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滴鼻途径建立BALB/C小鼠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模型的可行性.方法 人型Mtb H_(37)Rv标准株经腹腔接种小鼠,取小鼠腹腔冲洗液100 μl接种改良罗-琴氏培养基.刮取上述培养基上生长4周已恢复毒力的结核分枝杆菌H_(37)Rv标准株,加0.05%Tween80生理盐水磨菌制成悬液,菌落计数,计数后稀释悬液为5×10~3 CFU/50 μl、5×10~4 CFU/50 μl、5×10~5 CFU/50 μl及50 μl生理盐水分别感染4组Balb/c小鼠,制作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模型.结果 滴鼻感染小鼠4周后,所有小鼠肺、脾组织中均可见抗酸阳性菌,在感染小鼠肺、脾组织匀浆均培养出Mtb.肺组织病理改变明显,正常肺泡结构消失,以充血实变、淋巴细胞、巨噬细胞浸润为主,增生性改变不明显,未见明显的组织坏死.脾组织病理改变主要是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增生.结论 滴鼻感染途径建立小鼠结核病模型简便、可行,为进一步研究开发重组BCG疫苗对鼠结核病的防治打下良好的基础. 0~4 CFU/50 μl、5×10~5 CFU/50 μl及50 μl生理盐水分别感染4组Balb/c小鼠,制作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模型.结果 滴鼻感染小鼠 周后,所有小鼠肺、脾组织中均可见抗酸阳性菌,在感染小鼠肺、脾组织匀浆均培养出Mtb.肺组织病理改变明显,正常肺泡结构消失,以充血实变、淋巴细胞、巨噬细胞浸润为主,增生性改变不明显,未见明显的组织坏死.脾组织病理改变主要是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增生.结论 滴鼻感染途径建立小鼠结核病模型简便、可行,为进一步研究开发重组BCG疫苗对鼠结核病的防治打下良好的基础. 0~4 CFU/50 μl、5×10~5 CFU/50 μl及50 μl生理盐水分别感染4组Balb/c  相似文献   

2.
本课题旨在研究结核分枝杆菌Mtb8.4基因疫苗与人白细胞介素12(hIL-12)联合免疫小鼠所诱导的细胞免疫应答及对小鼠结核杆菌感染的免疫保护效果。40只C57BL/6N小鼠随机分为Mtb8.4基因疫苗+hIL-12质粒组(联合免疫组)、Mtb8.4基因疫苗组、卡介苗(BCG)组、空载体组和PBS组,基因疫苗、空载体和PBS,经肌内注射法免疫各组小鼠,每隔3周免疫1次,共免疫3次,BCG组经尾部皮下注射1×106 CFU BCG免疫1次。免疫4周后,每组处死3只小鼠,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脾细胞培养上清中细胞因子水平;乳酸脱氢酶(LDH)释放法检测细胞毒性T细胞(CTL)杀伤活性。每组其余5只小鼠用结核杆菌H37Rv强毒株经尾静脉攻击,4周后,计数肺和脾组织中的结核杆菌菌落数,对小鼠部分肺和脾组织作病理切片,HE染色观察组织病变程度,Z-N染色查抗酸杆菌,观察该疫苗对小鼠结核杆菌感染的免疫保护效果。结果显示,联合免疫组能诱导较强的抗原特异性Th1型细胞免疫应答,免疫小鼠脾细胞培养上清液IFN-γ和IL-2水平(分别为1493.34±8.128pg/mL、747.489±48.676pg/mL),显著高于Mtb8.4基因疫苗组,与BCG组相当,IL-4分泌减少,特异性CTL杀伤活性增强,对小鼠结核杆菌感染有较好的免疫保护效果,使小鼠肺和脾组织中的结核杆菌菌落数显著减少,组织病变明显减轻,其效果与卡介苗(BCG)组相当,优于Mtb8.4基因疫苗组。表明hIL-12表达质粒与Mtb8.4基因疫苗联合免疫后,能够增强Mtb8.4基因疫苗所诱导的细胞免疫应答,使Mtb8.4基因疫苗的免疫效力得到很大提高。  相似文献   

3.
为初步研究卡介苗ERP基因缺失突变株对小鼠的毒性作用,将卡介苗ERP基因缺失突变株和BCG分别皮下接种BALB/c小鼠后,取小鼠脾脏和肺脏匀浆,将匀浆液稀释后接种于罗氏培养基,培养3周后计菌落数(CFU);同时观察肺部病理改变,并比较和分析免疫16周时各组小鼠肺、肝、脾的脏器系数.结果表明,卡介苗ERP基因缺失突变株较BCG对BALB/c小鼠毒性低.  相似文献   

4.
结核杆菌Ag85B基因疫苗的免疫保护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结核杆菌Ag85B基因疫苗的免疫原性和免疫保护效果,将雌性C57BL/6N小鼠32只,随机分为4组,即结核杆菌Ag85B基因疫苗组、BCG组、pcDNA3.1( )组和PBS组.取各免疫组小鼠脾细胞培养上清检测细胞因子水平;同时进行CTL杀伤活性检测;进一步用结核杆菌H37Rv国际标准强毒株静脉注射攻击小鼠,计数肺和脾组织中的结核杆菌菌落数,对小鼠部分肺和脾组织作病理切片,HE染色观察组织病变程度,Z-N染色检查抗酸杆菌,观察该疫苗对小鼠结核杆菌感染的免疫保护效果.结果表明,结核杆菌Ag85B基因疫苗对小鼠结核杆菌感染有一定的免疫保护效果,能够诱导较强的抗原特异性Th1型细胞免疫应答,细胞因子IFN-γ和IL-1分泌增加,IL-4分泌减少,CTL特异性活性增加;使小鼠肺和脾组织中的结核杆菌菌落数较空载体组显著减少,组织病变明显减轻.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结核DNA疫苗免疫鼠产生细胞因子和抵抗结核分枝杆菌攻击的能力。方法:将结核菌Mtb8.4基因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基因插入pVAX1载体,构建表达Mtb8.4和GST融合蛋白的DNA疫苗pVS8.4G。小鼠分成5组,用pVS8.4G、pVAX1、pIL2S 100μg和PBS 0.1mL各免疫3次,间隔2w。另一组用BCG免疫1次。每组10只鼠在加强后,无菌取脾培养。另外10只小鼠用H37Rv攻击,2w后取脾、肝和肺培养结核菌并计数。结果:pVS8.4G免疫鼠脾细胞培养上清mIL-2和mIFN-γ平均为380.9和422.1pg/mL,显著高于阴性对照组,与BCG组无显著差异。5个组的平均mIL-6和mIL-10无显著差异。pVS8.4G免疫小鼠脾、肝和肺的平均结核菌载量分别为42 093.2、43 264.1和37 264.8CFU/g,低于pVAX1、pIL2S和PBS组相应器官的载量。结论:DNA疫苗pVS8.4G能刺激产生Th1型免疫应答,免疫鼠抵抗H37Rv攻击的能力增强。  相似文献   

6.
探究木犀草素对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小鼠模型中辅助性T细胞17(Th17)/调节性T细胞(Treg)免疫平衡的影响,并分析其潜在机制。60只BALB/c雄性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木犀草素组、木犀草素+3-TYP组,每组12只。采用葡聚糖硫酸钠(DSS)诱导建立UC模型,观察并记录小鼠体重变化、大便稠度和大便潜血情况,计算疾病活动指数(DAI);HE染色观察结肠组织病理学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脾脏Th17、Treg细胞比例,计算Th17/Treg比值;ELISA检测结肠组织中IL-6、IL-10、IL-17和IL-23含量;RT-qPCR检测结肠组织RORγt和Foxp3的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结肠组织SIRT3、AMPK、p-AMPK、mTOR、p-mTOR蛋白表达。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小鼠DAI评分、组织病理学评分、脾脏Th17/Treg比值、结肠组织IL-6、IL-17、IL-23、RORγt mRNA水平和p-mTOR/mTOR比值升高,IL-10、Foxp3 mRNA和SIRT3蛋白水平以及p-AMPK/AMPK比值降低(P<0.05)。经药物干预后,小鼠DAI评分、组织病理学评分、脾脏Th17/Treg比值、结肠组织IL-6、IL-17、IL-23、RORγt mRNA水平和p-mTOR/mTOR比值降低,IL-10、Foxp3 mRNA和SIRT3蛋白水平以及p-AMPK/AMPK比值升高(P<0.05);3-TYP可减弱木犀草素对UC小鼠Th17/Treg细胞分化平衡的影响(P<0.05)。木犀草素可改善DSS诱导的UC小鼠模型中Th17/Treg失衡,其机制可能与激活SIRT3/AMPK/mTOR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嗜酸乳杆菌完整肽聚糖(Whole peptidoglycan,WPG)对致敏脾淋巴细胞Th1/Th2及Treg/Th17平衡的体外调节作用。【方法】通过腹腔注射β-乳球蛋白(β-Lg)建立BALB/c小鼠牛乳过敏模型。造模成功后,分离致敏小鼠的脾淋巴细胞并分别与不同剂量的WPG共同孵育,酶联免疫法检测细胞上清液中抗体(总IgE和特异性IgE),Th1/Th2及Treg/Th17相关细胞因子(IFN-γ,IL-4,TGF-β,IL-17)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脾淋巴细胞中CD3+、CD4+和CD8+的百分含量,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过敏小鼠脾细胞中Th1/Th2及Treg/Th17相关转录因子T-bet、GATA-3、Foxp3和RORγt mRNA的表达量。【结果】WPG体外刺激致敏脾细胞后可显著抑制IgE的产生,上调CD3+、CD4+细胞数及CD4+/CD8+比值,下调Th2型因子(IL-4,GATA-3mRNA)和Th17型因子(IL-17,RORγt mRNA)的表达,且与过敏组相比,中、高剂量WPG的作用效果显著(P0.05);另外,WPG体外作用还上调了Th1型因子(IFN-γ,T-bet mRNA)及Treg型因子(TGF-β,Foxp3 mRNA)的表达,且具有剂量依赖性。【结论】嗜酸乳杆菌WPG体外刺激可有效纠正致敏脾淋巴细胞的Th1/Th2及Treg/Th17失衡。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沙眼衣原体在BALB/c小鼠肺部感染过程中CD4+ 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s,Treg)与Th17反应关系进行初步探讨.[方法]取6-8周龄的BALB/c小鼠,鼻腔吸入25 μL含5×103 IFU的沙眼衣原体鼠肺炎菌株(Chlamydia muridarum,Cm),建立沙眼衣原体小鼠肺感染模型.监测感染后不同时期小鼠体重变化;检测肺组织衣原体包涵体形成单位( IFU)及肺组织病理改变;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Cm感染后小鼠体内Treg细胞百分率;ELISA检测肺组织上清液IL-6、TGF-β、IL-17、IL-2细胞因子的的表达;qRT-PCR检测KC( keratinocyte derived chemokine) mRNA和MIP-2( macrophage inflammatory protein-2)mRNA的表达差异.[结果]用5xl03 IFU Cm经鼻腔吸人感染后小鼠发生沙眼衣原体肺炎,表现为体重下降、肺组织大量炎症细胞浸润并可检测到衣原体繁殖.Cm感染后第3天,小鼠体内Treg细胞占CD4 +T细胞的百分比明显降,随后开始恢复,第7天恢复原来水平,一直持续到衣原体清除.TGF-β、IL-2的表达与Treg细胞动态变化一致.与Th17相关细胞因子IL-6、IL-17和Th17相关趋化因子KC、MIP-2的表达于第3天开始升高,至第7天达到最高水平,随后逐渐减少.[结论]在衣原体感染BALB/c小鼠过程中,Treg可能通过提供TGF-β并在IL-6帮助下促进Th17应答产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白介素-6(interleukin,IL-6)单克隆抗体(IL-6 mAb)治疗Lewis大鼠自身免疫心肌炎(EAM)的疗效。探讨IL-6与辅助性T细胞17(Th17)、调节性T细胞(Treg)在EAM发病中的机制。方法:将34只8-10周龄Lewis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6),EAM组(n=12),IL-6mAb干预组(n=16)。对EAM组和干预组注射心肌肌凝蛋白,干预组于免疫注射后第1、7至第20天腹腔注射IL-6 mAb1nlg,分别于急性峰值期(第21天)、慢性持续期(第84天)取材,观察心肌炎症浸润、纤维化、细胞凋亡以判断IL-6mAb疗效。检测脾脏TH17、Treg细胞数量和功能,比较各组血清中IL-6、IL-10、IL-17和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的浓度,实时定量PCR测定外周血STAT3、RORγt、Foxp3mRNA水平,对EAM源性脾细胞进行体外IL-6mAb刺激,并用ELISA法测定IL-10、IL-17和TGF-β的浓度。结果:炎症积分、纤维化积分、凋亡指数IL-6mAb干预组较EAM组明显下降(P〈0.01)。急性峰值期(21d组)EAM组TH17和Treg细胞数量上调,干预组则受明显抑制(P〈0.01);21d干预组血清IL-6、IL-10、IL-17和TGF-β的浓度较EAM组明显下降(P〈0.01);21d干预组外周血STAT3、RORγt、Foxp3mRNA水平下降(P〈0.01);体外IL-6mAb刺激EAM源性脾细胞,IL-10、IL-17和TGF-β表达明显增加。结论:IL6mAb对EAM有明显的保护作用,IL6mAb通过抑制Th17、Treg细胞的数量和功能,实现对EAM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制有效防治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疫苗。方法用热酚水法提取铜绿假单胞菌6型(IATS 6)菌株的脂多糖(LPS),去除类脂A并纯化O-特异性多糖(O-SP),用CDAP活化O-SP,己二酸二肼作连接臂,在EDAC作用下,与破伤风类毒素结合制备出O-SP-TT结合物并对该结合物进行小鼠免疫原性试验和免疫保护性试验。结果制备的结合物在小鼠免疫原性试验中,产生了高效价的IgG抗体,与O-SP试验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保护性试验表明,结合物免疫小鼠能很好的保护5~10 LD50活菌的腹腔攻击。结论该结合物有望成为防治IATS 6型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有效疫苗。  相似文献   

11.
为建立小鼠结核分枝杆菌持续感染模型并研究其免疫应答特征,选取雌性C57BL/6小鼠,经尾静脉感染结核分枝杆菌H37Rv株,并以异烟肼和利福平联合治疗。分别于感染后4、8、12周处死小鼠,用平板法计数肺和脾荷菌数,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中特异性抗体水平及亚类,流式细胞术检测CD4+脾淋巴细胞经结核分枝杆菌抗原——纯化蛋白衍生物(PPD)刺激后分泌细胞因子的细胞比例。结果显示,感染4周后小鼠肺和脾荷菌数lg CFU分别达3.67±0.25和3.54±0.24,至少持续8周;药物治疗可有效降低脏器荷菌数。感染12周后,感染组血清中抗结核分枝杆菌特异性抗体水平显著升高(P0.01),且以IgG1为主;治疗组总IgG抗体水平显著低于感染组(P0.01),且IgG2a相对较高(P0.05)。感染组CD4+脾淋巴细胞中γ干扰素(IFN-γ)和白细胞介素2(IL-2)分泌细胞比例显著增加(P0.01和P0.001),而IL-4分泌细胞比例显著降低(P0.01);治疗组IL-2和IL-4分泌细胞比例显著低于正常组(P0.05和P0.01)。本研究建立的小鼠结核分枝杆菌持续感染模型有望用于结核病治疗性疫苗和药物的研发及筛选。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季节性流感裂解疫苗在小鼠中针对甲型流感病毒同型同株、同型异株、异型异株攻击的免疫保护效力及其与诱发的血凝抑制(HI)抗体滴度的关系,本研究使用我国2008~2009年度季节性流感裂解疫苗中不同剂量的甲1型流感病毒H1N1(疫苗株病毒A/Brisbane/59/2007(H1N1)-like)和甲3型流感病毒的H3N2(疫苗株病毒A/Brisbane/10/2007(H3N2)-like)疫苗组分免疫BALB/c小鼠,首先确定了能在小鼠中诱发血HI抗体滴度达到40的疫苗免疫剂量;然后以此剂量免疫小鼠,分别使用同型同株流感病毒(鼠肺适应株A/Brisbane/59/2007(H1N1)-like virus(MA))(简称A1)和同型异株流感病毒(鼠肺适应株A/Purto Rico/8/34(H1N1))(简称PR8)攻击H1N1疫苗免疫小鼠,使用异型异株流感病毒A1攻击H3N2疫苗免疫小鼠,通过体重变化和存活率情况,探讨季节性流感疫苗在小鼠中针对甲型流感病毒同型同株、同型异株、异型异株攻击的保护效力。结果显示,季节性流感裂解疫苗H1N1和H3N2组分按照HA不同剂量0.15μg、0.5μg、1.5μg、5μg和15μg免疫小鼠后,所诱发的HI抗体滴度随免疫剂量的增加而增强,1.5μgHA即可以诱发免疫小鼠HI抗体滴度达到40;以此剂量免疫小鼠,分别使用3LD50、10LD50、30LD50、100LD50、300LD50、1 000LD50和3 000LD50的同型同株流感病毒A1进行攻击,1.5μgH1N1疫苗可以100%保护小鼠抵御高至1000LD50同型同株流感病毒A1的攻击,15μg甚至可以100%保护3 000LD50同型同株流感病毒A1的攻击,但是这两个剂量免疫的小鼠在低至3LD50同型异株流感病毒PR8的攻击后都全部死亡;使用可以诱发HI抗体滴度达到140的15μg H3N2疫苗免疫小鼠,在低至3LD50异型异株流感病毒A1的攻击后亦全部死亡。以上结果表明,季节性流感疫苗可使小鼠HI抗体滴度达到40的疫苗免疫剂量为1.5μg,该免疫剂量可以有效保护小鼠抵御同型同株流感病毒的攻击,但是难以保护小鼠抵御同型异株与异型异株流感病毒的攻击,这一结果为建立以季节性流感疫苗为参考的免疫保护评价体系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红霉素和氨溴索分别联合环丙沙星雾化吸入对铜绿假单胞菌成熟生物膜的干预效果。方法平板法培养成熟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膜;微量肉汤稀释法测量红霉素和环丙沙星的最低抑菌浓度;制作气管插管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膜感染模型;平板计数法计算红霉素、氨溴索分别联合环丙沙星对生物膜菌落数的影响;日本岛津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UV1700测铜绿假单胞菌菌液的A值;石蜡切片HE染色定性观察肺组织的炎症情况;扫描电镜定性观察各处理组的生物膜结构变化。结果各处理组干预7 d后肺组织细菌菌落计数(×10^4CFU/m l):干预组分为:生理盐水对照,氨溴索,红霉素,红霉素联合环丙沙星,氨溴索联合环丙沙星,各组分别为139.250±42.0162、101.625±40.4190、109.625±33.4747、57.750±37.8295和22.250±17.3184,前3组与后2组对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前3组之间对比差异没有显著性(P〉0.05),后2组对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导管生物膜细菌菌落计数(×10^4CFU/m l):5组分别为170.000±48.3263、127.625±39.0163、133.500±33.6876、70.375±35.7768和38.125±19.1045,结论和肺组织菌落计数是一致的。导管生物膜电镜观察:第1组导管内表面均有较厚基质覆盖,2、3组减少不明显,而联合用药组导管内表面生物膜明显减少,其中第5组效果更好。结论氨溴索与红霉素分别联合环丙沙星雾化吸入在控制导管生物膜和呼吸系统相关感染均具有显著效果,其中氨溴索联合环丙沙星疗效更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建立C57BL/6 J小鼠黑色素瘤肺转移模型的影响因素,包括肿瘤的接种方式、细胞接种数量和成瘤周期。方法体外培养小鼠黑色素瘤细胞B16F10。1)取6~8周龄,雄性小鼠18只,随机分三组,每组6只,分别采取尾静脉注射、腹腔注射和皮下注射方式,每只小鼠注射100μL(3×10~6个细胞)B16F10细胞悬液,2周后,解剖小鼠并观察黑色素瘤的生长和转移情况;2)分3组,同上,经尾静脉分别注射3×10~6个细胞、1×10~6个细胞、3×10~5个细胞,2周后,解剖小鼠并观察黑色素瘤的生长和转移情况;3)分3组,同上,尾静脉注射1×10~6个细胞,分别于1周、2周、3周解剖小鼠,观察黑色素瘤的生长和转移情况。结果 1)尾静脉注射小鼠黑色素瘤细胞,小鼠发生肺转移的成功率为100%,而腹腔注射和皮下注射未发生肺转移。2)接种小鼠黑色素瘤细胞数量为1×10~6时,发生肺部转移的黑色素瘤细胞数量适中;接种细胞数量为3×10~6时,发生肺部转移的黑色素瘤细胞数量过多;接种细胞数量为3×10~5时,发生肺部转移的黑色素瘤细胞数量较少。3)尾静脉注射1×10~6个小鼠黑色素瘤细胞,饲养2周后,可以观察到黑色素瘤细胞明显的肺部转移,且不会导致小鼠死亡;饲养3周,黑色素瘤细胞肺部转移数量过多,且小鼠死亡过半;饲养1周,黑色素瘤细胞肺部转移数量较少。结论经尾静脉注射1×10~6个小鼠黑色素瘤细胞,生长2周时间,为构建C57BL/6 J小鼠黑色素瘤肺转移模型的推荐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侵袭性肺曲霉病患者辅助性T细胞(Th)以及调节性T细胞(Treg)在外周血中单个核细胞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相关性,探讨Th和Treg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在侵袭性肺曲霉病中的作用。方法分离21例侵袭性肺曲霉病患者及19例健康人外周血的单个核细胞,采用流式细胞术分析Th1、Th2、Th17、Treg细胞群的表达情况,Real-timePCR方法检测相关转录因子T-bet、GATA-3、RORγt以及Foxp3的表达,ELISA法检测血清中相关细胞因子IFN-γ、IL-4、IL-17以及TGF-β的表达。结果与健康人对照组相比,侵袭性肺曲霉病患者Th1细胞以及Treg细胞占CD4+T细胞的比例较之对照组明显降低;Th1、Th17、Treg细胞相关转录因子T-bet、RORγt、Foxp3以及相关细胞因子IFN-γ、IL-17A、TGF-β与对照组相比表达明显降低。结论IPA患者的Th1、Th17以及Treg细胞所介导的免疫反应受抑制。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群体感应(QS)系统在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膜(BF)形成中的作用。方法体外建立3 d QS系统完整的铜绿假单胞菌野生型PA01菌株与QS系统缺陷(lasRrhlR基因缺陷△lasR△rhlR)型菌株生物模型,通过SYT09/PI荧光探针标记,结合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摄取BF不同层面的图片,经图像结构分析(ISA)软件分析获得QS系统lasRrhlR缺陷株,PA01菌株BF相关空间结构参数。结果培养第3天PA01菌株可形成较厚、有孔状通道的成熟BF结构,而△lasR△rhlR菌株仅形成明显稀薄的早期BF结构,△lasR△rhlR菌株的3 d BF厚度为(7.36±0.2)μm,PA01菌株为(21.64±0.57)μm(P〈0.05),区域孔率(areal porosity,AP)分别为:(0.902±0.006)、(0.928±0.002);平均扩散距离(average diffusion distance,ADD)和结构熵(textural entropy,TE)在△lasR△rhlR菌株分别为:(1.503±0.029)和(5.706±0.190);在PA01菌株分别为:(1.467±0.015)和(5.213±0.111),△lasR△rhlR菌株AP较PA01菌株低(P〈0.05);而ADD、TE较PA01菌株高(P〈0.05)。结论△lasR△rhlR基因缺陷明显影响铜绿假单胞菌的BF形成能力,QS系统lasRrhlR基因在铜绿假单胞菌BF形成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摘要:目的 了解铜绿假单胞菌肺部感染小鼠模型中L-17A(白介素-17)的表达,指导铜绿假单胞菌肺部感染治疗。方法 择取60只SPF级昆明白雌性小鼠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平行对照法将其分成两组,对照组自小鼠气管内注入相同量的生理盐水,实验组自小鼠气管内注入铜绿假单胞菌悬液0.03 mL,造模后处死两组小鼠,将其肺部组织制制作病理切片,行HE染色,并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肺组织IL-17A表达量变化情况。结果 于3 h、9 h和24 h后,实验组肺组织中IL-17A灰度(182.2±4.7,184.0±9.0,182.8±9.9)明显优于对照组(170.2±4.3,161.8±6.5,147.4±7.3),且9 h、24 h后血清中IL-17A浓度(132.6±5.5,149.8±5.7)pg/mL显著高于对照组(124.2±2.8,123.2±7.9)pg/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L-17A经由炎症细胞募集介入铜绿假单胞菌肺部感染炎症反应,并参与了病原菌清除过程,临床上应引起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18.
为了开发藏药砂生槐的药用价值,本文拟研究其多糖提取物对免疫抑制小鼠调节性T细胞(Treg)和Th17的影响。水提醇沉法提取砂生槐枝条多糖物质,腹腔注射环磷酰胺建立免疫抑制小鼠模型,模型小鼠经砂生槐多糖灌胃干预后,分离脾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CD4+T细胞比例和CD4+CD25+Treg细胞比例;收集血清,ELISA检测IL-17水平。结果显示,各剂量组砂生槐多糖均能够引起免疫抑制小鼠的脾脏CD4+CD25+Treg细胞比例明显增多(P0.05),同时明显抑制IL-17的产生(P0.05)。以上结果提示砂生槐多糖可能通过上调Treg而抑制免疫功能,同时抑制IL-17的产生,发挥免疫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Hsp65与hIL-2的融合蛋白在小鼠体内诱导的免疫应答及保护力。方法在大肠杆菌中诱导表达Hsp65与hIL-2的融合蛋白,通过Ni-NTA亲合柱纯化后的蛋白经鉴定后,与佐剂DDA和MPL联合免疫小鼠,连续免疫3次,每次间隔2周,最后一次免疫结束后两周,分离5只小鼠脾淋巴细胞,测定淋巴细胞增殖指数,IFN-γ和IL-2水平,以及特异性淋巴细胞杀伤功能,其余5只免疫小鼠用于MTB毒株攻击实验。结果获得融合蛋白可分别与抗Hsp65和抗hIL-2的单抗发生特异性反应。融合蛋白免疫小鼠后,小鼠脾淋巴细胞被有效活化,诱导产生的-γIFN和IL-2的水平以及CTL杀伤功能均显著高于BCG和单纯Hsp65免疫组(P〈0.05)。融合蛋白免疫组可有效抵抗MTB毒株攻击,脾脏细菌数显著减少(4.36±0.48),提供的保护力与BCG相当(4.30±0.53)。结论Hsp65与hIL-2的融合蛋白是一种有效的亚单位疫苗,可用于TB的预防。  相似文献   

20.
目的:以炭疽芽孢杆菌保护性抗原(PA)为模式抗原,对茯苓多糖PCP-Ⅰ作为疫苗佐剂增强抗原特异性体液免疫反应的机制进行研究。方法:PCP-Ⅰ混合PA免疫BALB/c小鼠,分别采用ELISA和毒素中和实验,检测免疫后小鼠血清中PA特异性(anti-PA)抗体和炭疽毒素中和抗体;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树突状细胞(DC)经PCP-Ⅰ体外刺激后的成熟情况,及二免后7 d小鼠脾脏中生发中心(GC)B细胞和滤泡状辅助T细胞(Tfh)的频率。结果:相对于单独PA免疫组,200μg PCP-Ⅰ能够显著提高二免后2周小鼠血清中anti-PA抗体和毒素中和抗体的水平(5.38×10~3vs 6.48×10~1,8.7×10~1vs 1.54×10~1)。PCP-Ⅰ与PA混合刺激培养DC,CD80和MHC-Ⅱ分子阳性细胞频率(82.2%,74.9%)显著高于PA刺激组(51.7%,46.8%)。二免后7 d,PA+PCP-Ⅰ组小鼠脾脏中Tfh细胞频率略高于PA组(4.97%vs 4.20%),GC B细胞频率显著高于PA组(7.73%vs 6.30%)。结论:PCP-Ⅰ可通过促进DC成熟和增强生发中心反应来增强抗原特异性体液免疫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