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对比分析痛风与单纯高尿酸血症合并高脂血症的情况。方法:收集青岛大学附属医院痛风专病门诊2009年5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痛风患者7207例(男性6759例,女性448例),单纯高尿酸血症患者2095例(男性1852例,女性243例)。测量受试者身高、体重、腰围、臀围、血压、空腹血糖(FPG)、血甘油三酯(TG)、血胆固醇(TC)及血尿酸(UA),计算并比较两组高甘油三脂血症、高胆固醇血症的患病率,并分析其在痛风发生中的独立作用。结果:痛风组高甘油三酯血症和高胆固醇血症的患病率分别为57.8%、47.5%;单纯高尿酸血症组为51.8%、52.9%;两组率相比的比值比,高甘油三脂血症1.274[95%CI(1.155,1.404)],胆固醇血症0.805[95%CI(0.730,0.887)]。按性别分层分析,男性痛风组高甘油三脂血症、高胆固醇血症患病率分别为56.2%,46.8%;单纯高尿酸血症组分别为52.3%,52.6%。两组率相比的比值比,高甘油三脂血症1.25[95CI%(1.13,1.39)],高胆固醇血症0.80[95CI%(0.72,0.89)]。女性中痛风组高甘油三脂血症、高胆固醇血症患病率分别为52.2%,58.90%;单纯高尿酸血症组分别为46.6%,58.0%;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高甘油三脂血症与痛风的发生正相关OR=1.29,95%CI(1.12,1.48),高胆固醇血症与痛风的发生负相关OR=0.80,95%CI(0.73,0.89)。结论:痛风与单纯高尿酸血症患者存在不同的脂代谢状态,高甘油三酯血症可能是单纯高尿酸血症发展为痛风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摘要 目的:本研究对慢性肾脏病伴发高尿酸血症的情况进行现状分析及随访,观察我院住院患者中符合该条件的人群,并对该人群是否较早进入以透析为主要方式的肾脏替代治疗阶段或是以死亡为主要表现的终点事件进行评估,以期降低肾脏病致死致残风险。方法:收集2013.1-2018.1在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院肾内科住院确诊为慢性肾脏病CKD1-5期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用SAS9.4软件统计数据,所得的数据以均值±标准差或者例数(百分比)的方式进行描述;方差齐时t检验应用于定量资料组间比较;方差不齐时应用Satterthwaite t''检验;完全随机设计的方差分析体现在多组间比较的应用。卡方检验是组间比较定性资料的一种选择。Pearson分析用来挖掘尿酸与本实验中其他指标的相关可能。采用单、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汇总探讨慢性肾脏病的可能危险因素。结果:1)高尿酸血症组患者以24.93%的比例进入透析阶段,比非高尿酸组高了12.04%。死亡结果对两组之间的差异不构成影响。2)尿酸和胆固醇及血糖具有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12637 和0.11639。与eGFR具有负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326。3) 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CKD的危险因素结果表明年龄、尿酸、胱抑素C、尿素氮、血肌酐、尿蛋白、尿潜血、收缩压是CKD的危险因素。以CKD分期为应变量,单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中有意义的变量为自变量,包括尿酸、尿蛋白、尿潜血、年龄、BUN、CysC、收缩压、血肌酐、吸烟、饮酒、BMI、甘油三酯、胆固醇、血红蛋白(Hemoglobin, Hb)进行多因素回归分析,变量筛选法采用向后法,结果显示,尿蛋白、尿素氮、尿酸是CKD独立危险因素。结论:1)与慢性肾脏病非高尿酸血症组相比,伴有高尿酸血症的慢性肾脏病患者进入透析阶段的比例更大。2)本研究可以得出尿蛋白、血尿素氮、尿酸是CKD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血清钙(Calcium,Ca)水平与高尿酸血症(Hyperuricemia,HU)人群发生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etS)的相关性。方法:纳入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健康管理中心进行健康体检的HU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Beckman Coulter AU 58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纳入研究对象的血清Ca水平,根据中国糖尿病学会标准诊断MetS。根据血清Ca水平将研究人群进行四分类,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探讨不同血清Ca水平与MetS患病的相关性。结果:共纳入711例HU患者作为研究对象,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显示:未校正混杂因素时,与第1分类(最低)血清Ca组相比,总人群中第2-4分类血清Ca组MetS患病率比值比和95%可信区间(95%confidence interval,95%CI)分别为1.45 (95%CI:0.92, 2.29)、1.87 (95%CI:1.21, 2.89)和1.88 (95%CI:1.19,2.95)(趋势检验P=0.003),校正年龄和性别以及多因素校正后结果无明显变化。性别亚组分析结果显示该相关性只存在于男性亚组,女性亚组中无显著相关性。结论:男性HU人群血清Ca水平与MetS患病呈正相关,可能为MetS患病的危险因素,适当降低Ca的摄入可能有助于男性HU人群MetS的防治,而女性HU人群中血清Ca水平与MetS患病不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油田工作人员高尿酸血症(HUA)患病率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于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通过随机抽样法选取300例华北油田的工作人员。统计所有油田工作人员的HUA患病率,并根据HUA发生与否分成HUA组41例与非HUA组259例。采用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HUA的影响因素。结果:300例油田工作人员HUA患病率为13.67%(41/300),其中男性油田工作人员血清尿酸水平及HUA患病率均高于女性(均P0.05)。HUA组肥胖、饮酒、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症人数占比高于非HUA组(均P0.05)。HUA组尿素氮(BUN)、血肌酐(Scr)水平均高于非HUA组,而肾小球滤过率(eGFR)水平低于非HUA组(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男性、肥胖、饮酒、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症及BUN5.0 mmol/L、Scr130.0μmol/L、eGFR130.0 m L/(min·1.73m2)均是油田工作人员HUA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油田工作人员HUA患病率较高,应予以重视。男性、肥胖、饮酒、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症、BUN、Scr水平较高以及eGFR较低的人群HUA发生的风险较高,可通过针对上述因素予以干预,继而降低HUA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5.
摘要 目的:探讨高尿酸血症(HUA)患者血清尿酸(UA)水平与糖耐量异常、炎症因子及红细胞参数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月期间我中心在健康体检中诊断的HUA患者240例(观察组),另选取同期在我中心体检的健康志愿者200例(对照组),分别检测血清UA、炎症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红细胞参数:红细胞分布宽度(RDW)、红细胞平均体积(MCV)及红细胞计数、糖耐量指标: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及空腹胰岛素(FINS),计算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和稳态模型胰岛素敏感指数(HOMA-ISI)。结果:观察组的UA、RDW及红细胞计数均高于对照组,MCV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hs-CRP、MCP-1、IL-6及TNF-α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FPG、2hPG、FINS及HOMA-IR均高于对照组,HOMA-ISI低于对照组(P<0.05)。Pearson相关系数指出,HUA患者血清UA水平与红细胞计数、RDW、hs-CRP、MCP-1、IL-6、TNF-α、FPG、2hPG、FINS及HOMA-IR呈正相关,而与HOMA-ISI、MCV呈负相关(P<0.05)。结论:高尿酸水平可引起HUA患者炎症反应增强、糖耐量异常及红细胞参数改变,控制UA水平可减少多种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6.

高尿酸血症(hyperuricemia,HUA)是一种涉及肝、肾、肠等多个器官的代谢性疾病,因尿酸代谢异常而引起代谢障碍。尿酸在肝脏和肾脏中的代谢途径目前已经被阐明,但在肠道内的代谢途径尚未完全清晰。肠道菌群在人体肠道中定植,与宿主存在互惠共生的关系,在宿主的代谢和免疫调节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肠道菌群结构的变化可能引起代谢紊乱,肠道菌群参与嘌呤代谢酶的合成和炎症因子的释放,与HUA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肠道菌群作为探讨HUA发病机制的切入点,已成为新的研究热点。本综述主要阐述HUA与肠道菌群之间的关系,探讨肠道菌群抗HUA的机制,如肠道菌群促进嘌呤和尿酸分解代谢,影响尿酸排泄,以及HUA引起的肠道炎症反应等,以期为通过调节肠道菌群来治疗HUA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7.
尿酸是人体内嘌呤代谢的最终产物,当尿酸生成增多和/或排出减少时,均可引起血中尿酸盐浓度增高。当血尿酸水平男性大于7.0 mg/dl,女性大于6.0 mg/dl称为高尿酸血症。作为嘌呤代谢紊乱所致疾病,高尿酸血症以往仅侧重于痛风性关节炎、痛风石沉积和肾尿酸结石形成等的诊断与治疗。目前新近研究表明:高尿酸血症可能是高血压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且尿酸水平增高通常早于高血压的发生与进展,干预尿酸水平有望成为高血压治疗的新靶点,随着高血压研究的全球化深入,对于尿酸及尿酸水平增高的流行病学、基础学与临床方面的研究也日益备受关注。基于此,本文对尿酸的合成与代谢;高尿酸血症成因及其与高血压的流行病学研究;高尿酸血症通过引发一氧化氮合成水平减低、血管平滑肌细胞生物学行为改变、机体炎症与氧化应激反应及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激活等方面所致高血压的发病机制;高尿酸血症干预治疗对于高血压病的转归进行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8.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方式和饮食结构发生改变,高尿酸血症的临床检出率逐年增加,高尿酸血症是继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之后的“第四高”,其发病率已趋于年轻化,因此,建立合适的动物模型是研究高尿酸血症发病机制及预防疾病的重要渠道。近年来关于高尿酸血症模型建立的文献较多,笔者对近年相关文献进行了查阅,总结了常见的动物模型并对增加尿酸来源、抑制尿酸酶活性、抑制尿酸排泄及其他造模方法进行了综述。可为研究治疗、预防高尿酸血症相关药物以及模型的构建方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摘要 目的:探讨IgA肾病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IgA肾病患者149例的病理资料,根据高尿酸血症发生情况分为高尿酸血症组(n=65),正常尿酸组(n=84)。比较两组病理特征,收集患者年龄、性别、BMI、性别、高血压、血肌酐、尿素氮、血白蛋白、血胆固醇、甘油三酯、24 h尿蛋白定量、IL-6、IL-1及胱抑素C及CRP等资料,分析高尿酸血症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两组患者年龄、BMI、CR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性别、高血压、血肌酐、尿素氮、血白蛋白、血胆固醇、甘油三酯、24 h尿蛋白定量、IL-6、IL-1及胱抑素C与IgA肾病患者发生高尿酸血症相关(P<0.05);高尿酸组患者球性硬化、节段硬化、新月体形成、小管萎缩、间质炎性浸润及间质纤维化发生率均显著高于正常尿酸组,差异显著(P<0.05);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分析显示,性别、高血压、血肌酐、尿素氮、血白蛋白、血胆固醇、甘油三酯、24 h尿蛋白定量、IL-6、IL-1及胱抑素C均是IgA肾病患者发生高尿酸血症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患者性别、高血压、血肌酐、尿素氮、血白蛋白、血胆固醇、甘油三酯、24 h尿蛋白定量、IL-6、IL-1及胱抑素C均是IgA肾病患者发生高尿酸血症的危险因素,临床上对于具有危险因素的患者引起重视,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小剂量降尿酸药物治疗肾移植后高尿酸血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7年5月至2019年5月于门诊随诊的肾移植后高尿酸血症患者80例进行研究,以随机数表法分为A组(n=28)、B组(n=26)和C组(n=26)。A组给予非布司他(20 mg qd)治疗,B组给予苯溴马隆(25 mg qd)治疗,C组给予别嘌(100 mg qd)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血尿酸(s UA)、尿素氮(BUN)、血肌酐(sCr)、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水平变化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4周后,三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9.29%、88.46%、84.62%,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前,三组血尿酸水平无显著差异;治疗后,三组血尿酸水平均有所改善,但治疗后三组间血尿酸水平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治疗前,三组肾功能水平无显著差异;治疗后肾功能变化无显著性意义;治疗后,A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7.14%,显著低于B组的30.77%,C组的34.62%,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在肾移植后高尿酸血症患者中应用小剂量非布司他、苯溴马隆、别嘌醇三种不同的降尿酸药物均能有效果降低血尿酸,但未观察到改善肾功能,非布司他显示出更少的副作用。  相似文献   

11.
Omentin是主要由内脏脂肪组织的基质细胞分泌的一种具有广泛生物学效应的细胞因子,它参与调节肥胖、胰岛素抵抗、糖脂代谢、炎症反应、动脉粥样硬化、内皮细胞功能等病理生理过程。具有增强胰岛素的敏感性、抗动脉粥样硬化、减轻炎症反应、调节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心血管保护作用,并且与糖尿病、心血管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肿瘤等多种临床疾病密切相关。但是它具体的作用方式及途径还不清楚,应成为下一步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非布司他治疗老年高尿酸血症痛风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3月-2018年3月收治的高尿酸血症并发痛风患者60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苯溴马隆治疗,观察组采取非布司他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6.7%,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80%,P0.05);观察组患者的尿酸水平为(341.58±10.16)μmol/L,血沉水平变为(17.92±8.43) mm/h,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341.58±10.16)μmol/L,(26.08±10.17) mm/h,P0.05];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quality of life,QOL)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只发生1例胃肠道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3%(1/30),显著低于对照组[23.33%(7/30),P0.05]。结论:与苯溴马隆相比,非布司他治疗老年高尿酸血症并痛风疗效更好,安全性更高。  相似文献   

13.
经过多年探索,对肝脏疾病的研究已取得重大进展,但其发病机制复杂,目前仍未完全阐明。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 RNA)是非编码RNA中的一种,不具有蛋白编码功能。研究发现,lnc RNA参与调控多种肝脏疾病的生理和病理过程,能在表观遗传、转录和转录后水平发挥重要的调节作用,提示我们lnc RNA可能成为一个新的治疗突破口。本文针对当前lnc RNA在肝疾病中的功能及作用机制进行综述。首先介绍了lnc RNA的功能,再将计算机与生物学相结合概括lnc RNA的四个研究步骤,包括筛选、鉴定、预测及验证,重点阐述lnc RNA与肝纤维化、肝硬化、肝癌及肝移植的近期研究成果,并进一步探讨未来lnc RNA在肝病中的研究方向和应用前景。充分了解肝病的研究现状以及与肝病发生发展有关的lnc RNA分子和生物学功能,为后续研究肝病的机制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和借鉴。  相似文献   

14.
Because approximately 70% of uric acid is excreted from the kidney, hyperuricemia occurs when renal function deteriorates. Until now, it has not been clear if the hyperuricemia seen in such renal diseases plays a role in the progression of renal disease. However, recent clinical studies show that the serum uric acid value is closely associated with hypertension in hyperuricemic patients (cross-sectional study), and also with the onset of hypertension (longitudinal study). Furthermore, one interesting report shows that treatment of hyperuricemia with allopurinol lowers blood pressure in juvenile essential hypertension patients with hyperuricemia. In addition, it is well known that hyperuricemia is closely associated with chronic kidney disease (CKD), is a risk factor for renal insufficiency in general populations, and is a poor prognostic factor of renal function in patients who also have IgA nephropathy. On the other hand, in intervention studies on hyperuricemia, the treatment of hyperuricemia with allopurinol in CKD has resulted in a fall in blood pressure and inhibition of the progression of renal damage. Conversely, the cessation of allopurinol treatment in CKD was followed by a rise in blood pressure and the development of renal damage. Furthermore, the rise of blood pressure and development of renal damage following cessation of allopurinol treatment are only seen in patients not receiving 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 inhibitor (ACEI) or angiotensin receptor blocker (ARB). This suggests that the renin angiotensin (RA) system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hypertension and renal damage from hyperuricemia.  相似文献   

15.
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是一类长度大于200个核苷酸不具备编码蛋白质功能的转录子,在表观遗传、转录或转录后水平调节基因的表达,维持细胞稳态。研究表明多种LncRNA的表达失衡在肿瘤细胞的增殖、转移、干细胞的全能性、免疫细胞的发育及应答过程中发挥重要。新近的研究显示许多LncRNAs特异表达与眼部疾病发生密切相关。本文主要对目前报道的与眼部常见疾病如翼状胬肉、白内障、青光眼、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眼部肿瘤等差异表达LncRNAs的功能和作用机制进行了综述,以期为LncRNAs作为眼部疾病的生物学标记和潜在治疗靶点的的应用提供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6.
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是一类长度大于200个核苷酸不具备编码蛋白质功能的转录子,在表观遗传、转录或转录后水平调节基因的表达,维持细胞稳态。研究表明多种LncRNA的表达失衡在肿瘤细胞的增殖、转移、干细胞的全能性、免疫细胞的发育及应答过程中发挥重要。新近的研究显示许多LncRNAs特异表达与眼部疾病发生密切相关。本文主要对目前报道的与眼部常见疾病如翼状胬肉、白内障、青光眼、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眼部肿瘤等差异表达LncRNAs的功能和作用机制进行了综述,以期为LncRNAs作为眼部疾病的生物学标记和潜在治疗靶点的的应用提供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