关性胃溃疡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口服雷贝拉唑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服用温中消疡汤。对中医证候疗效指标、中医证候积分和胃镜下疗效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对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疗效进行比较,研究组的总有效率为90.00 %,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50 %(P<0.05)。对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胃脘疼痛、腹胀、纳呆食少、反酸、嗳气、倦怠乏力、大便稀溏)积分进行比较,显示治疗前两组各证候积分及总积分无明显差异(P>0.05);经过治疗,两组患者各项证候积分及总积分均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胃脘疼痛、腹胀、纳呆食少、反酸及总积分均显著减低(P<0.05)。对两组患者胃镜下黏膜改善情况进行比较,研究组的总有效率为97.50 %,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7.50 %(P<0.05)。结论:温中消疡汤治疗NSAIDs相关性胃溃疡,能显著提高对NSAIDs相关性胃溃疡的疗效,能更好的改善胃脘疼痛、腹胀、纳呆食少等症状,能明显促进胃黏膜的恢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盐酸羟考酮缓释片联合复方苦参注射液对卵巢癌患者癌痛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1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77例卵巢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9例)及对照组(38例)。对照组给予羟考酮缓释片,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复方苦参注射液,对比两组治疗前和治疗1个疗程后的疼痛数字评分(Numerical rating scale,NRS)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的变化,治疗期间每人每天的羟考酮用量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NR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观察组NR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疲乏、恶心呕吐、疼痛、食欲丧失、便秘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每人每天羟考酮的用量、便秘及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羟考酮可有效缓解卵巢癌的癌痛,降低羟考酮毒副作用,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三黄健齿汤联合牙周局部治疗慢性牙周炎的临床疗效,并观察其对炎症因子的影响,为临床诊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10月到2016年3月我院收治慢性牙周炎患者13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5例,对照组给予洁治和龈下刮治、根面平整等,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三黄健齿汤治疗,比较治疗前和治疗后牙周探诊深度(PD)、牙龈出血指数(BI)、牙龈沟液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水平变化,并比较中医证候评分。结果:治疗后两组PD和BI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IL-1β和IL-6均显著降低,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中医主证候群和次证候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两组主证候群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次证候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三黄健齿汤联合牙周局部治疗对慢性牙周炎具有较好疗效,能有效降低炎症因子,改善次证候评分。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中药外洗方I联合温阳祛湿化瘀汤内服对细菌性阴道病患者阴道灌洗液中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将138例寒湿瘀滞症细菌性阴道病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69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阴道深部放置甲硝唑栓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中药外洗方I外洗+口服温阳祛湿化瘀汤治疗。两组患者连续治疗2周,比较两组患者疗效,患者外阴瘙痒、阴道疼痛、黏膜充血情况和白带减少消失时间,治疗前后阴道pH和乳杆菌数量评分,治疗前后阴道灌洗液中IL-6、IL-8水平及两组患者6个月内的复发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4.20%vs 82.61%,χ~2=4.525,P0.05)。研究组患者外阴瘙痒、阴道疼痛、黏膜充血情况和白带减少消失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阴道pH值低于对照组,乳杆菌数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阴道灌洗液中IL-6、IL-8水平低于对照组(均P0.05)。研究组患者6个月内复发率低于对照组(7.25%vs 27.54%,χ~2=8.256,P0.05)。结论温阳祛湿化瘀汤内服结合中药外洗方I治疗细菌性阴道病的效果确切,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阴道内环境,有助于恢复乳杆菌的优势地位和阴道微生态平衡,与甲硝唑栓联合使用可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
摘要 目的:探讨高强度聚焦超声消融治疗(HIFU术)联合补肾活血方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3月到2023年3月收治的100例子宫腺肌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HIFU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HIFU术联合补肾活血方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对比手术前、手术后3个月、6个月的糖类抗原CA125及血红蛋白水平变化,并在治疗3个月后和治疗6个月应用子宫体积、痛经评分、经量评分评价患者远期预后情况。结果: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无差异(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腰膝酸软、经期腰骶痛、经期腹痛相关中医证候积分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腰膝酸软、经期腰骶痛、经期腹痛相关中医证候积分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手术两组患者糖类抗原CA125、Hb水平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3个月、6个月两组患者糖类抗原CA125水平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Hb水平升高,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3个月的子宫体积、痛经评分、经量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治疗6个月后两组患者子宫体积、痛经评分、经量评分均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子宫腺肌病患者应用高强度聚焦超声消融术联合补肾活血方治疗可提升其临床治疗效果,减轻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患者糖类抗原CA125表达水平,减轻贫血情况,且远期疗效较好,能够进一步改善患者子宫体积、疼痛程度和月经量,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1.
摘要 目的:观察玉肤解毒膏治疗结直肠癌患者卡培他滨化疗所致手足综合征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提供合理治疗方案。方法:选择2021年月-2022年5月湖南省肿瘤医院门诊或住院部确诊为结直肠癌行含卡培他滨方案化疗所致手足综合征患者60例。所有患者采用抛掷硬币法分为玉肤解毒膏组和尿素软膏组,各30例。玉肤解毒膏组采用玉肤解毒膏治疗;尿素软膏组采用尿素软膏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21 d。观察2组手足综合征分级改善情况、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手足皮肤反应生活质量量(HF-QoL)评分及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结果:玉肤解毒膏组在降低手足综合征分级及提高治疗总有效率上均优于尿素软膏组(P<0.05);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积分、VAS评分、HF-QoL评分及SAS评分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玉肤解毒膏组均低于尿素软膏组(P<0.05)。结论:玉肤解毒膏治疗结直肠癌患者卡培他滨化疗所致手足综合征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降低患者临床分级,降低中医证候积分、缓解疼痛症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及焦虑状况,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摘要 目的:探讨清咽滴丸药物冰块治疗甲状腺术后咽痛的疗效,分析其对相关临床症状和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4月至2021年8月期间广东省中医院甲状腺诊治中心收治的甲状腺术后咽痛患者240例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分成三组,每组80例。对照组为药物组,给予清咽滴丸含服;实验I组为冰块组,给予25%高糖冰块含漱;实验II组为药冰组,给予自制清咽滴丸药物冰块含漱。观察比较三组患者治疗48 h后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和治疗48 h后的中医证候积分、深睡眠质量评分以及治疗前、治疗8 h、24 h和48 h后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结果:实验II组治疗48 h后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实验I组和对照组(P<0.05)。三组患者治疗48 h后的中医证候积分和深睡眠质量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三组患者治疗8 h、24 h、48 h后的VAS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实验II组治疗48 h后的中医证候积分和深睡眠质量评分均显著低于实验I组与对照组(P<0.05),实验II组治疗8 h、24 h、48 h后的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实验I组与对照组(P<0.05)。结论:清咽滴丸药物冰块治疗可有效缓解甲状腺术后咽痛及相关临床症状,改善患者睡眠质量,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化瘀消癥剂口服、灌肠联合穴位离子导入多途径联合疗法治疗慢性盆腔痛(子宫内膜异位症、慢性盆腔炎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慢性盆腔痛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28例。治疗组患者采用化瘀消癥剂口服、灌肠联合穴位离子导入方法;对照组患者采用散结镇痛胶囊进行口服,排除月经周期连续用药20天当做1个疗程,治疗持续3个疗程。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治疗前后中医症候以及局部体征评分、糖类抗原125(CA125)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89.28%vs. 57.14%,P0.05)。两组患者的局部体征评分、中医症候评分和总积分均比治疗前有一定程度下降(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中医症候积分、总积分、体征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治疗组以上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种患者治疗后血清CA125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4.29%vs. 10.71%, P0.05)。结论:通过口服、灌肠外加穴位离子导入三种途径联合给予化瘀消癥剂治疗慢性盆腔痛患者可以显著提高其临床效果,有效改善患者的盆腔疼痛程度、中医症候和局部体征,安全有效,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肝癌疼痛与血浆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FGF-2)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10月~2019年7月收治的30例肝癌疼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疼痛程度分为4例轻度疼痛组、19例中度疼痛组、7例重度疼痛组,同期纳入30例肝癌无痛患者和30例健康对照组,比较各组血浆VEGF、BDNF和FGF-2水平,并分析肝癌疼痛患者血浆VEGF、BDNF和FGF-2水平和数字评分法(NRS)评分的相关性。结果:肝癌疼痛组血浆VEGF、BDNF、FGF-2水平显著高于肝癌无痛组及对照组(P0.05)。重度疼痛组血浆VEGF、BDNF、FGF-2水平显著高于中度疼痛组及轻度疼痛组(P0.05)。治疗后,肝癌疼痛患者血浆VEGF、BDNF、FGF-2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肝癌疼痛患者血浆VEGF、BDNF、FGF-2水平和NRS评分呈显著正相关(r值分别为0.619、0.571、0.563,P值均0.001)。结论:肝癌疼痛患者血浆VEGF、BDNF和FGF-2水平较肝癌无痛者明显上升,且和疼痛程度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益气安神膏对心脾两虚型失眠患者睡眠质量及中医症候疗效的影响,为膏方应用于失眠调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来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70例心脾两虚型失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就诊顺序,由电脑产生随机数字,根据数字奇偶性分为对照组(35例)和试验组(35例)。在认知行为治疗(CBT-I)干预基础上,试验组予口服益气安神膏1匙(约15g)/次,每日2次,对照组予口服归脾丸10丸/次,每日3次,4周为1疗程,两组均连续服用8周2疗程。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中医证候评分量表评分评估睡眠质量及中医证候疗效。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4.3%(治愈2例,有效31例),高于对照组的77.1%(治愈1例,有效26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PSQ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得分(8.1±2.8)分,对照组得分(10.4±3.8)分,前者明显低于后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证候疗效方面,相较于对照组,试验组疗效更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安神膏在改善睡眠质量及中医证候疗效方面均优于归脾丸,其临床疗效明显,服用方便,可适用于临床慢性失眠患者的调理。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康复训练、针灸联合丹参川穹嗪穴位注射对脑梗死患者肩手综合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于我院诊治的脑梗死后肩手综合征(SHS)患者82例,随机平均分为A、B组各41例。A组患者予综合药物治疗、针灸及康复训练,B组在A组基础上给予丹参川穹嗪穴位注射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上肢运动功能评分(FMA)、数字疼痛评分(NRS)、肩关节肿胀程度、肩关节活动度(ROM)、神经功能缺损评分(CNFDS)、日常生活活动能力(MBI)和生活质量评分(WHOQOL)。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NRS评分、肩关节肿胀程度、上肢CNFD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上肢FMA评分、MBI、WHOQOL评分、各个范围ROM均明显增加,且B组以上指标较A组改善更明显(P0.05)。结论:康复训练、针灸联合丹参川穹嗪穴位注射治疗脑梗死后肩手综合征疗效显著优于药物、针灸治疗及康复训练。  相似文献   

17.
摘要 目的:探讨胸椎旁神经阻滞(TPVB)复合全身麻醉在肝癌切除术的镇痛效果。方法:行肝癌切除术的患者120例根据麻醉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与TPVB组,每组60例。对照组实施单纯全身麻醉,TPVB组予以TPVB复合全身麻醉。记录两组术后4 h、术后12 h、术后24 h和术后48 h疼痛数字评价量表(NRS)评分;记录两组术中麻醉药物使用情况、术后镇痛相关指标;记录两组不良反应情况和首次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于术前和术后24 h,检测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和IL-8的测定并使用流式细胞仪对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进行测定。结果:相比于对照组,TPVB组术后4 h、术后12 h和术后24 h的NRS评分均显著下降(P<0.05)。相比于对照组,TPVB组术中瑞芬太尼用量使用减少(P<0.05),首次按压镇痛泵时间延迟(P<0.05),术后24 h镇痛按压次数及用量减少(P<0.05),且补救镇痛率显著降低(P<0.05)。TPVB组术后首次排气时间相比对照组提前(P<0.05),住院时间相比对照组缩短(P<0.05),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在术后24 h时,两组IL-6水平和IL-8水平均高于术前(P<0.05),但TPVB组低于对照组(P<0.05)。在术后24 h时,两组CD3+、CD4+和CD4+/CD8+水平均低于术前(P<0.05),但TPVB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TPVB复合全麻用于肝癌切除术能够提高术后镇痛效果,减少围术期阿片类药物消耗,减轻术后炎症反应,改善术后免疫功能,对术后恢复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