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为探究二萜类化合物冬凌草甲素(oridonin)对拟南芥的化感作用机制,本研究以冬凌草甲素为供体,以哥伦比亚野生型拟南芥WT和3个拟南芥磷脂酶A_1(PLA_1)、磷脂酶A_2(PLA_2)、磷脂酶C(PLC)的突变体株系pla_1、pla_2和plc_1为受体植物,通过施加不同浓度的冬凌草甲素(10、60μmol·L~(-1)),对4种拟南芥株系的种子萌发率、幼苗生长状况、相对电导率(EL)、丙二醛(MDA)含量以及3种磷脂酶活性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外施不同浓度的冬凌草甲素后,拟南芥种子萌发受到抑制,PLA_1和PLA_2参与此抑制过程;根长和下胚轴生长呈现典型的"低促高抑"趋势,PLA_1参与其对根的调控,PLC参与其对下胚轴的调控; 3种磷脂酶PLA_1、PLA_2和PLC酶活性均有不同程度的变化; EL和MDA增大且与浓度和时间呈正相关,PLA_2正调控10μmol·L~(-1)冬凌草甲素增大EL的过程,PLA_1和PLA_2共同响应60μmol·L~(-1)冬凌草甲素增大EL的过程; PLA_1和PLA_2共同作用正调控MDA积累过程;冬凌草甲素对植物的化感作用与磷脂酶有关,植物通过调控磷脂酶响应了冬凌草甲素的部分化感作用,且不同的磷脂酶在调控植物响应冬凌草甲素的生长过程中具有不同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植物在应对不同环境胁迫时会做出不同的应对措施,其中一种常见的方式是产生次生代谢产物。萜类化合物为植物次生代谢产物中种类最多、结构最复杂的一类化合物,几乎存在于所有植物中,发挥着重要的生物功能,很多具有显著的药理活性,如免疫调节、抗肿瘤、降血脂、保肝等。该文对近年来国内外有关环境温度、紫外线辐射、光照、干旱、臭氧及植物生长发育阶段等环境因素对植物萜类化合物合成影响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探究植物萜类化合物受环境因子影响产生应激反应的一般性规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珊瑚树vibsane型二萜类化合物对肝癌HepG2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机制,为研发新型天然植物类抗肿瘤药物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噻唑蓝比色法及苔盼蓝染色计数法观察珊瑚树vibsane类二萜类化合物对不同肿瘤细胞增殖的影响;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及细胞凋亡,利用Apo-ONE Homogeneous Caspase-3/7试剂盒检测vibsane二萜类化合物1#对HepG2细胞内Caspase-3酶活性的影响。结果:活性筛选发现vibsane型二萜类化合物1#显著抑制人肝癌HepG2细胞增殖,构效分析表明化合物C11位连接侧链的基团修饰影响其细胞增殖抑制活性。此外,HepG2细胞对1#化合物最敏感,1#化合物抑制其增殖具有剂量和时间依赖性。机制研究显示1#化合物诱导HepG2细胞发生明显的细胞周期G0/G1期阻滞,具有时间和剂量效应;同时,较高浓度1#化合物(5-10μmol/L)引起HepG2细胞凋亡明显增加,并剂量依赖性诱导细胞内Caspase3/7激活。结论:珊瑚树vibsane型二萜类化合物能够明显抑制人肝癌HepG2细胞增殖,其可能通过诱导细胞周期阻滞和细胞凋亡发挥抗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4.
萜类化合物对小菜蛾幼虫的拒食活性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采用叶碟浸液法测试从松节油合成的26个不同结构萜类化合物样品对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L.)4龄幼虫的拒食活性。结果显示,编号为2,4,8,13,27,31的6个化合物,即诺卜醇、诺卜丙基醚、内型异莰烷基甲醇丙酸酯、4-(1-甲基乙烯基)-1-环己烯-1-乙醇丙酸酯、羟基香茅醛丙酸酯、羟基香茅醛1,2-丙二醇缩醛具有较高的拒食活性。处理有效成分为0.01g/mL时,这6个化合物24h拒食率为70%~100%。其中2,4,8号3个化合物拒食活性最高,处理有效成分为0.01g/mL和0.001g/mL时,24h拒食率分别为98.33%,99.80%,100.00%和85.60%,83.90%,66.97%;并且持效性较好,72h拒食率分别为92.67%,89.97%,98.73%和63.20%,63.30%,45.93%。  相似文献   

5.
6.
细胞凋亡(Apoptosis)是一种机体保持内环境稳定的特殊方式。正常情况下,中性粒细胞(PMN)绝大部分通过凋亡而被清除,避免因坏死而造成组织损伤。我们在研究磷脂酶2(PLA2)激活介导创伤和感染的机理时,发现其活性介导TNF对PMN的激发作用。其它证据也显示PLA2及其代谢产物在细胞凋亡过程中发挥作用,我们推测PLA2活性对PMN凋亡或坏死的影响,可能是控制炎症反应的主要途径。这方面的工作尚少见,本文初步报告如下。1 材料和方法(1)材料和主要试剂 雄性Wistar大鼠由本院动物中心提供。P…  相似文献   

7.
为获取柠檬香茅(Cymbopogon citratus)中萜类化合物及其合成酶基因信息,以正常生长及遮阴下的柠檬香茅嫩叶为材料,进行代谢组学和转录组学结合q RT-PCR验证分析。代谢组分析结果表明,柠檬香茅所含萜类共23种,包括单萜4种、倍半萜4种、二萜8种、三萜3种和四萜4种。在遮阴下,柠檬香茅的二萜类银杏内酯C和四萜类虾青素相对含量更高。转录组测序结果表明,单萜生物合成涉及4类合成酶的24个基因,二萜生物合成涉及11类合成酶的49个基因,倍半萜和三萜生物合成涉及12类合成酶的58个基因,其中6类合成酶的8个基因在遮阴下的相对表达量显著提高,而前萘二烯加氧酶(c64786.0)基因正好相反。q RT-PCR分析表明,遮阴下4个FPKM值差异明显的萜类合成酶基因表达的变化趋势与转录组测序结果一致,但不同合成酶基因的差异表达量存在差异。因此,柠檬香茅所含4类共23种萜类化合物由27类合成酶共131个基因编码而来,不同光照强度影响9个合成酶基因的表达和2种萜类化合物含量。  相似文献   

8.
在室内条件下采用机械损伤叶片(MW)、外源水杨酸诱导(Me SA)、扶桑绵粉蚧短期(S-MF)及长期为害(L-MF)4种方式处理棉花,对棉花植株释放的萜类化合物进行了定性与定量研究。结果表明,共有5种萜类化合物被定性检出,分别为α蒎烯、β蒎烯、长叶烯、A-柏木烯与雪松烯;扶桑绵粉蚧的取食为害显著提高了棉花α蒎烯、β蒎烯及A-柏木烯的释放量,并且新增加雪松烯与长叶烯的释放;而叶片机械损伤与外源水杨酸诱导处理在一定程度上也提高了α蒎烯、β蒎烯及A-柏木烯的释放量。本研究结果为合理利用虫害诱导植物挥发物进行扶桑绵粉蚧的生物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四种重金属对中国鲎(Tachypleus tridentatus)胚胎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分析了不同离子浓度的Zn、Pb、Cu、Cd对中国鲎胚胎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①4种金属离子浓度≤渔业水域水质标准浓度4倍时,对中国鲎胚胎发育无明显毒性效应;≥渔业水域水质标准浓度8倍时,Cd离子和Cu离子对中国鲎胚胎发育无明显影响,而Zn离子组Pb离子组胚体发育随离子浓度提高而卵径变小,发育速度下降;②浓度为1.6mg/L时,Zn和Pb离子组胚胎致畸率分别为44%和58%,Pb离子组胚体孵化率仅2.67%;③4种重金属对中国鲎胚胎发育的毒性效应表现为Pb>Zn>Cu=Cd;④中国鲎胚胎对重金属有蓄积作用,蓄积效应随金属种类不同而异.  相似文献   

10.
选取小陇山自然保护区麻沿林区的土壤纤毛虫并通过盆栽实验从纤毛虫的群落结构、丰度和食性三方面研究了对映-贝壳杉烷型二萜类化合物对纤毛虫群落的毒性作用。纤毛虫群落结构采用"非浸没式培养法"进行分析,物种鉴定采用活体观察和蛋白银染色法,同时采用直接计数法分析土壤纤毛虫的丰度。共鉴定到纤毛虫 88 种,隶属于3纲11目29科42属,其中对照组 75 种;分析表明二萜化合物可导致土壤纤毛虫群落结构的衰退演替;双因子方差分析显示纤毛虫物种数在二萜化合物各浓度处理组间呈现极显著差异 (F5,9=137.776,P<0.01),并在不同时间处理组间呈显著差异 (F5,9=2.607,P<0.05);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土壤纤毛虫总物种数随着二萜类化合物浓度的升高有下降趋势,具有良好的直线线性关系(R2 =0.9521)。当二萜类化合物浓度超过 32.5 mg/kg 时土壤纤毛虫优势种由膨胀肾形虫、长篮环虫、大口薄咽虫和长圆膜袋虫演替为膨胀肾形虫、长篮环虫、苔藓膜袋虫、水藓薄咽虫和大弹跳虫,且C/P系数从小于1变为大于1,当施药浓度超过 62.5 mg/kg时,优势种演替为大弹跳虫、小尖毛虫、有肋薄咽虫和一种前口虫。同时,分析还显示肾形目对二萜化合物有较高的耐受能力,下毛目、前口目和篮口目对二萜类化合物有一定的耐受能力。对纤毛虫食性研究发现二萜类化合物对纤毛虫的影响还与纤毛虫的食性有关,尤其对肉食性纤毛虫危害最大。比较分析显示,在相同暴露时间,不同施药浓度下土壤纤毛虫丰度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极明显的降低,而同一施药浓度,随着暴露时间逐渐延长,纤毛虫的数量逐渐回升,但即使土壤中二萜类化合物残留浓度很低,也对纤毛虫群落有显著的抑制作用。非参数多个独立样本检验分析结果表明各浓度组间纤毛虫的丰度存在极显著差异。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对二萜化合物对土壤纤毛虫群落结构在种类组成和丰度方面均成具有强烈的扰动作用。  相似文献   

11.
磷脂酶A2对中性粒细胞趋化和粘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胰源性14×10 ̄3u磷脂酶A_2(PLA_2)在体外同大鼠中性粒细胞(PMN)培养60min后,细胞对TNF趋化增强,培养10min后上清液中血栓素(TXB_2)含量比正常增高(P<0.01)。前列环素(PGI_2)含量不变。PLA_2激动剂A23187也能显著加强中性粒细胞对TNF的趋化,并伴有TXB_2释放增多(P<0.01)。此外,PLA_2和A23187还显著增强PMN对玻璃珠的粘附活性。使用PLA_2抑制剂二溴苯乙酮(PBPB)和PLA_2多克隆抗体可抑制外源性PLA_2对PMN趋化和粘附的增强作用,但对A23187的调节作用无效。以上结果表明PLA_2激活及其代谢产物可能介导PMN趋化和粘附作用。  相似文献   

12.
活性氧(ROS)和植物激素是植物衰老过程中重要的内在或者外在的调控因子。我们发现,相对于离体诱导的衰老过程,在脱落酸(ABA)和乙烯(ethylene)促进的衰老过程中有较多的活性氧积累;在对拟南芥磷脂酶Dδ(PLDδ)缺失型突变体的研究中发现,与野生型相比,突变体在衰老过程中产生较少的活性氧。我们比较了上述两种基因型的离体叶片在离体、ABA和ethylene三种衰老处理下内源的ABA、茉莉酸甲酯(MeJA)、玉米素核苷(Zeatin Riboside, ZR)和吲哚乙酸(IAA)的含量变化,发现每一种激素对上述三种衰老处理的响应模式都很相似。在离体诱导的衰老中,两种基因型拟南芥的内源激素含量没有差异;而在ABA促进的衰老过程中,PLDδ缺失型突变体叶片中的MeJA的含量较低,ZR和IAA含量较高;在乙烯促进的衰老过程中,突变体中的ABA和MeJA的含量较低,ZR和IAA含量较高。上述内源激素的这种变化可能有助于延缓突变体的衰老。  相似文献   

13.
活性氧(ROS)和植物激素是植物衰老过程中重要的内在或者外在的调控因子.我们发现,相对于离体诱导的衰老过程,在脱落酸(ABA)和乙烯(ethylene)促进的衰老过程中有较多的活性氧积累;在对拟南芥磷脂酶Dδ (PLDδ)缺失型突变体的研究中发现,与野生型相比,突变体在衰老过程中产生较少的活性氧.我们比较了上述两种基因型的离体叶片在离体、ABA和ethylene三种衰老处理下内源的ABA、茉莉酸甲酯(MeJA)、玉米素核苷(Zeatin Riboside,ZR)和吲哚乙酸(IAA)的含量变化,发现每一种激素对上述三种衰老处理的响应模式都很相似.在离体诱导的衰老中,两种基因型拟南芥的内源激素含量没有差异;而在ABA促进的衰老过程中,PLDδ缺失型突变体叶片中的MeJA的含量较低,ZR和IAA含量较高;在乙烯促进的衰老过程中,突变体中的ABA和MeJA的含量较低,ZR和IAA含量较高.上述内源激素的这种变化可能有助于延缓突变体的衰老.  相似文献   

14.
雷妮娅  米湘成  陈勇  王旭航  李俊清   《生态学报》2008,28(5):1949-1949~1958
以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两种基因型(ws-0和col-0)材料,采用复因子混合水平正交试验设计开展盆栽实验,研究了土壤盐分、土壤水分、光照强度、去叶处理等生态因子及其交互作用对受试植株18个表型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生态因子对植物表型可塑性的影响是有针对性的:土壤水分主要影响植物体构件数目;土壤盐分主要影响生物量、角果数及种籽总数等直接反映植株适合度的表型特征;光照条件则主要影响植物的物候表型特征.植物体表型可塑性的方向随水分梯度的变化而发生改变.生态因子交互作用对植物表型可塑性的影响效果不是各因子独立作用的简单加和:对某个表型特征都有显著影响的两个生态因子其交互作用对该特征可能没有影响;反之,受两个生态因子交互作用影响显著的表型特征也可能不受它们的独立影响.在对生态因子交互作用作出响应时,col-0的9个特征表现出可塑性,而ws-0仅有4个表型是可塑的;同一基因型内彼此相关的表型特征在可塑性上也具一致性.抽苔时莲座叶数与角果平均籽粒数不受任何生态因子及其交互作用的影响,这两个表型作为数量特征而未表现出可塑性.  相似文献   

15.
木醋液(Wood vinegar,WV)作为植物生长调节类似物广泛应用于农业,但其促进植物生长的分子机制却鲜为人知。为了解木醋液(Wood vinegar,WV)促进植物生长的机理,以不同浓度木醋液/6-苄基腺嘌呤(6-BA)处理不同时间的模式生物拟南芥为材料,采用半定量PCR方法检测拟南芥调节应答因子(ARR4、ARR5、ARR6、ARR7、ARR9、ARR15)的表达量并以观察测量等方法比较木醋液和6-BA对拟南芥幼苗生长的宏观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在调节拟南芥生长过程中,WV具有6-BA类似调节模式,但其总体效应弱于6-BA。在形态学方面,木醋液抑制叶片的展开,阻止子叶的发生,促进根的伸长并抑制侧根的形成。这些研究发现进一步完善了WV在分子水平调控植物生长的机制,对于WV在农业生产方面更加科学而广泛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本实验研究0.05% MES对野生型拟南芥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含有MES的培养基pH变化较小,其培养10 d的拟南芥幼苗干重、鲜重、叶绿素含量和含水量均高于对照组,而叶片PAL和POD活性却低于对照组,说明MES通过影响培养基的pH变化促进拟南芥生长。  相似文献   

17.
双酚A对萼花臂尾轮虫毒性及生活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陆正和  赵宝坤  杨家新 《生态学报》2012,32(21):6828-6835
应用生态毒理学研究方法,研究了双酚A(BPA)对萼花臂尾轮虫毒性及生活史影响。结果表明:BPA对萼花臂尾轮虫24 h急性毒性LC50为13.76 mg/L,95%置信限为10.97-17.10 mg/L。生活史研究显示:与对照组相比,0.25-4.0 mg/L的BPA对轮虫胚胎发育历时影响不显著;2.0-4.0 mg/L的BPA显著延迟了轮虫幼体发育时间;当BPA为0.5 mg/L时,轮虫净生殖率(R0)显著上升,但BPA浓度为2.0和4.0 mg/L时R0显著降低;4.0 mg/L的BPA显著缩短世代时间(T);BPA浓度为2.0、4.0 mg/L时,轮虫生命期望值(e0)显著下降;BPA浓度为1.0、2.0、4.0 mg/L时,轮虫内禀增长率(rm)显著下降;BPA浓度为0.5、1.0 mg/L时轮虫所产后代混交率(MR)显著增长。研究结果表明BPA对轮虫的生殖具有干扰作用,其中R0和MR受BPA影响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18.
金属离子对湖南产五步蛇蛇毒磷脂酶A2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范礼斌  冉永禄 《蛇志》1996,8(4):1-2
测定结果示,对湖南产五步蛇蛇毒磷脂酶A2,K+可使酶活性增加,而Fe3+等则不同程度地抑制酶活性  相似文献   

19.
棉铃虫对几种信息化合物的触角电位 (EAG)反应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鲁玉杰  张孝羲 《生态学报》2003,23(2):308-313
通过棉铃虫成虫对 1 0种寄主植物挥发性物质、两种性信息素组分及两者的混合作用的触角电位反应 ( EAG) ,发现棉铃虫雌雄蛾对 1 0种挥发性物质的 EAG反应差异显著 ( P<0 .0 5 ) ,说明了 1 0种挥发物质对棉铃虫成虫的感应功能有所不同。 1 0种寄主植物挥发物质与性信息素主要组分混合后能引起雄蛾 EAG反应明显高于单独性信息素的反应 ,其中有 4种挥发性物质明显地增强棉铃虫对性信息素的反应 ( P<0 .0 5 ) ,即庚醛、1 -己醇、反 - 2 -己烯醇、顺 - 3-己醇 - 1 ,说明了以寄主植物挥发物质与昆虫性信息素混合作用来增强昆虫性信息素的应用效果。不同光温条件下饲养的雄蛾对寄主植物挥发性物质与性信息素相互作用的 EAG反应差异显著 ( P<0 .0 5 )。  相似文献   

20.
在整理美蓝蚜蝇属标本时发现2新种:缺纹美蓝蚜蝇Melangyna evittata sp.nov.,秦岭美蓝蚜蝇Melangyna qinlingensis sp.nov.,模式标本保存于陕西理工学院资源生物重点实验室,文中列出中国已知种的检索表。 缺纹美蓝蚜蝇,新种Melangyna evittata sp.nov.(图1 ~3) 雌性 未知。 ♂体长12mm;翅长10mm。 正模♂, 2004-05-05,陕西长安(太兴森林公园) ,霍科科采。 本种近似于Melangyna olsufjevi Violovitsh,但新种颜面暗棕褐色,缺黑色条纹,各足胫节棕褐色,缺亚端暗色环。新种以颜面暗棕褐色,缺暗色条纹命名,取拉丁字e(x)-(失去)和(vittatus)(具条纹的)构成新种名。 讨论新种颜面不具暗色条纹,符合亚属Meligramma特征,但后足基节后腹端角具毛簇,与该亚属特征不符;另一方面,后足基节后腹端角具黑色毛簇,符合亚属Melangyna特征,但颜面无黑色中条,与该亚属特征不符。所以其特征介于亚属Melangyna和Meligramma之间,其分类地位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秦岭美蓝蚜蝇,新种Melangyna qinlingensis sp.nov.(图4 ~11) 雌性 未知。 ♂体长9.5mm;翅长9mm。 正模♂, 2002-07-07,陕西眉县(太白山) ,霍科科采。 本种近似于Melangyna olsufjevi Violovitsh,但新种复眼裸,颜面中条伸达触角基部,宽,小盾片被毛全黑色,足主要黑色,尾器不同。 新种以模式产地命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