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建立B型肉毒毒素(botulinum toxin B, BoNT/B)快速检测方法,研制B型肉毒毒素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试剂盒。方法 以B型肉毒类毒素为抗原免疫小鼠,用杂交瘤技术获得鼠源单克隆抗体(单抗),体内法扩大制备单抗。间接ELISA测定杂交瘤细胞株分泌单抗的稳定性、腹水效价以及单抗的亚型、理化性质和抗原识别表位。过碘酸钠法对抗原表位差异较大的抗体进行HRP标记,筛选最佳包被抗体和标记抗体,并确定包被抗体包被浓度和标记抗体工作浓度。将其配制成试剂盒,对试剂盒的线性、定量限、准确度和重复性等进行研究。结果 筛选、鉴定8株能稳定分泌B型肉毒毒素特异性单抗的杂交瘤细胞株。8株单抗腹水效价1∶32 000~1∶512 000,重链为IgG类、轻链为κ型,均耐碱、耐热,不耐酸,其中4C11、4D7、7F9和8D2 4株单抗抗原表位差异较大。以4D7为包被抗体、8D2为标记抗体配制试剂盒,B型肉毒毒素滴度在2~32 LD50/mL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r=0.996),定量限为0.96 LD50/mL,试剂盒2~8℃有效期为12...  相似文献   

2.
目的:构建鼠源E型肉毒毒素(BoNT/E)免疫噬菌体单链抗体库,筛选BoNT/E特异性抗体。方法:从E型肉毒类毒素免疫小鼠的脾细胞中提取总RNA,反转录成cDNA,分别扩增出小鼠重链可变区基因和轻链可变区基因;通过重叠延伸PCR将重链可变区基因和轻链可变区基因组装成scFv基因,重组于噬粒pS100中,电转化大肠杆菌TG_1,合并所有克隆成初级库;随机挑取克隆进行核苷酸序列测定,对初级库序列多样性进行分析;在辅助噬菌体M_(13)K_(07)的拯救下,构建成scFv噬菌体抗体库;用纯化的BoNT/E对鼠源BoNT/E免疫噬菌体单链抗体库进行3轮富集筛选,制备单克隆的噬菌体抗体颗粒进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阳性克隆进行核苷酸序列测定。结果:鼠源BoNT/E免疫噬菌体单链抗体库的库容为7.09×10~7,随机挑取的20个克隆序列各不相同,序列正确率为85%,基本覆盖了IgHV、IgKV、IgLV的优势家族;纯化的BoNT/E作为抗原通过3轮筛选,噬菌体抗体富集了66倍,第3轮筛选后随机挑取90个克隆制备噬菌体抗体颗粒,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分析有88个呈现阳性反应,序列比对得到了24个不同序列的BoNT/E特异性抗体。结论:构建了库容量达7.09×10~7的鼠源BoNT/E免疫噬菌体单链抗体库,筛选得到了24个不同序列的BoNT/E特异性抗体。  相似文献   

3.
目的:应用重组噬菌体抗体库技术制备抗B型肉毒毒素Fab抗体。方法:用重组B型肉毒毒素重链C端片段(BoNTB/Hc)免疫BALB/c小鼠,从其脾淋巴细胞扩增免疫球蛋白Fd段和κ链基因,克隆至表达载体pComb3中,并将抗体Fab段表达于噬菌体表面,建立容量为5.96×106cfu的噬菌体抗体库。以BoNTB/Hc为抗原对所建抗体库进行4轮亲和筛选,获得与B型肉毒毒素特异性结合的克隆,并进行序列测定。结果:构建了抗B型肉毒毒素Fab抗体库,筛选出特异性克隆1个。结论:从鼠源噬菌体免疫抗体库中初步获得了特异性抗B型肉毒毒素的Fab抗体。  相似文献   

4.
目的:制备F型肉毒毒素(BoNT/F)鼠源单克隆抗体。方法:以BoNT/F重链C端(BoNT/FHc)为抗原免疫BALB/c小鼠,取免疫后尾血效价最高小鼠的脾脏细胞与鼠骨髓瘤细胞Sp2/0在聚乙二醇作用下进行细胞融合,ELISA筛选阳性细胞孔,通过有限稀释法分离能稳定分泌抗体的细胞株。小鼠腹腔注射杂交瘤细胞制备的腹水利用Protein G进行亲合层析纯化,SDS-PAGE检测抗体纯度,非竞争ELISA测定抗体亲和力常数,亚型鉴定试剂盒鉴定抗体亚型,PCR扩增抗体轻重链可变区基因并经Vbase软件分析抗体框架区与互补决定区(CDR)氨基酸序列。结果:经过3轮免疫后,5只小鼠尾血效价均达到1∶16 000,其中2号鼠尾血效价最高;杂交瘤细胞融合率为74.48%,阳性率为11.54%;2轮克隆化后筛选得到7株能稳定分泌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选择其中细胞培养上清效价最高的1F4制备抗体;腹水纯化后1F4抗体纯度超过95%,与BoNT/FHc抗原的亲和力常数为1.08×10-8mol/L;亚型鉴定结果表明1F4重链和轻链分别为IgG1型和κ型,抗体可变区氨基酸序列分析显示1F4重链和轻链CDR3序列为TRHGYFPSWFAY和QQHYSTPWT。结论:筛选到一株高亲和力的鼠源单克隆抗体,为BoNT/F检测和中和抗体的研发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目的:表达A型肉毒毒素(Bo NT/A)中和抗体3D12。方法:按哺乳动物偏好密码子设计合成3D12轻链(L)和重链(H)编码序列,分别连入L293、H293表达载体,共转染至HEK293细胞进行瞬时表达并纯化;通过ELISA检测3D12效价、3D12与Bo NT/A受体的竞争结合作用及与Bo NT/AHc的亲和力常数,通过Western印迹鉴定3D12的特异性。结果:得到轻链(L293-L)及重链(H293-H)表达载体;瞬时表达并纯化得到抗体3D12;ELISA结果显示3D12效价为1.22×106,3D12与Bo NT/A受体FGFR3、SV2C之间不存在竞争结合作用,3D12的亲和力常数K=10.6×108L/mol;Western印迹显示3D12与Bo NT/AHc能够特异性结合。结论:得到A型肉毒毒素中和抗体3D12,为肉毒毒素中和抗体的开发及阐明中和抗体的表位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目的:制备抗人突触小体相关蛋白25(SNAP25)的鼠源单克隆抗体。方法:利用大肠杆菌表达SNAP25蛋白,纯化后免疫BALB/c小鼠制备杂交瘤细胞,筛选针对SNAP25的阳性杂交瘤细胞株,鉴定抗体亚型;用杂交瘤细胞株制备腹水单抗,纯化后利用SDS-PAGE检测抗体纯度。结果:表达并纯化得到纯度大于90%的SNAP25蛋白,免疫小鼠后经2轮筛选得到12株阳性杂交瘤细胞株,其中抗体重链包括IgG1、IgG2型,轻链大部分为κ链;选择具有相对较高抗原结合活性的14号杂交瘤细胞株制备腹水,纯化后得到纯度大于90%的抗体。结论:获得1株高纯度的针对SNAP25的鼠源单克隆抗体,为肉毒毒素的检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为了制备重组抗A型肉毒毒素(botulinum neurotoxin A,BoNT/A)人鼠嵌合单克隆抗体并分析中和活性,以BoNT/A作为抗原筛选鼠源抗BoNT/A噬菌体单链抗体库,将筛选得到的鼠源抗BoNT/A特异性单链抗体的重链和轻链可变区分别克隆到pGP5KCγ和pGP5KCκ载体构建表达质粒。表达质粒共转染HEK-293EBNA1细胞,瞬时表达抗BoNT/A人鼠嵌合单克隆抗体(monoclonal antibody,mAb)。蛋白A亲和纯化mAb,分子排阻高效液相色谱(size exclusion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SEC-HPLC)分析mAb纯度,小鼠中和试验评价mAb中和活性。结果显示,经过筛选得到4个序列正确且各不相同的抗BoNT/A单链抗体。4个抗BoNT/A人鼠嵌合mAb表达质粒均构建成功并转染HEK-293EBNA1细胞,根据转染效率指示绿色荧光蛋白的表达推测,50%~62. 5%的细胞表达抗BoNT/A抗体。表达上清经过蛋白A亲和纯化,浓度均200μg/mL,单体纯度均90%。小鼠中和试验显示mA1、mA2、mA3和mA4单株抗体均不能完全中和4 LD_(50)的A型肉毒毒素,但从延迟小鼠生存时间可以得出4个抗体的中和活性为mA3mA2mA1mA4。mA1、mA2、mA4中任何一个抗体与mA3连用中和活性为80 LD_(50)/mg。本研究制备了4个具有不同程度中和活性的抗BoNT/A人鼠嵌合mAb,为A型肉毒神经毒素鸡尾酒疗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为获得针对狂犬病毒糖蛋白Ⅲ号表位的人源单抗,本研究采用噬菌体展示平台,对一株狂犬病毒糖蛋白Ⅲ号抗原表位的人源单抗CR4098采用链置换法进行改造。以CR4098单链抗体为骨架,从狂犬疫苗接种者外周血分离淋巴细胞,提核酸逆转录,PCR扩增抗体轻链可变区基因,替换CR4098的轻链基因,构建轻链置换文库。经纯化狂犬病毒aG株富集筛选,以上述筛选出的轻链阳性克隆为骨架,构建重链置换抗体库,富集筛选后通过ELISA和IFA鉴定阳性抗体克隆并进行序列测定。利用IgG表达载体VH/VK双质粒系统瞬时转染293T细胞实现IgG抗体的分泌型表达,通过亲和力测定和中和试验鉴定IgG抗体功能。结果显示,通过轻链置换,我们获得14株抗狂犬病毒scFv抗体,通过ELISA、IFA、亲和力测定及中和试验确定人源抗体RV3A5特异性结合狂犬病毒糖蛋白,对狂犬病毒CVS株和aG株均具有良好的中和活性,亲和力达到2.8×10-9 M。通过竞争ELISA对抗体结合表位进行鉴定,结果表明RV3A5特异性识别糖蛋白Ⅲ号抗原表位。通过链置换法成功获得1株全新的针对狂犬病毒糖蛋白Ⅲ号表位的高亲和力人源中和抗体,为狂犬病毒抗体制剂鸡尾酒治疗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目的:实现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3(FGFR3)胞外配体结合区FGFR3D23的表达与纯化,并鉴定其与A型肉毒毒素重链C端(Bo NT/AHc)的相互作用。方法:全基因合成的FGFR3D23基因片段经酶切连入p TIG(+)质粒,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后IPTG诱导表达,获得的包含体经Ni2+柱纯化,透析复性后通过pull-down及ELISA检测纯化蛋白与Bo NT/AHc的相互作用。结果与结论:SDS-PAGE分析结果显示得到相对分子质量约27×103的蛋白特异表达条带,表达量为1.39 mg/L,包含体占73.4%;纯化和复性得到的目的蛋白纯度约96%,复性率约3%;pull-down及ELI-SA实验结果证明FGFR3D23可以与Bo NT/AHc特异性地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预测B型肉毒毒素蛋白抗原表位,研究表位合成肽的生物学活性。方法:利用生物信息学,结合Anthwine分析软件及网络平台,预测B型肉毒毒素蛋白重链的B细胞抗原表位。人工合成4条(P1,P2,P3,P4)表位多肽,与抗B型肉毒毒素类毒素的马血清反应;采用腹腔注射的方式用合成肽免疫BALB/c小鼠,检测免疫血清与合成肽的结合;对免疫小鼠腹腔注射B型肉毒毒素。结果:合成的多肽能与抗B型肉毒毒素的类毒素的马血清结合;多肽免疫小鼠后能产生针对多肽的抗体,其中P1、P3、P4产生的抗体对受毒素攻击的小鼠具有保护作用。结论:成功预测了抗原表位,合成的表位多肽具有较好的抗原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制备人突触囊泡蛋白2C(SV2C)单克隆抗体。方法:纯化SV2C/L4蛋白,免疫BALB/c小鼠并制备杂交瘤细胞,筛选针对SV2C/L4的特异性抗体,鉴定亚型及测定效价;选取效价最高的抗体进行大量制备,并经SDSPAGE、Western印迹、间接ELISA和动物实验对抗体纯度、特异性、亲和力及中和活性进行检测。结果:得到纯度大于95%的SV2C/L4蛋白,经2轮筛选共获得13株鼠单抗,抗体重链大多为IgG1、IgG2a型,轻链均为κ型;选取效价最高的30号抗体进行大量制备,纯化后抗体的纯度大于99%,亲和力为6.7 nmol/L,中和活性为100 LD50/mg。结论:筛得1株高亲和力、具有中和活性的特异性SV2C鼠单抗,为肉毒中毒的治疗提供了新的选择,也为阐明Bo NT/A受体间的关系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目的:用HEK293细胞表达A型肉毒毒素(BoNT/A)中和抗体S25。方法:按哺乳动物偏好密码子设计合成S25可变区编码序列,κ链可变区序列构建到带有轻链恒定区的载体L293,重链可变区构建到带有重链恒定区的载体H293,轻、重链载体共转染至HEK293细胞,进行瞬时表达;用重链C端(HCC)及S25中和表位突变的HCC与细胞培养上清ELISA检测S25表达。结果:测序结果表明正确设计合成了S25可变区编码序列;ELISA结果显示分泌表达上清可以与抗原结合,而不能与S25中和表位突变的HCC结合。结论:按哺乳动物偏好密码子设计的S25编码序列可以用HEK293细胞进行表达,并且具有活性。  相似文献   

13.
抗HEV嵌合抗体的构建及在CHO细胞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RT-PCR方法从分泌戊型肝炎(戊肝)病毒中和性鼠源单克隆抗体(单抗)8C11的杂交瘤细胞中克隆出抗体基因的重链可变区(VH)、轻链可变区(VK)序列,并分别克隆到含有人gamma 1重链和kappa轻链恒定区序列的pcDNA3.1/Hygro和pcDNA3.1( )质粒中,共转染中华仓鼠卵巢癌细胞(CHO)细胞.RT-PCR结果表明,转染的CHO细胞转录了嵌合重链及轻链基因,间接ELISA及Western blot结果表明:翻译出的两种多肽在细胞内正确组装成嵌合抗体分子,并可分泌至细胞外,表达的嵌合抗体保留了原鼠单抗的抗原结合特异性及对8H3结合抗原的增强作用.8C11嵌合抗体的成功表达可降低鼠源性,为探讨戊肝抗体治疗的可能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鼠源性抗雄性特异性抗原噬菌体Fab抗体的制备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噬菌体抗体库筛选技术获得抗雄性特异性抗原的噬菌体Fab抗体,首次采用雄鼠脾细胞对鼠源性抗雄性特异性抗原噬菌体Fab抗体库进行3轮亲和富集和2轮雌鼠脾细胞吸附,对筛选后特异性噬菌体Fab抗体进行ELISA分析,重组率鉴定及基因测序分析。结果显示,5次筛选后的15个菌落中有9个能产生抗雄性特异性抗原特异性噬菌体抗体,噬菌体Fab抗体的基因重组率为60%,E5克隆的重链、轻链可变区序列分别属于VH1和VκⅣ基因家族,这为挑选出高亲和力的抗雄性特异性抗原噬菌体Fab抗体奠定了实验基础,将推进雄性特异性抗原及其抗体的研究进程,并为性别控制研究开创新途径。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制备汉滩病毒(Hantaan virus, HTNV)PS-6株小鼠单克隆抗体(monoclonal antibody, mAb),建立HTNV抗原双抗体夹心ELISA检测方法,验证方法的检测性能并初步应用于疫苗抗原含量检测。方法 以HTNV PS-6株灭活全病毒原液作为免疫原,采用小鼠杂交瘤融合技术,筛选mAb杂交瘤细胞株,制备mAb;用间接ELISA测定mAb效价;用Western blot鉴定mAb特异性;用间接ELISA测定mAb相对亲和力;经抗体配对筛选,建立双抗体夹心ELISA病毒抗原检测方法。以I型肾综合征出血热疫苗标准品作为定量标准,验证该方法的检测限、线性范围、特异性、准确度、精密度;对6批次I型肾综合征出血热灭活疫苗原液进行检测,初步验证该方法的适用性。结果 获得4株稳定分泌抗HTNV PS-6特异性抗体的阳性杂交瘤细胞株:4B2、3H8、5D7及2A7;间接ELISA检测腹水抗体效价均在1×106~1×106~1×107;Western blot鉴定4株mAb均能特异性识别HTNV PS-6;相对亲和力为4B2>5D7>3H8>2A7;抗体ELISA配对筛选后,选用5D7作为包被抗体,4B2作为标记抗体,包被抗体工作浓度为10μg/mL,HRP标记抗体工作浓度为1∶5 000。该方法对HTNV PS-6抗原检测限为0.039 1μg/mL;检测线性范围为0.078 1~2.500 0μg/mL,R7;Western blot鉴定4株mAb均能特异性识别HTNV PS-6;相对亲和力为4B2>5D7>3H8>2A7;抗体ELISA配对筛选后,选用5D7作为包被抗体,4B2作为标记抗体,包被抗体工作浓度为10μg/mL,HRP标记抗体工作浓度为1∶5 000。该方法对HTNV PS-6抗原检测限为0.039 1μg/mL;检测线性范围为0.078 1~2.500 0μg/mL,R2> 0.97;检测与I型肾综合征出血热疫苗生产主要原辅料成分、II型肾综合征出血热疫苗、森林脑炎疫苗及甲肝疫苗均无交叉反应;准确度验证,病毒抗原回收率在95.8%~110.5%之间;试验内和试验间精密度,CV分别在6.72%~8.03%、8.24%~9.70%之间。用该方法检测6批次I型肾综合征出血热灭活疫苗原液,结果均呈剂量依赖性。结论 成功制备HTNV PS-6株mAb,建立病毒抗原双抗体夹心ELISA抗原检测方法,方法准确、可靠,可初步应用于I型肾综合征出血热灭活疫苗科研、生产过程病毒抗原检测。  相似文献   

16.
人心肌肌钙蛋白Ⅰ单克隆抗体及多克隆抗体的制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以重组人心肌肌钙蛋白Ⅰ(cTnⅠ)为抗原制备鼠源单克隆抗体(McAb)及兔源多克隆抗体,并鉴定抗体的特性。方法:以纯化的重组人cTnⅠ为抗原免疫BALB/c小鼠,取鼠脾细胞同Sp2/0骨髓瘤细胞融合,利用选择培养基筛选融合的杂交瘤细胞,用有限稀释法分离获得能够稳定分泌抗cTnⅠ的McAb阳性克隆,并利用体内诱生法大规模制备McAb,用辛酸-硫酸铵沉淀法纯化抗体;兔多抗制备以cTnⅠ为抗原常规免疫后取其血清;用间接ELISA和Western印迹鉴定抗体的性质。结果:经ELISA鉴定,筛选出5株能分泌cTnⅠMcAb的杂交瘤细胞株,即C5B2、C5B3、C5B4、C5B1、B1A6,效价最高的B1A6株分泌的McAb为IgG3型,纯化后效价为1∶10000,亲和常数为1.08×10-9mol/L,Western印迹鉴定表明cTnⅠMcAb有良好的特异性;兔多抗纯化后的效价为1∶8000。结论:制备了具有良好特性的cTnⅠMcAb和多克隆抗体。  相似文献   

17.
人源抗狂犬病毒单克隆抗体Fab段基因的获得和表达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运用噬菌体表面呈现(phage display)技术获得了人源抗狂犬病毒糖蛋白基因工程单克隆抗体Fab段基因及其表达。从狂犬病毒PM株Vero细胞疫苗免疫的人抗凝血中分离获得外周淋巴细胞,提取细胞总RNA,通过RTPCR方法,用一组人IgG Fab基因4特异性引物,从合成的cDNA中扩增了一组轻链和重链Fab段基因,将轻链和重链Fab段基因,将轻链和重链先后克隆入噬菌体载体pComb3,成功地建立了抗狂犬病毒抗原的方法,对此抗体库进行富积筛选表达,成功地获得了抗狂犬病毒的人源单抗Fab段基因及其在大肠杆菌中的有效表达,对其中一株单抗G10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发现它与一株鼠源中和性狂犬病毒糖蛋白特异性单抗存在竞争,证实该单抗能识别狂犬病毒糖蛋白,其序列资料分析表明,该单抗为一株新的抗狂犬病毒人源基因工程抗体。  相似文献   

18.
采用表位合成多肽免疫获得编码人源抗体的基因材料,抗体轻重链可变区基因通过剪接重叠延伸(SOE)技术进行组装后,亚克隆入噬菌体粒中构建免疫库。以重组制备的A型肉毒毒素保护性抗原为配体筛选结合子,ELISA鉴定,获得具有较高抗原结合力的噬菌体克隆,进行基因测序和家族定位分析。结果显示,表位合成多肽免疫,成功构建了库容大于10^8的重组抗体库。体外3轮免疫淘筛,筛选到人源A型肉毒抗毒素克隆,基因结构分析表明,其中ScFvB17全长750bp,可编码250个氨基酸残基:VH属于VH4家族,369bp,编码123个氨基酸残基;Vκ属于κ链Ⅱ家族,336bp,编码112个氨基酸残基。基因的同源分析表明,这是一株特异的单链抗体新基因。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制备多种抗猪鼻支原体的单克隆抗体,建立双抗体夹心ELISA方法用于该病原体的检测。方法用猪鼻支原体CVCC361免疫BALB/c小鼠,采用杂交瘤技术和酶联免疫吸附实验筛选出抗该病原体的单克隆抗体;运用免疫双向扩散试验、Western blotting确定I异G亚类及针对抗原的相对分子质量;筛选出配对抗体,建立双抗体夹心ELISA的检测方法,并评价其灵敏度和特异性。结果共筛选出17株单克隆抗体,抗体亚类分别为IgG1、IgG2a、IgG2b、IgG3,免疫印迹结果表明单抗ZB1、ZB2及ZB16与相对分子质量为35×103的抗原有特异性结合,而ZB3和ZBIO与相对分子质量为70×10^3的抗原有特异性结合。确定了2个配对抗体(ZB1-ZB1-HRP和ZB1-ZB2-HRP),可检出最小抗原量为30ns/mL,检出猪鼻支原体活菌8.34×10^2CFU/mL,与人呼吸道常见的致病菌及支原体均无非特异性反应。结论筛选的单克隆抗体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应用双抗体夹心ELISA方法可用于猪鼻支原体的检测。  相似文献   

20.
以重组制备的A型肉毒毒素保护性抗原为配体,对人源噬菌体免疫抗体文库进行体外定向亲和筛选,获得特异结合子,其中与抗原高亲和力结合的抗体克隆B17基因全长750bp,可编码250个氨基酸,抗体可变区基因同源分析表明,分属VH4和κchainⅡ家族,是一株人源特异单链抗体基因。人源单链抗体B17在大肠杆菌中获得了重组表达,表达产物可以竞争特异肉毒抗毒素马血清与抗原的结合,是国内首次获得的抗A型肉毒毒素保护性抗原的人源单链抗体,可以在肉毒毒素检测和治疗研究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