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营养缺陷型细菌能够侵袭肿瘤细胞并呈递外源基因的特性提示我们可以将其设计成新型的肿瘤基因治疗载体。本文综述了细菌作为肿瘤基因治疗载体的历史与现状、机制以及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细菌作为肿瘤基因治疗载体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营养缺陷型细菌能够侵袭肿瘤细胞并外源基因的特性提示我们可以将其设计成新型的肿瘤基因治疗载体。本文综述了细菌作了肿瘤基因治疗载体的历史与现状、机制以及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癌症是导致人类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尽管现代医学在癌症治疗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但由于癌症的异质性、耐药性和治疗副作用等问题,传统治疗手段仍存在局限性。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细菌治疗在肿瘤治疗领域展现出巨大潜力。细菌因其生存特性具有天然的肿瘤靶向能力,并含有大量免疫激活物质,可调节肿瘤微环境并激活免疫系统以达到杀伤肿瘤的目的。部分细菌还能通过多种途径直接杀伤肿瘤细胞并抑制肿瘤血管生成。此外,科学家们在深入探索过程中发现,细菌联合放疗、化疗和免疫治疗等方法逐渐成为细菌治疗的主流策略。并可根据临床需求,将外源性基因导入细菌以发挥特定功能。细菌疗法通过与多种治疗方式联用来克服各自的治疗缺陷,提高肿瘤的治疗效果并降低其毒性副作用。从细菌治疗的基本原理、常用于肿瘤治疗的细菌种类、细菌治疗的优化策略及临床试验和案例等方面进行综述。希望通过充分发挥细菌的治疗潜力,为癌症患者提供更加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4.
肿瘤干细胞(cancer stem cells,CSCs)学说的成熟发展和研究成为当前肿瘤治疗研究的热点之一,因其特殊的生物学特性在肿瘤防治中起重要作用。以CSCs为靶点为肿瘤治疗开辟了一条新思路。传统的治疗不能有效靶向CSC,开发针对CSC靶向治疗的新方法,将对肿瘤的耐药、复发、转移具有革新意义。  相似文献   

5.
传统化疗、放疗等癌症治疗手段存在靶向性差、毒副作用大等问题。肿瘤靶向细菌可以特异性定殖于实体肿瘤微环境,通过基因工程改造可以使其在实体肿瘤内持续合成并释放抗癌药物,提高药物对肿瘤组织的选择性,避免化疗药物对正常组织的伤害,成为近年来癌症靶向治疗的研究热点。Escherichia coli Nissle 1917(EcN)作为一种被广泛研究和应用的益生菌,没有致病性,不产生免疫毒副作用,且具有高效的肿瘤靶向定殖能力,能在正常组织中迅速被清除,因此在癌症细菌疗法中备受关注。针对EcN在癌症靶向治疗研究方面的最新进展进行综述,介绍了通过基因工程提高其靶向性、可控性和安全性的方法,并介绍了EcN在辅助其他癌症治疗方面的应用。随着基因工程和合成生物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对细菌功能的设计合成能力不断增强,EcN作为可编程的活体药物,有希望发展成为对抗癌症的有力武器。  相似文献   

6.
外来体(exosomes,EXO)是由细胞内多泡体(multivesicular body,MVB)与细胞膜融合并释放到细胞外的纳米级膜性小囊泡,广泛分布于生物体液中,具有机体耐受特性及诱导归巢能力。外来体可携带蛋白、运送RNA,在肿瘤细胞间的物质传递和信息转导中起到重要作用。近年来,外来体逐渐成为恶性肿瘤研究领域的关注热点,特别是基于外来体的靶向治疗,成为引领肿瘤治疗的新导向。该文就外来体作为生物信息载体在肿瘤中的最新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细菌载体疫苗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细菌载体疫苗是新兴现代疫苗的重要发展方向,所谓细菌载体疫苗是将所需的编码病原菌特异性抗原的DNA片段插入减毒的病原菌或者共生菌中,以提呈表达所编码的抗原,以期达到一种或多种疾病的作用。本文主要对当前研究的细菌载体疫苗加以介绍。  相似文献   

8.
碳纳米管(carbon nanotubes,CNTs)所展现的独特物理与化学性质引起了广泛关注。近年来,碳纳米管在生物医学方面的应用日益受到医学界的重视。本文通过回顾近年来碳纳米管功能化修饰的方法、生物毒性、进入细胞的机制,及其在体内、外肿瘤治疗方面的研究现状,分析了现有的研究特点,并对碳纳米管作为药物载体治疗肿瘤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微小RNA(MicroRNA)是一组长约18~25 nt的内源性单链非编码RNA,通过与靶mRNA基因的3'或5'端UTR区完全或不完全结合来抑制翻译过程,并以此参与了细胞的各种生理病理过程。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实验研究表明,肿瘤的发生发展与MicroRNA对基因的调控作用密切相关。人们开始探究每一种肿瘤的发生发展与相关MicroRNA之间的关系,寻找MicroRNA所调控的靶基因,试图依据MicroRNA的调控机制对肿瘤的发生发展进行抑制甚至预测,以达到一定的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
熊果酸(ursolic acid)是广泛存在于自然界植物中的一种五环三萜类化合物,具有广泛的生物学活性,主要经肝脏代谢。传统临床治疗中熊果酸多用于抗炎、抗病毒、调节免疫功能以及保肝治疗等。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在体外和体内实验中,熊果酸能够对不同肿瘤细胞产生杀伤作用,抑制恶性肿瘤组织的生长,具有广谱的抗肿瘤活性。此外,熊果酸联合放化疗能够提高肿瘤细胞对治疗的敏感性,产生辅助增强放化疗疗效的作用,并且在放疗中可保护受照射机体的正常组织,促进免疫机能的恢复。熊果酸的抗肿瘤作用机制与下调促肿瘤生长、侵袭和转移相关基因的水平,增强凋亡基因的表达有关,并且能够通过调节多种细胞信号转导通路,杀灭肿瘤细胞,延缓肿瘤组织生长。同时,熊果酸可影响肿瘤细胞周期的分布,导致细胞的G1/S期阻滞,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的有丝分裂,诱导细胞凋亡。因此,熊果酸是一种极具潜力的天然抗肿瘤药物。本文对熊果酸在肿瘤治疗中的研究结果进行整合,阐述了熊果酸的抗肿瘤分子机制及其疗效,为熊果酸今后在临床中的进一步应用提供指导思路。  相似文献   

11.
E-cadherin 参与形成细胞间黏附性连接,是胚胎发育过程中的一个关键因子。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E-cadherin 在肿瘤的发生发 展过程中也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生物体内,E-cadherin 的表达和功能受到多个水平、多重因素的调控,而 E-cadherin 又可以影响 多条重要信号通路的活性,参与到多种生理病理过程中。E-cadherin 下调造成细胞间黏附性连接减少、极性减弱,细胞由上皮样转变为间 质样,这一变化是上皮间质转化(EMT)的重要标志之一。E-cadherin 与多种肿瘤的发生有一定的相关性。同时 E-cadherin 下调所引起 的 EMT 促进肿瘤细胞的迁移运动,肿瘤细胞侵袭力增强,促进转移的发生。近年来,大量研究关注到 E-cadherin 对肿瘤细胞的耐药及干 细胞特性的获得都有影响。综述 E-cadherin 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探讨以 E-cadherin 为靶点的肿瘤治疗的现状及展望。  相似文献   

12.
刺激响应型纳米载体是通过对外界刺激响应而产生相应结构或理化性质变化的纳米智能载药体系,具有避免药物过早泄露,提高病灶药物浓度的特点,目前已成为肿瘤诊断和治疗领域的研究热点,广泛用于控制药物的呈递和释放.本文从温度、磁场、超声、光、pH等外源和内源刺激角度,阐述了智能响应型纳米载体近年来在肿瘤诊疗领域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3.
细菌作为抗肿瘤载体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细菌作为抗瘤剂的应用已历史悠久,早在100多年前,纽约医生COLEY就尝试用细菌来治疗肿瘤。现在人们往往采用分子生物学技术,通过基因改造的方法使细菌变得基本无毒并将外源基因导入细菌载体,实验证明这种方法具有很大的优越性,为肿瘤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近来已成为肿瘤生物治疗研究的热点之一。  相似文献   

14.
壳聚糖及其衍生物作为药物载体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壳聚糖是甲壳素脱乙酰化的衍生物,是自然界中唯一的碱性多糖.壳聚糖及其衍生物是一类资源丰富、可生物降解的天然聚合物,具有生物相容性、高电荷密度、无毒性和粘膜粘附性,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和药物制剂领域.壳聚糖作为药物载体可以控制药物释放、提高药物疗效、降低药物毒副作用,可以提高疏水性药物对细胞膜的通透性和药物稳定性及改变给药途径,还可以加强制刑的靶向给药能力.本文分别从壳聚糖及其衍生物在大分子药物载体、缓控释系统及不同部位给药系统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以说明壳聚糖及其衍生物是一种优良的药物传递载体和新型药用辅料.  相似文献   

15.
激光技术在肿瘤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就激光治疗肿瘤的三种途径:激光外科疗法,光动力疗法和低能激光照射抗肿瘤免疫抑制效应作了简要的综述。  相似文献   

16.
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 tumor cells,CTCs)由原发肿瘤和转移肿瘤灶中的癌细胞播散而来,对CTCs的定量和定性检测可用于肿瘤的早期诊断、转移复发监测、药效分析和生存期预后等方面,在肿瘤预防与治疗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CTCs在肿瘤临床中的应用是当今非常活跃的研究领域,探索新的特异性CTCs分子标志,并研发更加灵敏、高效和特异的CTCs分析新技术,也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本文简要综述了CTCs用于肿瘤防治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7.
重组细菌载体疫苗因其能够诱导机体产生粘膜免疫、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特点,已经被广泛用作递送保护性抗原和核酸疫苗的载体来预防某些传染病。但是重组到细菌载体疫苗中的保护性抗原和核酸难以穿越细菌细胞壁释放到宿主细胞内发挥作用,残留在动物或畜禽产品中的疫苗菌株还可能造成环境的污染和疫苗菌株的传播。而有效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是构建一种细菌自动裂解系统,使疫苗菌株能够在体外培养时正常生长而在体内环境中自动裂解死亡。目前主要应用的细菌裂解系统包括:基于调控延迟肽聚糖合成的裂解系统、基于噬菌体裂解蛋白调控的裂解系统、基于毒素-抗毒素系统(Toxin-antitoxin system)的裂解系统。此外,一种潜在的基于细菌Ⅵ型分泌系统(Type Ⅵ secretion system,T6SS)的裂解系统也有望成为构建自动裂解菌株的新方法。文中将着重对这几种裂解系统的调控机制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8.
基因治疗肝脏疾病的新策略已引起高度关注,在肝病的基因治疗中,最关键的是如何将治疗基因特异性地导入肝细胞中并适当表达.在过去的二十多年里,受体介导的基因给药系统广泛用于肝靶向基因递送,但一些非病毒载体的基因传递效率不高.本文综述了目前最常用的非病毒载体,包括其理化性质、优点和局限性,基因递送作用机理以及修饰后在肝靶向基因治疗中的应用,并综述了在肝细胞基因传递中常用的电穿孔技术和流体力学注射法等物理方法以及如何实现其最优化的转染率.  相似文献   

19.
癌症治疗的靶向分子药物的设计与构建,是目前生物医学领域的研究前沿热点之一。靶向药物载体的构建,是通过药物直接加载靶向生物分子或者利用载体自身特性,使化疗药物可以到达并富集在特定组织,所以也被称为"分子火车"。纳米药物的研究已经从单靶向发展到多靶向,实现从单一功能到多功能的应用。单纯的被动释放药物的载体颗粒在复杂的细胞微环境中缺乏精确治疗。因此通过构建带有可控释放特性的纳米药物载体,不仅能有效的提高药物在靶向部位的药物浓度,加强药效,而且还能降低对非靶向组织的毒副作用,提高纳米药物的安全性。常用的控制纳米药物释放的方式包括pH响应,酶响应,光响应,磁响应等。本文主要介绍构建可控药物释放纳米载体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0.
pH敏感的纳米递药系统能有效利用其纳米尺寸以及敏感的连接键响应生物体内外不同的刺激,并通过在肿瘤部位选择性释药、增加药物的蓄积、减少药物在血液循环过程中的渗漏以及减轻毒副作用等方式提高药物生物利用度。根据肿瘤组织内不同的pH值构建多种刺激-响应型纳米载药系统是肿瘤治疗领域的发展趋势。本文综述了pH敏感的纳米药物载体在肿瘤治疗领域的研究与进展,以期为今后相关内容的深入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