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郑新庆  黄凌风  李元超  林荣澄 《生态学报》2013,33(22):7166-7172
为了评估啃食性端足类强壮藻钩虾Ampithoe valida对筼筜湖大型海藻群落的影响,作者在实验室内开展了强壮藻钩虾对筼筜湖三种大型海藻(绿藻石莼Ulva lactuca和根枝藻Rhizoclonium sp.、红藻细基江蓠繁枝变种Gracilaria tenuistipitata var. liui)的摄食实验,并分析了大型海藻的营养价值是否对强壮藻钩虾的摄食选择产生影响。结果显示,在无选择性摄食实验中,强壮藻钩虾的摄食率与海藻的干湿比和鲜藻总有机碳含量有着明显的负相关关系,这表明强壮藻钩虾有明显的补偿摄食行为,能通过增加低营养价值藻类的摄食量来满足自身代谢的需求。强壮藻钩虾对绿藻石莼和根枝藻有明显的摄食偏好,对它们的摄食率分别占总摄食率的40.6%和57.1%,而红藻细基江蓠繁枝变种则属于偶然性摄食的种类,海藻的营养价值并没有对强壮藻钩虾的摄食选择产生影响。不过,强壮藻钩虾对绿藻的摄食偏好并没有在筼筜湖形成一个以红藻占主导的大型海藻群落,这可能是由于筼筜湖超富营养化的水体使得来自强壮藻钩虾的下行控制已经无法抑制来自超富营养化的水体通过上行控制对绿藻生长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强壮藻钩虾的繁殖及胚胎发育的形态学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强壮藻钩虾隶属于节肢动物门甲壳纲端足目钩虾亚目的一种小型水生生物,在20世纪80年代初由任先秋首次记录并进行形态学描述,主要分布在中国黄海、渤海、东海、日本和北太平洋海岸。强壮藻钩虾主要生活在有机物丰富的海水中并常栖息于大型水草中,可全年在野  相似文献   

3.
异钩虾     
异钩虾(Anisogammarus(Eogammarus)sp.)在分类上属节肢动物门甲壳纲端足目钩虾亚目钩虾科异钩虾属原钩虾亚属,本亚属的特性,就是在胸足鳃板的基部,都附带着一种腊肠式的附属鳃囊(表1,图1),这些鳃囊的数目与排列,随着种类的不同而有变异。此外,第3尾足内外肢相差很多,亦是本亚属的一大特征(图2)。  相似文献   

4.
从时空异质性看东湖富营养化中原生动物的演替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吴生桂  沈韫芬 《生态学报》2001,21(3):446-451
1993-08~1994-08,东湖原生动物年均丰度为59,391ind./L,年均生物量为1.40mg/L。从V站到0站,随着营养水平(TSI)增加,数量(A)和生物量(B)显著增加LnA=-58.323+16.503LnTSI(n=5,r=0.983,p=0.003);LnB=-16.840+0.256TSI(n=5,r=0.996,p<0.001),两者均表现出明显的空间异质性。同时,丰度的周年动态模式也发生了明显演替,原来的春季和秋季高峰演变为冬季高峰,营养水平越高,冬季高峰越明显,随营养水平增加形成的原生动物群落结构-种类组成和现存量-的空间格局与年代变化趋势一致。  相似文献   

5.
2016和2017年的5月至8月,在河南省董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利用红外相机监控和野外直接观察赤腹鹰(Accipiter soloensis),对其孵卵节律和巢防卫行为进行了研究。为了更好地获得巢防卫数据,我们以人作为入侵者攀爬巢树,观察人停留在巢树上10 min内不同赤腹鹰个体的巢防卫行为。共发现赤腹鹰繁殖巢52个,累计拍摄红外照片661 306张,将15个繁殖巢内的30只个体的巢防卫行为分成了4个等级。研究表明:1)雄鸟的巢防卫等级与雄鸟的日孵卵次数(r=0.751,n=15,P0.01)、雄鸟日孵卵时间(r=0.803,n=15,P0.01)、每日雌雄孵卵总时间(r=0.527,n=15,P0.05)均呈显著正相关,雌鸟的巢防卫等级与雄鸟的日孵卵次数(r=0.717,n=15,P0.01)、雄鸟的日孵卵时间(r=0.619,n=15,P0.05)呈显著正相关(Sperman rank correlation);2)雌鸟巢防卫强度与雄鸟巢防卫强度呈显著正相关(r=0.743,n=15,P0.01);3)亲鸟的平均离巢时间与雄鸟的日孵卵次数(r=﹣0.680,df=11,P0.05)、雄鸟的日孵卵时间(r=﹣0.640,df=11,P0.05)、雌鸟的孵卵次数(r=﹣0.558,df=11,P0.05)、每日雌雄孵卵总时间(r=﹣0.772,df=11,P0.01)均呈负相关。可见,赤腹鹰的巢防卫强度和孵卵投入密切相关,并且配偶间的巢防卫行为存在相似性,可能与配偶选择和学习行为有关。  相似文献   

6.
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世界许多海区尤其是近岸海区发生了不同程度的低氧现象, 导致海洋动物大量死亡, 对海洋生态系统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为明确烟台牟平海洋牧场低氧对大型底栖动物的生态效应, 我们于2016年夏季(6月、8月、9月共3个航次)在该海域进行现场调查, 分析低氧对大型底栖动物群落时空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 牟平海洋牧场8月低氧事件发生时, 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优势种为短叶索沙蚕(Lumbrinereis latreilli)、不倒翁虫(Sternaspis scutata)和内肋蛤(Endopleura lubrica)。低氧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大型底栖动物的群落结构, 表现为物种组成和优势种变化上。例如, 耐受低氧的机会种数量增加, 如短叶索沙蚕; 敏感种数量减少, 如微小海螂(Leptomya minuta)、长吻沙蚕(Glycera chirori)、大蝼蛄虾(Upogebia major)、极地蚤钩虾(Pontocrates altamarimus)、塞切尔泥钩虾(Eriopisella sechellensis)等。同时, 低氧也导致了物种多样性的降低, 但丰度和生物量受其影响不明显, 这主要是由于机会种短叶索沙蚕丰度和生物量的剧增所致。大型底栖动物不同物种耐受低氧的阈值不同。例如, 短叶索沙蚕在溶解氧(DO) < 1.0 mg/L受影响最大, 在DO = 2.0 mg/L时受到的影响不明显, 而其他敏感种如微小海螂、大蝼蛄虾、极地蚤钩虾、塞切尔泥钩虾等在DO < 2.5 mg/L时, 已表现出明显的不适。低氧事件之后, 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 其恢复程度和需要的时间长短与低氧发生的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7.
通过建立基于外貌性状的量化性体况评分标准,于2012年7—10月间对四川马尔康麝场的586头圈养林麝(雌麝299头,雄麝287头)进行了体况评分,并分析了相关变量对林麝体况得分的效应,结果表明:马尔康麝场圈养林麝的体况评分均值为3.49(±0.02,n=586),大部分林麝(59.56%,n=349)的体况评分高于均值。雌麝体况评分均值(3.50±0.02,n=299)略高于雄麝(3.49±0.03,n=287)(P0.05),成体麝体况评分(3.59±0.02,n=291)极显著地高于老龄林麝(3.38±0.09,n=27)和亚成林麝(3.35±0.03,n=184)(P0.01)。林麝的体况得分与其年龄相关不显著(r=0.07,P0.05),但亚成体及成体麝的体况评分与其年龄间的相关极显著(亚成体r=0.19,P0.01;成体r=-0.16,P0.01),而老龄麝体况评分与其年龄略呈负相关(r=-0.23,P0.05)。S模型y=e1.2811-0.0885/a(R2=0.051,df=500,F=26.74,P0.01)可近似拟合林麝体况得分和年龄的关系。此外,马尔康麝场泥地基底的改装圈舍中的林麝体况(3.52±0.03,n=197)显著优于原装青砖圈舍林麝评分(3.47±0.02,n=389)(P0.05)。  相似文献   

8.
傅建融  周洁  张艳苹  翟欣  李浩  刘丽 《生态学报》2024,44(3):1298-1311
全球变暖引发珊瑚礁区向大型海藻场生态演替现象与日俱增,大型海藻对珊瑚的影响主要包括抑制生长、发育与繁殖,但不同的海藻对不同的珊瑚具有不同的影响,二者之间的关系仍未有定论。为探究热压力所引起二者竞争关系的变化,以枝状风信子鹿角珊瑚(Acroproa hyacinthus)和大型底栖海藻杉叶蕨藻(Caulerpa taxifolia)为研究对象,设置了环境温度(27℃)与热压力温度(30℃),比较藻类间接接触和直接接触珊瑚对珊瑚附生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并从培养水环境及海藻表面微生物中寻找影响珊瑚表面微生物的原因。结果表明,去除嵌合体后共获得3369713条优化序列,并且大部分细菌得到注释。环境温度下,间接接触与直接接触组微生物表达模式接近,海藻的处理使得珊瑚表面附生微生物种类、丰度、PcoA区分度最高。门水平上,微生物群落主要由变形菌门、拟杆菌门、蓝细菌门、厚壁菌门、放线菌门组成。目水平上,微生物群落主要由红细菌目、黄杆菌目、肠杆菌目、蓝细菌目、假单胞菌目、噬几丁质菌目组成。这些细菌表型主要包括革兰氏阴性、好氧细菌、移动元件含量和胁迫耐受四大类,生态功能主要包括化能异养和需氧化能异养。对12个处理组的36个样本进行核心ASV分析(amplicon sequence variants),共获得139个核心ASVs。以假单胞菌目、黄杆菌目、噬几丁质菌目、红细菌目为主,还包括立克次氏体菌目、伯克霍尔德氏菌目、肠杆菌目、疣微菌目等。通过线性判别分析(linear discriminant analysis)可比较各组中相对丰度具有显著差异的细菌类群。环境温度下,群落中弧菌(Vibrio)、邻单胞菌(Plesiomonas)、奈瑟氏菌(Neisseria)以及螺旋体菌(Brevinema)相对丰度显著升高;温度升高后,珊瑚白化且胞内寄生病原微生物丰度显著升高,如米卡弧菌(Micavibrionales)与立克次氏体菌(Rickettsiales);热压力下,海藻的加入缓解了珊瑚白化、减少了胞内寄生性微生物丰度、显著提高了益生菌海命菌(Marivita)以及Halioxenophilus丰度。因此,在不同温度下杉叶蕨藻既作为压力源转移病原菌,又协助珊瑚抵抗胞内寄生菌,结果有助于理解大型海藻-珊瑚的竞争关系,解释海藻对珊瑚的潜在生态影响。  相似文献   

9.
报道了采自云南的端足目异钩虾科沼泽宽肢钩虾1新属1新种,Eurypodogammarus helobius gen.nov.et sp.nov..宽肢钩虾属区别于其它属在躯体粗壮,每个基节鳃只有1个附鳃.文中详细描述了新属新种的个体特征及其与近似属种的比较,同时附有特征图.研究标本保存于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相似文献   

10.
为掌握蜡皮蜥(Leiolepis reevesii)繁殖期家域大小、家域内是否存在核域,以及家域与核域的重叠程度,分别于2010年和2011年的3月至5月在海南文昌荒坡地生境中,应用无线电遥测技术对蜡皮蜥家域进行了研究,采用最小凸多边形、固定核域、线家域等方法分析了13只个体(10雄3雌)的家域、核域及其重叠度。雄性最小凸多边形(100%MCP)家域面积为(14 091.6±5 718.0)m2,显著大于雌性的(253.3±106.5)m2(t=4.064,df=11,P=0.002);雄性95%固定核域(FK)和75%FK面积为(10 707.8±2 388.5)m2和(3 282.7±1 022.8)m2,分别显著大于雌性的(379.1±74.1)m2(t=7.262,df=11,P0.001)和(172.1±37.9)m2(t=5.107,df=11,P0.001);雄性线家域为(205.8±52.5)m,显著大于雌性的(25.0±2.0)m(t=5.781,df=11,P=0.034);分析遥测个体位点利用方式,蜡皮蜥个体家域内核域明显,雄性核域为(1 380.5±429.1)m2,显著大于雌性的(80.2±18.5)m2(t=5.088,df=11,P0.001),且雄性核域占100%最小凸多边形家域面积的比例为10.9%±3.9%,显著低于雌性的33.3%±6.1%(t=﹣7.834,df=11,P0.001);雄性100%MCP面积不仅与头体长(SVL)之间线性相关显著(n=10,r=0.815,P=0.004),而且与体重(BM)之间也具有明显的线性相关(n=10,r=0.683,P=0.029);个体之间具有家域和核域重叠,雄性个体之间100%MCP家域重叠指数为0.26±0.17,显著低于雌性的0.66±0.02(t=﹣3.372,df=34,P=0.002),而雄性核域重叠面积占核域比例为2.50%±1.70%、重叠指数为0.02±0.02,雌性比例为0.34%±0.01%、重叠指数为0.01,表明蜡皮蜥具有明显的领域性,且雌性在繁殖季节其领域性明显高于雄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孕晚期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阴道菌群与阴道上皮细胞的自噬和应激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取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8年9月至2019年1月诊断及治疗的孕晚期GDM孕妇23例作为GDM组,选取同时段、同年龄段产检正常的孕妇23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孕妇阴道菌群及自噬和应激水平进行检测,使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探究菌群指标与自噬和应激水平间的相关性。结果两组阴道细菌构成存在差异,GDM组在毛螺菌科、双歧杆菌目、普雷沃菌属、詹氏乳杆菌、双歧杆菌科、加德纳菌属的相对丰度大于对照组,对照组在乳杆菌属、卷曲乳杆菌、惰性乳杆菌、假单胞菌目、假单胞菌属、气球菌科的相对丰度大于GDM组。GDM组p62相对表达量显著低于对照组(t=3.903,P0.001),hsp70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组(t=5.704,P0.001)。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双歧杆菌目、加德纳菌属与p62水平呈显著负相关(r=-0.407、-0.482,P=0.009、0.002),双歧杆菌科与hsp70呈显著正相关(r=0.448,P=0.004);乳杆菌属与p62呈显著正相关(r=0.437,P=0.011),与hsp70水平呈显著负相关(r=-0.475,P=0.005)。结论孕晚期GDM孕妇阴道菌群与阴道上皮细胞自噬和应激水平存在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
对福建梅花山华南虎繁育研究所分别在笼舍和洞穴环境条件下出生的华南虎Panthera tigris amoyensis幼虎的警戒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幼虎的警戒行为多样;洞穴出生的幼虎警戒性整体高于笼舍出生的幼虎;在笼舍与半散放区连通的环境中,2组幼虎组内在每个测量时间点的警戒距离与逃逸距离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警戒距离:df=18,F=5.690,P0.001;逃逸距离:df=18,F=4.875,P0.001),而2组幼虎之间的警戒距离与逃逸距离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警戒距离:df=1,F=7.461,P=0.072;逃逸距离:df=1,F=3.288,P=0.167);2组幼虎的警戒距离与逃逸距离随时间增加分别有不同程度的下降,2组幼虎的警戒距离与时间没有显著相关性(笼舍组:R~2=0.082 0,P=0.235,n=19;洞穴组:R~2=0.084 2,P=0.228,n=19),而逃逸距离与时间显著相关(笼舍组:R~2=0.318 5,P=0.012,n=19;洞穴组:R~2=0.304 9,P=0.014,n=19)。  相似文献   

13.
江苏海门蛎岈山牡蛎礁是我国目前现存的面积最大的潮间带活体牡蛎礁,但由于人类活动干扰及泥沙淤积等原因,该自然牡蛎礁面积不断缩小,影响着该牡蛎礁的生态功能与保护管理。于2013—2014年开展了首期江苏海门蛎岈山牡蛎礁恢复工程,基于生态监测结果评估该牡蛎礁恢复工程的生态效果。多层礁体上活体牡蛎丰度显著高于单层礁体(P0.05);随着礁体的发育,恢复礁体上牡蛎丰度显著下降(P0.05)。非参数Kruskal-Wallis检验结果显示,在两个生活周期内(2013-09—2013-11,2014-03—2014-05)牡蛎均呈现快递的生长(Q=10.519,Q=6.527,P0.05),而在越冬期内(2013-11—2014-03)牡蛎几乎停止了生长(Q=0.35,P0.05)。随着礁体的发育,恢复牡蛎礁上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物种丰度并没有增加,但其平均总密度和总生物量均呈现显著性的增长(P0.05);礁体构建后1a时恢复牡蛎礁中大型底栖动物的平均总密度和生物量均接近于自然牡蛎礁(P0.05),但显著高于未恢复区(P0.05);恢复牡蛎礁与自然牡蛎礁具有显著不同的大型底栖动物群落(ANOSIM,P=0.001)。研究结果表明该牡蛎礁恢复工程取得初步成功。  相似文献   

14.
测定了厦门市筼筜湖(内、外湖)大型海藻群落两种优势端足类(强壮藻钩虾Ampitheoe valida和上野蜾蠃蜚Corophium uenoi)及其潜在食源的碳、氮稳定同位素比值(δ~(13)C和δ~(15)N),分析研究了这两种端足类摄食习性的空间变动特征。研究发现,端足类的潜在食源包括悬浮颗粒有机物(Particulate organic matter:POM),沉积有机物(Sedimentary organic matter:SOM),石莼(Ulva lactuca:Ulva)及其表面的附生生物(Epiphytes:Epi),它们的δ~(13)C和δ~(15)N值分别介于-24.0‰(POM)—-11.8‰(Ulva)和-1.7‰(POM)—4.7‰(Ulva)之间。其中,Ulva和POM的δ~(13)C值的内、外湖差异不显著;而外湖SOM和Epi的δ~(13)C值则明显高于内湖。采样区SOM有机质来源的空间差异是其δ~(13)C内、外湖差异的主要原因。除POM外,外湖有机碳源的δ~(15)N明显高于内湖,这与它们利用氮源的δ~(15)N的差异有关。潜在食源稳定同位素组成的空间差异,使得筼筜湖端足类的稳定同位素组成,尤其是δ~(15)N值表现出显著的空间变动特征(强壮藻钩虾和上野蜾蠃蜚δ~(15)N的内、外湖差异高达1.6‰和4.2‰,变幅约1个营养级),但2种端足类食性的空间差异却不尽相同:强壮藻钩虾的食性相对稳定,其δ~(13)C值介于Ulva和Epi之间,表明它主要从Ulva及其表面的Epi获取碳源;而上野蜾蠃蜚的食性内、外湖差异较大:内湖从石莼表面的Epi获取碳源,约20%是来自POM的贡献,而外湖则主要以Ulva及其表面的Epi为食。分析显示,筼筜湖内、外湖端足类δ~(15)N的空间差异并不是端足类的营养级发生了变化,而是由于端足类食源δ~(15)N的空间差异引起的,而不同端足类食性的内、外湖差异则可能与环境中饵料的丰度和生物量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记述了采自安徽巢湖忠庙的端足目畸钩虾科大螯属一新种,巢湖大螯蜚Grandidierella chaohuensis sp.nov.文中详细描述了其形态特征和与近似种的区别,同时附有特征图。模式标本保存于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相似文献   

16.
鄱阳湖滨藕塘生境中白鹤取食行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植毅进  卢萍  戴年华  邵明勤  曾健辉 《生态学报》2019,39(12):4266-4272
2016年12月—2017年2月和2017年12月—2018年1月,采用焦点动物法对鄱阳湖滨藕塘生境中白鹤(Grus leucogeranus)的取食行为进行观察,共记录921只次成鹤和547只次幼鹤的取食行为。结果表明,白鹤栖息水深为(17.29±8.75)cm(n=1468),取食水深为(18.84±10.32)cm(n=600),单次取食持续时间为(3.10±1.69)s(n=600),取食频次为(12.24±3.89)次/min(n=1012),取食成功频次为(1.78±1.59)次/min(n=1468),取食成功率为(16.26±14.41)%(n=1012)。成鹤取食成功频次(SymbolcA@~2=70.797,df=1,P=0.000)和取食成功率(SymbolcA@~2=5.356,df=1,P=0.020)均显著高于幼鹤,表明成鹤取食能力较幼鹤强,成鹤可以获得更多的能量。成鹤除维持自身能量支出外,还需要花费较多的能量用于辅食和警戒行为。成幼鹤的取食频次和单次取食持续时间无显著差异,这与成幼鹤的体型大小、能量需求和体内氧气储存量类似有关,也与多数研究认为幼鹤觅食经验不足,觅食成功率低,需要靠多次取食来补偿能量的观点不同。成鹤取食水深极显著高于幼鹤(SymbolcA@~2=50.945,df=1,P0.0001),这可能与体型和取食经验有关。不同栖息水深下白鹤的取食成功率(SymbolcA@~2=15.297,df=4,P=0.004)和取食成功频次(SymbolcA@~2=23.155,df=4,P0.0001)均存在极显著差异。不同时段的取食频次、取食成功频次和取食成功率均无显著差异,这可能与藕塘生境中白鹤采取触觉取食有关。此外,白鹤昼间取食行为无明显节律性,因此昼间能量需求相似,取食参数没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7.
青海省海晏县克图地区是我国特有动物普氏原羚 (Procapraprzewalskii)的主要分布地之一。我们于 2 0 0 1年 6月、7月和 8月在该地区开展了围栏内外植物群落的比较研究。围栏内无家畜放牧 ,主要草食野生动物为普氏原羚 ;围栏外为草食家畜放牧区。我们发现 ,自从 1999年建立草原围栏以后 ,围栏内外植物群落产生了明显差异 :(1)地上生物量。 6月份围栏外植物地上生物量显著低于围栏内 (df =39,p <0 .0 5 ) ;7、8月份围栏外植物地上生物量显著高于围栏内 (df=39,p <0 .0 5 )。 (2 )植物高度。 6月份围栏外的植物高度显著低于围栏内 (df =39,p <0 .0 5 ) ;7、8月份围栏外的植物高度与围栏内植物高度差异不显著 (df=39,p >0 .0 5 )。 (3)植物盖度。 6、7月份围栏外植物盖度显著低于围栏内 (df =19,p <0 .0 5 ) ;8月份围栏内外的植物盖度差异不显著 (df =19,p >0 .0 5 )。(4)牧草的比例。围栏外明显低于围栏内 (df =6 ,p <0 .0 5 ) ;围栏外非牧草的比例明显高于围栏内 (df =6 ,p <0 .0 5 )。 (5 )生物多样性。植物生长季节围栏外植物群落的生物多样性显著高于围栏内 (df =6 ,p <0 .0 5 )。在草原生态系统围栏内外植物群落研究结果比较的基础上 ,讨论了草食动物采食强度对草原生态系统植物群落影响和围栏与野生  相似文献   

18.
贻贝养殖海域表底层的鱼类组成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贻贝养殖生境表底层水体的鱼类组成差异,利用2013年11月和2014年2月在枸杞岛贻贝养殖海域采集的鱼类数据,采用多样性和相对渔获率指标结合聚类和排序方法,对表底层的鱼类组成、多样性、密度以及群落格局差异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鲻(Mugil cephalus)和斑鰶(Konosirus punctatus)为秋冬季贻贝养殖区表层水体的优势鱼类,而褐菖鲉(Sebastiscus marmoratus)和小黄鱼(Larimichthys polyactis)、龙头鱼(Harpadon nehereus)和皮氏叫姑鱼(Johnius belangerii)分别为底层水体秋季和冬季的优势种;其中小黄鱼在养殖区的表底层皆有较大数量的分布;渔获率上,两季皆呈现表层高于底层的特征,除冬季的丰度渔获率外,其余皆有显著差异;鱼类在养殖区表层水体的平均丰度和生物量皆高于底层;多元分析显示,无论秋冬,表底层的鱼类群落格局皆有显著差异。可见,贻贝养殖设施相当于规模庞大的浮鱼礁系统,在泥质海域建设海洋牧场时,可结合类似浮体结构以增加海域立体养护能力;另一方面,可在养殖区底部增设人工鱼礁,以进一步发挥其海洋牧场效应。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大型海藻与盐水枝角类共培养的生态作用,通过大型海藻与蒙古裸腹溞共培养的方法,研究了孔石莼和肠浒苔对共培养水体水质的静态净化效果以及对该溞生殖与种群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孔石莼和肠浒苔对共培养水体氨氮(NH3-N)、pH和溶解氧(DO)的影响显著(P0.05)且变化规律基本一致,其中NH3-N在第12 d降到最低(0.016mg·L~(-1)),随后维持在相对稳定范围内; pH和DO随孔石莼和肠浒苔生物量的增加而升高,pH变化范围8.2~9.0,DO变化范围4.2~6.4 mg·L~(-1);共培养条件下两种大型海藻对蒙古裸腹溞生殖和种群增长的影响表现出明显差异,在孔石莼共培养体系中,蒙古裸腹溞的平均生殖量、内禀增长率rm、周限增长率λ和世代周期T随孔石莼生物量的增加呈波动升高,当生物量为2.5 g·L~(-1)时均达峰值,之后逐渐下降,平均寿命随孔石莼生物量的增加而减少;孔石莼共培养体系显著优于对照组单一蒙古裸腹溞培养效果(P0.05),而肠浒苔共培养体系与对照组相差不显著(P0.05)。研究结果证明了孔石莼对共培养体系水质和养殖动物的有利作用,即共培养一定生物量(2.5~3.5 g·L~(-1))的孔石莼不但有利于培养水体中NH3-N、DO等水质净化,还可以促进蒙古裸腹溞的生长与繁殖,为蒙古裸腹溞规模化培养工艺优化与新模式构建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许多水生动物在遭受被捕食的压力时,会释放报警信息,传送警示,其同种个体通过感知报警信息,可对捕食者作出恰当的反捕食反应。日本沼虾(Macrobrachium nipponensis)是目前淡水养殖业中重要的养殖对象和最有发展前途的品种之一,能否有效识别外来捕食者,对其生存尤为重要。为探究日本沼虾对同种个体释放的报警信息的识别能力,本实验以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为捕食者,研究日本沼虾对同种个体视觉识别克氏原螯虾后释放的报警信息的识别情况。结果表明:实验组日本沼虾的躲避数量(3.20±0.94只,n=80)显著高于对照组(2.81±0.80只,n=80)(重复测量方差分析,F_(1,156)=7.753,P=0.006);初反应阶段实验组日本沼虾跨越中线的次数(28.90±21.19,n=40)显著低于对照组(69.08±21.58,n=40)(非参数检验,Z=-5.498,P0.01)、终反应阶段实验组跨越中线次数(19.93±12.44,n=40)也同样显著低于对照组(36.33±21.17,n=40)(配对检验,t_(39)=6.618,P0.01);日本沼虾可通过同种个体释放的报警信息感知捕食压力,并采取提高遮蔽物的使用率、降低活动水平等反捕食反应;日本沼虾对报警信息的识别将能提高其对危险的警惕性,从而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